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压监测外引流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脑室铸型

来源 :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i6372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临床疗效。方法:将36 例符合研究条件的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分为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组和侧脑室外引流组,观察患者预后,甘露醇用量,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组预后良好情况,甘露醇用量,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情况与侧脑室外引流组相比较,均明显优于侧脑室外引流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能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关键词:微创;颅内压监测;高血压丘脑出血;侧脑室外引流
  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治疗困难。近年来随着微创颅内压监测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在脑室出血中的治疗作用逐渐得到神经外科医师的重视。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在进行脑脊液外引流同时,持续动态监测颅内压变化,即可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又可指导脱水药物的应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本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行侧脑室外引流及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的36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及经验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45-70岁,平均60.2岁;浅昏迷12例,嗜睡18例,神志清楚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均有高血压病史。所有入选患者标准:按照WHO/ISH推荐的诊断标准[1],均明确诊断患有原发性高血压,平时服用降压药物及监测血压(具体不详)突发丘脑出血破入脑室15例,未服用降压药物及监测血压因情绪激动突发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1例,入院时初测血压(230-160)/(105-130)mmHg。既往均无糖尿病、肝病史,无长期心脏病史,无影响凝血功能的疾病。
  1.2 颅脑CT表现 入院后均行颅脑CT检查证实,右侧丘脑出血19例,左侧丘脑出血17例,均破入脑室。其中2个或2个以上脑室积血34例,全脑室铸型2例。丘脑出血量按多田公式计算8-24ml,平均17.6ml。术前合并梗阻性脑积水15例。所有患者均无明显中线移位。
  1.3 分组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50-70岁,平均60.4岁;侧脑室外引流组17例,男8例,女9例,年龄45-65岁,平均59.9岁。
  1.4 方法
  两组病例在常规给予脱水降颅压、止血、预防应激性溃疡、清除氧自由基、调控血压、脑保护等治疗的基础上,均行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外引流,其中无颅内压监测组置入F12脑室硅胶引流管,颅内压监测组置入CODMAN MICROSENSOR 脑室导管,它为脑室引流管,配有与导管壁连为一体的超微型硅树脂拉力测量式压力传感器。术后当日复查颅脑CT,明确置管位置,了解脑室内积血情况。对无颅内压监测组,术后根据复查颅脑CT情况及经验应用脱水剂,颅内压监测组术后根据颅内压动态变化调节脑脊液引流及脱水剂用量,使颅内压保持在正常水平。脑室铸型者或脑室外引流效果不理想者,常规脑室内给予尿激酶4万单位,保证尿激酶基本注入脑室内,闭管2h开放引流,每日1-2次,持续3-5天。复查颅脑CT脑室内积血基本引流干净,脑脊液循环通畅,在术后7-12天拔除引流管。无
  再次置管病例。在治疗中积极预防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控制血压平稳防止再次出血。比较两组间患者预后情况,甘露醇用量,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低K+、低Na+、低CI-)等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采用门诊随访、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随访时间1-16个月不等。
  1.5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5.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中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组死亡2例,侧脑室外引流组死亡3例,死于术后丘脑再出血,脑干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1例发生下消化道出血,经肠镜下止血治愈。术后无颅内感染病例,与术中、术后严格无菌操作及应用脑室外密闭引流装置有关。
  观察预后情况: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进行评估。
  甘露醇用量: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组甘露醇平均使用量0.95g/Kg·d,侧脑室外引流组甘露醇平均用量1.48 g/K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组甘露醇用量明显减少。
  肾功能损害: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组发生肾功能损害4例(21.1%),侧脑室外引流组发生肾功能损害13例(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02,P=0.018<0.05)。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组发生肾功能损害明显减少。
  电解质紊乱(低K+、低Na+、低CI-):
  3 讨论
  高血压引起的丘脑出血临床上比较常见,占所有高血压脑出血的15% 左右[2],居腦出血第2 位。丘脑出血的预后与出血灶的大小有关。若出血灶较大,血液穿破到脑室,引起脑干损伤,颅内压升高,发生脑疝时,预后不佳。本组发病多数为老年人,60 岁以上占67.1%,与刘辉等[3]报道基本一致,均为高血压患者,说明高血压、高龄是丘脑出血的主要病因。
  近年来,微创颅内压监测在神经外科的地位逐步得到肯定,并在重型颅脑损伤等神经外科急重症上得到广泛应用[4.5]。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是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的适应症之一。CODMAN MICROSENSOR 脑室导管的颅内压探头脑室内监测准确性最高,应用微创颅内压监测更为方便,即在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的同时将脑室导管内的颅内压探头装置植入了脑室内。   微創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的优点是微创,方法简便,准确性高,同时还可适量引流脑脊液,降低颅内压,为甘露醇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以往甘露醇的用量多为经验用药,定时、定量给药。这种应用甘露醇的模式在住院周期较长的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中造成的副作用不容忽视。本组中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组,根据颅内压监测值应用甘露醇,而非定时、定量给药,其甘露醇平均使用量为0.95g/Kg·d,发生肾功能损害4例(21.1%),发生电解质紊乱(低K+、低Na+、低CI-)5例(26.3%);而侧脑室外引流组甘露醇平均用量为1.48 g/Kg·d,发生肾功能损害13例(76.5%),发生电解质紊乱(低K+、低Na+、低CI-)12例(70.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避免以往经验使用甘露醇所导致的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发生几率明显减少,降低了病死率,改善预后。
  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对判断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当脑出血血块形成时,凝血酶原被激活转化为凝血酶,而后者具有较强的神经毒性作用,是导致脑水肿的主要原因[6],其机械压迫使血肿周围脑组织缺血,加上血肿分解产物的毒性作用,引起脑组织的水肿、变性、坏死,产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7],升高颅内压。持续的、难以逆转的恶性颅内压升高,造成颅内灌注压降低,反过来颅内灌注压的降低又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肿胀加重,进一步升高颅内压,形成不可逆的恶性循环。Forsyth等[8]研究指出组织缺血缺氧是脑组织肿胀的主要原因,改善脑供血供氧可有效防治脑水肿,在持续颅内压监测基础上维持有效颅内压灌注压是干预上述恶性循环的关键所在。具体治疗措施上,建议在维持颅内压5-15mmHg的基础上,适当升高血压,尽量使颅内脑灌注压维持在70-90mmHg。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手术以防颅内压过高所致的脑灌注压不足的恶性循环。本组中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组2例死亡病例均为颅内压持续>30mmHg,经对症治疗好转不明显患者。
  因此,微创颅内压监测下侧脑室外引流术在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中值得推广应用。因其微创,操作简便,准确性高,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存活患者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Whelto PK,He J,Appel LJ,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hypertension: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advisory from the National High Blood Pressure Education program[J]. JAMA,2002,288:1882-1888.
  [2] 赖素勇,郑洛翰,郑佳珅,等. 高血压丘脑出血的规范化外科治疗研究[J]. 中国伤残医学,2007,15(6):16-17.
  [3] 刘辉,彭有鼎,郝孔志,等. 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临床治疗分析[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6):670-671.
  [4] Tsirkvadze I,Chkhaidze M,Pruidze D,et al. The role of permanent invasive monitoring of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the treatment of infants with posthaemorrhagic ventricular dilatation after intraventricular haemorrhage(case report). Prog Méd,2010,181(1):55.
  [5] Imperiale C,Magni G,Favaro R,et al.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during percutaneous tracheostomy percutwist in critically ill neurosurgery patients. Anesth Analg,2009,108(2):588-592.
  [6] Zhou W,Schwarting S,Illanes S,et al. Hemostatic therapy in experimental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ssociated with the direct thrombin inhibitor dabigatran [J]. Stroke,2011,42:3594.
  [7] Wang KW,Cho CL,Chen HJ,et al. Molecular biomarker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 is asociated with rebleeding in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J]. Eur Neurol,2011,66:322.
  [8] Forsyth RJ,Wolny S,Rodrigues B. Routine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in acute coma. Kanawa:Canada's Paddling Magazine,2010,17(2):243-247.
其他文献
摘要:实践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衡量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开放实训室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实际情况,基于综合性实验项目从实训室开放的时间、空间及项目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开放实训室;综合性实验  1 引 言  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实践教学质量已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肝胆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小儿肝胆性黄疸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56例肝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监测其黄疸出现及消退,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肝胆性黄疸的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结果:56例肝胆性黄疸患儿的发病因素前三位的是:母乳性黄疸21例(37.5%)、感染相关黄疸13例(23.2%)、胆管系统不畅或阻塞引发黄疸1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对长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长期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病情稳定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72例,分为两组各36例,研究组实行开放式管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护理;对照组实行封闭式管理,进行一般常规治疗护理。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對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3年后、6年后进行评定。结果:经康复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耳鼻喉科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2年10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危重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循证组(40例)和常规组(40例),分别给予循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抢救成功率。结果:循证组无一例患者死亡,抢救成功率100%,常规组死亡11例,抢救成功率72.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治疗复合伤中胫骨上端粉碎性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骨伤科收治的胫骨上段粉碎性骨折的复合伤患者22例,遵循损伤控制骨科原则,所有患者行I期手术即外固定支架临时固定骨折断端,ICU提高血容量、防治低体温、凝血功能障碍及代谢性酸中毒,患者病情稳定后再行II期手术。术后随访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随访时间为1~3年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足三里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硬膜外镇痛分娩产妇产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80例硬膜外镇痛分娩发生产后尿潴留的产妇,利用A、B分成两组,各40例。A组用新斯的明足三里注射(观察组),无新斯的明禁忌症,B组用传统诱导排尿法(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2.5%,对照组有效率7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排除下尿路梗阻、泌尿系疾病患者。  2 方法  2
期刊
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分析方法将我院在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1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测试组510例(男女比例为350:160);对照组491例(男女比例为345:146)。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测试组采取综合护理。结果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后测试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测试组患者的血压指标及血脂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联合臭氧方法治疗椎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从2010年7月至2014年4月,收治椎间隙感染患者7例。予患者以椎间孔镜联合臭氧方法治疗。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方法动态评价患者疼痛的变化情况。定期复查X线、CT、MRI、血常规、血沉和C反应蛋白。结果 接受椎间孔镜联合臭氧手术治疗患者在术后1~3d腰痛明显缓解。3~5周症状基本消失,血沉降至20mm/L以下,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临床尿液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方法,充分了解出现异常的各项因素,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尿液常规检验分析的不合格尿液标本38例,分析临床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进行统计性分析。结果:在我院接受尿液常规检验分析的不合格尿液标本38例中,其中医院门诊患者22例,占57.89%,医院住院患者14例,占36.84%,健康体检人员2例,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提高诊断准确性和增加治疗经验。方法:回顾133例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占92%,异位嗜铬细胞占8%;恶性嗜铬细胞瘤占1.50%;86%的患者临床表现有(头痛、心悸、多汗)之一,80%的患者有高血压,75%的患者血儿茶酚胺增高,19%的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的可认为是无症状嗜铬细胞瘤。超声检查阳性率为(90%);CT或MRI检查阳性率为9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