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必须去工作,去谈恋爱,去奋斗,这件事十万火急!”热播剧《奋斗》中的这段话涵盖了“80后”的某种心态——“恋爱、买房、买车,成就一切都要趁早”,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就业”更是“火上浇油”的事。由于经济危机和积累的就业劳动力大幅增加,全国政协“中国首届人口资源环境发展态势分析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于法鸣曾表示:“2009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从目前情况看,用人单位招聘意愿明显下降,使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尖锐。”而曾连续“火爆招生”了几年的影视类专业同样经受就业压力的考验。
“这些年的技术发展让DV设备普及得十分迅速。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影视类教育,很多院系基本上都是这几年成立的,加上前几年专科教育扩招得厉害,甚至连北京电影学院这样传统影视院校的毕业生含金量都有所下降。影视类专业毕业生的价值越来越廉价,势必导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大部分即将就业的学生还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一位艺术院校的老师谈到所教授的专业时,忧心忡忡,但同时他也对影视行业仍保持一定信心:“目前影视专业的就业面临着不少困难,有些问题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整,但从行业总趋势来看,就业前景还是乐观的,虽然我们不能指望大家在就业过程中总是一帆风顺。”
陈维安
以“山寨红楼”为人所知的陈维安现在是某幼儿园的摄像。其实即将从西南大学影视专业毕业的陈维安比较满意这个和自己专业相应,也不算很忙的工作,但不高的工资让家里人觉得年轻人“找这样一个养老的地方呆着太没闯劲”。
影视学专业的小白选择继续考研。小白是一个喜欢安静的女孩,她认为自己应该在那种事业型单位,或者是像她导师一样的学者,然而做老师必须要有研究生学历。今年的考研成绩不是很理想,但她相信自己。小白喜欢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这样的知识分子,希望明年能考上她的研究生。
一个毕业生就有一个故事,无论什么样的经历,面对现实的
社会,毕业生们也都会从各种方面去考虑自己的未来。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做出一个决定,所有人的青春都要自己来做主。
校方:只要肯干,都有出路
“我的学生大部分出路都还不错,不少人继续学习,甚至还有几个出国深造的,当然选择工作的也挺多。”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的倪骏对自己的学生有相当的自信。“我们班有在传媒大学做老师的,也有在新华社做记者的,更多是在这个圈子里做,许多人做了导演和编剧。一般做编剧和拍广告的都会比较有钱,只是做导演的在物质方面会稍差一点。总的来说大部分人生活都不太发愁,一般都比做白领要好。当然有时候我也会帮他们。”
学生们能有好的出路当然是好事,但对于校方来说,就业工作的重点更在于“保”。“我们的学生如果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从助理开始做起,找份工作绝对没问题。”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数码传媒学院摄影系的金锋说道:“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个好的出路。当然不可能人人都自己创业,更多人还是需要脚踏实地按常规步骤来。”
“学电影的几乎都想拍电影,但现在学影视的太多了,不光是专业学的,而且还有很多没专门在学校学的也想拍电影,可每年国家批准的电影有多少?如果人人都想拍电影是不可能的。”一位艺术院校的负责人说道。
几乎所有影视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都感到压力的巨大,“今年我们很早就注意就业工作的展开,重点是让学生对自己,对行业有个正确的定位,从现在看,今年就业情况应该比往年好。”浙江传媒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孙丽园介绍,为了能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举办了“扬帆启航美丽就业”活动,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毕业生了解职业市场的要求,也实际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的大环境,从各种形态的宣传中,让毕业生真实了解自己的定位。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
上海电影学院的徐慧和几个同学成立了小型工作室,主要业务是接拍创意写真视频、婚礼跟拍和爱情短片。“最开始只是学校的一个作业,后来我们逐渐发展成一个工作室。起初没人知道,后来我们在校内网、开心网、BLOG和一些社区发布海报和电子杂志,渐渐的就有同学和老师来找我们拍摄了。”徐慧希望这个工作室能成为她毕业之后的一个工作,她的同学中大部分人对于毕业后收入的期望值都在万元以上。
“到目前为止,我们接到的学生自助创业案例一共有四个,表演学院和动画学院分别有两个组已经成立了公司,这在以往很少见。”北京电影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沈莹介绍:“今年由于学校特别注重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就业情况反而比以往好很多,以前都是去各种事业单位、电视台,当然也有去中小型企业、公司,甚至小工作室的。”和学生的高期望值不同的是,校方对毕业生的收入则偏向保守:“一般学生毕业第一年的收入平均在1800—2300元之间。”
前辈:踏实是硬道理
张逸鹿
“其实我找工作倒没费很大波折,重要的是能踏实拍片,专业又好就没问题,另外还要学政治就OK了。电视台属于事业单位,收入也比较固定,我现在年薪大概8万元左右。”大学期间就经常参加各种比赛的张逸鹿,还没毕业就找到了现在的工作,选择本单位的原因之一是离家近。而当年为他带来不少荣誉的《自由少年龙远程》、《戏痴张良》也都是他在电视台实习期间的作品。
王之
“做导演挺好的,就是没钱挣。”王之说选择这“没钱图”的行当是来自于心中那一份坚持,用他的话说:“毕业前就没想过干别的,因为我更喜欢有创造力的工作。”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到现在,王之已经拍了两部电影一《伟大的伟》和《爱情UFO》。对他来说做导演是“职业”,“不过这个职业是没工资的。”王之实话实说:“好处是电影审查时需要的许可证之类,挂靠着电影制片厂可以解决,但平时的生活还要靠用做生意的‘副业’来养活导演这个‘主业’。”王之坚信:“做导演很光荣,要奋斗。”
“电影局虽然也有一些基金,但选作者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要有作品, 而且是公映的,所以做导演很多时候还要靠自己,要有好剧本,而且要善于表达,能了解投资人的意思。”王之的经验是: “做导演就要坚持接受别人的否定和无人问津,要有写故事的能力并有善于把故事表达给投资人的能力。”
徐乐乐
相比其他同龄人,徐乐乐觉得自己很幸运。毕业后徐乐乐先后在林兆华工作室做过话剧、韩国公司做过策划,电视台少儿频道做过编导,最终还是跟着男朋友回到了上海,在学校当老师。“说实话,以前没仔细想过自己毕业后干什么,本来想考研,但后来就工作了。”回到上海后,恰巧徐乐乐现在所在的学校正招聘专业课老师,就这样很幸运地留在了学校。“这几年学校再招的老师都要研究生学历了。”当了几年老师,徐乐乐的想法与学生时代 相比发生很大变化。“现在不仅仅是做好自己的专业,社会层面的问题会考虑更多。每天跟具体的人接触,我总有照镜子的感觉,这才发现当年自己怎么那么不靠谱,可不能让他们(学生)再像我当年那样了。”
“学影视的刚毕业一个月能有2000—3000元就差不多了,这行竞争压力很大,廉价劳动力也很多,永远有人比你便宜。”做了老师的徐乐乐发现学生中眼高手低和想法不切实际的人太多。“我现在年收入在5—6万元左右,这个收入在上海就算一个白领中上吧。但你别以为当老师很轻松,就算当了老师,也并非想象中的不与人接触。我一星期要上4天班,另外半天还要开会。我的理想就是有一部作品,不论是电影、戏剧作品,哪怕是一个剧本也成。慢慢来吧。教师这个工作也是我的一个理想,但更是一个职业。不过不要把艺术当成终生奋斗的事业,那就活不下去了。人还是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为好。”
王祖锴
“我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但做项目时就忙了,当然不忙的时候也是种积累,比如观察各种资讯以及潮流的变化,随时都要吸收东西。”毕业了几年,王祖锴在专业上小有成绩,话剧、广告,无论是艺术还是商业的都做了不少。
大学期间王祖锴跟着师兄一起拍广告,从助理导演开始做起。戏剧导演的专业很难找到工作,大学期间拍广告的经验让王祖锴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广告导演。“我觉得我们在学校学的东西包容性比较强,不仅仅是舞台上的表演,很多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现在常常反思,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舞台。做艺术当然好,但如果选择,我宁可找一个有很多实践机会的工作,而不是空想拍一部电影。比如我在拍广告时就能把对舞台的掌控转换成对剧组的掌控。”
王祖锴现在平均年收入在10万左右,“做这行收入还比较高,当然收入是一回事,专业度却是另一回事。艺术类的职业能力跨度很大,报酬差距也很大。”王祖锴现在做广告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但对戏剧的情结却一直存在,虽然收入基本是零,但王祖锴还是希望有一天能回来做戏剧,“其实我最终还是想做戏剧导演,广告导演只是一个职业,有机会还是回归剧场,做一个能把故事讲好的人。”
现实:要生活也要理想
欧阳鲲的想法是“30岁之前不干出来,就不干了”。
两年前,欧阳鲲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去山西做了一段剪辑师,回到北京先是炒了段股票,最后还是干了老本行,和几个朋友成立了“18度工作室”。几台标清DV,已经能满足接活儿的需要。
工作室目前正为山西某县政府拍摄一个农村新形象的纪录片,总经费是10万元,也算是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单生意。其实这支四人的团队,每人都有不少作品,但作为团队,欧阳鲲还是希望有个统一的作品。现在他们第一部故事片正在筹备当中。
“我们做这个片子的目的就是要表达自己的能力,我当然是想拍艺术片,但在工作室其他几个人的建议下,都快改成商业片了。”欧阳鲲希望这部影片将来能参加国内外一些比赛, “主要是给工作室打名气。”
“理想?当然是导演。我大二的时候就想当导演了,那时候看学校里导演系的学生挺牛,走路都横着,于是就想学导演了。”呼烨笑笑。“但首先要把肚子填饱了,生活不要太惨。我心目中的导演还是要像张艺谋那样。”呼烨开始在重庆美视学化妆,后来才喜欢上摄影、摄像。“其实我还是希望能和导演的工作更接近一点,以后能有自己的作品。”
做影视这行一定要有个好人缘,老师和同学也常给会说话、讲义气的呼烨一些帮助,“即使这样,婚庆的活儿一个月也就能有3到4个,会议则会更少。”虽然像婚庆这种工作“去得比接新娘的更早,人家吃着你看着”,而且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但像呼烨这样经过专业院校学习的“专业人士”在市场上的行情也不过300—500一天,剪辑市场则在200-300之间不等。影视拍摄和剪辑的技术就像“开车”一样越来越普遍了,现在不少人结婚找个朋友记录一下就成了。
“我挣得最多一次是1 500,但因为那次是大年初三,工资按平常工作日的3倍算,而且我不要求也拿不到。”呼烨认为自己的收入并不算多。“影视专业的学生能拿多少,要因人而异。有的人因为没机器,即使有婚庆的活儿都没法去,我还有台索尼190p。我现在一个月收入大概在2000—3000元左右。不算多,因为我是北京的,没有房租的要求,但这些钱对那些外地同学来说就太少了。”
至于说最终如何走出第一步,呼烨认为当务之急还是要能养活自己,“先踏踏实实把婚礼拍好了,把钱拿着了,然后写剧本,等着机会拍电影。”
“这些年的技术发展让DV设备普及得十分迅速。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影视类教育,很多院系基本上都是这几年成立的,加上前几年专科教育扩招得厉害,甚至连北京电影学院这样传统影视院校的毕业生含金量都有所下降。影视类专业毕业生的价值越来越廉价,势必导致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而大部分即将就业的学生还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一位艺术院校的老师谈到所教授的专业时,忧心忡忡,但同时他也对影视行业仍保持一定信心:“目前影视专业的就业面临着不少困难,有些问题可能需要较长时间的调整,但从行业总趋势来看,就业前景还是乐观的,虽然我们不能指望大家在就业过程中总是一帆风顺。”
陈维安
以“山寨红楼”为人所知的陈维安现在是某幼儿园的摄像。其实即将从西南大学影视专业毕业的陈维安比较满意这个和自己专业相应,也不算很忙的工作,但不高的工资让家里人觉得年轻人“找这样一个养老的地方呆着太没闯劲”。
影视学专业的小白选择继续考研。小白是一个喜欢安静的女孩,她认为自己应该在那种事业型单位,或者是像她导师一样的学者,然而做老师必须要有研究生学历。今年的考研成绩不是很理想,但她相信自己。小白喜欢北京电影学院崔卫平这样的知识分子,希望明年能考上她的研究生。
一个毕业生就有一个故事,无论什么样的经历,面对现实的
社会,毕业生们也都会从各种方面去考虑自己的未来。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做出一个决定,所有人的青春都要自己来做主。
校方:只要肯干,都有出路
“我的学生大部分出路都还不错,不少人继续学习,甚至还有几个出国深造的,当然选择工作的也挺多。”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的倪骏对自己的学生有相当的自信。“我们班有在传媒大学做老师的,也有在新华社做记者的,更多是在这个圈子里做,许多人做了导演和编剧。一般做编剧和拍广告的都会比较有钱,只是做导演的在物质方面会稍差一点。总的来说大部分人生活都不太发愁,一般都比做白领要好。当然有时候我也会帮他们。”
学生们能有好的出路当然是好事,但对于校方来说,就业工作的重点更在于“保”。“我们的学生如果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从助理开始做起,找份工作绝对没问题。”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数码传媒学院摄影系的金锋说道:“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个好的出路。当然不可能人人都自己创业,更多人还是需要脚踏实地按常规步骤来。”
“学电影的几乎都想拍电影,但现在学影视的太多了,不光是专业学的,而且还有很多没专门在学校学的也想拍电影,可每年国家批准的电影有多少?如果人人都想拍电影是不可能的。”一位艺术院校的负责人说道。
几乎所有影视院校的就业指导中心都感到压力的巨大,“今年我们很早就注意就业工作的展开,重点是让学生对自己,对行业有个正确的定位,从现在看,今年就业情况应该比往年好。”浙江传媒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孙丽园介绍,为了能及时有效地将社会招聘信息传递给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举办了“扬帆启航美丽就业”活动,借助讲座、座谈、模拟、案例、演示等手段帮助毕业生了解职业市场的要求,也实际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的大环境,从各种形态的宣传中,让毕业生真实了解自己的定位。通过全方位的职业指导与服务,增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市场能力”。
上海电影学院的徐慧和几个同学成立了小型工作室,主要业务是接拍创意写真视频、婚礼跟拍和爱情短片。“最开始只是学校的一个作业,后来我们逐渐发展成一个工作室。起初没人知道,后来我们在校内网、开心网、BLOG和一些社区发布海报和电子杂志,渐渐的就有同学和老师来找我们拍摄了。”徐慧希望这个工作室能成为她毕业之后的一个工作,她的同学中大部分人对于毕业后收入的期望值都在万元以上。
“到目前为止,我们接到的学生自助创业案例一共有四个,表演学院和动画学院分别有两个组已经成立了公司,这在以往很少见。”北京电影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沈莹介绍:“今年由于学校特别注重就业指导方面的工作,就业情况反而比以往好很多,以前都是去各种事业单位、电视台,当然也有去中小型企业、公司,甚至小工作室的。”和学生的高期望值不同的是,校方对毕业生的收入则偏向保守:“一般学生毕业第一年的收入平均在1800—2300元之间。”
前辈:踏实是硬道理
张逸鹿
“其实我找工作倒没费很大波折,重要的是能踏实拍片,专业又好就没问题,另外还要学政治就OK了。电视台属于事业单位,收入也比较固定,我现在年薪大概8万元左右。”大学期间就经常参加各种比赛的张逸鹿,还没毕业就找到了现在的工作,选择本单位的原因之一是离家近。而当年为他带来不少荣誉的《自由少年龙远程》、《戏痴张良》也都是他在电视台实习期间的作品。
王之
“做导演挺好的,就是没钱挣。”王之说选择这“没钱图”的行当是来自于心中那一份坚持,用他的话说:“毕业前就没想过干别的,因为我更喜欢有创造力的工作。”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到现在,王之已经拍了两部电影一《伟大的伟》和《爱情UFO》。对他来说做导演是“职业”,“不过这个职业是没工资的。”王之实话实说:“好处是电影审查时需要的许可证之类,挂靠着电影制片厂可以解决,但平时的生活还要靠用做生意的‘副业’来养活导演这个‘主业’。”王之坚信:“做导演很光荣,要奋斗。”
“电影局虽然也有一些基金,但选作者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要有作品, 而且是公映的,所以做导演很多时候还要靠自己,要有好剧本,而且要善于表达,能了解投资人的意思。”王之的经验是: “做导演就要坚持接受别人的否定和无人问津,要有写故事的能力并有善于把故事表达给投资人的能力。”
徐乐乐
相比其他同龄人,徐乐乐觉得自己很幸运。毕业后徐乐乐先后在林兆华工作室做过话剧、韩国公司做过策划,电视台少儿频道做过编导,最终还是跟着男朋友回到了上海,在学校当老师。“说实话,以前没仔细想过自己毕业后干什么,本来想考研,但后来就工作了。”回到上海后,恰巧徐乐乐现在所在的学校正招聘专业课老师,就这样很幸运地留在了学校。“这几年学校再招的老师都要研究生学历了。”当了几年老师,徐乐乐的想法与学生时代 相比发生很大变化。“现在不仅仅是做好自己的专业,社会层面的问题会考虑更多。每天跟具体的人接触,我总有照镜子的感觉,这才发现当年自己怎么那么不靠谱,可不能让他们(学生)再像我当年那样了。”
“学影视的刚毕业一个月能有2000—3000元就差不多了,这行竞争压力很大,廉价劳动力也很多,永远有人比你便宜。”做了老师的徐乐乐发现学生中眼高手低和想法不切实际的人太多。“我现在年收入在5—6万元左右,这个收入在上海就算一个白领中上吧。但你别以为当老师很轻松,就算当了老师,也并非想象中的不与人接触。我一星期要上4天班,另外半天还要开会。我的理想就是有一部作品,不论是电影、戏剧作品,哪怕是一个剧本也成。慢慢来吧。教师这个工作也是我的一个理想,但更是一个职业。不过不要把艺术当成终生奋斗的事业,那就活不下去了。人还是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为好。”
王祖锴
“我的工作时间比较自由,但做项目时就忙了,当然不忙的时候也是种积累,比如观察各种资讯以及潮流的变化,随时都要吸收东西。”毕业了几年,王祖锴在专业上小有成绩,话剧、广告,无论是艺术还是商业的都做了不少。
大学期间王祖锴跟着师兄一起拍广告,从助理导演开始做起。戏剧导演的专业很难找到工作,大学期间拍广告的经验让王祖锴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广告导演。“我觉得我们在学校学的东西包容性比较强,不仅仅是舞台上的表演,很多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我现在常常反思,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是舞台。做艺术当然好,但如果选择,我宁可找一个有很多实践机会的工作,而不是空想拍一部电影。比如我在拍广告时就能把对舞台的掌控转换成对剧组的掌控。”
王祖锴现在平均年收入在10万左右,“做这行收入还比较高,当然收入是一回事,专业度却是另一回事。艺术类的职业能力跨度很大,报酬差距也很大。”王祖锴现在做广告就可以生活得很好了,但对戏剧的情结却一直存在,虽然收入基本是零,但王祖锴还是希望有一天能回来做戏剧,“其实我最终还是想做戏剧导演,广告导演只是一个职业,有机会还是回归剧场,做一个能把故事讲好的人。”
现实:要生活也要理想
欧阳鲲的想法是“30岁之前不干出来,就不干了”。
两年前,欧阳鲲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去山西做了一段剪辑师,回到北京先是炒了段股票,最后还是干了老本行,和几个朋友成立了“18度工作室”。几台标清DV,已经能满足接活儿的需要。
工作室目前正为山西某县政府拍摄一个农村新形象的纪录片,总经费是10万元,也算是工作室成立后的第一单生意。其实这支四人的团队,每人都有不少作品,但作为团队,欧阳鲲还是希望有个统一的作品。现在他们第一部故事片正在筹备当中。
“我们做这个片子的目的就是要表达自己的能力,我当然是想拍艺术片,但在工作室其他几个人的建议下,都快改成商业片了。”欧阳鲲希望这部影片将来能参加国内外一些比赛, “主要是给工作室打名气。”
“理想?当然是导演。我大二的时候就想当导演了,那时候看学校里导演系的学生挺牛,走路都横着,于是就想学导演了。”呼烨笑笑。“但首先要把肚子填饱了,生活不要太惨。我心目中的导演还是要像张艺谋那样。”呼烨开始在重庆美视学化妆,后来才喜欢上摄影、摄像。“其实我还是希望能和导演的工作更接近一点,以后能有自己的作品。”
做影视这行一定要有个好人缘,老师和同学也常给会说话、讲义气的呼烨一些帮助,“即使这样,婚庆的活儿一个月也就能有3到4个,会议则会更少。”虽然像婚庆这种工作“去得比接新娘的更早,人家吃着你看着”,而且大部分从业人员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但像呼烨这样经过专业院校学习的“专业人士”在市场上的行情也不过300—500一天,剪辑市场则在200-300之间不等。影视拍摄和剪辑的技术就像“开车”一样越来越普遍了,现在不少人结婚找个朋友记录一下就成了。
“我挣得最多一次是1 500,但因为那次是大年初三,工资按平常工作日的3倍算,而且我不要求也拿不到。”呼烨认为自己的收入并不算多。“影视专业的学生能拿多少,要因人而异。有的人因为没机器,即使有婚庆的活儿都没法去,我还有台索尼190p。我现在一个月收入大概在2000—3000元左右。不算多,因为我是北京的,没有房租的要求,但这些钱对那些外地同学来说就太少了。”
至于说最终如何走出第一步,呼烨认为当务之急还是要能养活自己,“先踏踏实实把婚礼拍好了,把钱拿着了,然后写剧本,等着机会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