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批判性话语分析作为话语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个分支学科,不仅能对话语进行分析,更为重要的是分析话语其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意识并对其批判,而该研究话语语言的方法又得借助系统功能学,从及物性、情态和转换等方面来分析,分析其中不同的特点,从而更好为语言研究服务。
关键词:批判性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教育运用
一、批判性话语分析的含义和研究内容
1.批判性话语分析的定义
批判性话语分析简称为CDA,首先出现于1979年的《语言和控制》一书中,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而批判性话语分析作为话语分析的一个分支,与语言学、社会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紧密相关,它旨在把语言使用以及语言交际这个微观层面与权势、控制、社会集团间的不平等的宏观层面结合起来,以发现、揭露甚至分析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语言,使得那些具有意识形态的内容得以凸显,提高人们的话语意识,帮助人们思考被遮掩的其他可选择的话语行为,从而触发社会实践的变革。
2.批判性話语分析的研究内容
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话语、意识形态和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它不仅研究什么是语言,语言为什么就是这样子的。同时它不仅关注话语意义的产生,更关注话语其中渗透的权力。所以批判性话语分析就是透过表面的话语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视角来解释话语、意识形态以及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同时批评话语分析强调结合语境对语篇进行分析、对意识形态意义进行挖掘,而不仅仅局限于探讨其语法层和意义层。通过对语言结构的分析可以揭示语言是如何被用来传播并强化某种意识形态的以及意识形态是如何影响语言运用的,这样可以使人们意识到看似客观的语篇并非完全的客观,需要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语言,从文体角度更全面的考察语篇。
二、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由韩礼德为代表的一批语言学家所代表的伦敦学派,广泛吸收其他学派的精华,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它不仅是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研究工具,同时也是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研究上将重点放在了语言的应用以及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表达的意义的具体问题上,所以批判性话语分析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支持下从及物性、情态和转换来分析语言,分析其中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意识。
1.及物性
及物性是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概念功能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而及物性不同于英语中的及物性,即动词后面加上宾语,而是重点强调把人们在现实世界的所见所闻、所见所为分成若干个过程,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参与者分为动作者和动作的目标。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广大人民英勇抗击各种侵略者、腐朽的统治。如若把广大人民作为动作的执行者,反映出我国人民作为整个革命战争的主体,在动荡的社会、战火纷飞的环境下,人民能主动参与,为了自身的利益积极抗击侵略者,突出人民作用的伟大;但要是把广大人民作为动作的目标,各种侵略者或是统治者作为动作者,则会突出人民参与战争的被动性,大大减少了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正面形象,反而衬托了侵略者和统治者的作用,因此这个种方式显示出了不同的效果。
2.情态
情态是人际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人际功能是表达说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判断、参加社会活动、建立社会关系的功能。情态表达有两个目的:一是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的程度或是在提议中表达的个人意愿。二是判断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的态度,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情态体现了说话人特定的态度和观点,分析话语中的情态用法有助于了解说话人的直观的态度和想法以及说话人和听话者之间的关系。韩礼德认为人们的话语既有肯定也有否定的回答,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可能性即情态。不同的情态动词体现出说话人不同的真实态度和意愿,如“一定”体现出说话者强硬的语气和态度,“可能”表现出说话者在表达观点或陈述事实时的不坚定和犹豫,“应该”表现出说话者对某事负有责任和义务,应该予以履行的态度等。
3.转换
在转换生成语法中,它指的是两种语法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但在批判性话语分析中必须从话语的性质、语境和目的等方面来分析,并且转换这种方法又可以分为两类:被动化和名词化。
被动化是批判性语言学中用于分析语态的一种重要的途径,语态可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的主语是动作的实施者,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是目的,整个主动语态表现出说话者对动作的实施负有责任,表现出说话者的意愿。而使用被动语态,人们却不容易发现动作的实施者,也弱化或忽略了动作实施者的责任或作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重点是事情发生的结果。因此使用被动化这种方法可以隐瞒有关的事实真相,并且也会隐藏说话人所隐含的意识形态。
名词化是说话者使用名词结构代替动词结构来表达话语中传达的意思。大量使用名词化可以削弱整个话语的动作性,同时也隐藏了许多说话者的意识形态信息,这正是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研究重点。
三、批判性话语分析在教育中的應用简述
随着话语分析这种研究文本的方法逐渐被不同领域、不同流派的学者或专家所熟知并加以利用,使得这种方法慢慢伸向甚至触及到各大领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帮助解决不同的问题。虽然批判性话语分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涉及到的方向不是很广,但它依然展示出了自身强大的魅力。现阶段批判性话语分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语言课堂教学,借此来对课堂教学提供建议和启示,并帮助学生理解课堂话语的意义;阅读理解,借此来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新的思路和框架,让他们学会结合语境、语言来分析文中深刻的内涵和反映出来的思想形态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英语教育,主要集中于口语的学习和听力练习,借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拓宽思维空间。
虽然批判性话语分析是一个新兴学科,在教育领域中涉及到的方面不够多,也不够深,但是作为一种研究教育问题的新的视角,它必定会在教育领域大放光彩。
关键词:批判性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教育运用
一、批判性话语分析的含义和研究内容
1.批判性话语分析的定义
批判性话语分析简称为CDA,首先出现于1979年的《语言和控制》一书中,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跨学科的研究视角。而批判性话语分析作为话语分析的一个分支,与语言学、社会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紧密相关,它旨在把语言使用以及语言交际这个微观层面与权势、控制、社会集团间的不平等的宏观层面结合起来,以发现、揭露甚至分析话语背后的意识形态。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语言,使得那些具有意识形态的内容得以凸显,提高人们的话语意识,帮助人们思考被遮掩的其他可选择的话语行为,从而触发社会实践的变革。
2.批判性話语分析的研究内容
批判性话语分析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话语、意识形态和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它不仅研究什么是语言,语言为什么就是这样子的。同时它不仅关注话语意义的产生,更关注话语其中渗透的权力。所以批判性话语分析就是透过表面的话语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的视角来解释话语、意识形态以及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同时批评话语分析强调结合语境对语篇进行分析、对意识形态意义进行挖掘,而不仅仅局限于探讨其语法层和意义层。通过对语言结构的分析可以揭示语言是如何被用来传播并强化某种意识形态的以及意识形态是如何影响语言运用的,这样可以使人们意识到看似客观的语篇并非完全的客观,需要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语言,从文体角度更全面的考察语篇。
二、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言学
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由韩礼德为代表的一批语言学家所代表的伦敦学派,广泛吸收其他学派的精华,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它不仅是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研究工具,同时也是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系统功能语言学在研究上将重点放在了语言的应用以及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表达的意义的具体问题上,所以批判性话语分析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支持下从及物性、情态和转换来分析语言,分析其中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意识。
1.及物性
及物性是概念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概念功能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而及物性不同于英语中的及物性,即动词后面加上宾语,而是重点强调把人们在现实世界的所见所闻、所见所为分成若干个过程,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参与者分为动作者和动作的目标。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广大人民英勇抗击各种侵略者、腐朽的统治。如若把广大人民作为动作的执行者,反映出我国人民作为整个革命战争的主体,在动荡的社会、战火纷飞的环境下,人民能主动参与,为了自身的利益积极抗击侵略者,突出人民作用的伟大;但要是把广大人民作为动作的目标,各种侵略者或是统治者作为动作者,则会突出人民参与战争的被动性,大大减少了人民抗击侵略者的正面形象,反而衬托了侵略者和统治者的作用,因此这个种方式显示出了不同的效果。
2.情态
情态是人际功能的一个语义系统。人际功能是表达说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判断、参加社会活动、建立社会关系的功能。情态表达有两个目的:一是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的责任的程度或是在提议中表达的个人意愿。二是判断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的态度,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力关系。情态体现了说话人特定的态度和观点,分析话语中的情态用法有助于了解说话人的直观的态度和想法以及说话人和听话者之间的关系。韩礼德认为人们的话语既有肯定也有否定的回答,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可能性即情态。不同的情态动词体现出说话人不同的真实态度和意愿,如“一定”体现出说话者强硬的语气和态度,“可能”表现出说话者在表达观点或陈述事实时的不坚定和犹豫,“应该”表现出说话者对某事负有责任和义务,应该予以履行的态度等。
3.转换
在转换生成语法中,它指的是两种语法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但在批判性话语分析中必须从话语的性质、语境和目的等方面来分析,并且转换这种方法又可以分为两类:被动化和名词化。
被动化是批判性语言学中用于分析语态的一种重要的途径,语态可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的主语是动作的实施者,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是目的,整个主动语态表现出说话者对动作的实施负有责任,表现出说话者的意愿。而使用被动语态,人们却不容易发现动作的实施者,也弱化或忽略了动作实施者的责任或作用,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重点是事情发生的结果。因此使用被动化这种方法可以隐瞒有关的事实真相,并且也会隐藏说话人所隐含的意识形态。
名词化是说话者使用名词结构代替动词结构来表达话语中传达的意思。大量使用名词化可以削弱整个话语的动作性,同时也隐藏了许多说话者的意识形态信息,这正是批判性话语分析的研究重点。
三、批判性话语分析在教育中的應用简述
随着话语分析这种研究文本的方法逐渐被不同领域、不同流派的学者或专家所熟知并加以利用,使得这种方法慢慢伸向甚至触及到各大领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帮助解决不同的问题。虽然批判性话语分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还处于初始阶段,涉及到的方向不是很广,但它依然展示出了自身强大的魅力。现阶段批判性话语分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于语言课堂教学,借此来对课堂教学提供建议和启示,并帮助学生理解课堂话语的意义;阅读理解,借此来为学生理解文本提供新的思路和框架,让他们学会结合语境、语言来分析文中深刻的内涵和反映出来的思想形态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英语教育,主要集中于口语的学习和听力练习,借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拓宽思维空间。
虽然批判性话语分析是一个新兴学科,在教育领域中涉及到的方面不够多,也不够深,但是作为一种研究教育问题的新的视角,它必定会在教育领域大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