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h79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以“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节为例,通过制作模型、资料分析、视频和过程图、解题练习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和理解“尿液的形成过程”这一重要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关键词】  生物重要概念 科学思维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7-125-02
  科学思维是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科学思维是指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著名物理学家劳厄曾说,在学习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比获得知识更为重要。教育给予人们的应是当一切已学知识都被遗忘的时候仍然留在脑海中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那种科学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呢?重视生物重要概念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因为概念是人们在对事物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把事物的本质属性和特点加以抽象、概括后形成的。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它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理解和解释,因此,对生物重要概念的构建、理解过程贯穿着科学思维。教师依托教材,借助各种教学手段,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帮助学生建构概念,理解和应用重要概念,同时,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将科学思维培养落到实处。
  下面以“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一节为例,尝试在“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肾小管起重吸收作用”即“尿液的形成过程”这一重要概念的教学中运用如下几点策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一、利用制作模型,建构概念,培养科学思维
  模型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生物模型的建立使许多抽象的生物问题变得直观、具体、形象。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建模的方法可内化自己的认知模式,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从而获得认知水平的跃进。这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并在探究中培养和提升建模思维和建模能力。
  为了建构“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肾小管起重吸收作用”这重要概念,必须先了解肾单位的结构,因为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课堂上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相关的内容,细心观察教材里的肾单位结构平面图,尝试理解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特点。再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肾单位的结构模型”:学生动手制作模型之前,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肾单位结构的理解,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把教材的平面结构图转换成脑海里的立体图像,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废弃的不同颜色的饮料吸管、不同颜色的毛衣线和大小不同的一次性碗等),把想象的立体图以制作模型方式呈现出来(如图1)。并用这模型来检验自己的立体空间想象是否正确,从而加深对肾单位结构的理解: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肾小管外有很多毛细血管包绕着,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三者的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再结合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等知识,引导学生大胆推测:当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管时,血液成分必然会发生变化。这样,学生通过制作模型,建构了“肾单位的结构”这一概念,并为后续学习“尿液的形成”埋下伏笔。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参与了模型建构的过程,不但使学生深刻地掌握了有关的生物知识,建构概念,还增强了学生阅读、观察、模仿、想象等能力和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
  二、利用资料分析,建构重要概念,培养科学思维
  在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中,事实是形成概念的基础。事实越丰富,越有代表性,越有利于形成概念。“资料分析”中有很多实证内容,教师可基于这些实证,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对比与讨论分析,然后根据结果综合推理,得出结论。这样学生习得知识,建构概念,并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在学生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后,教师采用“某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液、肾小囊中的液体(原尿)和尿液三者的成分(表1)为事例,让学生小组合作开展“资料分析”探究活动,对数据事实进行分析比较,并讨论以下问题:1.血液和原尿的成分有何变化,说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有什么作用?2.在原尿中出现葡萄糖而在尿液中并没有,这说明肾小管有什么作用?针对第一个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出:与血液相比,原尿中有极少的蛋白质,没有血细胞。进而,结合新旧知识——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和毛细血管结构特点,学生推测出:肾小球起过滤作用,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过滤,其余如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然后,让学生观看肾小球通过过滤作用形成原尿的动画,使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加深理解。针对第二个问题,学生讨论分析出:肾小管重新吸收全部葡萄糖,再结合新旧知识——肾小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结构特点,从而学生推测出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重新吸收全部的葡萄糖,还有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的无机盐。然后,让学生观看肾小管通过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的动画,使学生对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加深理解。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对资料的分析与讨论,判断与推测,主动构建了“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腎小管起重吸收作用”的重要概念,建立了生物体的生理结构与其功能是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
  三、利用视频和过程图,建构重要概念,培养科学思维
  思维品质的提高离不开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概括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归纳概括是在知识间建立联系,实现对知识的再建构。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已有所了解。为了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概念,让学生观看尿液形成的整合视频,把尿液的形成过程形象、完整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其实,这也是一个思维可视化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尿液形成的过程图”(图2),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
  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归纳概括出尿液形成的两个过程:⑴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过滤进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⑵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能重新吸收的液体就形成了尿液。这样,学生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尿液的形成过程”这一重要概念的建构和理解。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视频和过程图,将丰富的生物知识浓缩为自己内化的知识,并进行抽象、概括,然后组织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学生主动建构和理解了重要概念,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归纳和概括能力等科学思维能力。
  四、巧用解题练习,应用重要概念,培养科学思维
  练习是思维能力的主要载体。解题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解题过程中的情景分析和解题方法上的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生物学是来源于生活实践的一门科学,因此很多题目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解答出一道题,就好像解决了生活中一道难题一样,从中获取了不少生活实践的知识,科学思维能力也能得到锻炼。
  当学生完全建构好重要概念后,让学生分析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表2),并回答几个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和分析,运用“尿液形成的过程”这新的概念新的知识进行综合解答。通过综合分析和解答,学生真正掌握了正常尿液只有三种成分:水、尿素、无机盐,原尿比尿液多了一种成分:葡萄糖。加深理解了因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在肾小管内发生重吸收作用,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所以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且尿素含量会增加;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具有过滤作用,如果肾小球发生病变,原尿会出现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通过分析学生领悟到:肾单位中那一部分结构有问题就可能会出现相应的病症,所以通过尿液检查可能知道一个人的健康状况。
  新课结束后,恰当的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尝试应用新概念分析生活中出现的不同问题,使新概念有机会得到应用,从而加深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等科学思维能力。
  建构概念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因此,重视生物重要概念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 参  考  文  献 ]
  [1]孙春燕.中学生物实验科学思维的培养初探[J].中学生物学,2018,34(9):31.
  [2]冯锐.浅谈初中生自主开发生物学模型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9,35(2):29-30.
  [3]房娴.“人体废物的排出”一节的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学,2019,34(9):12-13.
  [4]徐建华.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9,35(5):35,62.
其他文献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这句话突出教育的重要意义,但从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业角度来看,更应看到创新的重要性,要领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教育工作工作者对国家,对民族所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期刊
【摘要】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思维记忆工具,具备制作简单、色彩突出、便于记忆等特点,对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学习时间紧,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文章在分析思维导图内涵及应用于高中数学的意义的基础上探讨具体应用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思维导图 应用对策   【
期刊
【摘要】 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使智慧环境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环境,并成为教学实践的重要载体。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托智慧环境,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打造生动且趣味性强的课堂,以有效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文章先简述智慧环境和生成性教学内涵,再分析目前小学语文生成性教学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智慧环境的小学语文阅读生成性教学对策。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 生成教学 智慧环境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
期刊
【摘要】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着关键性作用。教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和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有助于促进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促进学生于语文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和思考,以实现最佳的学习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学生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3
期刊
【摘要】 俗语有云: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感也不断上升。但是,这是一个人的功劳吗?当然不是,这是中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我们也可以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小组合作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指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完
期刊
【摘要】 思维导图是通过图形进行知识表达的工具,将知识的关键词与图文、颜色进行连接,以使各主题的层次突出出来,利于学习者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能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效率。文章在分析思维导图内涵及与初中英语契合度的基础上探讨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突出思维导图的功能。   【关键词】 初中英语 思维导图 应用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
期刊
【摘要】 近5年来,为更好地落实新课标要求,各地中考试题大都从整本书阅读、真实阅读、深入阅读的角度出发设置名著阅读题。这些试题为引导学生加强名著阅读,提高文学素养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但与此同时名著阅读题的低分率也暴露出普通学校的学生在名著阅读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阅读障碍。我校初三语文备课组针对这一现状,将思维导图引入名著阅读教学和复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的名著阅读教学和复习指明了方向。  
期刊
【摘要】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思政课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新时代发展潮流中也应发挥其特有的优势,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笔者在本文中从学习意义、践行教法、引用时政等角度,就如何组织开展《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让其发挥特有的优势,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方法探析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课程意义 教学方法 特色课堂 社会热点   【中图分类号】 G633.
期刊
【摘要】 对于学生来说,在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早期学生对于课本上的内容理解能力不够强,如果强制灌输的话,学生容易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反抗,而加入阅读教学这一项,并进行有效性阅读教学,就可以使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变强,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阅读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但如今的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微课教学被广泛运用以来,对传统的教学形式产生了巨大的补充作用。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微课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通过微课教学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精确地掌握,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发展英语学习的其他方面,有利于学生的英语素养的提高。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看到微课教学的重大利好,不断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并将这一技术运用教学实践之中,做到形式创新与内容创新的統一。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