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来源 :肿瘤研究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_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山西白求恩医院收治的65例经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非小细胞肺癌32例,小细胞肺癌12例,卵巢癌15例,腹膜癌6例,分析其客观总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PFS)时间及相关不良反应。

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ORR为43.7%(14/32),DCR为68.8%(22/32);小细胞肺癌ORR为8.3%(1/12),DCR为25.0%(3/12);卵巢癌ORR为33.3%(5/15),DCR为73.3%(11/15);腹膜癌ORR为0(0/6),DCR为33.3%(2/6)。非小细胞肺癌中位PFS时间8.0个月(95% CI 6.2~9.8个月),小细胞肺癌中位PFS时间3.0个月(95% CI 1.9~4.1个月),卵巢癌中位PFS时间5.0个月(95% CI 3.1~6.9个月),腹膜癌中位PFS时间2.0个月(95% CI 0.0~5.6个月)。药物相关非血液学不良事件中,高血压最为常见,Ⅰ~Ⅱ级6例(9.2%),Ⅲ~Ⅳ级1例(1.5%);药物相关血液学不良事件中,血小板减少最为常见,Ⅰ~Ⅱ级8例(12.3%),Ⅲ~Ⅳ级1例(1.5%),所有患者未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结论

盐酸安罗替尼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是晚期恶性肿瘤治疗的选择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供体特异性抗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DSA)和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接受过allo-HSCT的AML患者资料,总结患者KIR3DL1、DSA检测结果,分析不同KIR3DL1、DSA基因水平患者allo-HSCT后造血免疫重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移植前供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转移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200例。根据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将其分成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变腺叶、肿瘤数量、TNM分期、包膜浸润、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手术方式、血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进展快且预后差,其发病机制异常复杂,涉及基因突变、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及表观遗传学改变等多个方面。自噬作为细胞应激时维持内环境稳定、促进细胞存活的基本生理现象,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在HCC中也不例外,自噬可通过上述分子机制参与HCC的发生发展。现就近年来自噬与HCC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及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于山西省肿瘤医院就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77例、胃癌患者108例、单纯肝炎患者40例、肝炎合并除肝癌以外其他癌症患者19例及健康对照54名,取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GPC3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AFP水平。比较GP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时采用透明头枕和真空袋头枕两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透明头枕固定)与研究组(真空袋头枕固定),每组20例。在直线加速器治疗过程中,利用千伏级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获取每例患者10次的配准图像数据。分析两组线性摆位误差和旋转摆位误差。结果研究组患者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局部免疫细胞的浸润模式,探讨免疫细胞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从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下载正常前列腺及前列腺癌组织基因表达谱芯片数据集,通过R、SPSS软件计算两组中22种免疫细胞的比例,并比较两组之间免疫细胞比例的差异,计算前列腺癌组织中免疫细胞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下载数据集GSE62872,得到样本共424例,包含正常前列腺组织160例、前列腺癌组织264例,每例样
目的评估D-二聚体、糖类抗原199(CA199)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对可切除胰腺癌患者术后监测和生存期预测的价值。方法收集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可手术切除的119例胰腺癌患者资料。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术前、术后疾病稳定及疾病进展时D-二聚体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A199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GFBP2水平。以30名健康体检
细胞内微RNA(miRNA)参与了癌症的发生、发展,而细胞外miRNA作为生物学标志物的用途近年来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不断有研究证实某些胞外miRNA的水平与患者对化疗药物的反应相关。文章从循环中肿瘤特异的胞外miRNA的产生途径、检测方法、化疗反应预测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认为体液中miRNA的检测是标志物研究中一个有前景的领域。但是循环miRNA主要来源于血细胞、内皮细胞及其他一些血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浆miRNA-210(miR-210)表达的变化及其体外对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5年3月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22例初治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食管癌组)根治性放疗前后及15名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血液标本。以miRNA-21(miR-21)为阳性对照。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患者放
目的探讨皮肤血管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皮肤血管肉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为79岁男性,因头面部红斑伴肿胀1年,加重1个月就诊。头面部见暗红色斑,局部浸润,部分融合,以右侧头面部为重。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显示CD31、CD34阳性,结合临床诊断为皮肤高分化血管肉瘤。结论皮肤血管肉瘤临床较为罕见,需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