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没有农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只有真正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逐步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1.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即運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科技兴农”的载体和基础。它通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转化成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它融先进的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使农业发展科学化、系统化,是实现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建立健全涵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农业生产经营才有章可循、有标可依。农业标准化工程的核心工作是标准的实施与推广,是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与蔓延,由点及面,逐步推进,最终实现生产的基地化和基地的标准化。
2.我国农业标准化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农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农产品总体上已经告别短缺状态,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中国农业生产进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生产结构,发展高产、优质及高效农业的新阶段。1996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标准化会议,提出农业标准化工作要以“两个根本转变”为指针,以加快“两高一优”农业为发展目标:以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业监测体系为基础,狠抓农业标准和农业监测工作的实施: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典型示范,注重实效。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标准化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尤其需要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分级方面加快制定修订或运用国际标准,,为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03年5月21日发布的《全国农业标准2003年-2005年发展计划》中提出如下目标:运用世贸规则和国际通行做法,加快中国农业标准的制修订速度,以期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体系:到2005年中国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计划还要求,2009年中国农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率要从2003年的20%提高到60%以上,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2880项:制修订地方标准9000余项;中国农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重点是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等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标准和相应检测方法标准。另外,有关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产地环境要求及加工技术规范等也在该计划之列。
3.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作用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之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技术保障,是优化品质、确保质量安全,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保证。黑龙江省伊春市就是很好的例子,自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开始,产量及产值逐年递增.同样是6000亩的蔬菜,采用标准化生产后,产量18997吨,产值1203.4万元。 2005年虽然遭受了近十年来最大的水灾,但由于有标准化管理做保障,产量仍然达到19521吨,产值1330万元.而且由于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严把标准关,蔬菜的质量得到保证,受到消费者的认可,无公害蔬菜比普通蔬菜增值20%-30%。市场上普通葡萄售价是3元/公斤至5元/公斤, 而采用标准化管理出产的葡萄价格却可以达到8元/公斤至10元/ 公斤, 草莓售价达到10元—16元/ 公斤,而且仍然供不应求,因此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也增加,经济发展了。
3.2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前提条件。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位于小兴安岭西南侧,生长有天然柞树林面积3.67万公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利用其中可用于柞蚕生产的3万公顷柞树林的一部分成立了五大连池市柞蚕养殖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区,并将黑龙江省的《柞蚕科繁育技术规程》、《柞蚕生产技术规程》、《柞蚕种茧》、《柞蚕蛹质量》、《柞蚕商品质量》5个地方标准在示范区予以实施,通过标准化养殖,示范区柞蚕羽化率达到了100%,优茧率86%(标准化养殖前为83%),茧层率11%(标准化养殖前为9%),平均单产1200公斤(标准化养殖前为1000公斤),净产值9520元左右(标准化养殖前为7600元左右),年最高单产达到1300公斤左右,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62.5%。其中最高单产达到2297公斤左右,创历史最高水平。实行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3.3高水平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在品质、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保证,作为原料,有利于生产出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可以有效的消除产品在流通领域的阻碍,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4对于构建和协社会有很大作用,农民的收入逐步增加,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缩小城市与农村差别,农村就会人心安定、社会安定。
因此,只有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逐步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1.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即運用“统一、简化、协调、选优”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标准生产和标准管理的轨道。 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科技兴农”的载体和基础。它通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转化成农业标准,推广应用到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它融先进的技术、经济、管理于一体,使农业发展科学化、系统化,是实现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农业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建立健全涵盖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等各个环节的标准体系,农业生产经营才有章可循、有标可依。农业标准化工程的核心工作是标准的实施与推广,是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与蔓延,由点及面,逐步推进,最终实现生产的基地化和基地的标准化。
2.我国农业标准化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农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农产品总体上已经告别短缺状态,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中国农业生产进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调整和优化生产结构,发展高产、优质及高效农业的新阶段。1996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标准化会议,提出农业标准化工作要以“两个根本转变”为指针,以加快“两高一优”农业为发展目标:以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和农业监测体系为基础,狠抓农业标准和农业监测工作的实施: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典型示范,注重实效。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业标准化工作显得更为重要,尤其需要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及分级方面加快制定修订或运用国际标准,,为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2003年5月21日发布的《全国农业标准2003年-2005年发展计划》中提出如下目标:运用世贸规则和国际通行做法,加快中国农业标准的制修订速度,以期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体系:到2005年中国要进一步完善包括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的农业标准体系。计划还要求,2009年中国农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率要从2003年的20%提高到60%以上,制修订国家、行业标准2880项:制修订地方标准9000余项;中国农业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重点是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等有害物质残留限量标准和相应检测方法标准。另外,有关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产地环境要求及加工技术规范等也在该计划之列。
3.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作用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之一,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技术保障,是优化品质、确保质量安全,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保证。黑龙江省伊春市就是很好的例子,自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开始,产量及产值逐年递增.同样是6000亩的蔬菜,采用标准化生产后,产量18997吨,产值1203.4万元。 2005年虽然遭受了近十年来最大的水灾,但由于有标准化管理做保障,产量仍然达到19521吨,产值1330万元.而且由于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严把标准关,蔬菜的质量得到保证,受到消费者的认可,无公害蔬菜比普通蔬菜增值20%-30%。市场上普通葡萄售价是3元/公斤至5元/公斤, 而采用标准化管理出产的葡萄价格却可以达到8元/公斤至10元/ 公斤, 草莓售价达到10元—16元/ 公斤,而且仍然供不应求,因此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也增加,经济发展了。
3.2农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生产的前提条件。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位于小兴安岭西南侧,生长有天然柞树林面积3.67万公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利用其中可用于柞蚕生产的3万公顷柞树林的一部分成立了五大连池市柞蚕养殖生产基地标准化示范区,并将黑龙江省的《柞蚕科繁育技术规程》、《柞蚕生产技术规程》、《柞蚕种茧》、《柞蚕蛹质量》、《柞蚕商品质量》5个地方标准在示范区予以实施,通过标准化养殖,示范区柞蚕羽化率达到了100%,优茧率86%(标准化养殖前为83%),茧层率11%(标准化养殖前为9%),平均单产1200公斤(标准化养殖前为1000公斤),净产值9520元左右(标准化养殖前为7600元左右),年最高单产达到1300公斤左右,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62.5%。其中最高单产达到2297公斤左右,创历史最高水平。实行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产值,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3.3高水平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在品质、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保证,作为原料,有利于生产出高质、安全、健康的产品,可以有效的消除产品在流通领域的阻碍,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4对于构建和协社会有很大作用,农民的收入逐步增加,使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缩小城市与农村差别,农村就会人心安定、社会安定。
因此,只有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逐步提高农业标准化水平,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才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