例谈小学生依赖心理与对策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4123273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在我班上有一位同学华华,在他末满周岁的时候,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外出打工,他的生活起居完全由爷爷奶奶负责。据我从幼儿园老师那里了解到,从上幼儿园起,他奶奶每天送他来幼儿园,必送其进入教室,放好书包,放好水瓶,叮嘱半天才离开教室……放学后,奶奶早早就等在学校门口,看见老师就问个不停:我家宝宝在学校乖不乖,有没有哭,水喝完没有,有没有同学欺负他,都和谁玩……现在他上一年级了,我甚至还发现有的时候她还会进入我的班级问其他的学生,有没有人欺负华华,还在教室里大声得说以后谁也不准欺负华华,不然会怎么样怎么样。有一次华华没有带书包,我就问他怎么没有带书包来,他告诉我他奶奶没有给他放下,就在自行车篮里。过了一会儿,他奶奶又急急忙忙得给他送来了,他居然一点惭愧之色也没有,还怪他奶奶没有给他放下书包,而这位“伟大的”奶奶走的时候还一直埋怨自己。
  华华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过度的依赖心理。依赖心理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表现,其主要特征是在自立、自信、自主方面发展不成熟,过分地依赖他人,经常需要他人的帮助和指导,遇事往往犹豫不决,缺乏自信,很难单独进行自己的计划或做自己的事,总是依赖他人为自己作出决策或指出方向。据心理学专家研究,产生依赖心理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不当引起的心理依赖。如有的学生,受到父母的过度溺爱和娇纵惯养,自己生活的一切均由父母包揽,生活中从没有为自己的事情考虑过,全部听从父母的摆布,养成了做事靠父母的依赖心理,缺乏独立生活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华华的奶奶认为,华华从小失去妈妈,孩子挺可怜的,所以就想去弥补一切,认为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什么都给好的就可以让孩子快乐一些,其实不然。他就像一个傀儡,没有喜怒哀乐,没有自己的想法,又谈何快乐呢!二是自卑衍生出来的心理依赖。像华华这样的孩子就有较严重的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他人,如知识贫乏、能力不强、笨嘴拙舌,家庭的不完整等,因此在日常交往中,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在配角位置,心甘情愿地受他人的支配。
  对此,我特意与华华奶奶进行了一次交谈,首先我让她在华华看不到她的地方观察他,她会发现,华华绝大多数的时间是一人独处,要么爬在桌子上,要么就靠在墙上看同学们玩耍,对什么都不感兴趣,脸上根本就没笑脸。我对他奶奶说:“这就是你想要的孙子吗?你告诉他在学校不要到处乱跑,不要和谁谁玩,不要这样不要那样,你觉得他开心吗?”他奶奶看着我,茫然不知所措:“怎么办呀,老师,这孩子太可怜了,也没有妈,我们也没有知识,也不知道怎么办。”我对他说:“你觉得他可怜吗?他哪里可怜了,他身体健康,四肢健全,生活无忧,在爷爷奶奶精心呵护下长大。可怜的氛围是你们给他创造的,你们把他保护在玻璃房里,时时刻刻提醒他,你就应该这样被保护,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没有妈妈,你是可怜的孩子……”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长谈,最后我们达成一致意见:首先奶奶不能再送他到教室,不要再替他问作业,不再过分关注他在学校的一举一动。然后我在学校内部鼓励他与同学一起做游戏,一起帮老师做一些事。做了好事我会去表扬他,做了错事也会像批评其它同学一样批评他。我还鼓励他不让奶奶接送了,可以和同学一起来学校。过了一段时间,他奶奶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笑着对我说:“老师你出来看呀,华华玩得多开心呀。现在他一回家就知道写作业了,而且还会帮我做一些事……”看着他奶奶满脸皱纹的笑脸,我也感到特别的心慰,教育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是一位人民教师的职责所在。
  依赖心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影响个人独立人格的完善,制约人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力。要克服自己的依赖心理,也并非朝夕之事,而要多角度、长时间地去攻克它。
  一要愉快地接纳自己。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对自己采取接纳的态度。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弱点。有的人发现了自己的缺点和缺陷,就当成包袱背起来,老是压在心头,连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看不到了。如何教育孩子淡化自己的不幸就要靠身边人共同努力,不要总是把孩子置于不幸中,像对待正常人一样正常对待他。
  二要增强自信心。自信心是对自身潜能的肯定,是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有自己相信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信心。只要坚信“我能行”,一股新思想的动力就像流泉一样充实着头脑并改造自己的人生。
  三要培养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但是接受他人的帮助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大事可征求他人的意见,但必须把握一点,他人的意见仅供参考。一旦从对他人的依赖关系中解脱出来,自己就会有一种踏实的感觉,感到了自信的力量,享受了自主、自立给自己带来的好处,那么,依赖心理如何解决呢?
  一是从生活习惯的养成入手:“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从生活习惯的养成入手,就是要引导学生做好生活中每一件细小的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扫地扫干净,衣服穿整齐;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按时起床,准时睡觉等。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小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是从学习习惯的养成入手。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养成遇到生字勤查字典的习惯,养成作业字迹工整、书面整洁的习惯……我们引导学生养成这些良好的习惯,就可以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在学习上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获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自然就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是教師适宜的引导。作为与学生相处时间最长的人员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存在,给学生适时的鼓励与表扬;教师和家长避免单纯的说教,以真诚的态度和学生一起探讨面对挫折和压力的办法,使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自我领悟。
  总之,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多样化,家长和教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环境,采取各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其他文献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语文教育中,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发挥自主性学习的优势呢?我觉得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  一、老师要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适当传授一些学习的方法,将能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掌握了方法,也就能利用方法更快乐,更有效地去获取知识。方法的教学可以单独地进行,如教学生学生字时,指出
期刊
一、课堂提问现状  小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课堂提问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  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
期刊
我做了二十年的班主任工作,酸甜苦辣,心酸和眼泪,鲜花和掌声,伴随着我。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教育好每一位学生是我们老师应尽的责任,其中德育是关键,只有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才能提高班级整体的素质。培养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使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发展,是每位班主任的心愿。这些年来学生在进步,我也在成长,坚持把自己的收获不断地积累下来我发现,班主任善用情感教育,是成功管理班级的法宝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增长速度之快,更新周期之短,对人们工作、学习、生活都提出更高要求。人们的学习方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终身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完善自我,构建学习型社会,使终身学习成为社会成员必然选择。而广播电视大学高等院校则在开展终身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播电视大学以自身的独特优势,面对机遇和挑战,必须打破传统观念束缚,用终身教育思想重塑电大教育
期刊
本次听了龚雄飞院长的讲座,感到龚院长的理念博大精深,我虽不能全面理解,但也受到了一些启发,现只以导学案的设计——导学问题化,谈谈我的看法。  一、设计适当的问题,把课前复习提问的知识记忆型转化为知识思考型  在上“惯性”内容时,我习惯提以下问题。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中的“一切”“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总”“或”,你怎么理解?  3.力能不能维持物体的运动?  4
期刊
【摘要】面对当今师生教学现状,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完善科研网络,充分发挥课题组和教研组职能,配合教导处做好集体备课,营造生本教学的良好氛围,实现学生学习效益的大改观。  【关键词】科研网络 营造 氛围  自2014年的12月我们语文备课组申报市级课题《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初中语文教学探究》以来,我们便正式深入接触和实行生本教育理念。这期间,通过一系列的专家报告和学校优秀教师的优秀生本示范课,初步感受了生
期刊
跨入21世纪的今天,信息正以其前所未有地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原有的社会空间,信息已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而信息教育也正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老师和学生的生活,信息教育教学是一种综合能力,涉及各学科,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技术作为信息教育教学的一种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积
期刊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在现代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逐步得到确立。在学校体育中重视学生的体育需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等方面,也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并大广大体育工作者中形成了共识。课改“新课标”中也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那么,如何去培养
期刊
小组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把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这足以说明,国家教育决策部门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已走进当今课堂。但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重形式、缺实效的现象。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呢?笔者认为:正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建构其实施策略
期刊
很多的语文课堂上呈现出各种异彩纷呈的教学形式:或优美神奇的课件展示,或丰富流畅的过度衔接语,或色彩斑斓的成果展示等,可细细想来,语文课堂本真应该是什么?是各类完美的技巧吗?都不是,语文的课堂缺少了纯天然,缺少的正是朗朗的书声。没有朗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不真切,思考并不深刻,感受并不强烈,否则学生无非是一个个“面塑的听者”,无非是用自己的脑袋去装老师的思想,他们体会到的并不是自己的“情”,悟到的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