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教育本科师范生在朗诵训练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在课堂当中营造良好的朗诵氛围,注重朗诵实践与朗诵技巧相结合,并辅助以现代化多媒体和摄影摄像手段,适时搭建朗诵表演的平台,最后进行训练反思和总结。这样,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就能在朗诵表演的训练中找到自信并乐于展示,提高朗诵的水平,为今后走上小学教师的岗位打下基础。
关键字:小学教育 本科生 朗诵训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
朗诵是本科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之一。一个朗诵水平不高的师范生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不能较好地传递出文章的语言艺术之美,不仅使得语文的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打击教师教学的自信心。笔者现就如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朗诵水平谈谈心得和体会。
一、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师范类本科生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普遍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量,某些学生还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但知识的积累并不代表具有相应的口语表达水平。大部分的学生已经习惯课堂当中的教师教授、自己学习的状态,习惯于紧闭双唇接受各种信息,不习惯张口进行表达,更不用说情感的抒发。因此,学生的心理是惧怕走上讲台的,更不用说释放情感,大声朗诵了。让学生过心理关是朗诵训练的首要条件。这里几种方法提供参考:
一是播放以往学生的朗诵视频,增强学生学习和训练的自信心。鼓励学生:“都是一个起点,别人行我也行!”。二是教师做示范,通过示范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告诉学生:“朗诵是一项很美的语言艺术。”三是制定鼓励制度,通过加分或其他奖励方式让学生有学习朗诵、展示自我的动力。(四)是下达任务督促学生。如明确朗诵训练结束后进行朗诵测验,并将测验成绩纳入期评分数之中,让学生不懈怠和马虎。
以上几种方式是笔者在实际教学当中使用的,效果较好。
二、营造良好的朗诵氛围
营造良好的朗诵氛围对于朗诵训练至关重要。笔者所在的本科院校,学生上课的教室讲台和桌椅是可以移动的。为了让朗诵者和其他学生能全方位的展示和观看,每次训练教室桌椅的摆放是有讲究的:将桌椅摆放在除黑板一方的其他三个面,中间留出空地,形成一个中间是舞台,周围是观众的表演场地。这样一来,每次的训练课,学生都有在一个舞台训练的感觉,有利于激发学生展示自己、进行表演的欲望。实践证明,教室的格局改变之后,训练的效果更好,学生的展示欲望更强。
三、朗诵实践与技巧结合
传统的朗诵教学大多遵循先教授朗诵技巧,再进行朗诵实践的步骤。笔者认为,这种重步骤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挥,过于强调技巧的作用,而忽略了感情表达得重要性。鉴于此,笔者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先不讲授技巧,而是让学生自行准备,自主发挥。在学生进行表演之后,再根据朗诵作品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指导。具体指导的同时涉及技巧的表达。笔者始终认为,于朗诵而言,在语音标准的基础之上,朗诵者建立在对作品理解的基础上的真情实感比注意表达的技巧更能打动人。
三、用现代技术辅助训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走人了课堂。笔者在授课时,采用摄像和拍照的方式留下学生训练的场景。通常的做法是,将朗诵者朗诵的过程拍摄下来(一般使用手机,间或使用照相机),在评价过程中一边用多媒体设备回放,一边实时讲解,并当场对朗诵者进行训练。其他的学生在观看视频回放的同时,又现场观看了改善后的情形,便形成了深刻的印象。在给朗诵者手把手进行指导后,笔者往往还会要求朗诵者再来一遍。第二遍同样进行摄像,最后会将两次摄像的视频进行比较播放,让朗诵者和其他学生加深印象。需要注意的是,保留的视频在经过学生的同意后须严格保管,以后做为教学资料使用。
四、搭建朗诵展演的平台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状态会越来越好,在此阶段训练完成之前,如能给学生搭建一个朗诵作品的平台,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朗诵训练告一段落时,进行一次全年级的“朗诵作品展演”汇报活动,场地安排在学校的剧院或报告厅,并邀请相关的领导和学生前来观看。这项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正式的舞台上进行朗诵形式的锻炼,既增强了学生朗诵表演的自信心,又具有成就感。展演的朗诵节目除了课堂训练表现较好的节目之外,还应吸收和发动班级其他学生上台进行表演。由于已经有了训练基础,只要稍加指导和排练,展演活动就可以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和较好的效果。
五、保存资料并分析总结
课堂及展演活动训练完成之后,所有的影像资料都应保存完整。一来便于以后的教学;二来一些较优秀的作品还可以送去参加竞赛或展演;三是便于回顾、分析和总结经验。这样一来,训练的效果将会越来越好。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本科师范生在朗诵训练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在课堂当中营造良好的朗诵氛围,注重朗诵实践与朗诵技巧相结合,并辅助以现代化多媒体和摄影摄像手段,适时搭建朗诵表演的平台,最后进行训练反思和总结。只有这样,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才能在朗诵表演的训练中找到自信并展示自己,从而提高在语言艺术表达的水平,为今后走上小学教师的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诵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李红岩.诗歌朗诵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赵亚娟.朗讀训练—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J]新课程(小学)2010.(03).
关键字:小学教育 本科生 朗诵训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
朗诵是本科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之一。一个朗诵水平不高的师范生在小学各科教学中,尤其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不能较好地传递出文章的语言艺术之美,不仅使得语文的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打击教师教学的自信心。笔者现就如何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朗诵水平谈谈心得和体会。
一、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
师范类本科生经过三年的高中学习,普遍具有较多的知识储备量,某些学生还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但知识的积累并不代表具有相应的口语表达水平。大部分的学生已经习惯课堂当中的教师教授、自己学习的状态,习惯于紧闭双唇接受各种信息,不习惯张口进行表达,更不用说情感的抒发。因此,学生的心理是惧怕走上讲台的,更不用说释放情感,大声朗诵了。让学生过心理关是朗诵训练的首要条件。这里几种方法提供参考:
一是播放以往学生的朗诵视频,增强学生学习和训练的自信心。鼓励学生:“都是一个起点,别人行我也行!”。二是教师做示范,通过示范感染学生,熏陶学生。告诉学生:“朗诵是一项很美的语言艺术。”三是制定鼓励制度,通过加分或其他奖励方式让学生有学习朗诵、展示自我的动力。(四)是下达任务督促学生。如明确朗诵训练结束后进行朗诵测验,并将测验成绩纳入期评分数之中,让学生不懈怠和马虎。
以上几种方式是笔者在实际教学当中使用的,效果较好。
二、营造良好的朗诵氛围
营造良好的朗诵氛围对于朗诵训练至关重要。笔者所在的本科院校,学生上课的教室讲台和桌椅是可以移动的。为了让朗诵者和其他学生能全方位的展示和观看,每次训练教室桌椅的摆放是有讲究的:将桌椅摆放在除黑板一方的其他三个面,中间留出空地,形成一个中间是舞台,周围是观众的表演场地。这样一来,每次的训练课,学生都有在一个舞台训练的感觉,有利于激发学生展示自己、进行表演的欲望。实践证明,教室的格局改变之后,训练的效果更好,学生的展示欲望更强。
三、朗诵实践与技巧结合
传统的朗诵教学大多遵循先教授朗诵技巧,再进行朗诵实践的步骤。笔者认为,这种重步骤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发挥,过于强调技巧的作用,而忽略了感情表达得重要性。鉴于此,笔者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先不讲授技巧,而是让学生自行准备,自主发挥。在学生进行表演之后,再根据朗诵作品的内容进行具体的指导。具体指导的同时涉及技巧的表达。笔者始终认为,于朗诵而言,在语音标准的基础之上,朗诵者建立在对作品理解的基础上的真情实感比注意表达的技巧更能打动人。
三、用现代技术辅助训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技产品走人了课堂。笔者在授课时,采用摄像和拍照的方式留下学生训练的场景。通常的做法是,将朗诵者朗诵的过程拍摄下来(一般使用手机,间或使用照相机),在评价过程中一边用多媒体设备回放,一边实时讲解,并当场对朗诵者进行训练。其他的学生在观看视频回放的同时,又现场观看了改善后的情形,便形成了深刻的印象。在给朗诵者手把手进行指导后,笔者往往还会要求朗诵者再来一遍。第二遍同样进行摄像,最后会将两次摄像的视频进行比较播放,让朗诵者和其他学生加深印象。需要注意的是,保留的视频在经过学生的同意后须严格保管,以后做为教学资料使用。
四、搭建朗诵展演的平台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状态会越来越好,在此阶段训练完成之前,如能给学生搭建一个朗诵作品的平台,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在朗诵训练告一段落时,进行一次全年级的“朗诵作品展演”汇报活动,场地安排在学校的剧院或报告厅,并邀请相关的领导和学生前来观看。这项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正式的舞台上进行朗诵形式的锻炼,既增强了学生朗诵表演的自信心,又具有成就感。展演的朗诵节目除了课堂训练表现较好的节目之外,还应吸收和发动班级其他学生上台进行表演。由于已经有了训练基础,只要稍加指导和排练,展演活动就可以取得了较大的影响和较好的效果。
五、保存资料并分析总结
课堂及展演活动训练完成之后,所有的影像资料都应保存完整。一来便于以后的教学;二来一些较优秀的作品还可以送去参加竞赛或展演;三是便于回顾、分析和总结经验。这样一来,训练的效果将会越来越好。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本科师范生在朗诵训练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在课堂当中营造良好的朗诵氛围,注重朗诵实践与朗诵技巧相结合,并辅助以现代化多媒体和摄影摄像手段,适时搭建朗诵表演的平台,最后进行训练反思和总结。只有这样,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才能在朗诵表演的训练中找到自信并展示自己,从而提高在语言艺术表达的水平,为今后走上小学教师的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诵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李红岩.诗歌朗诵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3]赵亚娟.朗讀训练—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J]新课程(小学)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