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 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补法的具体内容甚多,既有补益气血阴阳的不同,又有分补五脏之侧重,但较常用的治法分类仍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为主。[1] 现就近年来对补法的研究做一概述,具体如下:
1 补法的概念
在我们最早的一本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对补法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 虚者补之”、“ 损者益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虚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之不同补法亦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区分。这些都是论补法的大体概念。王鸿濡[2]认为:补法是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之不足, 或某一脏之虚损的治法。可分为直接补与间接补两种。直接补法是指“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是说补气补阳法,“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是说补血、补阴法,间接补法是通过调节脏腑阴阳的关系, 达到补的目的。如“肺虚补脾”、“脾虚补命门火”、“血脱益气”、“燥湿健脾”、“祛痕血, 生新血”、“壮水制阳”、“益火消阴”等, 前人都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何任[3]认为: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 治疗各种虚证之方法, 即是补法。《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及《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 缓则气味薄。”以及“劳者温之, 损者益之。”这些都扼要地指出了补法的使用原则和方法。补法, 就是用具有增强人体功能或补充人体营养物质的方剂和药物, 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从作用上说, 一般可以区分为补阴、补阳或补血、补气等两类[4]。张珍玉[5]认为:《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虚者补之”,凡人体阴阳气血不足,均当用补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指出形,精两方面的不足,所谓形不足既是全身之虚,精不足是阴阳气血或脏腑局部或暂时之虚,形不足当用温性的药物,精不足主用药物之味。从内经的论述看,导致虚有三种情况:第一,由一时性的因素(如过劳情志过激),造成阴阳气血暂时之虚。第二,由于经脉阻滞血气欠通,造成气血的局部之虚。第三,由于久病或暴病“精气夺则虚”的全身之虚。形与精是密切相关的,形以精充,精以形存。由此可知,虚的实质为气血阴阳之不足。“补者, 补其虚也。经曰不能治其虚, 安问其余。又曰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又曰精气夺则虚,又曰虚者补也。补之为义, 大矣哉!然有当补不补、误人者有不当补而补, 误人者亦有当补而不分气血,不辨寒热, 不识开合, 不知缓急,不分五脏, 不明根本, 不深求调摄之方以误人者, 是不可不讲也。” 这段清代医家论补的话, 非常扼要地说明补的意义和要求。
2 补法的临床研究
补法的应用, 首先, 按气血阴阳诸虚之不同, 区别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大类型。其次, 因气虚多发于脾、肺、心, 血虚易见于心与肝, 阴虚常表现在心、肝、肺、胃、肾( 而阳虚往往涉及到心、脾、肾, 所以尚须根据各脏器虚损之不同, 分别补之。仝选甫[6]依据“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之论和《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 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旨, 在耳鼻喉科疾病中运用补气法进行辨证治疗, 收效良好, 苗英丽[7]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中医认为病久属正气虚弱、邪盛正虚或正气虚弱而病邪未尽。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以中西医结合, 选择恰当的补气中药治疗,以改善气虚证候,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缓解症状,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汝明[8]认为产后病是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气虚是产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中医常用补气法治疗产后病, 补气法在产后病治疗中的应用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刘欣[9]认为各种补血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急慢性失血病症的治疗均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深入研究补血法,对临床灵活运用补血成方,研制补血新方,治疗急慢性失血病症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朱杰[10]认为慢性肾炎多属于中医阴水之范畴, 其病变的中心环节为本虚标实。本病表现为肺脾肾三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 标实主要为邪毒、水湿、瘀血。临床多表现为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脏腑亏虚, 兼有阴虚者亦为多见。久病多兼瘀, 但慢性肾炎自始至终都存在气虚的病理变化,气虚是其关键。笔者在临床中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肾炎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分型,以补气温阳活血化瘀法对其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疗效满意。郝建莹[11]采用补肺益脾温肾法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3 实验研究
王健[12]在古今学者对补阴法及衰老认识基础上, 提出“阴虚乃衰老之本”的观点, 根据补阴法功能及衰老机制对补阴法延缓衰老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并借鉴己有阴虚证动物模型, 进行了部分免疫学实验研究。结果提示阴虚是衰老的基本机制, 补阴法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补阴法可用于防治老年病及延年益寿。故补阴法不仅可纠正衰老时的阴虚表现, 亦是改善衰老时阳虚、血瘀征象的重要方法。实验结果提示阴虚是衰老的基本机制, 补阴法是延缓衰老的基本法则。经现代研究证明, 补气药在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方面也起重要作用。尤其黄芪还有调节体内自由基作用。糖尿病气虚患者经黄芪治疗后, 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明显降低, 而丙二醛(MDA) 水平升高, 表明糖尿病气虚证确实存在着自由基平衡失调, 而黄芪能增高糖尿病气虚证患者SOD水平, 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 调节自由基平衡, 使机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气血阴阳再平衡[13] 。朱新平运用滋阴清热, 补气健脾法以补气养阴降糖饮治疗2型糖尿病, 方中重用黄芪、党参、白术补气健脾, 起到了很好的促进胰岛素分泌, 降低血糖作用[14] 。另外, 在改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方面, 补气药也有很好的表现。如强茗研究发现加味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补气, 能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 活血化瘀, 改善微循环及神经营养功能, 对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15] 。另外, 杨小翠等用藿朴夏苓汤合玉屏风散治疗肥胖型玉糖尿病肾病发现其在减少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方面有良好效果。且现代药理研究中, 玉屏风散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肾炎病理修复的作用, 因此在此类患者中运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6] 。黎明东[17]通过补益正气法对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免疫力及营养状态的影响,为减少CAPD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以及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提供依据,为腹透患者提供一个有效、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治疗途径。 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CAPD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①治疗组16例,给与常规治疗护理加补气汤,每天一次;②对照组14例,只给与常规治疗护理,但不予中药治疗。两组均以治疗4个月。在4个月后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液分析、腹透液分析、细菌培养、白蛋白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并收集对应时间段的临床症状进行积分,及予临床上常用的整体评估(SGA)作营养分级,结果采用SPSS 16.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分析研究对象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和意义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相对于对照组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2.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组SGA营养分级由2~3级恢复到0~1级,营养不良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组免疫功能显著提升(P<0.01)。
总之,补法是目前争论较多的一个治法,现代有将补法理解,仅为补益气血阴阳,又有广泛致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协调脏腑功能的。即凡人体阴阳失调的病证均可采用补法治疗,补法之内涵也太泛泛。
补法作为中医治疗的大法,现代对其理论的应用研究比较丰富,在《黄帝内经》理论的指导下,作了多方面的发挥,已从文献、实验、临床运用等不同方面作了较深入的探讨,疗效值得肯定,但对《内经》中的补法理论尚未做系统的整理与深入研究,因此,对《内经》补法理论的内容作更进一步的深入整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中甲.方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3
[2] 王鸿儒.补法的运用.云南中医学院学报[J],1989,12(3):31-32
[3] 何任.论补法.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J],2008,32(5):315-316
[4] 方药中,补法.陕西中医[J],1981,5(1):40-41
[5] 张珍玉,补法的运用[J].中医杂志,1989,8(1):452-453
[6] 仝选甫.补气法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2,43(7): 531-532
[7]苗英丽.补气法在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11( 3 ):43-44
[8]汝明.补气法在产后病治疗中的应用[J]. 湖北中医杂志,2002,24(9):23-24
[9]刘欣,补血法及其在急慢性失血病症中的运用[J],吉林中医药,2010,30(2):97-98
[10]朱杰,补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肾炎30 例[J],吉林中医药,2005,25 (12): 7-8
[11]郝建莹,补肺益脾温肾法治疗变应性鼻炎60 例[J],中医杂志,2006, 47 (6)·423·
[12]王健,补阴法与延缓衰老[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24(4), 294-295
[13]杨宏杰, 张丹, 郑敏等. 黄芪对糖尿病气虚证患者自由基影响的临床研究[J] . 四川中医, 2006, 24( 4 ) : 55- 57.
[14]朱新平. 补气养阴降糖饮治疗2 型糖尿病82 例观察[J] .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7, 23 ( 7 ) : 429.
[15] 强茗.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9( 1 ): 50- 51.
[16] 杨小翠. 藿朴夏苓汤合玉屏风散治疗肥胖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 .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 21( 12 ): 46- 47.
[17]黎明东;补气法对减少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的临床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10)
1 补法的概念
在我们最早的一本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对补法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 虚者补之”、“ 损者益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虚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之不同补法亦有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之区分。这些都是论补法的大体概念。王鸿濡[2]认为:补法是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之不足, 或某一脏之虚损的治法。可分为直接补与间接补两种。直接补法是指“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是说补气补阳法,“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是说补血、补阴法,间接补法是通过调节脏腑阴阳的关系, 达到补的目的。如“肺虚补脾”、“脾虚补命门火”、“血脱益气”、“燥湿健脾”、“祛痕血, 生新血”、“壮水制阳”、“益火消阴”等, 前人都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经验。何任[3]认为:补养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 治疗各种虚证之方法, 即是补法。《素问·五常政大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及《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 缓则气味薄。”以及“劳者温之, 损者益之。”这些都扼要地指出了补法的使用原则和方法。补法, 就是用具有增强人体功能或补充人体营养物质的方剂和药物, 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从作用上说, 一般可以区分为补阴、补阳或补血、补气等两类[4]。张珍玉[5]认为:《素问·五常政大论》说:“虚者补之”,凡人体阴阳气血不足,均当用补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 形不足者, 温之以气。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指出形,精两方面的不足,所谓形不足既是全身之虚,精不足是阴阳气血或脏腑局部或暂时之虚,形不足当用温性的药物,精不足主用药物之味。从内经的论述看,导致虚有三种情况:第一,由一时性的因素(如过劳情志过激),造成阴阳气血暂时之虚。第二,由于经脉阻滞血气欠通,造成气血的局部之虚。第三,由于久病或暴病“精气夺则虚”的全身之虚。形与精是密切相关的,形以精充,精以形存。由此可知,虚的实质为气血阴阳之不足。“补者, 补其虚也。经曰不能治其虚, 安问其余。又曰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又曰精气夺则虚,又曰虚者补也。补之为义, 大矣哉!然有当补不补、误人者有不当补而补, 误人者亦有当补而不分气血,不辨寒热, 不识开合, 不知缓急,不分五脏, 不明根本, 不深求调摄之方以误人者, 是不可不讲也。” 这段清代医家论补的话, 非常扼要地说明补的意义和要求。
2 补法的临床研究
补法的应用, 首先, 按气血阴阳诸虚之不同, 区别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大类型。其次, 因气虚多发于脾、肺、心, 血虚易见于心与肝, 阴虚常表现在心、肝、肺、胃、肾( 而阳虚往往涉及到心、脾、肾, 所以尚须根据各脏器虚损之不同, 分别补之。仝选甫[6]依据“ 脾胃虚则九窍不通”之论和《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 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旨, 在耳鼻喉科疾病中运用补气法进行辨证治疗, 收效良好, 苗英丽[7]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中医认为病久属正气虚弱、邪盛正虚或正气虚弱而病邪未尽。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以中西医结合, 选择恰当的补气中药治疗,以改善气虚证候,从而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缓解症状,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汝明[8]认为产后病是产妇在产褥期内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气虚是产后病的重要致病因素, 中医常用补气法治疗产后病, 补气法在产后病治疗中的应用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刘欣[9]认为各种补血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急慢性失血病症的治疗均有较好的效果,因此深入研究补血法,对临床灵活运用补血成方,研制补血新方,治疗急慢性失血病症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朱杰[10]认为慢性肾炎多属于中医阴水之范畴, 其病变的中心环节为本虚标实。本病表现为肺脾肾三脏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功能损伤, 标实主要为邪毒、水湿、瘀血。临床多表现为气血不足、阴阳失调、脏腑亏虚, 兼有阴虚者亦为多见。久病多兼瘀, 但慢性肾炎自始至终都存在气虚的病理变化,气虚是其关键。笔者在临床中对气虚血瘀型慢性肾炎患者,依据中医辨证分型,以补气温阳活血化瘀法对其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疗效满意。郝建莹[11]采用补肺益脾温肾法治疗变应性鼻炎60例,取得了较满意疗效。
3 实验研究
王健[12]在古今学者对补阴法及衰老认识基础上, 提出“阴虚乃衰老之本”的观点, 根据补阴法功能及衰老机制对补阴法延缓衰老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并借鉴己有阴虚证动物模型, 进行了部分免疫学实验研究。结果提示阴虚是衰老的基本机制, 补阴法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补阴法可用于防治老年病及延年益寿。故补阴法不仅可纠正衰老时的阴虚表现, 亦是改善衰老时阳虚、血瘀征象的重要方法。实验结果提示阴虚是衰老的基本机制, 补阴法是延缓衰老的基本法则。经现代研究证明, 补气药在降低糖尿病患者血糖方面也起重要作用。尤其黄芪还有调节体内自由基作用。糖尿病气虚患者经黄芪治疗后, 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水平明显降低, 而丙二醛(MDA) 水平升高, 表明糖尿病气虚证确实存在着自由基平衡失调, 而黄芪能增高糖尿病气虚证患者SOD水平, 减少脂质过氧化产物MDA, 调节自由基平衡, 使机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气血阴阳再平衡[13] 。朱新平运用滋阴清热, 补气健脾法以补气养阴降糖饮治疗2型糖尿病, 方中重用黄芪、党参、白术补气健脾, 起到了很好的促进胰岛素分泌, 降低血糖作用[14] 。另外, 在改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方面, 补气药也有很好的表现。如强茗研究发现加味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补气, 能减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 活血化瘀, 改善微循环及神经营养功能, 对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疗效[15] 。另外, 杨小翠等用藿朴夏苓汤合玉屏风散治疗肥胖型玉糖尿病肾病发现其在减少尿蛋白, 改善肾功能方面有良好效果。且现代药理研究中, 玉屏风散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促进肾炎病理修复的作用, 因此在此类患者中运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6] 。黎明东[17]通过补益正气法对于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免疫力及营养状态的影响,为减少CAPD患者腹膜炎发生率,以及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质量提供依据,为腹透患者提供一个有效、副作用小、价格低廉的治疗途径。 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CAPD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①治疗组16例,给与常规治疗护理加补气汤,每天一次;②对照组14例,只给与常规治疗护理,但不予中药治疗。两组均以治疗4个月。在4个月后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液分析、腹透液分析、细菌培养、白蛋白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并收集对应时间段的临床症状进行积分,及予临床上常用的整体评估(SGA)作营养分级,结果采用SPSS 16.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进行前后对照及组间对照,分析研究对象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和意义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结果1.治疗组治疗后相对于对照组腹膜炎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2.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治疗组SGA营养分级由2~3级恢复到0~1级,营养不良指标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组免疫功能显著提升(P<0.01)。
总之,补法是目前争论较多的一个治法,现代有将补法理解,仅为补益气血阴阳,又有广泛致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协调脏腑功能的。即凡人体阴阳失调的病证均可采用补法治疗,补法之内涵也太泛泛。
补法作为中医治疗的大法,现代对其理论的应用研究比较丰富,在《黄帝内经》理论的指导下,作了多方面的发挥,已从文献、实验、临床运用等不同方面作了较深入的探讨,疗效值得肯定,但对《内经》中的补法理论尚未做系统的整理与深入研究,因此,对《内经》补法理论的内容作更进一步的深入整理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邓中甲.方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3
[2] 王鸿儒.补法的运用.云南中医学院学报[J],1989,12(3):31-32
[3] 何任.论补法.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J],2008,32(5):315-316
[4] 方药中,补法.陕西中医[J],1981,5(1):40-41
[5] 张珍玉,补法的运用[J].中医杂志,1989,8(1):452-453
[6] 仝选甫.补气法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2,43(7): 531-532
[7]苗英丽.补气法在治疗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11( 3 ):43-44
[8]汝明.补气法在产后病治疗中的应用[J]. 湖北中医杂志,2002,24(9):23-24
[9]刘欣,补血法及其在急慢性失血病症中的运用[J],吉林中医药,2010,30(2):97-98
[10]朱杰,补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肾炎30 例[J],吉林中医药,2005,25 (12): 7-8
[11]郝建莹,补肺益脾温肾法治疗变应性鼻炎60 例[J],中医杂志,2006, 47 (6)·423·
[12]王健,补阴法与延缓衰老[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24(4), 294-295
[13]杨宏杰, 张丹, 郑敏等. 黄芪对糖尿病气虚证患者自由基影响的临床研究[J] . 四川中医, 2006, 24( 4 ) : 55- 57.
[14]朱新平. 补气养阴降糖饮治疗2 型糖尿病82 例观察[J] .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7, 23 ( 7 ) : 429.
[15] 强茗.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 19( 1 ): 50- 51.
[16] 杨小翠. 藿朴夏苓汤合玉屏风散治疗肥胖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J] .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 21( 12 ): 46- 47.
[17]黎明东;补气法对减少腹膜透析患者腹膜炎发生率的临床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