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县级职教中心比起其他职业培训机构本应有更多的优势,比如:政府统筹,增加投入有门路;自主招生,办学体制较灵活;依托普教,后续生源有保障;教法科学、理论实践相结合等。可事实上各地县级职教中心大多不景气,或多或少存在以下问题:①政府经费投入不足;②领导任命走行政路子;③教师聘用严重关系化;④专业教师无突出专长;⑤生源无继“生意”萧条;⑥学生毕业基本没有就业;⑦所开课程重理论轻实践;⑧教法陈腐对学生没有吸引力;⑨单招专业被升学率扭曲——凡此种种使县级职教中心其实处于“根深(政府不说取消,谁能吹倒?)叶茂(教师超编)不结果(老师和学生都看不到希望)”的状态。有些县的职教中心不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培训,而是为安排“关系”教师提供编制,其办学效率自然可想而知。
而这些问题背后最本质的根源是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总体投入不足,在教育理念、用人制度、就业渠道等方面引导不力。所以当前县级职教中心存在以上问题也在所难免。
但这一现状有望在近年得到好转,因为国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10-2020)》中明显提升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下大力气支持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扩大职教规模,并明确提出“根据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借此东风,笔者认为,县级职教中心应抓住机遇,联帮互补,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唱响职教中心的辉煌!
一、确立特色
县级职教中心很有必要建起市(区)域联帮互补的办学模式——根据地域特点及本校师资专长,定位自己的特色专业,不求齐全,但求精强。从政策上给高技能(双师型)教师的待遇予以倾斜,从技术和经费上对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给予支持。从体制上逼迫文化课及专职理论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践能力,淘汰那些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清闲族”。
在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免费制的前景下,校际联帮互补,既可以保证生源,又可以通过高技能教师的跨校支教等办法保证自己的师资力量。同时要大胆聘任行业高技能人才兼职,建立人才储备制度。不仅要大力吸纳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财力投入,更要勇于打破传统办学模式,接受企业的人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做强做大自己的“特色”,扩大自己在市(区)域、省域或更大范围内的办学影响,提高办学效益。相信一个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就是一个优秀的专业甚至是一所优秀的学校,一个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学生正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二、开展竞赛
由市(区)(或省区)教育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各职教中心联合,并吸纳域内域外相关企业参与,开展师生职业技能竞赛。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①可以扩大各自的影响,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实力;②可以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技术进步;③可以进一步确立自己的特色专业定位自己的办学方向;④可以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⑤可以在竞赛中发现人才,并为其成长创造条件,为其展示技能搭建平台。
但要注意几点:①竞赛本身不是目的,教育主管部门不要把竞赛结果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或办学质量)的依据进行评比;②竞赛要师生共同参与,可分设奖项,也可混设奖项,以求共同提高,共同进步;③企业高工不仅可以进入评委,有些项目甚至可以直接参与竞赛或者表演(示范)助兴。
三、建设基地
职教最根本的教学方法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个专业甚至一个学校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有何资格立足于职业学校之林?又有何发展前途?所以在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各职教中心必须有与自己特色相契合的强力实训基地支持。特别是职教中心所担当的任务在国家教育体制上是与初高中教育并驾齐驱的,应是同一级别的两股主流,不应自我定位成普教的细小支流。何况国家今后在初高中教育方面将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所以职教中心一旦建好自己的实训基地,树起自己的特色招牌,就可以吸引普通中学的目光,使其引领学生进入职教中心的实训基地进行社会实践。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基地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引导生源的合理流动。
四、服务三农
县级职教中心不一定没有与高等职业学校竞争的能力,但不要忘了自己的主要服务对象并不是大城市。所以不仅要大力推进区域合作,而且要积极推进城乡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现代农村建设乘城市化建设之风也在飞速发展,所需人才数以亿计,在不久的将来,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创业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平稳持续一段时间,成熟的职教中心对他们及农村学生的技术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及早建起做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专业将是职教中心的最亮特色。
总之,职教中心要走出目前的尴尬局面,必须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的办学模式,既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又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提升自己的影响,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而这些问题背后最本质的根源是国家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总体投入不足,在教育理念、用人制度、就业渠道等方面引导不力。所以当前县级职教中心存在以上问题也在所难免。
但这一现状有望在近年得到好转,因为国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10-2020)》中明显提升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下大力气支持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扩大职教规模,并明确提出“根据需要办好县级职教中心”。借此东风,笔者认为,县级职教中心应抓住机遇,联帮互补,以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为突破口,唱响职教中心的辉煌!
一、确立特色
县级职教中心很有必要建起市(区)域联帮互补的办学模式——根据地域特点及本校师资专长,定位自己的特色专业,不求齐全,但求精强。从政策上给高技能(双师型)教师的待遇予以倾斜,从技术和经费上对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给予支持。从体制上逼迫文化课及专职理论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实践能力,淘汰那些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清闲族”。
在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免费制的前景下,校际联帮互补,既可以保证生源,又可以通过高技能教师的跨校支教等办法保证自己的师资力量。同时要大胆聘任行业高技能人才兼职,建立人才储备制度。不仅要大力吸纳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财力投入,更要勇于打破传统办学模式,接受企业的人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做强做大自己的“特色”,扩大自己在市(区)域、省域或更大范围内的办学影响,提高办学效益。相信一个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就是一个优秀的专业甚至是一所优秀的学校,一个学有所长学有所用的学生正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二、开展竞赛
由市(区)(或省区)教育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牵头,各职教中心联合,并吸纳域内域外相关企业参与,开展师生职业技能竞赛。这样做有以下几点好处:①可以扩大各自的影响,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实力;②可以促进教学方法改革和技术进步;③可以进一步确立自己的特色专业定位自己的办学方向;④可以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⑤可以在竞赛中发现人才,并为其成长创造条件,为其展示技能搭建平台。
但要注意几点:①竞赛本身不是目的,教育主管部门不要把竞赛结果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或办学质量)的依据进行评比;②竞赛要师生共同参与,可分设奖项,也可混设奖项,以求共同提高,共同进步;③企业高工不仅可以进入评委,有些项目甚至可以直接参与竞赛或者表演(示范)助兴。
三、建设基地
职教最根本的教学方法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个专业甚至一个学校没有自己的实训基地,有何资格立足于职业学校之林?又有何发展前途?所以在工学结合、校企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各职教中心必须有与自己特色相契合的强力实训基地支持。特别是职教中心所担当的任务在国家教育体制上是与初高中教育并驾齐驱的,应是同一级别的两股主流,不应自我定位成普教的细小支流。何况国家今后在初高中教育方面将加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所以职教中心一旦建好自己的实训基地,树起自己的特色招牌,就可以吸引普通中学的目光,使其引领学生进入职教中心的实训基地进行社会实践。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基地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引导生源的合理流动。
四、服务三农
县级职教中心不一定没有与高等职业学校竞争的能力,但不要忘了自己的主要服务对象并不是大城市。所以不仅要大力推进区域合作,而且要积极推进城乡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现代农村建设乘城市化建设之风也在飞速发展,所需人才数以亿计,在不久的将来,外出务工人员回流创业将会成为一种趋势,平稳持续一段时间,成熟的职教中心对他们及农村学生的技术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及早建起做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专业将是职教中心的最亮特色。
总之,职教中心要走出目前的尴尬局面,必须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的办学模式,既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又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提升自己的影响,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