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承前启后的工具书——读《快板表演艺术》有感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4791027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曲艺历史悠长,曲种众多,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有专家称曲艺是离老百姓最近的艺术,也是中华民族突出的文化优势之一,如此评价毫不为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曾强调,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一门学问的传承、一种文化的延续,必须要有强大的理论做支撑,才能更快更好健康发展,才会更加适应时代的需求.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和辽宁科技大学编写的《快板表演艺术》一书,作为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之一,无疑是对快板传承和发展的最好诠释. 《快板表演艺术》将快板这种板诵类曲种的历史沿革和表演技法及创作方法等艺术理论,完整梳理,归纳成册,为快板艺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今年是常宝堃先生(艺名“小蘑菇”)去世70周年.笔者知道的第一位相声演员就是“小蘑菇”,自记事起,一直到常先生离世,听了、看了不少他的相声节目.那时,电台节目都是直播,每
期刊
我国共有500多个曲艺品种,独具特色的曲艺种类遍布全国各地,在民众中影响广泛.新的时代背景下,曲艺发展既面临机遇,也迎来挑战.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把握好传承与创新,如何与
期刊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素有“松辽明珠”和“东北粮仓”的美誉.这里,粮食总产全国第四、亩产全国第一;这里,黑土弥足珍贵,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二
期刊
韩起祥出身贫寒,他3岁失明,6岁要饭, 12岁给地主扛活,13岁拜师学艺,过着流落街头的卖艺生活,直到30岁时结识了贺敬之,参加了陕甘宁边区文协说书组,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从流落街头到声名远扬,从对浓厚的黑暗绝望到用心看到时代的变迁和能改天换地的希望之光,他用那并不响亮的嗓子和并不精致的三弦,唱响了时代的旋律,唱出了人民的心声。绝望与希望、失败与成功、光明与黑暗、身不由我与翻身做主,韩起祥的人
期刊
古有善说书者柳敬亭,“一日说书一回,定价一两”“余听其说《景阳冈武松打虎》白文,与本传大异。其描写刻画,微入毫发,然又找截干净,并不唠叨。勃夬声如巨钟,说至筋节处,叱咤叫喊,汹汹崩屋。”①当今又有单田芳、刘兰芳、田连元等说书名家,令杨家将、岳飞等的英雄故事广为流传,成为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英雄之所以成为人类文艺的永恒主题之一,大抵因为人总有自我超越的潜在需要,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一份英雄情结深种于内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的发展,作为传统艺术的曲艺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19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曲艺传承发展计划》(文旅非遗发〔2019〕92号),表明了国家对曲艺发展的重视。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推动曲艺这门传统艺术在网络平台上长足发展,对繁荣文艺事业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曲艺表演的个人及团体应主动通过网络做好传播与营销,使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再次熠熠生辉。一、引言  曲艺作为一种来源于民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