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农牧区学校里,学生的汉语文水平仍是个薄弱点,口语表达能力差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当然其中有着经济、文化等落后的诸多因素。但对少数民族学生来说,未来的社会背景和社会角色要求他们必备此社交能力,求职、等将借助口语表达体现出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到地方语言及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偏重于培养学生的书面应试能力而忽视培养其口头表达能力。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虽然注意了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但多数是要学生被动地回答问题,忽视了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往往处于回答老师提问的被动境地,其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培养。缺乏主动提问题的能力是目前许多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因此,如何在课堂中注重口语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此,我谈谈自己的几点训练方式:
一、树立自信,营造良好的汉语普通话学习氛围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细心的教师也许会发现,自信的孩子总会有所领先;失去自信,有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不见起色,甚至产生畏学、惧学、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将有助于他们的进步和成长。
增强少学生自信心,相信我能说好汉语普通话。教师首先必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消除畏惧心理,才能使他们敢用汉语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为了增强他们的自信,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我故意把常见的汉语普通话音发错,刚开始学生们是睁着疑惑的眼睛,再后来有人大胆地说老师说错了,我趁机让他们帮老师改正,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孩子们都为自己能给老师找出错误感到非常高兴,我也就此告诉学生们,老师的汉语普通话也有很多错误,需要他们的更多帮助。就这样,为了能更好地帮助老师,许多对汉语普通话失去兴趣的学生也开始重拾自信,努力使用汉语普通话进行交流,并且互相指正发错的音和不通顺的句子了。无形之中,全班同学与老师之间就掀起了学习汉语普通话的热潮。
二、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
我校地理位置是农牧地区,学生由于缺乏说汉语的语言环境,汉语水平有限,学生学习汉语,常常受到母语的“干扰”,学生会把母语习惯带到课堂上,母语的“干扰”反映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学校应加强汉语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会话能力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培养学生使用汉语的习惯非常重要。
1、培养听读能力,经常在课堂上或课余时间,寻找不同类型的、让学生感兴趣的文章有节奏、有感情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模仿,也可以通过学校广播或电视节目等,使之达到沁入心脾的效果。“读”,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读书的范围不能拘于课文,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学校或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通过多读,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强语感能力。
2、形成用普通话交流的氛围,课后用普通话交流是培养学生汉语表达的关键。如果学生光学不练,那么也是白学。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课后尽量用普通话交流,营造汉语表达的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以达到学习效果。
3、坚持课前3-5分钟自由交谈,可让学生简单地介绍自己,对近期校园事件的看法、学校班级情况,或自己觉得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经历等,其目的是训练学生对汉语的各种语音、词汇、语法的快速反应和运用能力。
4、课余时间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就所观察到的事物、现象,要求学生用汉语阐述,教师纠正,再由学生表述。经常进行这种即景反应训练,学生自然会在交际中反应迅速,既“有话说”又“说得好”,汉语文水平就会自然得到提高,这样有助于学生减轻学习压力,从而心情轻松愉快,并勇于实践,对提高自己的汉语言能力更有信心。
三、创设情境,为学生口语表达搭建交际平台
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时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借助图片、音乐、场景、录像等,在课堂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自由合作交流的氛围,创设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互动交流,尽可能使创设的情境还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真实、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情境的创设要生动形象,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有强烈的口语交际愿望。
口语,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提出主张,说服他人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方面竞争的加剧,加强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加强口语训练,也是我偏远地区学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需。因此,我们要把口语训练摆到语言教学的重要位置。
一、树立自信,营造良好的汉语普通话学习氛围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细心的教师也许会发现,自信的孩子总会有所领先;失去自信,有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始终不见起色,甚至产生畏学、惧学、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将有助于他们的进步和成长。
增强少学生自信心,相信我能说好汉语普通话。教师首先必须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消除畏惧心理,才能使他们敢用汉语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为了增强他们的自信,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教学中,我故意把常见的汉语普通话音发错,刚开始学生们是睁着疑惑的眼睛,再后来有人大胆地说老师说错了,我趁机让他们帮老师改正,结果一发而不可收拾,孩子们都为自己能给老师找出错误感到非常高兴,我也就此告诉学生们,老师的汉语普通话也有很多错误,需要他们的更多帮助。就这样,为了能更好地帮助老师,许多对汉语普通话失去兴趣的学生也开始重拾自信,努力使用汉语普通话进行交流,并且互相指正发错的音和不通顺的句子了。无形之中,全班同学与老师之间就掀起了学习汉语普通话的热潮。
二、加强学生的口语训练
我校地理位置是农牧地区,学生由于缺乏说汉语的语言环境,汉语水平有限,学生学习汉语,常常受到母语的“干扰”,学生会把母语习惯带到课堂上,母语的“干扰”反映在语音、词汇、语法等各个方面。给教学带来许多困难,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学校应加强汉语口语训练,提高学生的汉语会话能力是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培养学生使用汉语的习惯非常重要。
1、培养听读能力,经常在课堂上或课余时间,寻找不同类型的、让学生感兴趣的文章有节奏、有感情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模仿,也可以通过学校广播或电视节目等,使之达到沁入心脾的效果。“读”,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读书的范围不能拘于课文,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读物。学校或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的条件,通过多读,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强语感能力。
2、形成用普通话交流的氛围,课后用普通话交流是培养学生汉语表达的关键。如果学生光学不练,那么也是白学。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课后尽量用普通话交流,营造汉语表达的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以达到学习效果。
3、坚持课前3-5分钟自由交谈,可让学生简单地介绍自己,对近期校园事件的看法、学校班级情况,或自己觉得感兴趣有意义的事情、经历等,其目的是训练学生对汉语的各种语音、词汇、语法的快速反应和运用能力。
4、课余时间教师在与学生相处时,就所观察到的事物、现象,要求学生用汉语阐述,教师纠正,再由学生表述。经常进行这种即景反应训练,学生自然会在交际中反应迅速,既“有话说”又“说得好”,汉语文水平就会自然得到提高,这样有助于学生减轻学习压力,从而心情轻松愉快,并勇于实践,对提高自己的汉语言能力更有信心。
三、创设情境,为学生口语表达搭建交际平台
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时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主阵地。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借助图片、音乐、场景、录像等,在课堂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自由合作交流的氛围,创设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互动交流,尽可能使创设的情境还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真实、自然地进行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情境的创设要生动形象,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能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有强烈的口语交际愿望。
口语,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提出主张,说服他人和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方面竞争的加剧,加强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加强口语训练,也是我偏远地区学校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需。因此,我们要把口语训练摆到语言教学的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