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教”于“学”让课堂充满活力

来源 :辽宁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ywi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抓手,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有效的小组合作學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我校在整体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过程中获得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一、统一学习内容,提高教师理论水平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学生运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观念。如何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呢?我校采取了如下策略。
  一是共读一本书。我们确定了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为新型课堂教学的理论支撑,学校为全体教师统一购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组织教师进行自学,并定期检查读书情况。
  二是专家解读引领。我校聘请原大连教科所信息情报处陆原主任为顾问,定期来校指导工作,陆主任为教师编写《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导读,开展了多次专题讲座,带领教师深入研读内化和理解本书的理论、原理与方法。三是开展读书沙龙活动。在学校内多次举行读书沙龙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教师交流读书体会,进行学习展示,进而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使其达成教育理念上的共识。
  二、规范教学设计,改变教师备课方式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中指出:“在教学中,目标尤其重要,因为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理性行为。教学具有理性,因为教师总是为某一目的而教,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教学是理性性为,因为教师教给学生的是他们认为值得教的。”“教师需要组织框架来提高目标含义的准确性,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增进理解的组织框架。”我校以《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修订版)》为理论依据,规范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学习目标(核心任务):描述这节课要达到的目的,是学生需要建构的知识体系。目标的陈述中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用来描述预期的认知过程(行为),名词用来描述预期学生习得或建构的知识体系(内容)。
  教学策略(目标分解):描述通过什么样的策略来实现学习目标分解后的各个小目标。基本描述形式为:通过……(策略)……实现……(目标)……这里目标的陈述中同样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教学策略(目标)一般分解为四个部分,即知识准备、建构概念、应用体验、综合测评。
  教学活动:教学活动设计以活动板块的形式呈现,关注两个维度:一是活动(任务)维度,一是师生行为维度。活动(任务)必须和教学策略(目标)相对应,可以是问题也可以是任务或情境等。活动过程一般要体现出知识准备、建构概念、应用体验、综合测评四个步骤。师生行为要关注自学、预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检测、评价八个维度。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主要关注目标达到情况,学生是怎样达成目标的或为什么没达成目标等问题。
  三、教会学生学习,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的早期提出者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知识不是外界客体的简单摹本,也不是主体内部预先形成的结构的展开,而是由主体与外部世界不断相互作用而逐步建构的结果;认识是一种主动积极和不断的建构活动,发展不是由内部成熟或外部教学支配的,而是一个积极的建构过程,儿童要通过自己的活动,一再建构形成他的智力的基本概念和思维形式。”简而言之,学生的学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要教的不是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我校以学习小组为抓手,采取了如下策略。
  (一)教会学生预习
  我校把在小组中进行预习训练作为重中之重,以五年级语文预习为例,教师会要求学生先自主预习,有困难可以在小组内试着解决。任务如下:(1)课文至少读三遍,将文中认不准和不会写的字圈划出来,并试着解决;(2)将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圈划出来,试着解决,将一两个词语的解释写在书上;(3)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写在文章题目上方的空白处,并注明所用的方法;(4)在文章中加批注,并试着解答课后问题;(5)写出自己读文感受或提出一个问题。这些任务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让全班绝大部分学生达到要求,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前期的训练中,这些任务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步一步的完成的,做过一段时间以后,再放到小组内在课堂上完成。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优秀小组展示成果,介绍经验,这样教师至少要经过半年以上的训练,才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预习,在小组内检查交流。
  (二)教会学生完成任务
  学生要在小组中完成学习任务,首先要学会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然后要知道完成任务的一般流程,最后形成合作学习习惯,提高合作学习能力。这里教师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任务要结合本课的核心问题来确定,不宜多;要求指向性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任务和要求的描述必须简短明确。完成任务的流程一般分三步:第一步自主完成,第二步小组内交流,第三步小组汇报、展示。教师要对每步的活动进行精心指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会学生练习巩固
  这里要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组织组员共同学习。其基本形式为:学生在完成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共同合作交流改进他们的任务,然后在组间乃至全班进行展示交流。这时教师除了要深入到各小组进行指导外,还可选取各组中同一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评价。
  (四)教会学生检测评价
  我们一般采取两支红笔的方法,即教师一支红笔,批组内完成较快或较好的同学;组内一支红笔,经教师批改后的同学批其他同学,组内互帮,共同提高。在评价环节,学生不仅要对本节知识习得作出评价,还要对个人和小组在课堂中表现作出评价。   四、学习组织建设,发挥团队学习效能
  (一)组建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一般为4~6人,组长和副组长的人选是由教师来确定的,组长和副组长自由搭档成为一组,然后采取互选的方式再选出四名组员组成学习小组。教师要发挥好协调作用,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表达能力、性格,以保证小组内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又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其次还要考虑到性别等方面因素,因为班级管理也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
  (二)组内分工协作
  小组成员有明确的编号、分工和座位。例如:1号为组内成绩、能力等各方面比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组织与协调;2至6号同学,依具体情况而定,分别负责记录或者发言等。当然,小组成员的编号和分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编号实行轮换制度,每个组员的角色担当也会相对的发生变化。同时,在座位编排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搭配问题,及方便教师到各组指导问题。
  五、构建评价体系,发挥小组管理功能
  评价不仅是针对课堂上小组学习活动情况,更重要的是将评价与班级管理联系起来。我校主要采用了以下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一)课堂上的过程性评价
  我们通常采用的评价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加分或盖奖章等,而学生对自己和对他人的评价大多采用口头的。
  (二)班级管理中的评价
  1.奖励与加分制度
  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奖章奖励要妥善保管,每周评比一次,教师可对奖章多且没违反纪律的前3名同学拍照片以资鼓励,并将照片发到微信群中进行表扬。加分制度是根据班级的加分办法来执行的,针对学习、卫生、纪律、好人好事等方面表现情况对学生进行加分,有专人进行记录,用于优秀个人的评比。
  2.班级成长相册展示
  班级的成长相册中记录的分别是优秀个人、优秀小组、进步之星以及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精彩瞬间。
  3.微信群、校讯通展示
  班级建立家校联系群,作业完成好的、表现好的、有进步的学生都可以以照片或小视频的形式发到群里,也可以以校讯通的形式发送。
  六、校本研修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中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自主、合作、探究,那么,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又何尝不需要这样的方式呢?我校在校本研修中实施以下策略。
  一是打造自主互助平台。每学期,我校都开展“1+5”(1个团队+5项活动)晒课活动,教师根据年级、学科、自身特点自主组建一个4人左右的研究团队,共同开展集体备课、试讲、改课、晒课、展评5次活动。
  二是组建骨干研究团队。学校组织骨干教师组建究团队,深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聘请专家进行专业引领,定期培训指导;学校按月布置任务、定期检查研究成果;集中开展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帮助教师打磨优质课,课题立项和论文发表。
  三是围绕主题开展研究。学校将“小组合作学习”确定为近几年的校本研修主题。按年度、学期、月份来分解目标,制定研修计划,开展系列活动,总结提炼,推广成果,确保研究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有效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从学校的层面整体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从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學理念,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人手,以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上课方式、校本研修方式为抓手,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养成合作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教师能设计和实施体现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有效教学活动,成为具有独立开发和设计课程的教师;学校形成具有小组合作学习特质的课堂教学文化,最终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其他文献
阜蒙县实验小学创建于1918年,学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有温度、有灵魂的教育”,“办高质量、有特色的教育”的办学思想在一代又一代“实小人”身上不断传承。   近年来,我校顺应时代发展,以德育工作为中心,坚定一个信念:求真务实,创办一流学校;坚持三个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以达到养德、启智、崇美、强身、静心的目的,走出一条“在活动中育人”的特色之路。
期刊
有人说:“教育充满了一种纯洁的品质,就是真诚地爱每一位学生。这种爱不仅体现在必要的生活关心,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呵护与捍卫。”十多年的从教经历让我深深体会了这句话。 一、爱要勤于监督   毕业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对教育的理解是要爱学生,要关心学生,但对于如何爱学生却缺少切身的感悟。我曾经以为教学是自由的,教师只负责教,至于学、怎么学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几次考试下来,我班的语文成绩
期刊
学困生在薄弱高中大量存在,如果因为他们的“困”便放弃了他们,就从客观上剥夺了这些学生继续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家洛克菲勒曾说过:“教育不应该创造失败者,哪怕学生只有百分之一的成人希望,我们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育人爱心,当教师的只有教好每个学生的义务,而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的权利。”这不仅是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一、倾注爱心与耐心,助学困生走出困境   师爱是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它
期刊
到龄退休,是每位教师不可避免的归宿。兢兢业业,辛勤工作了几十年,终于可以退休了。从此不必再早来晚归,不必再与学生“斗智斗勇”,不必再为工作烦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和生活,随心所欲地去干点自己想干的事,这实在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  但人往往是矛盾的,尤其是面临退休的老教师。没退休时,他们期盼着退休;但真的面临退休,他们的内心又是满满的依恋。退休意味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但退休也意味
期刊
一位教师从初入職到成长成为一名专家型教师要走过漫漫的专业发展之路。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阅读为教师点亮了一盏明灯。教师的阅读影响着教师的成长速度,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理念,影响着教师的价值判断。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在书籍之中,教师的生命得以润泽,且获取源源不断的养分,焕发着勃勃的生命之光。  一、阅读促进教师积极反思,使其教学理念不断趋于成熟  教师的教学理念既源于教师自身经验的积累,即对于课程和教学
期刊
访谈对象简介:李学英,朝阳市第八中学校长,辽宁省十佳校长,辽宁省骨干校长,朝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朝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近年来,她分别在《中国教育报》《辽宁教育》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用文学素养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等著作多本。自2012年担任校长以来,她创新管理理念,始终将学生的幸福成长放在学校管理与发展的重要位置。用“管理”为学生的幸福人生保驾护航,用“课程”为学生的幸福人生打好基础,用
期刊
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宽甸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05年,是一所拥有百年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学校。一代代中心小学人砥砺求索,学校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学校建筑面积10400平方米,教职工139人,拥有36个教学班,学生1936人,附设中心幼儿园。学校各项专用教室均达到双高标准,拥有智慧树电视台、校史陈列馆、中心小学网站等,智慧图书馆藏书12万余册。  2004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席卷神州大地
期刊
丹东市第二十中学始建于1959年1月,是一所寄宿制公办初级中学。学校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近几年来,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校的整体工作相结合,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  一、加强组织领导,优化资源配置  (一)健全工作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期刊
研究对象简介:冯振飞,1949年12月生,辽宁凤城人,1974年9月始从事中学教育工作。1986年6月至2010年1月,担任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校长,为辽宁省特级教师、辽宁省功勋教师、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优秀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校长、全国“十杰”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第八、九、十、十一届人大代表。  作者简介:韩民,正高级
期刊
自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后,“核心素养”就成了基础教育领域的热词。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园在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的过程中,该如何理解和落实核心素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季湄指出:其实,正确地实施“指南”就是在培养幼儿的核心素养。可以说,“指南”是核心素养在幼儿园教育阶段的具体化。笔者认为,在游戏精神的映照下,创设丰富多样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