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前言
进入新世纪,全球国际贸易规模日益扩大,跨国投资日趋活跃,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为了应对世界经济竞争的新趋势,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开发建设大型产业区,组织同一产业的生产企业及其相关企业集聚在产业区,形成了一批规模大、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中,集中了大量的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服务、管理和科研等支撑机构,在此特定空间范围内共享,从而使产业和企业间产生效应,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力:因此获得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现象。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最初是从制造业中产生的,并且也是最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制造业的产业链条长、配套环节多、迂回生产方式复杂,需要适宜的生产组织方式才能得到较快发展,才能获得较强竞争力。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制造业基地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是国际、国内已经证明了的一种成功做法。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案例有,美国底特律的汽车产业集群和加州硅谷的IT产业集群,法国巴黎的服装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业集群等;国内如广东、浙江等地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形成了规模不等的制造业基地(专业品镇),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以青、烟、威为龙头的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黄河经济带与环黄海经济区经济交流的桥头堡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对内可以立足国内市场,吸引国内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聚集,对外可以辐射世界市场,承按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加工制造业转移,开拓国际市场。青、烟、威地区的家用电器、交通设备、电子机械、纺织化工等行业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出现了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北极星、三环等众多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已经初步形成了家用电器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海洋产业、纺织服装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五大产业集群。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龙头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增强山东半岛产业竞争力、带动山东加工制造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山东半岛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产业集群成长的环境不甚理想。长期以来“条块分割”的制度顽症影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限制产业群内企业间合作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山东半岛地区的城市之间缺乏战略共识、产业互补和政策协调,缺乏合理的区域宏观布局规划,城市之间的内部经济关联度不高,产业结构的趋同性明显,龙头城市青岛在山东半岛的经济辐射力无法与长三角的上海,珠三角的广州和深圳相比。此外,产业集群内尚未形成基于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人文关系网络,人文关系网络是影响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以血缘、亲缘、同学、朋友关系为纽带相联结而成的非正式交流网络,这种关系网络隐含的核心精神是集群内企业间的信任和承诺。这种关系网络是建立在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其他地区难以模仿,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当地产业群的根植性。人文关系网络的缺乏阻碍了企业之间信息交流与相互学习,进而制约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度偏低,园区集约化程度不高。山东半岛的群内企业虽然集于一地,但还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群内企业之间业务关联性和技术关联不大,山东半岛地区缺少高水平的产业集群链接效能。一些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大、投入产出低,单位面积产出偏低,集约程度不高,青岛开发区每平方公里实现GDP仅占苏州的30%,外贸出口仅占苏州的17%。苏州开发区IT产品配套率可达到85%以上,产品零部件在其周边一平方公里50分钟就可配齐。而山东半岛地区大多数产业本地化和产品配套率较低,如最具优势的家电产业本地配套率只有10%-20%,2003年威海市确定重点发展五大产业群中,运输设备、机电工具、电子信息三个产业,虽然本身属关联度较高的产业,但市内配套率都非常低。其中,运输设备产业,市内配套率为3.5%,机电工具产业不到10%,电子信息产业高一点,也仅有20%。
产业集群模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利用外来产业集群优势。山东半岛的产业集群从形成类型上来看大多属于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型,即本地具有竞争优势为核心的名牌大企业带动一大批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扎堆”,大中小企业共生互助、协调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如青岛的家电电子产业集群是由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名牌企业的主导地位而带动的,由最初的组装和外围技术的加工,逐渐向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提升,这一提升又带动了大量基础性、边缘性材料和零部件制造以及相关研发机构的集聚,如三洋压缩机、爱默生电机、广州冷机等海外知名大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聚集在这里,形成了产业集群。相比之下,外商投资形成的产业集群缺乏根植性。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的外资企业“一窝蜂”的相继前来投资办厂,却大多维持原来的生产联系,与当地的交流较少。因为他们可以不依赖当地的供应商网络,导致外资企业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两张皮”,难以融合。如荣成华泰汽车发动机、空压机、前后桥等主要部件从韩国进口,其它56.2%的部件靠国内配套,市内供货厂家只有三角集团一家,市内配套率仅为2.5%。至今韩国最大的信息公司三星电子公司已经在中国设立了12个工厂,但在山东半岛地区却没有投资建立足以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大型高端企业,而其在苏州的内存芯片生产厂投资已达数亿美元。
产业集群的研发环节相对薄弱。从自身因素来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还处在组装、装配阶段,尚未成为以设计、研究与开发为支持的制造基地。虽然拥有一批大中型制造企业,但大多数企业处于生产、加工的制造阶段,离ODM(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能力阶段)、OBM(独有品牌、独有技术的产品制造阶段)有较大的差距。作为优势产业的家电企业的产品配套,除钣金、注塑、橡胶件等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的结构件以外,代表电子先进技术的产品以简单加工、组装为主,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或从南方购进。群内企业和大学及科研院所的互动机制不健全,企业科研能力弱,缺乏发展后劲,而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严重脱离实际,已有的研究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外部因素来看,由于制度上障碍和组织效率的低下,使得一些大制造商宁愿承担高额的运输成本在海外组织零配件的生产,也不愿与当地的 国有企业合作,外资企业在山东设立的分厂多采用标准化的技术,而把核心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放在母国,从而使外资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扩散极为有限,影响了产业群的优化升级。
3、对策建议
打破行政区划上的条条框框,构建一体化经济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以经济区域为界限,根植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区划观念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建设山东半岛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要统一协调半岛城市的政府行为,全面创新和完善协调机制、制度和组织,实现经济发展的区域整体性。减少地方保护主义,使产业链能够在合理的经济区域内自然延伸,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集群的聚集和辐射效应。依据区域资源结构、资产结构和产业基础的特点,产业集群建设必须遵循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以集群发展与共同市场的政策导向及“游戏规则”确保产业转型和集群有效合作。同时,作为一种产业集群合作需求,在从事优势互补与合作的活动中,需要在各地政府支持下,延伸配套加工链、产业链和服务链,进行各地优势合作和交易服务链条的有效衔接。
尽快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产业集群的创新主体是企业,而不是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国外产业集群中的政策设计也出现过诸多教训和曲折。例如,上世纪80年代,西班牙政府为支持新技术研发,成立了依附于各个大学的创新机构。但是,这些新技术研发机构多附属于大学,和产业界的联系很有限,结果无助于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初衷。因此,该国政府于1996年起,与行业协会建立了联系,支持依附于企业的网络创新机构,结果取得了理想的进展。目前,山东半岛在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信息、人才与研发力量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当前,制造业的竞争已经延伸至研发阶段,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集群,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中介机构参与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促进要素间交流与合作,提高创新的整体效率。鼓励大企业、大项目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突出二次开发利用,在关键共性领域和产业发展前沿掌握原创性核心技术。通过产业技术的差异化、结构性选择,带动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做大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强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
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巩固和提升外资引进型产业集群的本地根植性。山东半岛毗邻日韩,处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沿,面临制造业加速发展的空前机遇,应该主动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加强与其电子、钢铁、汽车、造船等大公司的合资合作,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合力提高承载能力。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要做好后期的吸收和转化工作,提高企业间产业关联度,培育国外大企业“根植性”。在以外来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中,要注重通过完善地方网络,解决其“落地生根”的问题。产业集群中的地方网络是指特定区域内行为主体间的正式合作关系,以及他们在长期交往中所发生的相对稳定的非正式交流关系,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的重要内部机制。通过地方网络寻求区内各经济主体交流和互动的“胶”,促进集群区内本地企业与外来企业的整合,以增强地区性粘结或凝聚力。通过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配套服务体系,以产业关系为纽带把企业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企业生态环境,促使国外大企业“落地生根”。
总之,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一个长期发展壮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成功的产业集群区大都经历了10余年甚至更长的发展历程。因为集群中的社会资本集聚、企业网络的建立等需要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试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创立和发展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发展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极不可取的。“耐心”应该成为政府发展产业集群的必备条件。
进入新世纪,全球国际贸易规模日益扩大,跨国投资日趋活跃,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世界经济集团化、区域化、一体化的趋势更加明显。为了应对世界经济竞争的新趋势,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采取应对措施,开发建设大型产业区,组织同一产业的生产企业及其相关企业集聚在产业区,形成了一批规模大、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中,集中了大量的具有产业关联的企业,以及相关服务、管理和科研等支撑机构,在此特定空间范围内共享,从而使产业和企业间产生效应,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力:因此获得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现象。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最初是从制造业中产生的,并且也是最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制造业的产业链条长、配套环节多、迂回生产方式复杂,需要适宜的生产组织方式才能得到较快发展,才能获得较强竞争力。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制造业基地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是国际、国内已经证明了的一种成功做法。国际上比较著名的案例有,美国底特律的汽车产业集群和加州硅谷的IT产业集群,法国巴黎的服装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业集群等;国内如广东、浙江等地在改革开放以后通过发展产业集群,形成了规模不等的制造业基地(专业品镇),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以青、烟、威为龙头的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黄河经济带与环黄海经济区经济交流的桥头堡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对内可以立足国内市场,吸引国内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聚集,对外可以辐射世界市场,承按日、韩等发达国家的加工制造业转移,开拓国际市场。青、烟、威地区的家用电器、交通设备、电子机械、纺织化工等行业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出现了海尔、海信、双星、澳柯玛、北极星、三环等众多名牌企业和名牌产品,已经初步形成了家用电器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海洋产业、纺织服装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五大产业集群。山东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以青岛、烟台、威海三市为龙头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增强山东半岛产业竞争力、带动山东加工制造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山东半岛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产业集群成长的环境不甚理想。长期以来“条块分割”的制度顽症影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限制产业群内企业间合作和专业化分工的发展。山东半岛地区的城市之间缺乏战略共识、产业互补和政策协调,缺乏合理的区域宏观布局规划,城市之间的内部经济关联度不高,产业结构的趋同性明显,龙头城市青岛在山东半岛的经济辐射力无法与长三角的上海,珠三角的广州和深圳相比。此外,产业集群内尚未形成基于共同地域文化背景之上的人文关系网络,人文关系网络是影响企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以血缘、亲缘、同学、朋友关系为纽带相联结而成的非正式交流网络,这种关系网络隐含的核心精神是集群内企业间的信任和承诺。这种关系网络是建立在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其他地区难以模仿,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当地产业群的根植性。人文关系网络的缺乏阻碍了企业之间信息交流与相互学习,进而制约了群内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度偏低,园区集约化程度不高。山东半岛的群内企业虽然集于一地,但还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群内企业之间业务关联性和技术关联不大,山东半岛地区缺少高水平的产业集群链接效能。一些工业园区,占地面积大、投入产出低,单位面积产出偏低,集约程度不高,青岛开发区每平方公里实现GDP仅占苏州的30%,外贸出口仅占苏州的17%。苏州开发区IT产品配套率可达到85%以上,产品零部件在其周边一平方公里50分钟就可配齐。而山东半岛地区大多数产业本地化和产品配套率较低,如最具优势的家电产业本地配套率只有10%-20%,2003年威海市确定重点发展五大产业群中,运输设备、机电工具、电子信息三个产业,虽然本身属关联度较高的产业,但市内配套率都非常低。其中,运输设备产业,市内配套率为3.5%,机电工具产业不到10%,电子信息产业高一点,也仅有20%。
产业集群模式过于单一,不能很好利用外来产业集群优势。山东半岛的产业集群从形成类型上来看大多属于内源型品牌企业带动型,即本地具有竞争优势为核心的名牌大企业带动一大批专业化生产和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扎堆”,大中小企业共生互助、协调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如青岛的家电电子产业集群是由海尔、海信、澳柯玛等名牌企业的主导地位而带动的,由最初的组装和外围技术的加工,逐渐向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提升,这一提升又带动了大量基础性、边缘性材料和零部件制造以及相关研发机构的集聚,如三洋压缩机、爱默生电机、广州冷机等海外知名大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聚集在这里,形成了产业集群。相比之下,外商投资形成的产业集群缺乏根植性。一些有着产业联系的上下游生产的外资企业“一窝蜂”的相继前来投资办厂,却大多维持原来的生产联系,与当地的交流较少。因为他们可以不依赖当地的供应商网络,导致外资企业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两张皮”,难以融合。如荣成华泰汽车发动机、空压机、前后桥等主要部件从韩国进口,其它56.2%的部件靠国内配套,市内供货厂家只有三角集团一家,市内配套率仅为2.5%。至今韩国最大的信息公司三星电子公司已经在中国设立了12个工厂,但在山东半岛地区却没有投资建立足以形成产业集群发展的大型高端企业,而其在苏州的内存芯片生产厂投资已达数亿美元。
产业集群的研发环节相对薄弱。从自身因素来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还处在组装、装配阶段,尚未成为以设计、研究与开发为支持的制造基地。虽然拥有一批大中型制造企业,但大多数企业处于生产、加工的制造阶段,离ODM(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能力阶段)、OBM(独有品牌、独有技术的产品制造阶段)有较大的差距。作为优势产业的家电企业的产品配套,除钣金、注塑、橡胶件等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的结构件以外,代表电子先进技术的产品以简单加工、组装为主,关键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仍主要依赖进口或从南方购进。群内企业和大学及科研院所的互动机制不健全,企业科研能力弱,缺乏发展后劲,而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活动严重脱离实际,已有的研究成果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外部因素来看,由于制度上障碍和组织效率的低下,使得一些大制造商宁愿承担高额的运输成本在海外组织零配件的生产,也不愿与当地的 国有企业合作,外资企业在山东设立的分厂多采用标准化的技术,而把核心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放在母国,从而使外资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扩散极为有限,影响了产业群的优化升级。
3、对策建议
打破行政区划上的条条框框,构建一体化经济区域。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以经济区域为界限,根植于计划经济时代的行政区划观念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建设山东半岛产业集群的过程中,要统一协调半岛城市的政府行为,全面创新和完善协调机制、制度和组织,实现经济发展的区域整体性。减少地方保护主义,使产业链能够在合理的经济区域内自然延伸,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集群的聚集和辐射效应。依据区域资源结构、资产结构和产业基础的特点,产业集群建设必须遵循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原则,以集群发展与共同市场的政策导向及“游戏规则”确保产业转型和集群有效合作。同时,作为一种产业集群合作需求,在从事优势互补与合作的活动中,需要在各地政府支持下,延伸配套加工链、产业链和服务链,进行各地优势合作和交易服务链条的有效衔接。
尽快建立以企业为创新主体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产业集群的创新主体是企业,而不是高等院校和学术机构。国外产业集群中的政策设计也出现过诸多教训和曲折。例如,上世纪80年代,西班牙政府为支持新技术研发,成立了依附于各个大学的创新机构。但是,这些新技术研发机构多附属于大学,和产业界的联系很有限,结果无助于实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初衷。因此,该国政府于1996年起,与行业协会建立了联系,支持依附于企业的网络创新机构,结果取得了理想的进展。目前,山东半岛在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信息、人才与研发力量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当前,制造业的竞争已经延伸至研发阶段,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集群,需要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中介机构参与的产业集群创新体系,促进要素间交流与合作,提高创新的整体效率。鼓励大企业、大项目的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结合,突出二次开发利用,在关键共性领域和产业发展前沿掌握原创性核心技术。通过产业技术的差异化、结构性选择,带动产业结构的布局调整,做大附加值高、市场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强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
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巩固和提升外资引进型产业集群的本地根植性。山东半岛毗邻日韩,处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沿,面临制造业加速发展的空前机遇,应该主动对接日韩产业转移。加强与其电子、钢铁、汽车、造船等大公司的合资合作,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合力提高承载能力。加大招商引资的同时要做好后期的吸收和转化工作,提高企业间产业关联度,培育国外大企业“根植性”。在以外来企业形成的产业集群中,要注重通过完善地方网络,解决其“落地生根”的问题。产业集群中的地方网络是指特定区域内行为主体间的正式合作关系,以及他们在长期交往中所发生的相对稳定的非正式交流关系,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的重要内部机制。通过地方网络寻求区内各经济主体交流和互动的“胶”,促进集群区内本地企业与外来企业的整合,以增强地区性粘结或凝聚力。通过产业集聚,完善产业链配套服务体系,以产业关系为纽带把企业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稳定的企业生态环境,促使国外大企业“落地生根”。
总之,培育和发展产业集群是一个长期发展壮大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成功的产业集群区大都经历了10余年甚至更长的发展历程。因为集群中的社会资本集聚、企业网络的建立等需要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试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创立和发展产业集群,推动经济发展的想法是不现实的,也是极不可取的。“耐心”应该成为政府发展产业集群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