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慢性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群健康,导致我国人口死亡的第一大因素。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医疗服务模式来强化对慢性病的管理,从而致使慢性病不仅对我国现有医院的医疗资源造成了严重消耗,而且增加了医院管理的难度。所以,积极探讨适应我国国情的醫保政策,加大医院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程度,对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控制慢性病发病率和医疗费用支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点,本文对医疗经费用于慢性病管理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医保 经费 慢性病 可行性
一、慢性病管理的必要性
(一)医疗资源消耗过大
由于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情重、治愈率低、易复发、需要长期治疗等特点,加之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致使用于慢性病发病后的专项检查和治疗费用不断增大,不仅加重了医保基金的支出压力,而且占用了医院大部分医疗资源。加强慢性病管理,通过对慢性病进行全程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慢性病发病前的危险因素,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对于缓解医保基金支出压力,减少对现有紧缺医疗资源的消耗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现阶段,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并且这类疾病的治疗费用随着治疗药物和检查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而有所提高,同时慢性病患者对检查治疗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从而导致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这不仅对慢性病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还增加了医院的业务量。而慢性病管理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等手段,以预防为主降低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从而有利于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提高医保资金利用效率,降低医院管理的难度。
(三)慢性病的危害大
2011年4月,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中指出,中国居民的健康正面临慢性病十分严峻的挑战,位于前4位的死因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这四类疾病均属于慢性病范畴,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造成的死亡率高达85%以上。慢性病不仅会对人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同时也对我国劳动力人口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当前加强慢性病管理突显其必要性,这也是医院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医保经费用于慢性病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医院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由于慢性病会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对患者、医院、医保部门均带来巨大压力,所以医保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医院逐步提高了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程度。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我国部分地区的医保定点医院建立了参保人员慢性病管理机制,对就诊的慢性病参保人员免收挂号费和检查费,为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独立核算医疗保险数据,并对门诊处方实施重点保管。这为医保费用应用于慢性病管理创设了良好的医院管理条件。
(二)医保结余为慢性病管理经费支出提供了资金支持
2011年,我国基本医保的结余为人均55元,累计结余为人均133元,假设将医保经费从结余中划出人均40元用于慢性病管理是完全可行的。此外,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要求中指出,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要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与此同时个人缴费也要相应提高。从以上静态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将一部分医保经费用于慢性病管理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慢性病管理费的具体分配比例可根据各地区医疗保险的实际情况以及医保定点医院的医疗资源水平而确定。
(三)医院收取慢性病管理费的可行性分析
1、从专职慢性病管理的医生收入角度分析。假设每名医生每年可以为1500人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按照每位居民每年支出40元管理服务费进行计算,那么一年的总管理服务费为6万元,医生每月可收入5000元,这种收入标准可以满足专职医生的薪资需求。
2、从专职慢性病管理的医生工作量角度分析。假设每一居民每年平均需要2次慢性病管理服务,每名医生则需要在一年内为3000人次提供服务。在一年中去除双休日、节假日进行计算,医生一年工作天数为250天左右,每名医生需要每天为12人提供服务,也就是在正常每日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平均可为居民提供40分钟的慢性病管理服务。由此分析可以看出,专职医生可以完全接受这样的工作量。
三、结论及建议
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导致人口死亡的第一大因素,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更加大了医疗费用成本支出和医疗资源的消耗。因此,将医保经费用于慢性病管理,对于降低慢性病患病率和发病率,提高医保资金利用效率和医院管理效率突显其必要性。医院可在研究慢性病病种、危害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慢性病管理的成功经验,制定慢性病管理与服务项目,合理确定项目收费;医院还应当编制慢性病管理协议,由居民与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的医生签订协议,以此增强医生的责任感,提高居民对服务的满意度;慢性病管理要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为中心,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方便居民就近寻求服务;医院要落实评价考核制度,对医生的实际服务状况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实施奖惩措施。
参考文献:
[1]孙秀兰.探析慢性病服务管理模式,完善医疗保险门诊管理制度[J].现代经济信息.2012(9)
[2]刘青海.李东升.马建鹏.职工医保门诊慢病管理原则探析[J].中国医疗保险.2010(11)
[3]王樱.医保门诊慢性病管理机制改革的实践[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5)
关键词:医保 经费 慢性病 可行性
一、慢性病管理的必要性
(一)医疗资源消耗过大
由于慢性病具有病程长、病情重、治愈率低、易复发、需要长期治疗等特点,加之近年来我国慢性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致使用于慢性病发病后的专项检查和治疗费用不断增大,不仅加重了医保基金的支出压力,而且占用了医院大部分医疗资源。加强慢性病管理,通过对慢性病进行全程干预,可以有效控制慢性病发病前的危险因素,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对于缓解医保基金支出压力,减少对现有紧缺医疗资源的消耗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医疗费用增长过快
现阶段,脑血管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患病率不断增加,并且这类疾病的治疗费用随着治疗药物和检查治疗手段的不断改进而有所提高,同时慢性病患者对检查治疗的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从而导致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这不仅对慢性病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还增加了医院的业务量。而慢性病管理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等手段,以预防为主降低慢性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从而有利于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提高医保资金利用效率,降低医院管理的难度。
(三)慢性病的危害大
2011年4月,根据卫生部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中指出,中国居民的健康正面临慢性病十分严峻的挑战,位于前4位的死因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脏病,这四类疾病均属于慢性病范畴,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造成的死亡率高达85%以上。慢性病不仅会对人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同时也对我国劳动力人口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当前加强慢性病管理突显其必要性,这也是医院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医保经费用于慢性病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一)医院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由于慢性病会消耗大量的医疗资源,对患者、医院、医保部门均带来巨大压力,所以医保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医院逐步提高了对慢性病管理的重视程度。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我国部分地区的医保定点医院建立了参保人员慢性病管理机制,对就诊的慢性病参保人员免收挂号费和检查费,为其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独立核算医疗保险数据,并对门诊处方实施重点保管。这为医保费用应用于慢性病管理创设了良好的医院管理条件。
(二)医保结余为慢性病管理经费支出提供了资金支持
2011年,我国基本医保的结余为人均55元,累计结余为人均133元,假设将医保经费从结余中划出人均40元用于慢性病管理是完全可行的。此外,按照“十二五”医改规划要求中指出,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要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与此同时个人缴费也要相应提高。从以上静态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将一部分医保经费用于慢性病管理是可行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慢性病管理费的具体分配比例可根据各地区医疗保险的实际情况以及医保定点医院的医疗资源水平而确定。
(三)医院收取慢性病管理费的可行性分析
1、从专职慢性病管理的医生收入角度分析。假设每名医生每年可以为1500人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按照每位居民每年支出40元管理服务费进行计算,那么一年的总管理服务费为6万元,医生每月可收入5000元,这种收入标准可以满足专职医生的薪资需求。
2、从专职慢性病管理的医生工作量角度分析。假设每一居民每年平均需要2次慢性病管理服务,每名医生则需要在一年内为3000人次提供服务。在一年中去除双休日、节假日进行计算,医生一年工作天数为250天左右,每名医生需要每天为12人提供服务,也就是在正常每日8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平均可为居民提供40分钟的慢性病管理服务。由此分析可以看出,专职医生可以完全接受这样的工作量。
三、结论及建议
慢性病已经成为我国导致人口死亡的第一大因素,不仅对人体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更加大了医疗费用成本支出和医疗资源的消耗。因此,将医保经费用于慢性病管理,对于降低慢性病患病率和发病率,提高医保资金利用效率和医院管理效率突显其必要性。医院可在研究慢性病病种、危害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国外慢性病管理的成功经验,制定慢性病管理与服务项目,合理确定项目收费;医院还应当编制慢性病管理协议,由居民与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的医生签订协议,以此增强医生的责任感,提高居民对服务的满意度;慢性病管理要以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为中心,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方便居民就近寻求服务;医院要落实评价考核制度,对医生的实际服务状况进行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实施奖惩措施。
参考文献:
[1]孙秀兰.探析慢性病服务管理模式,完善医疗保险门诊管理制度[J].现代经济信息.2012(9)
[2]刘青海.李东升.马建鹏.职工医保门诊慢病管理原则探析[J].中国医疗保险.2010(11)
[3]王樱.医保门诊慢性病管理机制改革的实践[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