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意识的看见与觉醒未必来源于性别。以男性视角、宏大叙事为长项的女导演田沁鑫“在26岁之前,女性性别一直关闭了”;曾经“男人堆里卧底二十几年”的金星恰恰却比女人更懂女性的价值和体验;首先叫响“天乳运动”、“情欲解放”的恰恰是男人胡适、张竞生们……
从《列女传》里的贞洁烈妇到五四时期相夫教子的女知识分子杨绛再到木子美、洪晃们的女权崛起,女人的看见源于一直反叛:对男性社会加诸于女性的传统定义的颠覆、对情欲的直接表达、对性权利的质疑和争取。
田沁鑫:
金星让我看见自己是女人
百度搜索“田沁鑫”,第一条热门关键词为“是男是女”,远在其新戏《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上。李碧华曾在2008年找她做《青蛇》,田沁鑫当时对这个故事很不喜欢,“舞台上搞两条蛇?包括张爱玲在内,因为不太懂唧唧歪歪的、非常细腻和敏感的一些女性话语,我觉得不是太了解。”
“26岁我睁眼看世界的时候,基本用的是男性思维,女性性别关闭了。”27岁,1997年,田沁鑫导的第一出戏叫《断腕》,主角是变性手术后刚刚复出的舞者金星。
《断腕》讲的是一个女人的一生:述律平是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这是感情戏,她为了感情和耶律阿保机在一起,为了感情斩断手腕,为了感情坐江山,为了感情把江山让给了孙子。
戏是小剧场的戏,演员不多。然而演员强烈的感情投入和强烈的肢体语言,给台下的观众造成了巨大的情感冲击。
《断腕》里包括了田沁鑫后来一直在反复阐述的主题:情,道义。述律平强烈的情感背后,不是男女之情,而是一个女人不服命运拨弄的心气,以及要在重重阻碍中冲出一条道路的生的男人般的欲望。述律平的扮演者是金星。
田沁鑫喜欢她:“金星的人生很奇特,兼具了不同时间段的两种性别,她身上有一种我看到的性别的光辉色彩,是在单一性别里面没有的,更容易成功,更吸引人。我从那时候开始思考性别。”
此后,田沁鑫一发不可收拾,与袁泉、秦海璐等明星合作,排出了一出又一出大戏。在男性导演主导的话剧江湖里,她却“活”得很好。
男人为什么恨“金星”:
性别里的文化误读
社会学家福柯曾说过:“与其说人们恨不如说人们怕。”在田沁鑫眼中,中国男人为什么恨金星,与金星让男人成为多项选择题、男性性别的优越感、性别秩序被打乱密切相关。“与其说男人恨金星,不如说男人怕金星这种生命状态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挑战,对男性权利秩序的解构。金星的性别不是在她本身,而是在社会关系类型、性别关系的可能性。”
田沁鑫告诉记者,“我导的戏很大气,这要得益于我对性别的模糊。我总是由着性子导,喜欢春秋战国,我就导了个《赵氏孤儿》;喜欢民国,我就导了个《红玫瑰与白玫瑰》。我总觉得我的骨子里残存了些男人的记忆。”田沁鑫似乎很享受这种男性化给她事业带来的帮助。
“男女导演都习惯站在自己的性别里讲故事,我看过女导演指导下的男演员,是她想象的男性,从头到尾在那露肌肉;男导演总觉得女性要充分展现女人的性特征,很多性感姿势是他们想象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如同形容“在男性世界卧底27年”的金星,“比男人更懂男人,比女人更懂女人。”在田沁鑫的话剧中,没有那种赤裸裸的女性色彩,有一种极不一样的中性表达。
比如在田沁鑫设计下的红玫瑰,不妖不媚,是个人人看了会心疼的成长的女性。
2011年的英国爱丁堡艺术节上,田沁鑫发现国外的女性戏剧作品,女性的情感、情欲以及家庭观念,和生活困境不断被提及。就在此时,李碧华再次找到田沁鑫,提议将《青蛇》搬上舞台。这一回,田沁鑫没有犹豫。
“我的男性化可能跟我的身体记忆有关吧。1975年我进了北京什刹海体校学体操,学了四年。体操的动作性很极端,人就跟猴子似的从这根杠蹦到那根杠,很残酷也很张扬,没有情绪表达,都是直接‘到位’,身体的对抗性和破坏感特别强。”
从“白娘子”杨绛到“青蛇”木子美:女人的百年欲望
《青蛇》完整讲述了中国百年的女性情欲纠葛:白蛇,社会主流价值观中挣扎的女性;青蛇,不可掩藏的情欲的内心。
五四之前的中国女性大都是白蛇。宋代大儒程颢回答寡妇不能改嫁的原因:“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五四时期,刘半农给女人造了一个“她”字,让女人在文字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918年6月《娜拉》发表,讲述女人出走家庭,自由选择婚姻的故事。几年后,举国上下,到处都有出走的娜拉。
不过纵使是知识分子,此时的女性依旧是“相夫教子”的“白蛇”。夫唱妇随是民国爱情流行的模本,当时陪同丈夫漂洋过海成为一部分女知识分子的选择:比如蒋英钱学森、杨绛钱钟书、梁思成林徽因、傅雷朱梅馥等。
女性变为“青蛇”展现在上世纪末开始发轫。“身体写作”起始者陈染,其作品《私人生活》以主人公倪拗拗自身的女性经验和隐秘的内心生活为视角,无论是与她的老师T先生发生性关系,与男友恋爱时的虚荣心,还是其对着镜子自我欣赏而展露的自恋情节,无一不表达出对女性存在价值的追寻。
时至卫慧、棉棉、九丹、木子美,情欲变得赤裸裸。现代“青蛇老婆”大都在教导女性如何享受恋爱生活:合约婚姻、试婚、分账婚姻、无性婚姻、周末婚姻、一周婚姻……
从把前夫当做馒头调戏的洪晃到只爱帅老外的杨二车娜姆再到娱乐圈的刘晓庆、张曼玉、关之琳——她们身体力行的把“女性情欲”这句话发挥到极致。在富商堆里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离异美人关之琳深谙“饲养男人”的快乐逻辑;离婚后的刘晓庆则彻底开始了“走婚”的情感状态。洪晃如此总结:“不要以脱裤子的速度去结婚。我从不依赖男人,但我需要男人。”
日本作家村上龙早年写过本《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的书。他自问自答:成为消耗品的男人怎么办才好呢?有办法战胜女人吗?这个答案,就是全人类所有的历史。艺术、经济、政治、宗教、法律、文学、建筑,这些历史,就是男人们“对母性的反叛”。靠这些,能战胜木子美们吗?不能! 说到底,女性早已不是一种性别身份、一种精神状态,只是一种生理特点。女人的欲望和男人的欲望没有性别,没有胜负。
名女人谈女人:
自由在上,女性在这
蒋方舟:
自由的成本,对于女性似乎要更高一些
奥斯汀年轻时,曾经被一个有钱的庄园主求婚,第二天悔婚。据说,悔婚的前一天晚上,是她的姐姐劝说她正视自己面临的人生选择。
在《简·奥斯汀的遗憾》这部影片里,奥斯汀晚年备受病痛和贫困的折磨,她的姐姐非常内疚自己的唠叨让奥斯汀拒绝了求婚,她说:“因为我,你选择了孤独和贫穷。”
奥斯汀说:“因为你,我选择了自由……我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这是上帝给我的安排,我比我自己想象中快乐很多,多过我应有的快乐。”
奥斯汀悔婚那晚的纠结和痛苦,大概很多女性都经历过。有没有女人能够挣脱出两性市场的摊位?当然有。
柳如是一生至少六次为自己更改姓名。对于女性来说,姓名的变化象征着身份的转移:从一个家庭的女儿,到另外一个家庭的妻子、母亲。这种转移是被动的,而柳如是试图主动控制自己身份的游移:情人、妾、名妓、女公知,等等。
身为人类,最大的悲哀之一是永远受限于自己的时代。所有企图以肉身超越时代的人,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柳如是46岁自尽,并未寿终正寝。
世界上少了一个又一个平庸而快乐的妇人,多了一个又一个传世的女性。
每个人在故事的最后都过上了自己选择的生活,但只有少数人能够保证自己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而自由的成本,对于女性似乎要更高一些。
李银河:中国女性角色变迁,自由是精神内核和思想养分
越来越多的名女人开始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我们必须要适应那些迅速“变脸”的女人们。20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最为剧烈的为两个时期,五四时期是现代女性角色模式初步构建的时期。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女性致力于突破传统的角色模式。第二阶段为20世纪末期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间,这一时期现代女性积极进行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现代化调整,从而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因此,新时代的“女人味”里面不仅应当包括温柔、美丽、顺从,还应当包括聪明、能干,甚至包括攻击性和领袖欲。很多女人学会藏起锋芒,以柔克刚,把铁腕藏在天鹅绒手套里,看似被压迫者,其实是最有智商也最有智力的。
但中国现在仍然属于压抑太多的社会,许多人的欲望受到压抑。自由主义是贯穿我全部生命的精神内核和思想养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启蒙知识分子的自负。但如果面前是一个中世纪的话,难道启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吗?
从《列女传》里的贞洁烈妇到五四时期相夫教子的女知识分子杨绛再到木子美、洪晃们的女权崛起,女人的看见源于一直反叛:对男性社会加诸于女性的传统定义的颠覆、对情欲的直接表达、对性权利的质疑和争取。
田沁鑫:
金星让我看见自己是女人
百度搜索“田沁鑫”,第一条热门关键词为“是男是女”,远在其新戏《罗密欧与朱丽叶》之上。李碧华曾在2008年找她做《青蛇》,田沁鑫当时对这个故事很不喜欢,“舞台上搞两条蛇?包括张爱玲在内,因为不太懂唧唧歪歪的、非常细腻和敏感的一些女性话语,我觉得不是太了解。”
“26岁我睁眼看世界的时候,基本用的是男性思维,女性性别关闭了。”27岁,1997年,田沁鑫导的第一出戏叫《断腕》,主角是变性手术后刚刚复出的舞者金星。
《断腕》讲的是一个女人的一生:述律平是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这是感情戏,她为了感情和耶律阿保机在一起,为了感情斩断手腕,为了感情坐江山,为了感情把江山让给了孙子。
戏是小剧场的戏,演员不多。然而演员强烈的感情投入和强烈的肢体语言,给台下的观众造成了巨大的情感冲击。
《断腕》里包括了田沁鑫后来一直在反复阐述的主题:情,道义。述律平强烈的情感背后,不是男女之情,而是一个女人不服命运拨弄的心气,以及要在重重阻碍中冲出一条道路的生的男人般的欲望。述律平的扮演者是金星。
田沁鑫喜欢她:“金星的人生很奇特,兼具了不同时间段的两种性别,她身上有一种我看到的性别的光辉色彩,是在单一性别里面没有的,更容易成功,更吸引人。我从那时候开始思考性别。”
此后,田沁鑫一发不可收拾,与袁泉、秦海璐等明星合作,排出了一出又一出大戏。在男性导演主导的话剧江湖里,她却“活”得很好。
男人为什么恨“金星”:
性别里的文化误读
社会学家福柯曾说过:“与其说人们恨不如说人们怕。”在田沁鑫眼中,中国男人为什么恨金星,与金星让男人成为多项选择题、男性性别的优越感、性别秩序被打乱密切相关。“与其说男人恨金星,不如说男人怕金星这种生命状态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挑战,对男性权利秩序的解构。金星的性别不是在她本身,而是在社会关系类型、性别关系的可能性。”
田沁鑫告诉记者,“我导的戏很大气,这要得益于我对性别的模糊。我总是由着性子导,喜欢春秋战国,我就导了个《赵氏孤儿》;喜欢民国,我就导了个《红玫瑰与白玫瑰》。我总觉得我的骨子里残存了些男人的记忆。”田沁鑫似乎很享受这种男性化给她事业带来的帮助。
“男女导演都习惯站在自己的性别里讲故事,我看过女导演指导下的男演员,是她想象的男性,从头到尾在那露肌肉;男导演总觉得女性要充分展现女人的性特征,很多性感姿势是他们想象出来的。”正因为如此,如同形容“在男性世界卧底27年”的金星,“比男人更懂男人,比女人更懂女人。”在田沁鑫的话剧中,没有那种赤裸裸的女性色彩,有一种极不一样的中性表达。
比如在田沁鑫设计下的红玫瑰,不妖不媚,是个人人看了会心疼的成长的女性。
2011年的英国爱丁堡艺术节上,田沁鑫发现国外的女性戏剧作品,女性的情感、情欲以及家庭观念,和生活困境不断被提及。就在此时,李碧华再次找到田沁鑫,提议将《青蛇》搬上舞台。这一回,田沁鑫没有犹豫。
“我的男性化可能跟我的身体记忆有关吧。1975年我进了北京什刹海体校学体操,学了四年。体操的动作性很极端,人就跟猴子似的从这根杠蹦到那根杠,很残酷也很张扬,没有情绪表达,都是直接‘到位’,身体的对抗性和破坏感特别强。”
从“白娘子”杨绛到“青蛇”木子美:女人的百年欲望
《青蛇》完整讲述了中国百年的女性情欲纠葛:白蛇,社会主流价值观中挣扎的女性;青蛇,不可掩藏的情欲的内心。
五四之前的中国女性大都是白蛇。宋代大儒程颢回答寡妇不能改嫁的原因:“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五四时期,刘半农给女人造了一个“她”字,让女人在文字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918年6月《娜拉》发表,讲述女人出走家庭,自由选择婚姻的故事。几年后,举国上下,到处都有出走的娜拉。
不过纵使是知识分子,此时的女性依旧是“相夫教子”的“白蛇”。夫唱妇随是民国爱情流行的模本,当时陪同丈夫漂洋过海成为一部分女知识分子的选择:比如蒋英钱学森、杨绛钱钟书、梁思成林徽因、傅雷朱梅馥等。
女性变为“青蛇”展现在上世纪末开始发轫。“身体写作”起始者陈染,其作品《私人生活》以主人公倪拗拗自身的女性经验和隐秘的内心生活为视角,无论是与她的老师T先生发生性关系,与男友恋爱时的虚荣心,还是其对着镜子自我欣赏而展露的自恋情节,无一不表达出对女性存在价值的追寻。
时至卫慧、棉棉、九丹、木子美,情欲变得赤裸裸。现代“青蛇老婆”大都在教导女性如何享受恋爱生活:合约婚姻、试婚、分账婚姻、无性婚姻、周末婚姻、一周婚姻……
从把前夫当做馒头调戏的洪晃到只爱帅老外的杨二车娜姆再到娱乐圈的刘晓庆、张曼玉、关之琳——她们身体力行的把“女性情欲”这句话发挥到极致。在富商堆里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离异美人关之琳深谙“饲养男人”的快乐逻辑;离婚后的刘晓庆则彻底开始了“走婚”的情感状态。洪晃如此总结:“不要以脱裤子的速度去结婚。我从不依赖男人,但我需要男人。”
日本作家村上龙早年写过本《所有的男人都是消耗品》的书。他自问自答:成为消耗品的男人怎么办才好呢?有办法战胜女人吗?这个答案,就是全人类所有的历史。艺术、经济、政治、宗教、法律、文学、建筑,这些历史,就是男人们“对母性的反叛”。靠这些,能战胜木子美们吗?不能! 说到底,女性早已不是一种性别身份、一种精神状态,只是一种生理特点。女人的欲望和男人的欲望没有性别,没有胜负。
名女人谈女人:
自由在上,女性在这
蒋方舟:
自由的成本,对于女性似乎要更高一些
奥斯汀年轻时,曾经被一个有钱的庄园主求婚,第二天悔婚。据说,悔婚的前一天晚上,是她的姐姐劝说她正视自己面临的人生选择。
在《简·奥斯汀的遗憾》这部影片里,奥斯汀晚年备受病痛和贫困的折磨,她的姐姐非常内疚自己的唠叨让奥斯汀拒绝了求婚,她说:“因为我,你选择了孤独和贫穷。”
奥斯汀说:“因为你,我选择了自由……我现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这是上帝给我的安排,我比我自己想象中快乐很多,多过我应有的快乐。”
奥斯汀悔婚那晚的纠结和痛苦,大概很多女性都经历过。有没有女人能够挣脱出两性市场的摊位?当然有。
柳如是一生至少六次为自己更改姓名。对于女性来说,姓名的变化象征着身份的转移:从一个家庭的女儿,到另外一个家庭的妻子、母亲。这种转移是被动的,而柳如是试图主动控制自己身份的游移:情人、妾、名妓、女公知,等等。
身为人类,最大的悲哀之一是永远受限于自己的时代。所有企图以肉身超越时代的人,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柳如是46岁自尽,并未寿终正寝。
世界上少了一个又一个平庸而快乐的妇人,多了一个又一个传世的女性。
每个人在故事的最后都过上了自己选择的生活,但只有少数人能够保证自己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而自由的成本,对于女性似乎要更高一些。
李银河:中国女性角色变迁,自由是精神内核和思想养分
越来越多的名女人开始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我们必须要适应那些迅速“变脸”的女人们。20世纪中国女性角色变迁最为剧烈的为两个时期,五四时期是现代女性角色模式初步构建的时期。这一时期,先进的中国女性致力于突破传统的角色模式。第二阶段为20世纪末期改革开放后三十余年间,这一时期现代女性积极进行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现代化调整,从而在“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因此,新时代的“女人味”里面不仅应当包括温柔、美丽、顺从,还应当包括聪明、能干,甚至包括攻击性和领袖欲。很多女人学会藏起锋芒,以柔克刚,把铁腕藏在天鹅绒手套里,看似被压迫者,其实是最有智商也最有智力的。
但中国现在仍然属于压抑太多的社会,许多人的欲望受到压抑。自由主义是贯穿我全部生命的精神内核和思想养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启蒙知识分子的自负。但如果面前是一个中世纪的话,难道启蒙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