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到著名的画里乡村黟县西递,游客总不忘点上臭鳜鱼、毛豆腐等经典徽菜,却鲜知一道藏在深闺无人识的“甘草水鱼”,更会令饕餮客馋涎欲滴。这种鱼为皖南特产,长约二三寸,通体灰黑数道斑纹绕身腹银白,鱼肉鲜嫩味美。因其发达嘴唇可啄食雨水冲刷到溪流中及河涧边密布的中草药甘草根须,且终生生长畅游在甘草浸泡河流中,其鱼肉带有明显的鲜甜滋补甘草味,因此被称为“甘草水鱼”,当地人烹饪时不去鳞,故又称“无鳞鱼”。
仲夏一日,驱车驶入著名的人文圣地黟县西递景区东边一条村村通,前行10公里翻过两座大山便豁然开朗,高耸入云的霭峰山下静卧着一座粉墙黛瓦的小村落,名曰霭峰村。一下车便闻千鸟百虫高奏天籁之音,小山村的幽静与喧嚣繁华的西递形成鲜明对比。环抱村子的群山尽皆古木参天,绿色阴翳凉风习习空气至纯令人胸襟大开。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游黟此地时曾留下“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的千古绝唱。
村中,一条玉带般的霭水河一路欢歌奔腾而下,为小山村平添了几分灵动秀美。河边山地竹林萧萧莽莽,幽冷清冽的霭水河清澈见底,岸边几个小童不顾暑热,执杆专注垂钓。原来河床底部密集生满一层追逐嬉戏箭射般矫健敏捷的集群小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或攒堆啄食,或动辄调皮地翻下白肚皮排成长队冲浪激流。“甘草水鱼”为光唇鱼一种,鱼躯干两侧各有6至8条黑纹,垂直黑条纹中央有较黑的色素块。在皖南和浙西山区的清清流动的活水山溪、浅滩加深潭的小水系环境中,最适合这种野生鱼生长。它们常栖息于砾石底急流漩涡处,便于在阴暗石块缝隙间觅食结群。终年生活在冷水中的鱼儿以野生藻类、水草为主食,故个头长不大,最大个体200克左右,平均个体重量为20到30克。相反,如果在河流平缓之处淤泥厚重,则不见这类鱼儿踪影。
在西递,无论是巍峨的霭峰山上,还是阴暗潮湿的潺潺溪流边,都密集生长着成片粗壮的野生甘草,清热解毒的甘草是中药佳品,在雨水激流冲涮中红棕色粗壮胡须根茎外露,无鳞鱼凭借发达的嘴唇啄食。更何况山峰上生长着数不清的甘草,草根常年经水浸润,药汁渗在水里,流入溪涧成为鱼儿享用不尽的健身饮品,正是大自然的钟爱造化才使这道美味河鲜具备了与众不同的独特品质。西递里的农家乐,取10余条鲜活小鱼不用去磷,简单清除内脏,腌渍5分钟下锅煎炸,一道最原汁原味的椒盐甘草鱼立马可将游客味蕾挑逗到极限。红烧也简单,少许豆瓣酱、姜丝葱花佐料15分钟便出锅装盘,若放在陶制小锅中用木炭炉子加温煮炖,香汁沸腾间,令人垂涎的浓烈鱼香味迅速在空气中弥漫开,只是沉醉般深嗅下便已身心陶醉。小块鱼肉轻嘬入口,肉质滑嫩醇香绵软入口即化,细细品之鱼肉略带清新甘草味,慢嚼细咽间味蕾快感起舞妙不可言,鱼刺鱼头尽皆下肚,就连鱼汤也悉被食客泡饭疾风卷残云般吃个精光。令人称奇的是,只在黟县鱼亭镇到西递霭水河这段水系里生长的小河鱼才具有这种独特品质,而外地溪流中的这类鱼的鳞片坚硬就不能吃了,甘草味和鱼肉的鲜味也大减。据霭峰村村长詹民介绍,这种鱼也许是长年饮泡中草药而免疫能力奇高的缘故,导致其繁殖力惊人,抗侵害能力更强。上世纪70年代,山民一天能捕到这种小鱼50多斤。随着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农家乐对这道奇美河鲜需求旺盛,收购价如今达到40元一斤,一盘河鲜卖到七八十元。于是一些山民受利益驱动毁灭性炸鱼药鱼,常把河底荼毒得白花花一片,令人扼腕触目惊心。可一场山洪过后,“甘草水鱼”又奇迹般复苏游满河底。虽然“甘草水鱼”非国家保护性珍稀野生鱼类,但它的存在是生态优劣“晴雨表”,而今霭峰村在县里规定的河鱼产卵禁渔期内,自发组织禁渔队日夜看守,一旦捉住不法之徒扭送政府处置。若是本村人,在政府处置之外,村规民约还要对其追加处罚,偷渔者必须义务参加清理河道垃圾、栽植公益林、治安巡逻队等满10个工作日,才可从黑名单上抹掉。禁渔期后,村民捕鱼须用网眼大于成人食指规格的渔网,以让水中生态可持续。由于此鱼喜碱性水,村规还约定小河沿线村民严禁泼洒厨余垃圾,每天上午9点之前可在沿岸洗涤炊具衣物,以避免含磷污染物持续进入水体增加河流自净负担,而被污染水体一旦富营养化,必大量滋生藻类等生物反之水体变酸,河鱼将面临灭种之灾。在皖南大山里,严苛的村规民约的效力有时甚至比法律管用。屡屡犯规者无不颜面大跌,一家老小在父老乡亲们面前是抬不起头的!
霭峰村的环保细节一路上俯拾皆是,朴素的人与大自然要和平共处的天人合一理念令人震撼。沿着阡陌向山上进发,小路两边溪流欢唱,山坳中零星开辟的稻田里秧苗碧绿,水草丰茂的水凼中游鱼结群,细心寻觅不见一个农药瓶、一个除草剂空袋子。村长詹民解释,大山里乡亲们田少,几块薄田只够种点口粮,青壮劳力都外出劳工,留守老人们宁愿多累点也要手工除草驱虫,拒绝化学品农残进入,吃得健康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这片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山山水水。由于小山村自高而下与海内外著名的西递山水相连,减少面源污染才可杜绝对水生物的毒害,朴素的生存理念体现出的大善大智慧令人动容。走了1公里行至水泥路尽头,便是霭峰村胡氏自然村民组了,全村30余户坐落在霭峰脚下,山坡上浓荫蔽日的古树群将小村揽入胸怀遮风避雨世代庇佑,令人叹为观止啧啧称奇。尤是村头一座小山坡上并排矗立着2棵300年以上的红豆杉和一颗400多年树龄的枫香,红豆杉伟岸挺拔直插云霄欲与天公试比高,树身皴裂纹纵横写满岁月沧桑,两名壮汉合抱尚有盈余。斑驳枫香华盖如伞与红豆杉枝桠交错依偎守望,在岁月的年轮中笑傲风霜雨雪。
村长介绍,胡氏自然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能保存至今当归功于历代先贤,在村中发黄枯槁破碎的宗族谱上,依稀辨得先人遗训:我辈严禁开山取石环山葬坟与林争地,村中大到参天古木,小到杂草、嫩笋,族人不得有损;我村森林系先人栽植以为荫木,为“风水林”之上品,农田稻粱水利仰赖于此,可作防风、防洪、观赏之用,希冀后世子孙类荫木繁衍兴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伫立在这片参天的古林中,久久不忍离去。小山村先人古训激荡耳畔油然悟出:数代山民敬畏自然匠心营造出的这片绿色仙境,不正是古人朴素生态伦理的最生动体现吗,至今已然积淀成古徽州人弥足珍贵的生态文化自然遗产。
(责编:张志国)
仲夏一日,驱车驶入著名的人文圣地黟县西递景区东边一条村村通,前行10公里翻过两座大山便豁然开朗,高耸入云的霭峰山下静卧着一座粉墙黛瓦的小村落,名曰霭峰村。一下车便闻千鸟百虫高奏天籁之音,小山村的幽静与喧嚣繁华的西递形成鲜明对比。环抱村子的群山尽皆古木参天,绿色阴翳凉风习习空气至纯令人胸襟大开。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游黟此地时曾留下“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的千古绝唱。
村中,一条玉带般的霭水河一路欢歌奔腾而下,为小山村平添了几分灵动秀美。河边山地竹林萧萧莽莽,幽冷清冽的霭水河清澈见底,岸边几个小童不顾暑热,执杆专注垂钓。原来河床底部密集生满一层追逐嬉戏箭射般矫健敏捷的集群小鱼,俶尔远逝往来翕忽,或攒堆啄食,或动辄调皮地翻下白肚皮排成长队冲浪激流。“甘草水鱼”为光唇鱼一种,鱼躯干两侧各有6至8条黑纹,垂直黑条纹中央有较黑的色素块。在皖南和浙西山区的清清流动的活水山溪、浅滩加深潭的小水系环境中,最适合这种野生鱼生长。它们常栖息于砾石底急流漩涡处,便于在阴暗石块缝隙间觅食结群。终年生活在冷水中的鱼儿以野生藻类、水草为主食,故个头长不大,最大个体200克左右,平均个体重量为20到30克。相反,如果在河流平缓之处淤泥厚重,则不见这类鱼儿踪影。
在西递,无论是巍峨的霭峰山上,还是阴暗潮湿的潺潺溪流边,都密集生长着成片粗壮的野生甘草,清热解毒的甘草是中药佳品,在雨水激流冲涮中红棕色粗壮胡须根茎外露,无鳞鱼凭借发达的嘴唇啄食。更何况山峰上生长着数不清的甘草,草根常年经水浸润,药汁渗在水里,流入溪涧成为鱼儿享用不尽的健身饮品,正是大自然的钟爱造化才使这道美味河鲜具备了与众不同的独特品质。西递里的农家乐,取10余条鲜活小鱼不用去磷,简单清除内脏,腌渍5分钟下锅煎炸,一道最原汁原味的椒盐甘草鱼立马可将游客味蕾挑逗到极限。红烧也简单,少许豆瓣酱、姜丝葱花佐料15分钟便出锅装盘,若放在陶制小锅中用木炭炉子加温煮炖,香汁沸腾间,令人垂涎的浓烈鱼香味迅速在空气中弥漫开,只是沉醉般深嗅下便已身心陶醉。小块鱼肉轻嘬入口,肉质滑嫩醇香绵软入口即化,细细品之鱼肉略带清新甘草味,慢嚼细咽间味蕾快感起舞妙不可言,鱼刺鱼头尽皆下肚,就连鱼汤也悉被食客泡饭疾风卷残云般吃个精光。令人称奇的是,只在黟县鱼亭镇到西递霭水河这段水系里生长的小河鱼才具有这种独特品质,而外地溪流中的这类鱼的鳞片坚硬就不能吃了,甘草味和鱼肉的鲜味也大减。据霭峰村村长詹民介绍,这种鱼也许是长年饮泡中草药而免疫能力奇高的缘故,导致其繁殖力惊人,抗侵害能力更强。上世纪70年代,山民一天能捕到这种小鱼50多斤。随着当地旅游业的繁荣,农家乐对这道奇美河鲜需求旺盛,收购价如今达到40元一斤,一盘河鲜卖到七八十元。于是一些山民受利益驱动毁灭性炸鱼药鱼,常把河底荼毒得白花花一片,令人扼腕触目惊心。可一场山洪过后,“甘草水鱼”又奇迹般复苏游满河底。虽然“甘草水鱼”非国家保护性珍稀野生鱼类,但它的存在是生态优劣“晴雨表”,而今霭峰村在县里规定的河鱼产卵禁渔期内,自发组织禁渔队日夜看守,一旦捉住不法之徒扭送政府处置。若是本村人,在政府处置之外,村规民约还要对其追加处罚,偷渔者必须义务参加清理河道垃圾、栽植公益林、治安巡逻队等满10个工作日,才可从黑名单上抹掉。禁渔期后,村民捕鱼须用网眼大于成人食指规格的渔网,以让水中生态可持续。由于此鱼喜碱性水,村规还约定小河沿线村民严禁泼洒厨余垃圾,每天上午9点之前可在沿岸洗涤炊具衣物,以避免含磷污染物持续进入水体增加河流自净负担,而被污染水体一旦富营养化,必大量滋生藻类等生物反之水体变酸,河鱼将面临灭种之灾。在皖南大山里,严苛的村规民约的效力有时甚至比法律管用。屡屡犯规者无不颜面大跌,一家老小在父老乡亲们面前是抬不起头的!
霭峰村的环保细节一路上俯拾皆是,朴素的人与大自然要和平共处的天人合一理念令人震撼。沿着阡陌向山上进发,小路两边溪流欢唱,山坳中零星开辟的稻田里秧苗碧绿,水草丰茂的水凼中游鱼结群,细心寻觅不见一个农药瓶、一个除草剂空袋子。村长詹民解释,大山里乡亲们田少,几块薄田只够种点口粮,青壮劳力都外出劳工,留守老人们宁愿多累点也要手工除草驱虫,拒绝化学品农残进入,吃得健康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这片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山山水水。由于小山村自高而下与海内外著名的西递山水相连,减少面源污染才可杜绝对水生物的毒害,朴素的生存理念体现出的大善大智慧令人动容。走了1公里行至水泥路尽头,便是霭峰村胡氏自然村民组了,全村30余户坐落在霭峰脚下,山坡上浓荫蔽日的古树群将小村揽入胸怀遮风避雨世代庇佑,令人叹为观止啧啧称奇。尤是村头一座小山坡上并排矗立着2棵300年以上的红豆杉和一颗400多年树龄的枫香,红豆杉伟岸挺拔直插云霄欲与天公试比高,树身皴裂纹纵横写满岁月沧桑,两名壮汉合抱尚有盈余。斑驳枫香华盖如伞与红豆杉枝桠交错依偎守望,在岁月的年轮中笑傲风霜雨雪。
村长介绍,胡氏自然村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能保存至今当归功于历代先贤,在村中发黄枯槁破碎的宗族谱上,依稀辨得先人遗训:我辈严禁开山取石环山葬坟与林争地,村中大到参天古木,小到杂草、嫩笋,族人不得有损;我村森林系先人栽植以为荫木,为“风水林”之上品,农田稻粱水利仰赖于此,可作防风、防洪、观赏之用,希冀后世子孙类荫木繁衍兴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伫立在这片参天的古林中,久久不忍离去。小山村先人古训激荡耳畔油然悟出:数代山民敬畏自然匠心营造出的这片绿色仙境,不正是古人朴素生态伦理的最生动体现吗,至今已然积淀成古徽州人弥足珍贵的生态文化自然遗产。
(责编:张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