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是发展我国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实后备力量,高校学生党员的素质将对我党的前途和命运产生重大影响。加强学生党性教育是提高学生党员素质的根本措施,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新形势下,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下提高学生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质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党校教育体系
党性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党性教育则是党组织为提高党员的党性水平,而对党员进行的有关组织观念等的教育。高校学生党员一方面具备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优势,另一方面,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面对新时期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改革与发展下,党员又被赋予新的历史任务,学生干部如何更好的适应新的社会条件下共产党员的严格要求,是值得我们探索的。
现阶段,学生党员由于自身年龄、阅历、视野、理论积淀等方面的局限,对党的认识与理解还有许多薄弱之处。因此学生党性教育是学生党员干部成长的必修课,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党性教育质量则成为高校党性教育的重心。笔者认为,学生党性教育是为其提供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拒绝各种诱惑的能力训练和防微杜渐的制度设计,切断不良动机转化为不良行为的机会与路径和坚定为他人服务的政治立场的有效措施。因此,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提高党性教育质量。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信仰是前进方向,信仰是精神支柱,信仰是行动指南。党员干部都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带头人,学生党员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周围同学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势在必行。现在,有不少学生党员干部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不愿意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出力的现象屡见不鲜, 甚至发生损害党的纯洁性等问题,他们的党性意志衰退,缺乏学生干部应有的活力与带动力。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信心,筑牢思想防线,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心与决心,要牢牢坚定自己正确的理想信念。除此之外,要时刻教育每位学生共产党员要像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沈浩等同志那样,忠诚党的事业,让自己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加强学生党员教育,首先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从而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
二、加强道德修养教育
道德修养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精神境界。有的学生党员干部视道德修养为细节问题、小事一桩,放松了思想改造,思想道德滑坡,丧失了先进性,使学生党员没起到带头作用。众所周知,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而作为共产党员新生中坚力量的学生党员的党风问题也决定了未来共产事业发展的走向。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学生党员道德败坏,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因此,我们要教育各位学生党员要始终端正思想、一身正气、严于律己。在思想上慎欲:明是非,懂廉耻,守法纪,加强慎独修养,禁止私欲膨胀。在行为上慎微,注重细节,防微杜渐,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所以,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教育,这不仅关系学生党员干部的个人品行,而且关系我党的整体形象。
三、加强党的历史教育
龚自珍曾经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革命传统资源是党的思想理论和精神文明记载,是党性中的闪光点,走民主复兴道路,记录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足迹,要善于用这些奋斗的乐章来激励党员奋发向上,挖掘好、保护好这些资源。如果学生党员对于党史很陌生,对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就不会很高,党性就很难保持。坚决不能忘记那段峥嵘岁月,要将历史教育融入贯穿到大学生生活中去,在团日活动中添加党的历史学习内容,在教学楼前制作学习看板,组织学生前往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切实做好我党历史文化的传承。只有正确的认识和传承党的历史,寻共产党之根、寻中华民族之魂,深刻铭记历史,才能全面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四、建立先进党校教育体系
新形势下,党校教育也应向着创新性教育模式转变,要精心设计党性教育内容体系,夯实学生党员理论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也是增强党性锻炼的基础。因此,在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需把夯实学生党员的理论基础放在首要地位,并通过“三个结合”,精心构建学生党员教育体系,着重将从思想上入党作为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着力点。 第一,紧密结合党建形势与任务,科学确立党性教育主题。第二,紧密结合学生党员思想实际,科学安排党性教育专题。第三,紧密结合高校学生党建实际,科学确立党性教育课题。
五、丰富校园文化,重视社会实践
校园是学生党员接受思想和教育的具体环境,因此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优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寓教于乐,将拓展活动作为载体,对以理论,科技,知识为主题的活动大力支持,让学生党员在参与中进行良好的自我教育。与此同时,重视社会实践的教育,锻炼学生党员党性。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渠道,既注重理论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因此,通过各类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党员提供各类实践岗位,使其明确党员身份,唤醒党员觉悟,在服务和实践中升华党性修养。
党中央提出了要深入扎实地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要求,并明确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为目标,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为此,我们将继续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进取,努力开拓,不断提高学生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
[2]《党性教育科学化研究》
[3]《新时期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十五讲》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党校教育体系
党性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的核心与关键所在,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党性教育则是党组织为提高党员的党性水平,而对党员进行的有关组织观念等的教育。高校学生党员一方面具备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优势,另一方面,在新的社会条件下,面对新时期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改革与发展下,党员又被赋予新的历史任务,学生干部如何更好的适应新的社会条件下共产党员的严格要求,是值得我们探索的。
现阶段,学生党员由于自身年龄、阅历、视野、理论积淀等方面的局限,对党的认识与理解还有许多薄弱之处。因此学生党性教育是学生党员干部成长的必修课,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党性教育质量则成为高校党性教育的重心。笔者认为,学生党性教育是为其提供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有效方法、拒绝各种诱惑的能力训练和防微杜渐的制度设计,切断不良动机转化为不良行为的机会与路径和坚定为他人服务的政治立场的有效措施。因此,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提高党性教育质量。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信仰是前进方向,信仰是精神支柱,信仰是行动指南。党员干部都是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带头人,学生党员是大家学习的榜样,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周围同学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对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且势在必行。现在,有不少学生党员干部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不愿意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出力的现象屡见不鲜, 甚至发生损害党的纯洁性等问题,他们的党性意志衰退,缺乏学生干部应有的活力与带动力。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信心,筑牢思想防线,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信心与决心,要牢牢坚定自己正确的理想信念。除此之外,要时刻教育每位学生共产党员要像焦裕禄、孔繁森、杨善洲、沈浩等同志那样,忠诚党的事业,让自己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此,加强学生党员教育,首先要解决理想信念问题,从而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
二、加强道德修养教育
道德修养问题不是一个小问题,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精神境界。有的学生党员干部视道德修养为细节问题、小事一桩,放松了思想改造,思想道德滑坡,丧失了先进性,使学生党员没起到带头作用。众所周知,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而作为共产党员新生中坚力量的学生党员的党风问题也决定了未来共产事业发展的走向。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学生党员道德败坏,是我们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因此,我们要教育各位学生党员要始终端正思想、一身正气、严于律己。在思想上慎欲:明是非,懂廉耻,守法纪,加强慎独修养,禁止私欲膨胀。在行为上慎微,注重细节,防微杜渐,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所以,开展学生党员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教育,这不仅关系学生党员干部的个人品行,而且关系我党的整体形象。
三、加强党的历史教育
龚自珍曾经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革命传统资源是党的思想理论和精神文明记载,是党性中的闪光点,走民主复兴道路,记录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足迹,要善于用这些奋斗的乐章来激励党员奋发向上,挖掘好、保护好这些资源。如果学生党员对于党史很陌生,对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就不会很高,党性就很难保持。坚决不能忘记那段峥嵘岁月,要将历史教育融入贯穿到大学生生活中去,在团日活动中添加党的历史学习内容,在教学楼前制作学习看板,组织学生前往革命教育基地参观,切实做好我党历史文化的传承。只有正确的认识和传承党的历史,寻共产党之根、寻中华民族之魂,深刻铭记历史,才能全面把握现在,创造未来。
四、建立先进党校教育体系
新形势下,党校教育也应向着创新性教育模式转变,要精心设计党性教育内容体系,夯实学生党员理论基础。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也是增强党性锻炼的基础。因此,在学生党员党性教育中,需把夯实学生党员的理论基础放在首要地位,并通过“三个结合”,精心构建学生党员教育体系,着重将从思想上入党作为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的着力点。 第一,紧密结合党建形势与任务,科学确立党性教育主题。第二,紧密结合学生党员思想实际,科学安排党性教育专题。第三,紧密结合高校学生党建实际,科学确立党性教育课题。
五、丰富校园文化,重视社会实践
校园是学生党员接受思想和教育的具体环境,因此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可以优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组织开展社团活动,寓教于乐,将拓展活动作为载体,对以理论,科技,知识为主题的活动大力支持,让学生党员在参与中进行良好的自我教育。与此同时,重视社会实践的教育,锻炼学生党员党性。参加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学以致用的重要渠道,既注重理论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因此,通过各类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党员提供各类实践岗位,使其明确党员身份,唤醒党员觉悟,在服务和实践中升华党性修养。
党中央提出了要深入扎实地做好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要求,并明确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为目标,建立健全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工作机制。为此,我们将继续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进取,努力开拓,不断提高学生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
[2]《党性教育科学化研究》
[3]《新时期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十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