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字承载着作者认识社会生活的意义,寄托着作者的真知灼见,渗透着饱满深沉的思想感情。透过这些文字,读者与作者对话,走进作者描绘的多彩世界,体验传递于自己的真挚情感。教师如何引领学生通过阅读抵达文字描绘的美好殿堂呢?名师指导学生依文想象,沉潜在文字中涵泳体悟、还原具化的策略给了我们启示。
【片段一】想象,挺起一个不屈的脊梁(《青海高原一株柳》盛新凤)
师:你从这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中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这株柳树为了生存经受过无数次的雷轰电击。
师:残酷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如果没有体验过,肯定想象不到它有多可怕。你们听——(师放录音)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雪纷飞,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株柳树那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们看到了吗?你脑海中的柳树正在经受着怎样的摧毁?
生:一阵狂风吹过,柳树被吹得弯下了腰,但它又坚强地站立起来了。
生:一阵狂风吹来,树干差点儿折断,柳叶被吹得四处飘落。
生:每一次经受风雪的时候,柳树都差一点被冻死,但又奇迹般地活过来了 。
师:这株柳树经受这样的摧毁,它害怕了吗?
生:没有。
师:谁来读读这两句?(生读)
师:我仿佛看到它在咬着牙坚持。(生读)
师:它在熬,在挺。谁再来读。(生读)
师:它这是在和死神较劲呢!柳树经受这样的摧毁仅仅是难得的一次吗?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师:这个“又”字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坚持是多么执著。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也许很多时候它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觉得快撑不下去时候,它会鼓励自己。会怎么鼓励呢?
生:我一定要撑下去,只要熬过这场风雪就好了。
……
师:正因为有了一定要活下去、撑下去的信念,所以,柳树坚强地活下来了。让我们再合作读这一段。(师引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像作者那样,发挥想象,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风雪雷电侵袭下苦苦撑立的时候,它的同类——那些平原柳树此时此刻在干什么?
生:在沐浴着阳光。
……
师:同样是柳树,生活的环境却不同。高原这株柳树抱怨了吗?
生:没有。
【赏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特级教师盛新凤引导学生沉潜语言,实现了三个层面的想象:一是想象高原柳所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体会它生存的奇迹来源于不屈的意志;二是想象高原柳在困境中的自我慰藉和怀揣的坚定与执着,这信念支撑它苦苦撑立于艰苦逆境中,不妥协、不动摇;三是借想象平原柳安逸、惬意的生活烘云托月,衬托高原柳从不怨天尤人,在恶劣环境中以顽强的精神坚强伫立。这一次又一次的想象,不断地使学生既读出了文字展现的显性画面,也读出了文字隐含的、高原柳内在的意志和精神。从恶劣环境到内心坚守,再到精神屹立,再现了高原柳用坚强不屈、顽强执著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盛老师运用依托文字想象的教学策略,在学生心中挺起了一个不屈的脊梁,这精神将永远伫立在每个学生心中。
【片段二】想象,还原一幅感人的画面(《地震中的父与子》卢雁红)
(出示:他挖了8小时……)
师:就是在这种孤独苦闷中,父亲继续挖啊挖。你再读读看,能读出什么?(生读)
生:父亲内心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儿子一定在等着他。
生:父亲不顾一切,流血了,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他注意到了父亲的形象,到处都是血迹,哪些地方?
生:全身。
生:眼睛、手上、脚上。
师:到处都是血迹,从头到脚,这就是父亲。当想到这些,你会问自己,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在这36小时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救子心切的父亲使劲搬开巨大的石块,每搬开一块就意味着离儿子又近了一步。
生:我仿佛看到他挖瓦砾时手被扎破,血流如注。
生:我仿佛看到父亲挖出了一具小孩的尸体。
师:当父亲挖出一具小孩遗体的刹那,他会想什么?
生:这会不会是我儿子呀?
师:他会怎样?
生:浑身冰凉。
生:浑身发抖。
师:“不是我的儿子,不是我的阿曼达,我的阿曼达还在等着我。”父亲抹掉眼角的泪水继续挖。这位父亲就是这样,不断地在痛苦的煎熬中继续挖。你会怎样读。(生读)
师:很好,我听到你们有感觉了。再请一个同学读。(生读)
师:读得真好。这是饱含着血泪的情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样一份令人心痛的爱啊!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
师:这位可怜的父亲,左肩扛着肉体的伤痛,右肩扛着精神的压力,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
生:是他对儿子讲过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
师:是的,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父亲看到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生读)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时,回想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生读)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生读)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
【赏析】如果说文本是一座壮观的“冰山”,而沉潜语言的想象会引导学生探究“冰山”下的全部,让他们看到、听到并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丰富画面和深沉情感。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特级教师卢雁红透过一个“挖”字,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构建父亲挖掘过程中遇到的危险和困难,体察父亲“挖”这个动作背后内心所受的煎熬,体悟父亲的决心和动力。学生每一次想象都是心灵的震撼和感动,因为挖掘过程中那些巨大的困难,在高大的父亲面前显得那样微不足道。可以说,父亲“挖”得辛苦,却“挖”得果敢;“挖”得艰难,却“挖”得决绝。设身处地的想象,让学生看到了一位被伟大的父爱占据了整个心灵的父亲,他的行为深深震撼着他们;设身处地的想象,避免了难以深入人物内心的浅层阅读,学生不再浮光掠影地“经过”,浅尝辄止地 “感动”。是想象,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永远定格在学生心中!
【片段三】想象,诉说一个永恒的信念(《最后一头战象》张龙)
师:嘎羧是“凝望着”,而且是“久久凝望着”,它都望到了什么呢?
生:我认为它可能望到了26年前和战友奋勇杀敌、战友血洒战场的场面。
师:望到了刀光剑影的战场。
生:它还望到了曾经浴血拼搏的战场。
师:是的,想象着这样的情景,这样的一幕又一幕,我们来读。(生读)
师:真好。一句话就是一幅画面,蕴涵着丰富的情感。那接下来的语言中,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呢?再读一读。(生读)
师:同学们,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你们看,“欧”的后面是什么符号?
生:破折号。
师: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是——
生:声音的延续。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这“震耳欲聋的吼叫”。(生读)嘎羧此时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呢?它伫立在昔日的战场,发出了这样的吼叫,从这吼叫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听出了对当时日寇侵占我们的土地,它非常憎恨。
师:一种愤恨之情。我想,它一定忘不了那一幕场景,我们一起来读。(课件出示:士兵骑象杀敌……势不可当。生齐读)
师:想象着这样的场景,此时的嘎羧内心涌动着战斗的激情,就像发起冲锋的战士一样,焕发了青春的英姿,
【赏析】“一句话就是一幅画面,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张龙老师正是引导学生透过这最后一头战象的动作、神态等一系列表现来想象和揣测。在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不仅在读文字、读标点,他们更在读一幅流动的画面,在体悟一份深沉凝重的情感,也在体会作者细腻准确的刻画手法。通过想象,学生读懂了战象那份忠诚于战友、忠诚于职责的情;读懂了它那颗情真意切、满怀信念的心。正像作者沈石溪所说的,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张龙老师正是依托文本引导学生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份震撼心灵的情怀!想象,可以让文字更美!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片段一】想象,挺起一个不屈的脊梁(《青海高原一株柳》盛新凤)
师:你从这多少次虐杀生灵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中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这株柳树为了生存经受过无数次的雷轰电击。
师:残酷的高原风雪和铺天盖地的雷轰电击,如果没有体验过,肯定想象不到它有多可怕。你们听——(师放录音)狂风呼啸、雷电交加、大雪纷飞,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仿佛看到这株柳树那可怜无助的样子了。你们看到了吗?你脑海中的柳树正在经受着怎样的摧毁?
生:一阵狂风吹过,柳树被吹得弯下了腰,但它又坚强地站立起来了。
生:一阵狂风吹来,树干差点儿折断,柳叶被吹得四处飘落。
生:每一次经受风雪的时候,柳树都差一点被冻死,但又奇迹般地活过来了 。
师:这株柳树经受这样的摧毁,它害怕了吗?
生:没有。
师:谁来读读这两句?(生读)
师:我仿佛看到它在咬着牙坚持。(生读)
师:它在熬,在挺。谁再来读。(生读)
师:它这是在和死神较劲呢!柳树经受这样的摧毁仅仅是难得的一次吗?你从哪儿读出来的。
生:它无疑经受过一次又一次摧毁,却能够一回又一回起死回生。
师:这个“又”字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坚持是多么执著。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也许很多时候它被折磨得死去活来,觉得快撑不下去时候,它会鼓励自己。会怎么鼓励呢?
生:我一定要撑下去,只要熬过这场风雪就好了。
……
师:正因为有了一定要活下去、撑下去的信念,所以,柳树坚强地活下来了。让我们再合作读这一段。(师引读)
师:同学们,让我们再像作者那样,发挥想象,当这株柳树在高原的风雪雷电侵袭下苦苦撑立的时候,它的同类——那些平原柳树此时此刻在干什么?
生:在沐浴着阳光。
……
师:同样是柳树,生活的环境却不同。高原这株柳树抱怨了吗?
生:没有。
【赏析】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特级教师盛新凤引导学生沉潜语言,实现了三个层面的想象:一是想象高原柳所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体会它生存的奇迹来源于不屈的意志;二是想象高原柳在困境中的自我慰藉和怀揣的坚定与执着,这信念支撑它苦苦撑立于艰苦逆境中,不妥协、不动摇;三是借想象平原柳安逸、惬意的生活烘云托月,衬托高原柳从不怨天尤人,在恶劣环境中以顽强的精神坚强伫立。这一次又一次的想象,不断地使学生既读出了文字展现的显性画面,也读出了文字隐含的、高原柳内在的意志和精神。从恶劣环境到内心坚守,再到精神屹立,再现了高原柳用坚强不屈、顽强执著的精神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盛老师运用依托文字想象的教学策略,在学生心中挺起了一个不屈的脊梁,这精神将永远伫立在每个学生心中。
【片段二】想象,还原一幅感人的画面(《地震中的父与子》卢雁红)
(出示:他挖了8小时……)
师:就是在这种孤独苦闷中,父亲继续挖啊挖。你再读读看,能读出什么?(生读)
生:父亲内心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儿子一定在等着他。
生:父亲不顾一切,流血了,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师:他注意到了父亲的形象,到处都是血迹,哪些地方?
生:全身。
生:眼睛、手上、脚上。
师:到处都是血迹,从头到脚,这就是父亲。当想到这些,你会问自己,父亲怎么会变成这样?在这36小时会发生哪些触目惊心的场面?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救子心切的父亲使劲搬开巨大的石块,每搬开一块就意味着离儿子又近了一步。
生:我仿佛看到他挖瓦砾时手被扎破,血流如注。
生:我仿佛看到父亲挖出了一具小孩的尸体。
师:当父亲挖出一具小孩遗体的刹那,他会想什么?
生:这会不会是我儿子呀?
师:他会怎样?
生:浑身冰凉。
生:浑身发抖。
师:“不是我的儿子,不是我的阿曼达,我的阿曼达还在等着我。”父亲抹掉眼角的泪水继续挖。这位父亲就是这样,不断地在痛苦的煎熬中继续挖。你会怎样读。(生读)
师:很好,我听到你们有感觉了。再请一个同学读。(生读)
师:读得真好。这是饱含着血泪的情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样一份令人心痛的爱啊!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
师:这位可怜的父亲,左肩扛着肉体的伤痛,右肩扛着精神的压力,是什么力量支持他这样做?
生:是他对儿子讲过的一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跟你在一起。
师:是的,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父亲看到漂亮的三层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生读)当他一次一次想放弃时,回想在他耳边的还是这句话——(生读)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生读)这句话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读。
【赏析】如果说文本是一座壮观的“冰山”,而沉潜语言的想象会引导学生探究“冰山”下的全部,让他们看到、听到并感受到文字背后的丰富画面和深沉情感。在上述教学片段中,特级教师卢雁红透过一个“挖”字,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构建父亲挖掘过程中遇到的危险和困难,体察父亲“挖”这个动作背后内心所受的煎熬,体悟父亲的决心和动力。学生每一次想象都是心灵的震撼和感动,因为挖掘过程中那些巨大的困难,在高大的父亲面前显得那样微不足道。可以说,父亲“挖”得辛苦,却“挖”得果敢;“挖”得艰难,却“挖”得决绝。设身处地的想象,让学生看到了一位被伟大的父爱占据了整个心灵的父亲,他的行为深深震撼着他们;设身处地的想象,避免了难以深入人物内心的浅层阅读,学生不再浮光掠影地“经过”,浅尝辄止地 “感动”。是想象,让这位了不起的父亲永远定格在学生心中!
【片段三】想象,诉说一个永恒的信念(《最后一头战象》张龙)
师:嘎羧是“凝望着”,而且是“久久凝望着”,它都望到了什么呢?
生:我认为它可能望到了26年前和战友奋勇杀敌、战友血洒战场的场面。
师:望到了刀光剑影的战场。
生:它还望到了曾经浴血拼搏的战场。
师:是的,想象着这样的情景,这样的一幕又一幕,我们来读。(生读)
师:真好。一句话就是一幅画面,蕴涵着丰富的情感。那接下来的语言中,又让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呢?再读一读。(生读)
师:同学们,标点也是无声的语言,你们看,“欧”的后面是什么符号?
生:破折号。
师: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是——
生:声音的延续。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这“震耳欲聋的吼叫”。(生读)嘎羧此时内心的情感是怎样的呢?它伫立在昔日的战场,发出了这样的吼叫,从这吼叫声中,你听出了什么?
生:听出了对当时日寇侵占我们的土地,它非常憎恨。
师:一种愤恨之情。我想,它一定忘不了那一幕场景,我们一起来读。(课件出示:士兵骑象杀敌……势不可当。生齐读)
师:想象着这样的场景,此时的嘎羧内心涌动着战斗的激情,就像发起冲锋的战士一样,焕发了青春的英姿,
【赏析】“一句话就是一幅画面,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张龙老师正是引导学生透过这最后一头战象的动作、神态等一系列表现来想象和揣测。在以上教学片段中,学生不仅在读文字、读标点,他们更在读一幅流动的画面,在体悟一份深沉凝重的情感,也在体会作者细腻准确的刻画手法。通过想象,学生读懂了战象那份忠诚于战友、忠诚于职责的情;读懂了它那颗情真意切、满怀信念的心。正像作者沈石溪所说的,美好的情感并非人类专有,在特定的环境下,许多动物也会表现出可歌可泣的高尚情怀。张龙老师正是依托文本引导学生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份震撼心灵的情怀!想象,可以让文字更美!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