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国庆节期间,以87版《红楼梦》为模仿依据,由儿童演员出演的《红楼梦之刘姥姥进大观园》迅速走红,评价极高。儿童版《红楼梦》为什么成为热播剧?是因为小演员们的演技和颜值吗?
“最近很火的儿童版《红楼梦》,我还以为是小孩子过家家,后来发现布景、选角、演技无一不用心啊。那几位姑娘年龄小,但是演技一点儿也不赖,眉宇间全是戏!”尽管网友的评论侧重于夸赞“小戏骨”的演技,但是,从中不难发现“年龄小”才是该剧的真正热点。小孩子能把我国的经典巨著演绎成什么样子呢?多数观众早在观剧之前就开始想象评估。虽然《红楼梦》的精彩翻拍离不开孩子们的扎实功底和刻苦练习,但事实是,只要新剧与87版老剧大致吻合,赢得呼声并不是难事。
鲜花与板砖总是并存的。儿童版《红楼梦》迷倒一众观众的同时,也引来了质疑:小孩子演爱情戏,合适吗?
导演组的良苦用心让儿童版《红楼梦》超越了不少网络热播剧,但这其中包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诚然,在服装、剧情、造型等方面剧组都花了大力气,并特地删除、弱化了部分感情戏,同时保留了原著中黛玉葬花、寶钗扑蝶等精彩情节,但《红楼梦》表达的主题是不会变的。导演组表示的“用儿童自身作为桥梁,通过演绎的方式,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东西滋润小孩子”,这足够为儿童版《红楼梦》赢得良好口碑,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无异于揠苗助长。致敬87版老剧,是对电视剧的还原,可它演绎出小说原著的内涵了吗?它有所突破了吗?
模仿本身是一种限制。老一辈演员们对原著的剖析和演绎已经将该剧定位,孩子们再认真、再刻苦,模仿出来的作品,怎样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典。孩子们被同龄人出演的《红楼梦》所吸引,只是喜欢看电视剧而已,他们很难自发地体会其中的情感,进而独自投身阅读,咀嚼经典。
新剧是对老一辈的童年的还原,这正是新剧博得老一辈人青睐的原因。20世纪的记忆被可爱的孩子们唤起,大人们评价:“演得好!”而这个“好”字,其实包含了种种对老剧的还原与模仿,对前辈智慧的汲取。但随着进程的推进,试问,一模一样的故事情节,是87版的老演员更能驾驭,还是这些孩子们呢?是老版《红楼梦》更贴近原著,还是新版呢?答案显而易见。观众想看的,不过是用心制作的、正儿八经的电视剧,他们并不在乎其实际突破。
当翻拍仅仅局限于翻拍,它必然只能到达这样的思想高度。
“最近很火的儿童版《红楼梦》,我还以为是小孩子过家家,后来发现布景、选角、演技无一不用心啊。那几位姑娘年龄小,但是演技一点儿也不赖,眉宇间全是戏!”尽管网友的评论侧重于夸赞“小戏骨”的演技,但是,从中不难发现“年龄小”才是该剧的真正热点。小孩子能把我国的经典巨著演绎成什么样子呢?多数观众早在观剧之前就开始想象评估。虽然《红楼梦》的精彩翻拍离不开孩子们的扎实功底和刻苦练习,但事实是,只要新剧与87版老剧大致吻合,赢得呼声并不是难事。
鲜花与板砖总是并存的。儿童版《红楼梦》迷倒一众观众的同时,也引来了质疑:小孩子演爱情戏,合适吗?
导演组的良苦用心让儿童版《红楼梦》超越了不少网络热播剧,但这其中包含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诚然,在服装、剧情、造型等方面剧组都花了大力气,并特地删除、弱化了部分感情戏,同时保留了原著中黛玉葬花、寶钗扑蝶等精彩情节,但《红楼梦》表达的主题是不会变的。导演组表示的“用儿童自身作为桥梁,通过演绎的方式,让孩子接受传统文化,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东西滋润小孩子”,这足够为儿童版《红楼梦》赢得良好口碑,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无异于揠苗助长。致敬87版老剧,是对电视剧的还原,可它演绎出小说原著的内涵了吗?它有所突破了吗?
模仿本身是一种限制。老一辈演员们对原著的剖析和演绎已经将该剧定位,孩子们再认真、再刻苦,模仿出来的作品,怎样都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典。孩子们被同龄人出演的《红楼梦》所吸引,只是喜欢看电视剧而已,他们很难自发地体会其中的情感,进而独自投身阅读,咀嚼经典。
新剧是对老一辈的童年的还原,这正是新剧博得老一辈人青睐的原因。20世纪的记忆被可爱的孩子们唤起,大人们评价:“演得好!”而这个“好”字,其实包含了种种对老剧的还原与模仿,对前辈智慧的汲取。但随着进程的推进,试问,一模一样的故事情节,是87版的老演员更能驾驭,还是这些孩子们呢?是老版《红楼梦》更贴近原著,还是新版呢?答案显而易见。观众想看的,不过是用心制作的、正儿八经的电视剧,他们并不在乎其实际突破。
当翻拍仅仅局限于翻拍,它必然只能到达这样的思想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