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白玉县文旅融合发展为契机,以发展当地旅游业、传承和保护当地民族宗教文化、提升当地建筑景观风貌特色为目的,对白玉县的文旅融合发展现状以及城镇公共景觀现状展开了分析研究,而后探讨了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的白玉县景观设计更新思路及具体应用手法。
关键词:藏式民居 装饰元素 景观应用
一、白玉县文旅融合发展现状
白玉县地处川藏旅游线路之上,具有强烈的宗教及民族特色、丰富的旅游文化及自然资源。目前,除了提升工业经济、加快农牧业产业发展外,白玉县更是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已初见成效。例如全力推进河坡民族手工艺古城、普马民俗文化风情村和昌台生态帐篷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省道458线旅游综合服务体系,聚焦A级景区“零突破”目标,加快创建拉龙措古冰漂湿地4A级景区,启动察青松多和博美山两个3A级景区创建工作等。
然而,由于地处偏远,起步晚、发展迟,目前白玉县旅游发展现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旅游形式以过境游为主较为单一,旅游季节有着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存在较强的季节性,客源来源有限。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县境内公共设施不足,公共景观尚不能满足游客的高质量旅游体验。在当今旅游市场民族旅游越加饱和的现状下,建设出具有宗教及地域民族特色的公共景观十分必要,因此白玉县城镇公共景观亟待更新优化。
二、白玉县景观现
白玉县整体依山地地势由上至下布局,整个县城之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形成层叠向上具有韵律感的景观。 (如图2-1)
1.建筑景观
白玉县藏式民居建筑延续了一户人家一栋房的藏民家庭传统,通过建筑下部的小道与四周的房屋进行连接,部分建筑的房顶也设有相通的小道。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属于典型的康巴藏区“崩空”建筑,意思是指“木头架起来的房子”,而建筑所用的材料大多为当地的木材、石料及夯土,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及民族特色。
白玉县传统藏式民居大多建成2层,底层储物及饲养牲畜,上层住人。建筑立面的主色调为土黄、绛红与青灰三种。除此之外,在门窗、屋檐等处都装饰有颜色鲜艳的藏式图案,例如红、蓝、黑、白、金等等,采用这种撞色搭配的手法营造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色彩对比的美感。
2.道路景观
白玉县城内的道路不仅供当地居民日常通行,更是来此的游客观光游览的通道,是构成县城整体风貌及景观不可缺少的部分。白玉县整体依山而建、布局紧凑,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能较好吸引游客的视线。然而,县城内部道路即游客的游览路径,在设计上只有单向路线,会造成游览过后原路返回的情况,这样的设计会造成游客审美疲劳、降低观赏效果。其次在道路景观的形式表现上,具体到道路铺装及道路设施上,也缺乏视觉上的审美感官,以及民族宗教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展现,在后续的景观更新中,应注重从这两方面进行提升。
3.公共设施
在景观设计中,公共设施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笔者也对白玉县城内的公共设施现状做了一个调研。相比白玉县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之前,公共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如垃圾处理、排污等不足,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现在,县城中的公共设施已经有了改善,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标识标牌、路灯、座椅、垃圾箱及公共卫生间等,但是由于缺少整体性的规划和设计,从景观的角度上讲,这些新增的公共设施表现力不足,没有很好的展现白玉县当地的地域民族特色、宗教传统文化等,没有达到契合及提升白玉县整体的建筑风貌及公共景观的目的,在后续的景观更新中,应注重进行优化。
三、文旅融合发展下白玉县景观设计更新
1.景观设计更新思路
1.1延续当地民族宗教文化氛围
白玉县城镇公共空间的景观环境,是游客进入县城内部的先导及过渡空间,是建筑空间的延伸,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需要满足公共休闲、交通及绿化等需求。然而,笔者从环境景观设计的角度分析,白玉县公共景观作为建筑空间的延伸,是延续环境整体风貌、承载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媒介,需要良好的体现出当地的民族宗教文化氛围,提升游客游览观赏的视觉审美感受。
而这种“氛围”的延续,一定是与县城的整体空间、环境、建筑等一脉相承的,尤其是具有强烈民族宗教特色的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对整体空间环境的风貌有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基于基于文旅融合发展下的白玉县景观设计更新,应着重延续当地民居建筑风貌特色,落实到具体的设计手法上来说,例如将藏式民居建筑中的各种装饰元素应用于景观中的各项要素如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地面铺装等等当中,通过这样的方法烘托场地氛围,让旅客在游览中得到更佳具有地域特色的体验感。
1.2增强旅游观光及公共使用功能
白玉县地处川藏旅游线路之上,具有强烈的宗教及民族特色、丰富的旅游文化及自然资源。目前,白玉县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之下,白玉县的景观设计更新应该更加重视增强其观光旅游性质,在县城内的公共环境中,根据整体规划在游览路线中增加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题鲜明的景观节点,以及带有当地宗教民族文化色彩的休闲及娱乐设施等,让游客在县城游览的过程中有更多可观可赏甚至可体验的景点,充分挖掘特色及亮点。
白玉县城镇公共景观环境,不仅是当地居民日常社交生活的场所、也是游客进行观光游览的主要空间,因此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更新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优化其公共使用的功能,例如在环境中增设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标识系统、路灯、座椅及垃圾桶等,提高公共景观环境的便利性与舒适性。与此同时,服务设施的设计形式除了考虑功能性之外,还应强调对当地民族宗教文化氛围的展现,运用当地传统藏式民居建筑装饰元素,加入到其造型、色彩及纹样等设计当中,延续整体建筑环境的风貌特色,同时带给游客良好的视觉欣赏及具有特色的环境氛围的体验。 2.民居建筑装饰元素在景观设计更新中的应用
根據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白玉县的公共景观设计更新当中,应该着重当地民族宗教文化氛围的延续,将当地传统藏式民居建筑中的典型装饰元素加以应用,具体设计应用手法归纳为以下两种方式。
2.1当地传统民居色彩的呈现
白玉县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其传统建筑的色彩大多偏向于暖色调,例如建筑立面材质所呈现的绛红色、土黄色,以及建筑门窗、屋檐等处装饰构件上的色彩如红色、金色、黑白以及产生色彩对比效果的蓝色等,这些颜色具有强烈的藏式建筑的风格代表,粗犷、质朴而沉静,高纯度及高对比度,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特色鲜明。笔者认为,在白玉县的景观设计更新中应延续这种色彩关系的应用,例如,环境中的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地面铺装等,在设计上可采用以绛红或土黄为主色调,局部装饰采用对比强烈的红色、金色及蓝色,或搭配部分黑白色加以强调。这样即延续了周边建筑环境的整体色彩基调,又凸显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宗教色彩风格。
2.2当地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及图案的表达
除了当地传统藏式民居的色彩,其建筑装饰中具有强烈民族宗教特色的纹样及图案,也是能够应用在景观设计更新中的良好元素。这些纹样及图案主要集中在民居建筑的外部立面的装饰彩绘上,例如“花窗”以及建筑屋檐下的方形木构件等,均绘制有莲花纹、宝相花纹、吉祥八宝纹、龙凤纹、祥云纹、卷草纹等在佛教文化中具有典型代表的图案。笔者认为,将这些纹样及图案应用于白玉县公共景观。
设计更新之中,例如地面铺装、标识标牌、路灯、座椅、垃圾桶等公共设施、以及景观雕塑等,亦会获得良好的装饰效果。(如图4-1)在延续当地建筑环境风貌的同时,营造出更加具有藏式传统民族宗教色彩的城镇公共景观空间,通过这些装饰细节的表现,提供给游客一个可观可感并且更加生动的游览场景。
参 考 文 献
[1]张芷娴.文旅视野下的九寨沟大录藏寨景观研究[J].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2020
[2]张芷娴.以文旅融合发展为重点的丹巴县甲居藏寨景观更新研究[J].生态绿化,2021
作者简介:杨琳艺,女,汉,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来源:四川旅游学院校级科学基金项目《藏式建筑装饰元素的景观设计应用
研究——以甘孜州白玉县为例》
项目编号19SCTUSY02
关键词:藏式民居 装饰元素 景观应用
一、白玉县文旅融合发展现状
白玉县地处川藏旅游线路之上,具有强烈的宗教及民族特色、丰富的旅游文化及自然资源。目前,除了提升工业经济、加快农牧业产业发展外,白玉县更是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已初见成效。例如全力推进河坡民族手工艺古城、普马民俗文化风情村和昌台生态帐篷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完善省道458线旅游综合服务体系,聚焦A级景区“零突破”目标,加快创建拉龙措古冰漂湿地4A级景区,启动察青松多和博美山两个3A级景区创建工作等。
然而,由于地处偏远,起步晚、发展迟,目前白玉县旅游发展现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旅游形式以过境游为主较为单一,旅游季节有着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存在较强的季节性,客源来源有限。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较为落后,县境内公共设施不足,公共景观尚不能满足游客的高质量旅游体验。在当今旅游市场民族旅游越加饱和的现状下,建设出具有宗教及地域民族特色的公共景观十分必要,因此白玉县城镇公共景观亟待更新优化。
二、白玉县景观现
白玉县整体依山地地势由上至下布局,整个县城之中建筑与自然环境相互结合,形成层叠向上具有韵律感的景观。 (如图2-1)
1.建筑景观
白玉县藏式民居建筑延续了一户人家一栋房的藏民家庭传统,通过建筑下部的小道与四周的房屋进行连接,部分建筑的房顶也设有相通的小道。当地传统民居建筑的形式属于典型的康巴藏区“崩空”建筑,意思是指“木头架起来的房子”,而建筑所用的材料大多为当地的木材、石料及夯土,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及民族特色。
白玉县传统藏式民居大多建成2层,底层储物及饲养牲畜,上层住人。建筑立面的主色调为土黄、绛红与青灰三种。除此之外,在门窗、屋檐等处都装饰有颜色鲜艳的藏式图案,例如红、蓝、黑、白、金等等,采用这种撞色搭配的手法营造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形成色彩对比的美感。
2.道路景观
白玉县城内的道路不仅供当地居民日常通行,更是来此的游客观光游览的通道,是构成县城整体风貌及景观不可缺少的部分。白玉县整体依山而建、布局紧凑,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能较好吸引游客的视线。然而,县城内部道路即游客的游览路径,在设计上只有单向路线,会造成游览过后原路返回的情况,这样的设计会造成游客审美疲劳、降低观赏效果。其次在道路景观的形式表现上,具体到道路铺装及道路设施上,也缺乏视觉上的审美感官,以及民族宗教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展现,在后续的景观更新中,应注重从这两方面进行提升。
3.公共设施
在景观设计中,公共设施也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笔者也对白玉县城内的公共设施现状做了一个调研。相比白玉县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之前,公共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如垃圾处理、排污等不足,给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影响。现在,县城中的公共设施已经有了改善,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标识标牌、路灯、座椅、垃圾箱及公共卫生间等,但是由于缺少整体性的规划和设计,从景观的角度上讲,这些新增的公共设施表现力不足,没有很好的展现白玉县当地的地域民族特色、宗教传统文化等,没有达到契合及提升白玉县整体的建筑风貌及公共景观的目的,在后续的景观更新中,应注重进行优化。
三、文旅融合发展下白玉县景观设计更新
1.景观设计更新思路
1.1延续当地民族宗教文化氛围
白玉县城镇公共空间的景观环境,是游客进入县城内部的先导及过渡空间,是建筑空间的延伸,从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需要满足公共休闲、交通及绿化等需求。然而,笔者从环境景观设计的角度分析,白玉县公共景观作为建筑空间的延伸,是延续环境整体风貌、承载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媒介,需要良好的体现出当地的民族宗教文化氛围,提升游客游览观赏的视觉审美感受。
而这种“氛围”的延续,一定是与县城的整体空间、环境、建筑等一脉相承的,尤其是具有强烈民族宗教特色的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对整体空间环境的风貌有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基于基于文旅融合发展下的白玉县景观设计更新,应着重延续当地民居建筑风貌特色,落实到具体的设计手法上来说,例如将藏式民居建筑中的各种装饰元素应用于景观中的各项要素如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地面铺装等等当中,通过这样的方法烘托场地氛围,让旅客在游览中得到更佳具有地域特色的体验感。
1.2增强旅游观光及公共使用功能
白玉县地处川藏旅游线路之上,具有强烈的宗教及民族特色、丰富的旅游文化及自然资源。目前,白玉县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之下,白玉县的景观设计更新应该更加重视增强其观光旅游性质,在县城内的公共环境中,根据整体规划在游览路线中增加具有地域特色的主题鲜明的景观节点,以及带有当地宗教民族文化色彩的休闲及娱乐设施等,让游客在县城游览的过程中有更多可观可赏甚至可体验的景点,充分挖掘特色及亮点。
白玉县城镇公共景观环境,不仅是当地居民日常社交生活的场所、也是游客进行观光游览的主要空间,因此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更新的过程中应该注重优化其公共使用的功能,例如在环境中增设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标识系统、路灯、座椅及垃圾桶等,提高公共景观环境的便利性与舒适性。与此同时,服务设施的设计形式除了考虑功能性之外,还应强调对当地民族宗教文化氛围的展现,运用当地传统藏式民居建筑装饰元素,加入到其造型、色彩及纹样等设计当中,延续整体建筑环境的风貌特色,同时带给游客良好的视觉欣赏及具有特色的环境氛围的体验。 2.民居建筑装饰元素在景观设计更新中的应用
根據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白玉县的公共景观设计更新当中,应该着重当地民族宗教文化氛围的延续,将当地传统藏式民居建筑中的典型装饰元素加以应用,具体设计应用手法归纳为以下两种方式。
2.1当地传统民居色彩的呈现
白玉县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其传统建筑的色彩大多偏向于暖色调,例如建筑立面材质所呈现的绛红色、土黄色,以及建筑门窗、屋檐等处装饰构件上的色彩如红色、金色、黑白以及产生色彩对比效果的蓝色等,这些颜色具有强烈的藏式建筑的风格代表,粗犷、质朴而沉静,高纯度及高对比度,带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特色鲜明。笔者认为,在白玉县的景观设计更新中应延续这种色彩关系的应用,例如,环境中的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地面铺装等,在设计上可采用以绛红或土黄为主色调,局部装饰采用对比强烈的红色、金色及蓝色,或搭配部分黑白色加以强调。这样即延续了周边建筑环境的整体色彩基调,又凸显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宗教色彩风格。
2.2当地传统民居装饰纹样及图案的表达
除了当地传统藏式民居的色彩,其建筑装饰中具有强烈民族宗教特色的纹样及图案,也是能够应用在景观设计更新中的良好元素。这些纹样及图案主要集中在民居建筑的外部立面的装饰彩绘上,例如“花窗”以及建筑屋檐下的方形木构件等,均绘制有莲花纹、宝相花纹、吉祥八宝纹、龙凤纹、祥云纹、卷草纹等在佛教文化中具有典型代表的图案。笔者认为,将这些纹样及图案应用于白玉县公共景观。
设计更新之中,例如地面铺装、标识标牌、路灯、座椅、垃圾桶等公共设施、以及景观雕塑等,亦会获得良好的装饰效果。(如图4-1)在延续当地建筑环境风貌的同时,营造出更加具有藏式传统民族宗教色彩的城镇公共景观空间,通过这些装饰细节的表现,提供给游客一个可观可感并且更加生动的游览场景。
参 考 文 献
[1]张芷娴.文旅视野下的九寨沟大录藏寨景观研究[J].城乡规划与环境建设,2020
[2]张芷娴.以文旅融合发展为重点的丹巴县甲居藏寨景观更新研究[J].生态绿化,2021
作者简介:杨琳艺,女,汉,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来源:四川旅游学院校级科学基金项目《藏式建筑装饰元素的景观设计应用
研究——以甘孜州白玉县为例》
项目编号19SCTUSY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