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右翼一词是相对于左翼而存在的,在西方议会政治中,议长往往处于中庸地位,政治在左右两翼的冲突中进行,胜者掌握决策的主动权。然而,日本有所不同,左右两翼都是少数派,官僚是权力的核心。尽管如此,独具特色的日本右翼不论在战前还是战后都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日本,所谓“右翼”单指右翼组织。但是,在中国人眼里的右翼除了“右翼组织”外,还包括“右倾文人”和“右派政治家”,笔者统称其为“右翼势力”。
在日本江户时期(1603—1868),儒学还是统治阶层的主流思想。到18世纪中叶,作为外来思想的儒学与佛学受到日本本土思想的挑战,以研究日本固有民族精神为特征的“国学”兴起。江户后期“古道学派”确立起“尊皇思想”,倡导日本的“国体”优于外国。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主义者大举进犯东方,“尊皇攘夷”口号便与明治维新以及近代的右翼运动紧密相连了。
天皇主义、日本主义、三反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共产主义)、亚细亚主义是日本右翼的传统思想与理念。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入侵亚洲,日本为摆脱成为西方殖民地的危机而实行维新,推行“欧化主义”。盲目“入欧”所带来的价值观的崩溃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了促使右翼组织及其思潮产生的历史前提与社会基础。当时右翼组织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脱亚入欧”风潮起到了抑制作用。作为日本社会的“底流”,右翼组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张扬一个世纪以来从未停止过。
日本右翼所坚持的“道统”,是指对内与腐败的政党、阻碍国民自由与平等的官僚、垄断利润的财阀进行坚决的斗争;对外主张亚细亚主义。在战前的日本,虽然亚细亚主义者不一定都是右翼,但右翼人士一般都是亚细亚主义者。他们主张变革亚洲各国的现行体制,实现亚洲国家的维新,因此,当时的日本成为培养亚洲革命家、维新派的摇篮。
20世纪30年代,日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局势都非常严峻,右翼组织开始走向极端,从组织到思想均被体制化,右翼的“道统”不复存在。日本战败后右翼组织受到彻底的摧毁,活动基本停止。但是,随着美苏冷战体制的形成,反苏、反共、亲美的右翼组织被扶持,他们一改右翼反美、反体制的传统方针路线,成为政府的“别动队”。右翼运动的质变,引起右翼组织领导者的反思。20世纪70年代初,作为民族派的“新右翼”形成。1972年3月,原“生学联”书记铃木邦男在东京组建了“一水会”,新右翼正式登上战后日本政治舞台。他们提出“打倒YP体制”(指雅尔塔—波茨坦体制)的激进主张,倡导反美、反苏、回归日本民族、反体制、国家革新等思想,并与亲美右翼组织划清界限。就“反体制”一点而言,新右翼继承了战前传统右翼的“道统”。
日本右翼势力虽然没有掌握国家权力,但是,右翼组织对政治的影响从来没有停止过。二战前在国内所搞的刺杀等恐怖活动不胜枚举,二战后,右翼的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国内,但是在遇到重大内政外交事件时还是能即刻倾巢出动。在教科书问题、领土问题、修宪问题上,他们总是反应强烈,动辄上街游行,对日本政府决策施加压力。现在,右翼组织的作用和影响虽然在不断减弱,但是,他们与右倾文人相呼应,并与右派政治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右翼组织强调保护日本文化的主体性,右派政治家呼吁修宪并行使“集体自卫权”,右倾文人拼命鼓吹“中國威胁论”。战后日本政坛第三次右倾化的三重奏正在奏响,这值得亚洲与世界各国警惕。
编辑:郭田珍 美编:陈思璐 图编:侯欣颖
编审:丁子
在日本江户时期(1603—1868),儒学还是统治阶层的主流思想。到18世纪中叶,作为外来思想的儒学与佛学受到日本本土思想的挑战,以研究日本固有民族精神为特征的“国学”兴起。江户后期“古道学派”确立起“尊皇思想”,倡导日本的“国体”优于外国。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主义者大举进犯东方,“尊皇攘夷”口号便与明治维新以及近代的右翼运动紧密相连了。
天皇主义、日本主义、三反主义(反资本主义、反社会主义、反共产主义)、亚细亚主义是日本右翼的传统思想与理念。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入侵亚洲,日本为摆脱成为西方殖民地的危机而实行维新,推行“欧化主义”。盲目“入欧”所带来的价值观的崩溃以及严重的社会问题,成了促使右翼组织及其思潮产生的历史前提与社会基础。当时右翼组织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脱亚入欧”风潮起到了抑制作用。作为日本社会的“底流”,右翼组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张扬一个世纪以来从未停止过。
日本右翼所坚持的“道统”,是指对内与腐败的政党、阻碍国民自由与平等的官僚、垄断利润的财阀进行坚决的斗争;对外主张亚细亚主义。在战前的日本,虽然亚细亚主义者不一定都是右翼,但右翼人士一般都是亚细亚主义者。他们主张变革亚洲各国的现行体制,实现亚洲国家的维新,因此,当时的日本成为培养亚洲革命家、维新派的摇篮。
20世纪30年代,日本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局势都非常严峻,右翼组织开始走向极端,从组织到思想均被体制化,右翼的“道统”不复存在。日本战败后右翼组织受到彻底的摧毁,活动基本停止。但是,随着美苏冷战体制的形成,反苏、反共、亲美的右翼组织被扶持,他们一改右翼反美、反体制的传统方针路线,成为政府的“别动队”。右翼运动的质变,引起右翼组织领导者的反思。20世纪70年代初,作为民族派的“新右翼”形成。1972年3月,原“生学联”书记铃木邦男在东京组建了“一水会”,新右翼正式登上战后日本政治舞台。他们提出“打倒YP体制”(指雅尔塔—波茨坦体制)的激进主张,倡导反美、反苏、回归日本民族、反体制、国家革新等思想,并与亲美右翼组织划清界限。就“反体制”一点而言,新右翼继承了战前传统右翼的“道统”。
日本右翼势力虽然没有掌握国家权力,但是,右翼组织对政治的影响从来没有停止过。二战前在国内所搞的刺杀等恐怖活动不胜枚举,二战后,右翼的活动范围基本局限在国内,但是在遇到重大内政外交事件时还是能即刻倾巢出动。在教科书问题、领土问题、修宪问题上,他们总是反应强烈,动辄上街游行,对日本政府决策施加压力。现在,右翼组织的作用和影响虽然在不断减弱,但是,他们与右倾文人相呼应,并与右派政治家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右翼组织强调保护日本文化的主体性,右派政治家呼吁修宪并行使“集体自卫权”,右倾文人拼命鼓吹“中國威胁论”。战后日本政坛第三次右倾化的三重奏正在奏响,这值得亚洲与世界各国警惕。
编辑:郭田珍 美编:陈思璐 图编:侯欣颖
编审: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