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兰瑞:一生心系祖国的女经济学家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系祖国建设,辞哈尔滨日报总编甘做经济学老师
  冯兰瑞1920年9月出生在西南古城贵阳一个书香之家,天资聪慧,从懂事开始便对读书产生了浓厚兴趣,上学后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左邻右舍都夸她是个“才女”。
  新中国成立后,李昌出任团中央书记,冯兰瑞随之进京,调到《中国青年报》任编委兼文教学生部主编。1953年毛泽东主席亲自任命李昌担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冯兰瑞又随丈夫来到哈尔滨,在组织安排下担任了《哈尔滨日报》总编。当时新中国刚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百废待兴,正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工作期间,冯兰瑞接触到大量各行各业的经济新闻和与经济问题相关的稿件,凭借以往工作中学习和积累的经济学知识,她敏锐的感到,要把新中国建设好,必须尽快培养出一大批懂得经济的人才,便萌生了从事经济学教学的念头。正巧当时哈尔滨工业大学需要政治经济学教员,在急国家所急的信念支配下,冯兰瑞毅然向哈尔滨市委提出申请,放弃总编的领导职务,去当一名教员。她对党和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得到了哈尔滨市委的大力支持,1954年她正式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
  潜心学术研究,屡有重大突破享誉海内外
  1964年,中央调李昌回京工作,冯兰瑞也随之告别黑龙江回到北京,任国家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虽然工作性质有了变化,但冯兰瑞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前期下,依然继续坚持经济研究。不久“文化大革命”爆发,一夜之间她和丈夫双双被打倒,经历过抄家、批斗等一系列磨难后,又被发送到河南劳动改造。临出发前,身处逆境的冯兰瑞坚信这种不正常的生活终有一天会结束,坚信我党有能力拨云见日,于是硬是顶住压力和刁难,带了一大批当时能见到的理论书籍,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见缝插针坚持学习,较系统的研读了马列原著。
  世事果如冯兰瑞所料,1976年我党粉碎“四人帮”,终结了“文革”的十年浩劫,冯兰瑞恢复了工作。从粉碎“四人帮”到1978年,冯兰瑞在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工作期间,凭着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扎实的经济理论功底,在系统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学说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时实际情况,提出了许多新见解。先后撰写了《驳姚文元按劳分配产生资产阶级的谬论》、《论按劳分配中的平等和不平等——驳“四人帮”在这个问题上的谬论》等一批极具分量的文章,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报刊上。此后,她又突破原有理论的旧框框,在我国最早提出并论证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但不是惟一原则”、“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在个人消费品领域的具体表现”等很有影响的观点,成为国内中国经济学分配理论专家。
  短时间内,撰写如此大量有深度的文章,对于一个理论工作者来说,无论精力还是体力上都是极大的考验。当时冯兰瑞已年近花甲,又刚从“文革”的摧残中走出来,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子女们见她没日没夜的查资料、伏案疾书,担心她吃不消,纷纷劝她工作悠着点,做事慢慢来。冯兰瑞知道子女这是关心自己,便语重心长地告诉孩子们:“实践需要理论指导。文化大革命耽误了国家十年的经济发展,现在党中央拨乱反正,全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很多‘文革’中被歪曲的理论需要澄清,一些新问题又急需理论论证,此时我作为一名经济理论工作者,怎能悠着做事,时不我待,我必须努力工作啊!”听了母亲掷地有声的话语,子女们不再说什么,只是叮嘱她多注意身体,并在生活上更加关心她。
  “时不我待,我必须努力工作!”冯兰瑞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尤其在国内经济领域发生重大变革时,她总是走在前面,从理论上提出自己的见解。1980年冯兰瑞调到社科院“马列所”任副所长,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城镇人员待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引起了冯兰瑞的关注,为了深入研究改革和劳动就业问题,她奔走于全国十多个省份搜集资料,进行经济情况运行调研,随后写出了《劳动就业问题六议》、《要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就业理论》等文章,系统论述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就业理论的必要性,文章在《人民日报》和国内一些重要会议上发表后,不仅在国内反响强烈,也引起了国外经济学家的关注,许多国家的经济学家纷纷来信、来访、与她共同探讨中国劳动就业问题,并邀请她前去访问交流,1983年和1985年,冯兰瑞先后应邀到德国和法国进行了学术访问。1988年,冯兰瑞又率先提出“以劳动力的市场配置取代行政配置”以及“劳动力的商品性问题”的新观点,其中明确劳动力的商品性质是又一个重大理论突破,对后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起了非常重要作用,她也因此被公认为国内最早研究中国劳动就业理论并卓有成就的经济学家。   冯兰瑞在学术上的成就备受国际经济学界的关注和肯定,1983年她被列入《世界名人录》,1986年又被列入《澳大利亚及远东世界名人录》和《国际事业企业妇女名人录》,并被国外媒体誉为“成功的中国女士”。
  老骥壮心不已,不待扬鞭自奋蹄勇攀理论高峰
  得到国内外认可后 ,冯兰瑞并未固步自封,虽然年事渐高,但仍关心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研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即便离休后也不闲着。1993年,她73岁时,发现社会保障问题如果解决不好,有可能成为滞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之后,又向这一新领域进军,研究起中国社会保障问题来。她像以往一样,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进企业,入社区搞调研,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并积极与外国专家联系,去西方发达国家实地考察。1994年9月,冯瑞兰专程赴法国考察了医疗、养老,以及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等制度。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后,她从社会保障的社会化、法制化和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写出了《全面认识社会保障的重要意义》、《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统与分问题》等10余篇文章,针对当时“多家分管、条块分割、政事不分、缺乏监督”的状况明确提出:我国应尽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并指出:社会保障是每个公民应享受的平等权利,接着,她又与两位专家合作,用3年时间写出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重构》一书,最终引起国家高层领导对社会保障问题的重视,1998年我国在原劳动部的基础上组建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改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全国的社会保障管理。如今每当有人说这一全国性管理机构的建立她功不可没时,冯兰瑞总会淡淡一笑回答:“我只是做了一个老党员、一个研究经济问题的老人应该做的事!”
  进入新世纪,冯兰瑞看到农民进城务工带来的各种问题越来越多,又研究起城市化问题,她提出:中国应该走大城市与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允许并引导农民进城创业,只有这样才能消化农村两亿多剩余劳动力。她还撰文指出:允许公民自由居住和迁徙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并呼吁尽快改革现有户籍管理制度。冯兰瑞的这些观点,现在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户籍制度改革已在一些地方开始试点。
  一位耄耋老人能在涉及全国性重大问题上不断发现问题,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实在难能可贵。冯兰瑞的这些所作所为,没人要求、没人督促,只是自己内心深处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然,只有给予,不求回报。
  我国著名国画艺术家谢孝思先生曾题赠给冯兰瑞一首诗:“十里青松百尺泉,风光合是鹧鸪天。悠然未许匆匆过,一路山花满树蝉。”这可以说是对她几十年奋斗生涯的生动概括。
  如今已经96岁高龄的冯兰瑞,依然才思敏捷的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着贡献,面对这样一位革命老前辈、一位经济学大家,我们除了敬佩,唯有送上祝福——祝冯老健康长寿!
其他文献
关键词“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有位读者来信,谈起一篇文章,是关于景色的随笔。  他说文章写的正是他的家乡,在离家多年后看到这样的文字感觉很温暖,但同时也有淡淡的忧愁。  在那个江南的古城里,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代替了古迹、故居,现代文明的侵蚀越来越严重。  他说,这些保存了好几千年的东西只怕到我们的下一辈就无缘相见了。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一旦毁掉,再难挽回。因为历史不会重复,文物古迹不
“亲,请问你多大?”咨询文胸购买事宜的时候,卖家问我。  “80N。”  “啊,您这么大,不好意思,我们家没有N号的文胸。”  “我是说我80年的……”  不靠谱事件一个接着一个。  “能当面交易吗?”我盯着网页上那花枝招展的各式文胸,流着口水敲打着键盘。  “亲,不好意思,不能当面交易哦。”  “你说个地方,我去收货,文胸这东西,快递过来都变形了。”  “亲,我们会给您最好的包装,保证不让文胸变
贝多芬说:我情愿写10000个音符,也不愿写一个字母。  而我,情愿用10000个字,去换贝多芬的一个音符。但我知道,他根本不稀罕。  有什么办法?在伟大的艺术与它谦卑的粉丝之间,就存在着这种不平等。  但我依旧虔诚地朝拜着,并且相信:每写下10000个字,就与音乐圣殿的距离又近了一个音符……  “我查过校规,在图书馆喧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电视剧《我的青春高八度》里那句台词一出口,我便断定:编
武汉地处华中,占尽九省通衢的便利。因此,武汉的美食也变得兼容并包,各式各样混杂其中,武汉的传统菜式注重刀工与火候,对于配色和造型的掌握炉火纯青,尤其是煨汤的技艺更是不差分毫。  对于年轻人来说,有小吃的地方便是天堂,享誉全国的热干面,极受当地人欢迎的蔡林记的热干面、老通城的豆皮、四季美的汤包、小桃园的煨汤合称武汉四大小吃。  蔡林记的热干面,面弹酱香作料全,以上世纪30年代创立的蔡林记为代表,这是
几乎每一朵花:梅花、海棠、玫瑰、丁香、茉莉、栀子、勿忘我、山丹丹……都曾经含苞在五线谱上,盛放在歌手的歌喉中,既然歌儿唱过花,那花儿唱过歌吗?  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为了找到答案,每天清晨,天刚一蒙蒙亮便醒来,不赖床,痛快地起身,趁众声还沉睡,趁安静,到阳台上,用耳朵去收录花儿们的晨起“练嗓”。  我相信自己听到了花儿的歌声,尽管它细小如一道光线,轻弱似一缕清香。  你看,这三株婷婷玉立于花土之
1……    树街有个女孩叫林小染,长发、纤瘦、骨感,眯缝着眼睛看人的时候,像一只午后阳光里慵懒的猫。林小染喜欢穿灰绿、缀着手工花边的麻纱上衣,有很多口袋的宽脚裤,她不是特别漂亮,但绝对是小城里的另类。  林小染好像天生具有明星气质,身边永远不乏追随者。在树街,她是被公认的坏女孩,却有一大群像我这样的小屁孩,屁颠屁颠地围着她转。她说向东,我们绝对不会往西。  那时,大家都在学校里上课,林小染却总是
每个人的青春里,都会萌生一段密如雨丝的朦胧情感,或甜美温婉,或愁肠百结,它构成了我们人生道路上的五彩世界,每一段碧透如花的岁月,都值得珍藏于心。对诗  风云变幻的青春校园之中,性格倔强的江湖元老江小蓝与初来乍到的后起新秀李紫阳都非平庸之辈,他们的首次狭路相逢,可谓是刀光剑影,杀念四起,也因首次交战而名声大震。  那是在学校举办的汉服表演活动现场,汉服爱好者江小蓝兴致盎然地穿成大家闺秀的样子,尽情在
当我们谈论起台湾华语流行音乐,我们在谈论什么?  想想歌词本上那些稚嫩的字迹,想想被目光一遍遍啃噬的磁带内页,想想记忆深处打包珍藏的一字一句,想了想,然后可以肯定地说:所谈论的,是作词家。  如果说一首歌,旋律是肉体,歌词是灵魂,那作词家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对我们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只要旋律一扬起,双唇就好像有了自己的意志,竟然可以不自觉地就把歌词一字不漏地唱出来”,感念于在成长岁月中
西南,往南,有一座花城。  可花城再美,也不是我的花香小镇。  我叫如暖,姓颜。  我和他相遇,在花香小镇的巷尾那悠长的小道旁的酒吧里。  他是浪迹天涯的歌手,我是朝九晚五的学生。  花城四季如春,可随着游人纷至沓来,很多人也渐渐离开。  他叫马冬阳,住在从花城往南的花香小镇。  此时,他是全镇人都知道的原创歌手,很多人不知道原创,却知道他。  也是因为他在等一个人。  一个已经死去多年的人。  
那天,我蓦然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看到一只“红蝴蝶”,那只“红蝴蝶”转过身来时,我惊呆了,那不是女儿吗?怎么会是她?女儿整天着警服看惯了,冷丁穿便装还认不出来了。  红红的T恤让我不由想起女儿那件伤心的黄色T恤,那一个夏天女儿都没有理我。  记得是去年盛夏,女儿央求我给她买一件T恤,说今年流行穿T恤。于是我跑到商场花了280元为女儿买了一件黄色的T恤。女儿很高兴地穿上了,可到了第二天,女儿就脱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