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和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中医药咨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zheng9292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过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在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可取得更好疗效,磷酸肌酸钠可作为一种辅治小儿VMC的药物。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特点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选择选择2000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VMC34例,根据不同用药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药物疗效。对照组16例,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4个月一14岁;治疗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5个月一14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评价标准ECG评价ST-T改变恢复正常、DCG评价心律失常消失者为有效,cTnI正常值<1. Sng/ml。结果判定标准:显效:疗程结束时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ECG, DCG, CTriI、心肌酶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疗程结束时临床症状、体征有所消失,ECG, DCG,cTnI、心肌酶检查有一定改善;无效:疗程结束时临床症状、体征及ECG, DCG, cTnI、心肌酶检查均无改善。
  1.3方法
  1.3.1治疗方法对照组:将给予维生素C(100mg/kg,每日一次静点)、葛根素注射液( 0. 5ml/kg,每日一次静点)治疗的定为对照组。治疗组:将给予维生素C(100mg/leg,每日一次静点)、葛根素注射液(0. 5ml/ kg,每日一次静点)、磷酸肌酸钠(3 0mg/kg,每日一次静点)治疗的定为治疗组。
  1.3.2临床疗效评定方法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3周进行ECG, DCG、心肌酶、cTnI检查结果的比较,并做详细的症状、体征变化记录,症状、体征消失、异常指标均恢复正常可出院。
  1.4统计方法将资料收集,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选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特点
  2.1.1主要症状本组资料显示胸闷、心前区不适为主诉者24例,占总人数的70.59%;长叹气为主诉者19例,占总人数的55.88%;周身乏力、精神差等表现者16例,占总人数的47.06%;多汗、面色苍白等表现者11例,占总人数的32.35%。各年龄组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儿童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长叹气、周身乏力、精神差、多汗、面色苍白等应警惕VMC的存在。
  2.1.2体征心音低钝20例,占总病例数的58.82%,心律不齐或早搏7例,占总病例数的20.59%,心动过速2例,占总病例数的5.88%,心动过缓1例,占总病例数的2.94%,心界扩大1例,占总病例数的2.94%,闻及奔马律1例,占总病例数的2.94%,提示体征以心音低钝为主。
  2.2结果见表1。
  


  如表1所示: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与治疗组疗效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VM)是较为常见的感染性心肌疾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尤其是青少年阶段发病率亦很高,目前多认为,VM早期是病毒感染对心肌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致心肌细胞发生病理性损害,稍后肌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免疫异常,导致心肌细胞产生免疫性病理损害,两者是VM心肌损伤的主要病理过程。本组病例心功能不全2例,无心源性休克及心脑综合征,无死亡病例,说明近年来重症VMC逐渐减少,而轻症、不典型小儿VMC口益增多。本组资料心音低钝占总病例数的58.82%,心律不齐或早搏占总病例数的20.59%。提示体征以心音低钝为主。临床中现在主要问题是诊断扩大化,下列情况常被误诊为VMC:①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早搏;②呼吸道感染合并窦性心动过速及心前区不适;③感染后出现轻度心电图异常或心肌酶增高,而CK-MB正常;④儿童行为问题所致的叹气、胸闷、心前区不适;⑤p受体功能亢进综合征所致的临床表现。诊断扩大化的后果是造成过度治疗,如不恰当地长期护心治疗,甚至长期使用皮质激素,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一般的早搏,给患儿及家长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部分甚至出现医源性疾病。因此,临床中患儿出现胸闷、心前区不适、长叹气、周身乏力、精神差、多汗、面色苍白症状,查体心音低钝,应高度警惕VMC。小儿VMC的ECG改变以S T-T为主,其次为室性期前收缩,与DCG联合运用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心)J)t酶谱与cTnI联合检出率提高。在常规治疗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磷酸)J)t酸钠可取得更好疗效,磷酸肌酸钠可作为一种辅治小儿VMC的药物。
  
  参考文献
  [1]向伟..贾杰主编.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诊断思维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
  [2]陈晓萍.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应用.现代医药卫生,2007,23 (3):322-323.
  [3]陶剑虹,唐英蓉,姜荣健,等.磷酸肌酸治疗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伴心衰的疗效观察.西部医学,2007(19): 568-57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胆脂瘤型中耳炎的MSCT表现,提高对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采用西门子64层全身CT机,回顾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脂瘤型中耳炎病人的MSCT表现。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MSCT表现有:鼓室、鼓窦、乳突内软组织密度影,听骨移位和破坏;盾板骨及鼓室外侧破坏、乙状窦壁、鼓室盖、半规管和面神经管等的破坏;乳突硬化和骨质破坏。结论:MSCT能很好地显示颞骨细微解剖结构,对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双相门冬胰岛素30(BIAsp30,诺和锐?30)每日三次强化治疗与传统四次强化治疗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诺和锐?30每日三次,皮下注射,对照组予传统的胰岛素每日四次皮下注射,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体重指数。结果:双相门冬胰岛素30可减少注
期刊
【摘要】通过对各方面情况的分析,得出我们公司推进和深化国际GMP认证的意义及具体实施策略及方式方法。  【关键词】药品;国际GMP;认证    Talk about advancing and deepening international GMP authentication lightly  WANG Yanling  (Jiangsu Nhwa Pharmaceutical Co., Ltd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腹壁切口处存在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患者皮下放置引流管促进伤口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用自制的硅胶引流管对存在切口愈合障碍相关因素的剖宫产孕妇进行腹壁7F1D合时皮下脂肪层放置引流。置引流管170例为研究组,与同期同条件不放置引流管者125例为对照组,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产妇年龄、营养状况、无严重内外科合并征等均为双盲,并对两组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的伤口甲级愈合率高于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CR片对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及手术证实的36例儿童腺样体肥大病例,均摄鼻咽部侧位CR片,测量顶后壁软组织宽度(A值)及鼻咽腔宽度(N值),并计算腺样体指数(A/N比值)。结果:36例小儿腺样体肥大病例鼻咽部顶后壁软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 A/N比值均大于0.70,经临床保守治疗,仍有27例A/N比值大于0.70,症状无明显缓解,行外科刮除术,患儿
期刊
【摘要】目的:针对非洲极其简陋医疗条件,探讨提高当地黑人伤寒合并肠穿孔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58例伤寒并肠穿孔病人的病因、处理原则、手术方法、预后、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总结,205例作单纯肠修补术,53例作部分回肠切除,其中47例作回肠造瘘术,6例作回肠端端吻合术。结果:225例治愈,死亡33例,其中并发切口感染153例;再穿孔1例;再穿孔病人二次手术后治愈,153例切口感染者,125例经引流及
期刊
【摘要】酒渣鼻是一种以鼻部、鼻部两侧,眉间或颊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脓疱为特征的炎症性皮肤病,是由于感染寄生虫—蠕形螨所致。采用针刺肺、胃经荥穴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了26例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针刺;耳穴贴压法;酒渣鼻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6例患者中,男8例,女18例,年龄最大54岁,最小31岁;病程在3个月以内的2例,1~3年的13例,5~8年的11例;患部在鼻部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当归补血汤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慢性心衰模型大鼠心肌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机制。方法:66只SPF级雌性Wistar大鼠(20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10只)和造模组(56只),模型制备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法。造模40天后将存活的49只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西药组(12只)、西药+当归补血汤低剂量组(12只)、西
期刊
【摘要】慢性(永久性)房颤在临床上常难以准确界定。2006年ACC/AHA/ESC联合公布的房颤治疗指南〔1〕中将慢性房颤定义为:药物或电复律无法维持窦性心律,或医患决定不再尝试转复房颤并维持窦性心律,而允许房颤长期存在的一类房颤。国内公布的《心房颤动:目前的认识和治疗建议》〔2〕则将其定义为:复律失败或复律24小时内又复发的房颤,可以是房颤的首发表现或由反复发作的房颤发展而来,对于持续时间较长、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病变与气胸的关系,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09年肺结核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转归。结果62例气胸中经过休息,胸穿排气肺复张11例(17.74﹪),胸腔闭式引流复张34例(54.83﹪),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治愈8例(12.90﹪),进展为脓气胸并支气管胸膜瘘6例(9.67﹪),经胸改加肺瘘修补术治愈,因肺结核空洞破溃而行肺叶切除术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