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深深认识到关爱学生是教书育人的前提和起点,是师德修养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心中有爱、有阳光,才能以忘我的职业操守和浓烈的职业情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达到理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用关爱开启学生的心灵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和学生接触较多的班主任,必须手握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的钥匙,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初中生正是自我意识的成长期,逆反心理特别强。曾经有一个叫宋佳明的学生,活泼聪明,成绩也不错,可是在一个学期的开学突然变了,头发染成了黄色,上课不听讲了,还请病假上网吧,简直像变了一个人。让他剪头,吱吱唔唔今天推明天就是不剪。原来假期去了在北京打工的父母那。由于父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总是不满意,动辄打骂,结果逆反心理本来就很重的孩子自己从北京跑了回来,和一些不学习的孩子混到了一起,打定主意不学习了,甚至说"让我学习,我就不上学了"。家长远在北京,爷爷奶奶管不了。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的"权威"显然不行,只能从消除他的逆反心理入手,让他明白:父亲的做法虽然不对,但也是望子成龙心切,在外漂泊,打工很不容易,希望自已的孩子将来能过得更好。要明白父母的苦心,要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偏激逆反是不对的,冷静下来多想想自己的未来,又以自己的经历、想法来开导他。几天真诚的交流,他心理上有了转变,主动给爸爸打电话承认了错误。我又帮他补上了落下的功课,他的学习生活才得以重新走上了正轨。
针对中学生表面行为上的"不正常",我们不要武断的下定论,不要轻易碰触孩子们脆弱的自尊心,要相信孩子的可塑性,走进他们的心灵,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爱,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和蔼的微笑,都有可能改变他们,而前提是我们心中有爱。
二、生活上的关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助力
教师应以一颗体贴入微的母亲般的爱心,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保持敏感性。当学生处于困境、迷惘、甚至歧路时教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教师应把学生的快乐成长当作自己的幸福,把对学生的关怀当作自己快乐与幸福的源泉,把每一颗心灵作为自己思考、研究、倾听和欣赏的对象,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现在的农村学生,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父母离异,单亲,父母长期在外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缺少正常的关爱,容易变得孤辟、偏激。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特别是留守学生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比较脆弱。父母在外打工,为了补偿孩子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为了常联系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暴躁、蛮横。针对这些情况我经常找这部分学生谈心,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难处,要相信父母是爱他们的,老师、同学也是关心他们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学生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不能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尽量多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引导他们参加读书小组、美术班、体育专项训练班等,以添补这一空白。
对于一些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更要多主动关心他们。我们班有个叫孙玉文的同学,父母离异,跟爷爷一起生活,自己又在外面住宿,他沉默寡言,对什么都不感性趣,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爷爷年龄大了,一些生活细节不注意,天气冷了、热了也不能及时给他准备换季的衣服,我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借"给他穿(这孩子的自尊心很强,给是不会要的)。家里做了好吃的,就以找他谈心、补课为借口留他在家吃饭。同时我也引导别的孩子一起来关心他的生活、学习,让他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改变孤僻冷漠的性格,努力学习。几个月的努力,他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郁郁寡欢,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活跃在了校园里。
学生需要在爱的沐浴中成长,在爱的体验中体会到尊重、信任、理解、关爱、宽容、友善,得到激励与感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丰富的情感体验,以铸就他们健全的人格。
三、用关爱喊醒学生的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而现在多数学生恰恰缺少自信心,特别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这一点特别明显,由于学科突然增多,知识量增大,学习方法又不能及时调整适应,很容易产生跟不上的感觉,如不及时引导,就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非常重要。这时我们就要激励、唤醒他们,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期待。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面对问题的心路历程,有针对性地改变他们,让他们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自信心。
对于那些由于各方面原因彻底厌学的学生,要将他们带入精神充实的境界,心怀美好的理想,看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实现教育从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的飞跃。生命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但惟有在学校、在学生时期才会这样烂漫纷呈而无畏。面对生命,特别是每天面对一个个充满朝气的、活生生的生命,那也是对我们教师整个生命的激励。一个学生在中学时代遇到一位能给他激励和憧憬的老师,那将是他一生的幸运。即使是批评,也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要在真诚的批评中给学生一种爬起来的自信和勇气,要为了明天、为了成长与发展去批评。对一时迷茫的学生,要以朋友式的点拨和提醒,帮助他们坚强地走出困境。让他们认识到,有竞争就会有压力,人生活在现世中,要奋斗要拼搏,难免会有不顺心如意之处,应该面对它,但不要夸大这种感受。要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与价值,对自我的发展充满期待与信心。真正的教师应该具有这样的品格:与学生一起心怀美好的憧憬,品味成功的喜悦,体验生命的成长,和学生一起得到生命成长的一份满足和升华!
总之,做为老师,我们要时刻记住: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有感情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做为一个教师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才能建起育人的大厦。让我们的教育从关爱每一个孩子开始吧!
一、用关爱开启学生的心灵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和学生接触较多的班主任,必须手握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的钥匙,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初中生正是自我意识的成长期,逆反心理特别强。曾经有一个叫宋佳明的学生,活泼聪明,成绩也不错,可是在一个学期的开学突然变了,头发染成了黄色,上课不听讲了,还请病假上网吧,简直像变了一个人。让他剪头,吱吱唔唔今天推明天就是不剪。原来假期去了在北京打工的父母那。由于父亲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对孩子的学习总是不满意,动辄打骂,结果逆反心理本来就很重的孩子自己从北京跑了回来,和一些不学习的孩子混到了一起,打定主意不学习了,甚至说"让我学习,我就不上学了"。家长远在北京,爷爷奶奶管不了。面对这样的学生,班主任的"权威"显然不行,只能从消除他的逆反心理入手,让他明白:父亲的做法虽然不对,但也是望子成龙心切,在外漂泊,打工很不容易,希望自已的孩子将来能过得更好。要明白父母的苦心,要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偏激逆反是不对的,冷静下来多想想自己的未来,又以自己的经历、想法来开导他。几天真诚的交流,他心理上有了转变,主动给爸爸打电话承认了错误。我又帮他补上了落下的功课,他的学习生活才得以重新走上了正轨。
针对中学生表面行为上的"不正常",我们不要武断的下定论,不要轻易碰触孩子们脆弱的自尊心,要相信孩子的可塑性,走进他们的心灵,你就会发现,他们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爱,一句简单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和蔼的微笑,都有可能改变他们,而前提是我们心中有爱。
二、生活上的关爱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助力
教师应以一颗体贴入微的母亲般的爱心,对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保持敏感性。当学生处于困境、迷惘、甚至歧路时教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教师应把学生的快乐成长当作自己的幸福,把对学生的关怀当作自己快乐与幸福的源泉,把每一颗心灵作为自己思考、研究、倾听和欣赏的对象,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现在的农村学生,生活环境越来越复杂,父母离异,单亲,父母长期在外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他们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缺少正常的关爱,容易变得孤辟、偏激。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特别是留守学生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比较脆弱。父母在外打工,为了补偿孩子经常往家里寄钱,有的为了常联系甚至给孩子买了手机,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上网、吸烟喝酒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暴躁、蛮横。针对这些情况我经常找这部分学生谈心,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难处,要相信父母是爱他们的,老师、同学也是关心他们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学生不能在父母身边撒娇,不能和父母一起享受天伦之乐,所以他们的思想上难免会出现空虚,他们有比别人多出来的大量的时间。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平时尽量多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鼓励、引导他们参加读书小组、美术班、体育专项训练班等,以添补这一空白。
对于一些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更要多主动关心他们。我们班有个叫孙玉文的同学,父母离异,跟爷爷一起生活,自己又在外面住宿,他沉默寡言,对什么都不感性趣,经常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爷爷年龄大了,一些生活细节不注意,天气冷了、热了也不能及时给他准备换季的衣服,我就把自己孩子的衣服"借"给他穿(这孩子的自尊心很强,给是不会要的)。家里做了好吃的,就以找他谈心、补课为借口留他在家吃饭。同时我也引导别的孩子一起来关心他的生活、学习,让他感受到班级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改变孤僻冷漠的性格,努力学习。几个月的努力,他像变了个人似的,不再郁郁寡欢,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活跃在了校园里。
学生需要在爱的沐浴中成长,在爱的体验中体会到尊重、信任、理解、关爱、宽容、友善,得到激励与感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丰富的情感体验,以铸就他们健全的人格。
三、用关爱喊醒学生的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而现在多数学生恰恰缺少自信心,特别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这一点特别明显,由于学科突然增多,知识量增大,学习方法又不能及时调整适应,很容易产生跟不上的感觉,如不及时引导,就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非常重要。这时我们就要激励、唤醒他们,唤起学生对未来生活的热烈憧憬和期待。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方法,面对问题的心路历程,有针对性地改变他们,让他们重新找回属于自己的自信心。
对于那些由于各方面原因彻底厌学的学生,要将他们带入精神充实的境界,心怀美好的理想,看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实现教育从控制生命转向激扬生命的飞跃。生命的状态是多种多样的,但惟有在学校、在学生时期才会这样烂漫纷呈而无畏。面对生命,特别是每天面对一个个充满朝气的、活生生的生命,那也是对我们教师整个生命的激励。一个学生在中学时代遇到一位能给他激励和憧憬的老师,那将是他一生的幸运。即使是批评,也要讲究批评的艺术,要在真诚的批评中给学生一种爬起来的自信和勇气,要为了明天、为了成长与发展去批评。对一时迷茫的学生,要以朋友式的点拨和提醒,帮助他们坚强地走出困境。让他们认识到,有竞争就会有压力,人生活在现世中,要奋斗要拼搏,难免会有不顺心如意之处,应该面对它,但不要夸大这种感受。要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己的潜能与价值,对自我的发展充满期待与信心。真正的教师应该具有这样的品格:与学生一起心怀美好的憧憬,品味成功的喜悦,体验生命的成长,和学生一起得到生命成长的一份满足和升华!
总之,做为老师,我们要时刻记住: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有感情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做为一个教师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才能建起育人的大厦。让我们的教育从关爱每一个孩子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