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的事件”:王家增个展于今日美术馆展出

来源 :ViVi美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2月12日,“王家增:铁的事件”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今日美术馆主办、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汪民安担任学术主持,今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晏燕任策展人。展览分为上下两层展出艺术家81件作品,集中展现了他2019年之后创作的《物的褶皱》《缝隙》《游离》系列作品。从“工业日记”到“物的褶皱”,艺术家将对工业时代的记忆从二维图像延展到物的抽象表达,不同材料的碰撞与转换构成了更具仪式感的立体变奏,从中可见艺术家在艺术探索中的再次转型。
  王家增出生于20世纪六十年的东北,其记忆根植于这里的老工业基地并成为他日后艺术创作的不竭动力。自20世纪90年代,王家增就开始以北方大工业城市的废墟为主题进行创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也因此确立下自己的绘画语言。但是他并没有沿着这条道路径直往前走,而是开始围绕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不断延伸,不断自我颠覆。而这种延伸和颠覆在此次展览中展示得尤为清晰。在今日美术馆王家增个展开始于一件他早期的版画创作,但是参观完整个展览,我们似乎早已忘記了艺术家曾经的艺术模样。从早期的平面绘画,到开始对艺术语言突破性的探索,他开始尝试将现成品带入创作,而到了“物的褶皱”系列,则开始大量使用现成品。在此次展览开幕式上,王家增直言:“在「今日」三次展览,艺术家于今日美术馆举办的第三次展览。每一次都是在转型期,每一个展览都见证了我的转向。”
  王家增的创作有一种情感特质——与家乡物理空间的远离,但始终保持与那片土地紧密的精神连接。他绘画中废弃的工业景象、被遗弃的物与人,通过画面色调渲染,以及一系列符号编码,让作品充满隐喻与神秘感。从《工业日记》《城迹》《无名之地》《迹象》,再到当下创作的《物的褶皱》和《缝隙》系列,他创作转向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已经消逝的和新兴的城市景观。一面是城市更新的活力,一面是消逝的但留在血脉中的时代印记。二者的混合,转译成艺术家当下作品所呈现出的抽象形态。这也是为我们尽管王家增的艺术语言进行了多次转型,但不难看出他的作品始终围绕着与个体生命经验相关的记忆、感知进行艺术表达——代表时代阶段发展的钢铁工业与他个人的故事,在时间里不断发酵、变化与生长,不同的年龄,他以版画、油画,特别是近两年创作的综合材料绘画与装置作品来表达个人感知和反思。在艺术媒介语言拓展的同时,将艺术表达力再次提升——对钢铁、手工纸的敲打、揉搓,以身体参与的方式将情感、故事与思考投射于作品之上。
  此次展览,艺术家为公众建立一条阅读的时空线索,展出的作品即包含他2000年初《工业日记》系列的代表作,将其链接当下的创作,勾划出创作主题的延续与生长,与不同媒介表现力的变化。与此同时,将2019年之后创作的《物的褶皱》《缝隙》《游离》系列作品作为展览主体,延续对“物性”的观察与表达,并进一步强调和突出对“物”与“空间”关系,与观者关系的思考。艺术家关注的主题与选用的“余下”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与表达。他将“剩余”的时间感进一步强化,被时间筛出与剥离后,余下形式的碎片深藏于艺术家的记忆中和生命体验中,最终以极为抽象的形态承载下来,并不断延绵。通过他身体的打磨,敲击,将这些对他者没有价值、认知与意义的材料,进行个人化的创作,形成风格化的作品形态。这种扭曲的,挤压的,剩余的形态,也表现为社会生存空间中人和人之间的一种抽象的关系。
  作为生长在东北的艺术家,王家增曾在鲁迅美术学院任职多年,鲁迅美术学院院长李象群先生在展览开幕式中对王家增的作品发表观点。他说:“王家增曾经是在平面里进行创作,现在他又从平面走向立体,我想他在未来还可能会从立体走向室外,进入公共环境,从而会对公共文化起到一定的提升。
  而回归到展览本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牛宏宝先生在看完“王家增:铁的事件”之后,在开幕式发言中总结了三点感受。他说:“第一,本次展览的主题非常有召唤力。在人类文明史上,铁的发现和铁工作的制作,标志了一个时代的开始,也标志着青铜时代的结束,铁与人类相伴已经有几千年。这不禁让我想到‘铁的隐喻’‘铁的逻辑’‘铁的事件’,在这个隐喻里,渗透了怎样的人类对自身命运以及自身与某种物质,再或者是某种工具的一种深层次的关系。这是我们今天思考这一问题的一个很好的线;第二,就是‘感觉的逻辑’,王家增对于铁施加的锤炼和作品最终形成一种肌理关系,无论是褶皱的钢铁材质还是生化纸,王家增一直在触摸他与这些东西之间的一种感觉逻辑;第三,当我们看到一件作品时会不由自主的与我们自身之间建立一种关系。在这样一个逐渐退离工业化的历史空间里,我们每个人都在碾压、力量和抗争中,会与他这一系列的作品构建一种新的关系。感谢今日美术馆在2020年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提供这样一个特殊的思考。”
  “钢铁这种沉默无语的物质,构成了一个挤压、凌乱和弯曲的世界。它们充满着一种秩序难以容忍的灾变,充满着一种拉伸和压缩反复拉锯的饱和褶子。它拒绝中心、焦点、秩序和整饬。无论是纸的折叠还是铁的折叠,都是这种非中心化的弯曲。弯曲就是‘事件’(event),就是世界本身。在此,世界不是一个稳定而凝固的实体,它并不能吞没和消化一切;相反,它是流动的灵活的包含坎坷的不屈不挠的弯曲。也可以说,事件就是弯曲就是世界本身。”在此次展览学术主持汪民安看来,“铁,曾经以铁笼的意象出现在王家增的早期作品中。如今,画布上那个幽灵般的密密麻麻的铁笼在王家增这里消失了。或许,铁,作为一个曾经压迫性的道具和他达成了和解;但是,铁,作为一个特定的硬朗的物质意象在他这里始终挥之不去。铁不单是禁锢着他的身体,它甚至隐秘地生长他的体内。在这个意义上,王家增就是一个‘铁-人’装置:他用手握住铁器来捶打这些铁。”在今日美术馆的展览现场,艺术家创作的钢铁作品藏匿着艺术家的劳动,映照着观众的探究,为我们展示出一个“铁-人”王家增的艺术世界。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2021年2月28日。
  展览信息
  艺术家:王家增
  学术主持:汪民安
  策展人:晏燕
  主办机构:今日美术馆
  展期:2020.12.12-2021.02.28
  地点:今日美术馆2号馆
其他文献
话剧是具有综合性与系统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优秀的话剧作品中往往整合了音乐、舞蹈、表演等众多艺术元素,运用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给予观众视听震撼、情感体验.这其中,音响效果发
为什么中国美术要讨论和思考现代性问题?什么是中国美术的现代性?或者说,如何认定中国美术的现代性?本文认为,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国现代美术的话语建构.本文否定了以往中国现代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气质量和大气能见度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人们对于能见度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高.近年来北京的气象特征、雾霾发生频次、能
会议
本文反思近二十年中国美术中的“现代现象”,以为其正处在新的历史转折点,即由“现代”转向“当代”.这一时期,现代性与当代性的关系比较复杂,二者交织发展,而对现代性的追问
中国美术是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中开启现代性进程的,因而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现象而又具有鲜明的特征.逐渐形成并确立了以写实性、现实性、大众性、民族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表现更突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区域环境也随之发生改变.其中,地表温度是一个重要的环境参数,
会议
刚过完20岁生日的党育新,是唐山市康复中心的一名护士。唐山地震时,她才六个来月,解放军把她从废墟中救出来,后来又送到石家庄育红学校。她和另外两个年龄相仿但都无从知道
在不同的时代,总有人在尝试为“艺术”设下界限,可是这些“界限”无一例外,都在不断被突破,向“不可能”之中蔓延.尤其在现当代,科技的发展为艺术提供了无限新的可能.
期刊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不同民族之间有着各自极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马头琴作为蒙古族一种独特的拉弦乐器,该乐器长约一米,琴身是木质的搭由两
利用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NCDC)提供的近40年(1974-2013年)气象观测站点数据,统计华北地区16个站点的霾日数的长期趋势,发现华北霾日数有明显的年代际振荡,且在近年来持续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