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台湾日据时期的民间方言歌谣,特别是闽南和客家民歌,具有中国传统民歌的含蓄、达观、凄婉等特质,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台湾南岛语系群族歌谣则在本民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的情况下,发挥了传承历史记忆的功用。这些民间歌谣贴近乡土。反映了底层民众的真实声音,它生命力强,不易为统治当局所扭曲变形,为文人作家提供了鲜活丰富的素材和生动活泼的语汇。在此基础上,文人创作的闽南语歌谣以及闽南语流行歌开始在台湾出现。
关键词:台湾;日据时期;民间文学;方言歌谣
中图分类号:I27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2-0052-06
一、台湾民间歌谣的流播
民间文学是其它各种文学的源头,作为民间文学一种的民间歌谣是原生态的文学,大部分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口承文学。民间歌谣最贴近乡土,最能够反映底层民众的真实声音,它生命力强,也不易为统治者所扭曲变形,且能够为文人作家提供鲜活丰富的素材和生动活泼的语汇。
起源自《诗经·国风》的搜集、整理民间歌谣的传统同样被台湾文化人所继承。基隆人叶俊麟一生创作了八千多首台湾歌谣词作(含仿作)。郑坤五、陈宗英、商工、李献璋等人曾经做过民间歌谣的采集工作。台湾民间歌谣分布范围较广,在台南《三六九小报》和台北《台湾新民报》曾经刊载过台湾各地的歌谣。如李献璋曾经搜集过这样一首歌谣:
《嘘吁挨》
嘘吁挨,筛米筛粟来饲鸡,/饲鸡通叫更,饲狗通吠瞑,/饲后生养老垂,饲查某囝别人。
歌谣中的“挨”(e1)、“鸡”(ke1)、“更”(kenn1)、“瞑”(me5)、“垂”(sue5)等字,用漳州腔的闽南话来读才可以押韵,由此可知,此歌谣应源自福建漳州。这首童谣至今在台湾仍很常见。李献璋《台湾民间文学集》(1936),收录了四首类似母题的歌谣。谢云声《闽歌甲集》(1928)也收了一首,附注“通行泉州、厦门,南安所唱的末句是‘饲大猪趁大钱’,与泉厦不同,但流行台湾,与此亦稍有不同。”
类似这类传承民族历史记忆的民间传统歌谣举不胜数。如“丢丢铜仔”这首台湾民谣,1943年4月20日,吕泉生根据宋非我的唱词,编成了合唱曲。在日据末期,吕泉生参加了由一些台湾青年组织的“厚生演剧研究会”,排演由张文环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本《阉鸡》,即将《丢丢铜仔》和《六月田水》等歌谣作为舞台背景音乐,受到群众欢迎,日据当局看到这几首台湾民谣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曾下令禁唱这些歌曲。《丢丢铜仔》的歌词如下:
火车行到伊都,阿末伊都丢,唉唷磅空内。
磅空的水伊都,丢丢铜仔伊都,阿末伊都,丢仔伊都滴落来。
该歌谣主要由象声词组成,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和滴水的声音,淳朴而独具韵味。
有一些歌谣,主要反映的是乡土生活与寓教于乐的童话想像,饶有风趣。如《芬园乡志》记载了该乡的歌谣:
《教你歌》
教你歌教你曲教你田头田尾予虎逐逐上山挽猪麻挽几斗挽二斗一斗曝土脚 一斗曝厝顶乌屋白鸟来偷食公仔围婆仔掠煮煮咧公家食公仔挟一块婆仔挟一叉公仔举畚担婆仔喊毋敢公仔举蔑 婆仔宓灶前公仔食土豆婆仔宓灶后
《龙眼》
龙眼壳绣红鞋绣月半银针咬银线银线板板板摇摇几蕊摇二蕊一蕊跤落土一蕊跤落水喊姑拾姑毋拾喊嫂拾嫂毋拾老婆拾起来姑亦爱嫂亦爱老婆开门剥芥菜青的送先生黄的送秀才骑马隆隆来阉鸡摔死掠来食着苦tete放火烧大伯大伯走上山放火烧大官大官走落海放火烧狗屎狗屎臭签签无油通煮豆签豆签涩涩尻川摄摄
还有一些歌谣是童谣,歌词简洁流畅,而又意味深长,具有教育功能。比如:
《人插花》
依插花,伊插草。/侬抱婴,伊抱狗。/侬坐轿,伊坐粪斗。/侬困眠床,伊困屎礐仔口。
廖汉臣认为:“这是首讥讽日本人的生活习俗的童谣。‘人,是指我们中国人,‘伊’是指日本人。大意是说:人家头发上簪插花蕊,而日本人却插草叶;人家怀中抱的是婴儿,而日本人却抱着狗;人家坐的是轿,而日本人坐的是车斗一翻,状似粪斗的人力车;日本女人在未论及婚嫁,就跟男人私奔;人家睡的是床铺,而日本人却睡在榻榻米的厕所旁。日人侵台,先以高压手段统治,后却以同化政策,然其生活习惯,与我们不同,故作童谣讥笑,使幼苗中都有敌忾心,视日本为夷狄,非我族类。”在闽南谢云声《闽歌甲集》里也收录了这首歌谣。并注明“通行泉州、厦门。”因此,此歌谣源自福建泉州,应属传统歌谣。
台湾的移民祖先有两种:第一种是闽南移民,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七八,多来自福建漳州、泉州。他们的歌用闽南语创作,称闽南民歌。他们的民歌,一部分是从大陆流传进去的,和福建民谣很相似;另一部分民歌,当地乡土气息浓厚,全为新作,其内容与艺术风格,均有其特色。闽南民歌主要流传地是台湾北部的宜兰,中部的彰化,南部的恒春。黄得时曾按此类歌的形态,分为“七字仔”(又称七字仔调)和“杂念仔”(又称杂念调)两大调类。七字仔又分为山歌调、五更鼓调、十二月调、数目调、名目调、嵌字调、台日调、相褒调。杂念仔又分为十二月调、数目调、问答调、名产调、联锁调、急口令。这两大类民歌,后来演变成所谓台北调、彰化调、恒春调、宜兰调、台南调等各地的新律调。各个行业也有不同的民歌,如农夫的情歌、耕作歌;艺妲酒女的《叹烟花》、《闹五更》;民间仪式所用的《哭调》;道士的《司公调》;诗人的《吟诗调》等。此外还有日常活动时所用的,如饮酒时唱的《酒拳歌》、儿童游乐时唱的《童谣儿歌》等。
第二种移民,是客家移民,约占台湾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多来自广东嘉应州和潮州、惠州。他们“大部分聚居在桃园、新竹、苗栗、屏东等县市,东部的花莲,南部的高雄也不在少数。”他们的歌被称为客家民歌,流传于他们的聚居地。而其产生的中心地则是苗栗。其内容和风格,与闽南民歌不同,多属于《山歌》、《山歌仔》、《采茶歌》之类。大多是采茶劳动时触景生情,即兴而歌,随口而唱,想到什么唱什么,音凋韵律丰富多彩。后来,由“老凋山歌”、“山歌仔”、各种“小调”,发展到最普遍的“平板山歌”,统称为“九腔十八调”。
闽南和客家民歌,都具有中国传统民歌的乡愁、含蓄、达观、凄婉等特质。但两者的风格也不尽相同。连横说:“台湾之人,来自闽粤,风俗既殊,歌谣亦异,闽日南词,泉人尚之;粤日粤讴,以其近山,亦日山歌。南词之曲,文情相生;和以丝竹,其声悠扬,如泣如诉,听之使人意消。而粤讴则较悲越……勾栏所唱,始尚南词,间有小调”。道出了两者音乐特色的不同,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民间及勾栏(也包括妓院等烟花之地。)流传民歌的一些情况。
民间歌谣是庶民口头流传的文学形式,因此起初没有文字记录,只有通过文人整理才形诸文字。 民间歌谣往往被有目的地记录下来,其中出于政治目的的歌谣整理最为常见。周朝有乐官、采诗官的制度,孔子则曾编写《诗经》,其中的“国风”就是民间歌谣。后来有些地方歌谣也不断被一些文人采择,收录在他们的诗文集中。宋元的词、曲有一些即启发自民间歌谣。十九世纪以来,欧洲北部的近代民俗学研究风气日渐盛行,并东渐西传,二十世纪初传到中国。受其影响,中国近现代对于民间歌谣的重视于是生焉。1918年,顾颉刚等人在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开始进行歌谣、故事的调查。后来整理付印的有《吴歌甲集》、《广州儿歌甲集》等。最早的闽南语歌谣集是谢云声的《闽歌甲集》,是一本闽南地区的儿歌集。客家方言最大的民间文学资产是山歌,第一部客家山歌集是丘峻编《情歌唱答》(1928)。
台湾文化人对于台湾民歌比较完整的整理,最早的是郑坤五的《台湾国风》一集(1927)。但只收了情歌32首,后来李献璋《台湾民间文学集》有比较完整的收集,这两部著作可以说是日据时期台湾民间文学调查的集大成者。因为台北是日据时期殖民政府的首府,所以当时的台湾民间文学记录主要在台北地区。
在流行歌曲尚未在台湾发展前,就已经有闽南语民间歌谣在台湾民众生活中流传,这些早期的民间歌谣,有些是来自大陆各地的民间小调,是表达乡愁的原乡歌谣。有些则是在台湾生成,反映农村社会现象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早期的歌谣有《牛犁歌》、《饮酒歌》、《天黑黑》、《台东凋》、《劝世歌》、《做人的媳妇》、《丢丢铜仔》、《喔杠杠》、《摇囝仔歌》、《六月茉莉》、《桃花过渡》、《病子歌》、《五更鼓》等。如《天黑黑》:
天乌乌卜落雨阿公仔夯锄头仔卜掘芋/掘啊掘掘啊掘掘着一尾迪鳐鼓/咿呀嘿都真正趣味//天乌乌卜落雨阿公仔夯锄头仔卜掘芋/掘啊掘掘啊掘掘着一尾辿鱼留鼓/咿呀嘿都真正趣味//阿公仔卜煮成阿妈仔卜煮/二个相柏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哇哈哈/阿公仔卜煮成阿妈仔卜煮/二个相拍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哇哈哈/弄破鼎,弄破鼎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哇哈哈 哇哈哈 哇哈哈 哇哈哈
《天黑黑》(又称《天乌乌》)是台湾北部童谣。原是一种顺口溜的童谣念词,内容诙谐有趣,乡土色彩浓厚。据称发源于终年梅雨的台湾金瓜石一带。歌词是说阿公阿妈为了泥鳅要煮咸还是煮淡而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打破锅灶,表现了台湾民众丰富的想象力和乐观的性格。以“天黑黑,欲落雨”作为开头句子的歌谣在台湾分布极广,台北地区、彰化、嘉南平原、高雄地区及屏东地区均有,其原始发源地无法考证确定,随着各地习俗文化的变异,所衍生出来的念谣内容也不尽相同。
又如兰阳自然民谣《喔唝》:
十三十四电头鬃 啊喔唝 啊喔唝/阿母仔唔知囝轻重 亲像牡丹花当红啊/喔唝啊 喔唝 喔唝//十五十六转大人啊喔唝 啊喔唝/阿母仔唔知囝轻重 困着会寒 会冻啊/喔唝啊 喔唝 喔唝//十七十八当活动 啊喔唝 啊喔唝/阿母仔唔知囝轻重希望予囝早嫁/喔唝啊 喔唝 喔唝//十九二十半内行啊喔唝 啊喔唝/阿母仔唔知囝轻重亲晟赶紧甲阮放啊/喔唝啊 喔唝 喔唝该歌谣表现了孩子成长的历程和母子亲情。
客家山歌较普遍传唱的有《月光光,秀才娘》:
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前一口塘,放介鲤鱼八尺长。长介拿来炒酒食,短介拿来讨娘。
另如《新织笼》:
新织笼,纺纺花,拗朵花子供鹅嬷,鹅嬷面前一本书,拿奔阿哥去读书,阿哥捡到一条金腰带,拿奔阿嫂绣花鞋,绣到花鞋八九箱,拿奔上街叔婆牵新娘,新娘娘,问你来路有几长,十个长江九个凹,十炉佛子九炉香。
客家山歌纯朴自然,通俗上口,兴之所至,脱口而出。客家山歌的词和曲都非常丰富多彩,它是“客家人最主要、最具特色、也最为吸引人的艺术代表”。客家山歌音乐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形容客家山歌曲调繁多。其中,九腔为:海陆腔、四县腔、饶平腔、陆丰腔、梅县腔、松口腔、广东腔、广南腔、广西腔等。十八调为:平板、山歌仔、老山歌、思恋歌、病子歌、十八摸、初一朝、剪剪花、桃花开、上山采茶、瓜子仁、调五更、送金钗、打海棠、苦力娘、洗手巾、卖酒、桃花过渡、绣香包等。客家山歌传入台湾后,同样也有新的创造,同时也受到闽南歌仔的一些影响。如《渡台悲歌》描述一个客家青年听信了专门揽客偷渡的“客头”之言,来到台湾,备尝艰辛。从内容上看,显然受到闽南长篇走唱歌仔的影响。反之,客家山歌也会影响闽南歌仔。
二、台湾少数民族的歌诗
此时期,台湾南岛语系群族大约有四十万人口,占台湾总人口的百分之二。他们生活较特殊,文化进步较缓慢,但有着多种多样的口承文学类型。史惟亮认为,“山地各族,因为他们仍然过着较少被都市文明侵袭的部落生活,乃能保持了他们民歌的纯;因为他们长期音乐生活的繁衍,乃能使他们的民歌多姿多彩。”这是对当时高山族民歌流传与保存情况的较为正确的估价。
对于台湾南岛语系群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在1885~1887年间开始。台湾鹅鸾鼻灯塔守望人、英国George Taylor是第一个著文介绍原住民神话故事的人。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来台日本人开始采录台湾原住民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主要用日文在东京发表。也编各种选集,如1923年在台北出版的佐山融吉、大西吉寿编《生番传说集》,小川尚义、浅井惠伦的《原语台湾高砂族传说集》、川合真永《台湾笑话集》、片冈严《台湾风俗志》等,但日人资料均不附原文。后来则有李献璋的《台湾民间文学集》和娄子匡、江肖梅等的相关著作。
南岛语系群族有着多样的歌谣音乐类型。如布农族的歌谣,保留着人类最原始的歌唱方式,少有乐器,没有舞蹈,并将自然和谐的美学理念与沉潜内敛的社会观,完全融入音乐;邹族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变,表现为传统生活性音乐和朗诵式歌谣曲风,其中对唱之歌流传最广,如勤勉歌、捉螃蟹歌、滑稽歌等歌谣;排湾族的婚礼歌谣、情歌对唱、祭仪性歌谣、童谣极具特色,其词意生动而富文学、哲学兴味。
南岛语系群族的歌谣音乐与其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如农耕歌、狩猎歌、情歌、捕鱼歌、祈祷丰收歌、战歌、驱魔歌等,不仅用于娱乐、抒情,更有宗教、社会等功能。由于台湾南岛语系群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因此歌谣还有传承历史记忆的功用,如祖灵歌、传说歌等。但以渔猎、农耕为主要生活形态的南岛语系群族,随着生活空间的日渐狭小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其歌谣音乐也逐渐改变了风貌。统治台湾的日本人,常常歧视他们,删改其民谣,逼迫他们改变曲调,并唱日语歌词。如一些阿美族民歌中有了汉族小调的韵味;日本殖民统治使一些阿美族民歌中有了日本小调的风格;西洋传教士所带来的教会音乐,使其歌诗中多了圣乐歌咏的部分,如:
(1)《怜悯吾等》(按:赛夏族旋律,以客家语唱) 求主怜悯捱等,/求主怜悯捱等,/求主怜悯捱等,/主阿,求汝怜悯捱,/基督求汝怜悯捱,/主啊,求汝怜悯捱,/主啊,求汝怜悯捱,/基督,求汝怜悯捱,/主啊,求汝怜悯捱。
(2)《上帝创造天与地》(按:平埔调)
上帝创造天与地,生成万物各项能/功劳极大又极阔,一世称呼永无息
日头发现光满天,日落月出照暗冥/日月星辰拢显明,上帝主宰大权能
土地所生的五谷,花园青翠的树木/水内所有的鱼鳖,拢是上帝作的物
天中所飞的乌只,上帝给伊食够额/以及至细的虫蚪,无出上帝心以外上帝照顾世间人,不论本国与外邦/绘阮各自的米粮,兼有厝宅及衣裳
上帝的恩祷不尽,差遣耶稣救万民/大家着用真实心,给祂感谢诗来吟
(3)《至尊上帝至仁爱》(平埔调)
至尊上帝至仁爱,照顾咱人好款待/天地万物祂创造,咱着诚心来服事
可惜人人心黑暗,携趁魔鬼行恶事/放纵私欲逆天命,雕刻偶像去跪拜
感谢上帝极怜悯,差遣耶稣降落来/显出仁爱给人信,担当咱罪受陷害
今当反悔信靠主,可到天堂好所在/福气满满拢齐备,永远享受无挂碍
(4)《咱人生命无定着》(平埔调)
咱人生命无定着,一寸光阴当宝惜/生前紧紧反悔罪,死后欲改无机会
个人出世空手来,计谋富贵积钱财/到尾过往空手去,家业富贵拢放离
人客一冥宿客馆,天光起身无迟缓/咱站世间如出外,盼望天顶永远住
据台湾民族音乐理论家史惟亮说:台湾光复前最大规模的山地高山族民歌采集工作,是1943年春天在日本音乐家黑泽隆朝氏主持下进行的。那一次的采集成果至为丰硕,他录去了录音片四百面及搜集了许多乐器资料,后来并从这些录音片中选择整理,交给胜利唱片公司出版了26张“台湾民族音乐”唱片;同时还拍了十卷“台湾的艺能”电影记录片。这些材料使黑泽在战后成了研究台湾山地音乐的权威。而这一份材料,迄今尚未整理出版。从清康熙六十一年的无谱歌词,到40年前黑泽以科学工具的大规模采录,其间相距(1721~1943)220余年,但是这些研究,都未对台湾山地音乐起任何刺激或推进的作用。
三、文人创作的闽南语歌谣与流行歌
在各类民间方言歌谣的发展流播的基础上,文人创作的闽南语歌谣以及闽南语流行歌开始在台湾出现。
闽南语文人创作歌谣发轫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台湾非武装抗日运动的方兴未艾的时候。作品有《台湾自治歌》、《咱台湾》及《农民谣》等。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台湾文化协会的外围组织电影放映队“美台团”就曾创作了“团歌”。1924年,蔡培火在狱中写了一首《台湾自治歌》,表达了抗日思想。1924年7月,蔡培火在“新竹台中震灾义捐音乐会”演唱了自己作词作曲的《赈灾慰问歌》。1931年,留日音乐家李金土根据赖和的词,创作了《农民谣》。这些歌曲虽然影响不大,但是却引导了台湾歌仔与现代音乐的结合,以及知识分子歌词创作的新潮流,是闽南语流行歌的萌芽。
日据时期闽南语流行歌的发展,应归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电影和唱片等娱乐工业的兴起。当时的电影尚为默片,每部电影都需要专门人员在一旁解说,是为“辩士”。1932年,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出品的《桃花泣血记》到台湾放映,片商为了加强宣传,招徕观众,邀请台北著名“辩士”詹天马作词,由王云峰作曲,制作一首宣传歌曲,在乐队游行宣传时吹奏。宣传单上还印上该曲的歌词。作为宣传歌曲的《桃花泣血记》,出乎意料地大受欢迎而流传开来,由此也提升了电影的卖座率。当时台湾“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将《桃花泣血记》灌录成唱片发行,并广纳词曲创作人才,掀起闽南语流行歌曲创作热潮的序幕。而《桃花泣血记》也成为台湾第一首闽南语流行歌。受《桃花泣血记》启发,嗣后来台放映的《忏悔》等电影,也都先制作宣传歌曲,再灌录唱片发行,同样引起轰动。此后,该唱片公司每月都有新歌问世。闽南语流行歌变成了一种时尚、潮流。当时有Columbia(译为“古伦美亚”或“哥伦比亚”)、Victo-ry(胜利)、POLYDOR(宝利多)、TaiHei(太平)、Techibu(帝蓄)等五大唱片公司出版流行歌曲,形成了一股流行歌潮流。接着,文声、博友乐、台湾、日本、东亚及OK等唱片公司相继成立。众多公司的激烈竞争,进一步刺激了闽南语流行歌的发展。1937年,日据当局全面禁用汉文,唱片业遭此打击,纷纷停业,闽南语流行歌进入了低谷。1939年,在“亚洲”唱片公司发行《港边惜别》等歌曲后,闽南语流行歌被禁止发行。在1932年至1939年前后不到八年的时间里,共有五百首以上的闽南语流行歌灌制成唱片。其中重要的作品及其词曲作者有:
作词者:詹天马《桃花泣血记》;李临秋《人道》、《忏悔》、《望春风》、《四季红》、《一个红蛋》、《对花》;陈达儒《农村曲》、《三线路》、《白牡丹》、《心酸酸》、《青春岭》、《满山春色》、《港边惜别》、《阮不知啦》;陈君玉《恋爱列车》、《南风谣》、《月月红》;周添旺《春宵梦》、《春宵吟》、《月夜愁》、《雨夜花》、《碎心花》、《河边春梦》;林清月《老青春》;廖汉臣《琴韵》;黄得时《美丽岛》、《田家乐》。
作曲者:邓雨贤《河边春梦》、《望春风》、《满面春风》、《雨夜花》、《春宵吟》、《四季红》、《碎心花》;苏桐《倡门贤母》、《忏悔》、《农村曲》、《日日春》、《双雁影》;王云峰《桃花泣血记》、《怪绅士》;姚赞福《心酸酸》、《悲恋的酒杯》;陈秋霖《海边风》、《白牡丹》、《满山春色》;吴成家《心茫茫》、《港边惜别》;邱再福《人道》、《笼中鸟》;林绵隆《三线路》、《那无兄》、《心惊惊》;张福兴《路滑滑》。
在日据时期,有的国语(白话)文学作家也写作过方言歌词,从而为方言文学灌注了新文学与新文化的血液。也同时说明了台湾方言的发展与整个台湾现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是一致的,与国语(白话)文学和文言文学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并没有游离于新文化运动的潮流之外。台湾方言文学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支流脉。如,黄得时作词、朱火生作曲的闽南语流行歌《美丽岛》:“你看咧一二三水牛吃草过田岸/鸟秋娘啊来做伴胛脊顶骑咧看高山/美丽岛美丽岛咱台湾”便是国语新文学内容、文言文学形式、方言民间文学的韵律三者完美的结合。
台湾日据时期的民间方言歌谣及其在此基础上得以创作的流行歌,特别是闽南和客家民歌,与大陆的中华祖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关联,是中华文化的一利,亚文化形态,它反映了台湾民众的真实声音,起到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献璋,台湾民问文学集[M],台北:台湾文艺协会,1936:240,
[2]海洋岛人,大稻埕童歌抄[J],民俗台湾,1943,3(1):20,
[3]谭达先,论港澳台民间文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史惟亮,音乐向历史求证[M],台北:中华书局印刷厂,1974:71,
[5]颜文雄,台湾民谣(二)[M],台北:台湾音乐研究所,1969:6,
[6]陈运栋,客家人[M],台北;联亚出版社,1978:225,
[7]连横,台湾通史(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34-435,
[8]陈耕,闽台民间戏曲的传承与变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89,
[9]赖碧霞,台湾客家山歌[M],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1983:1-2,
[10]汪毅夫,台湾社会与文化[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65,
[11]史惟亮,论民歌[M],台北:幼狮书店,1967:39-40,
[12]许常惠,中国音乐要往哪里去?[M],台北:文星书店,1964:93,
责任编辑 吴晓红
关键词:台湾;日据时期;民间文学;方言歌谣
中图分类号:I27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2-0052-06
一、台湾民间歌谣的流播
民间文学是其它各种文学的源头,作为民间文学一种的民间歌谣是原生态的文学,大部分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口承文学。民间歌谣最贴近乡土,最能够反映底层民众的真实声音,它生命力强,也不易为统治者所扭曲变形,且能够为文人作家提供鲜活丰富的素材和生动活泼的语汇。
起源自《诗经·国风》的搜集、整理民间歌谣的传统同样被台湾文化人所继承。基隆人叶俊麟一生创作了八千多首台湾歌谣词作(含仿作)。郑坤五、陈宗英、商工、李献璋等人曾经做过民间歌谣的采集工作。台湾民间歌谣分布范围较广,在台南《三六九小报》和台北《台湾新民报》曾经刊载过台湾各地的歌谣。如李献璋曾经搜集过这样一首歌谣:
《嘘吁挨》
嘘吁挨,筛米筛粟来饲鸡,/饲鸡通叫更,饲狗通吠瞑,/饲后生养老垂,饲查某囝别人。
歌谣中的“挨”(e1)、“鸡”(ke1)、“更”(kenn1)、“瞑”(me5)、“垂”(sue5)等字,用漳州腔的闽南话来读才可以押韵,由此可知,此歌谣应源自福建漳州。这首童谣至今在台湾仍很常见。李献璋《台湾民间文学集》(1936),收录了四首类似母题的歌谣。谢云声《闽歌甲集》(1928)也收了一首,附注“通行泉州、厦门,南安所唱的末句是‘饲大猪趁大钱’,与泉厦不同,但流行台湾,与此亦稍有不同。”
类似这类传承民族历史记忆的民间传统歌谣举不胜数。如“丢丢铜仔”这首台湾民谣,1943年4月20日,吕泉生根据宋非我的唱词,编成了合唱曲。在日据末期,吕泉生参加了由一些台湾青年组织的“厚生演剧研究会”,排演由张文环同名小说改编的剧本《阉鸡》,即将《丢丢铜仔》和《六月田水》等歌谣作为舞台背景音乐,受到群众欢迎,日据当局看到这几首台湾民谣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曾下令禁唱这些歌曲。《丢丢铜仔》的歌词如下:
火车行到伊都,阿末伊都丢,唉唷磅空内。
磅空的水伊都,丢丢铜仔伊都,阿末伊都,丢仔伊都滴落来。
该歌谣主要由象声词组成,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和滴水的声音,淳朴而独具韵味。
有一些歌谣,主要反映的是乡土生活与寓教于乐的童话想像,饶有风趣。如《芬园乡志》记载了该乡的歌谣:
《教你歌》
教你歌教你曲教你田头田尾予虎逐逐上山挽猪麻挽几斗挽二斗一斗曝土脚 一斗曝厝顶乌屋白鸟来偷食公仔围婆仔掠煮煮咧公家食公仔挟一块婆仔挟一叉公仔举畚担婆仔喊毋敢公仔举蔑 婆仔宓灶前公仔食土豆婆仔宓灶后
《龙眼》
龙眼壳绣红鞋绣月半银针咬银线银线板板板摇摇几蕊摇二蕊一蕊跤落土一蕊跤落水喊姑拾姑毋拾喊嫂拾嫂毋拾老婆拾起来姑亦爱嫂亦爱老婆开门剥芥菜青的送先生黄的送秀才骑马隆隆来阉鸡摔死掠来食着苦tete放火烧大伯大伯走上山放火烧大官大官走落海放火烧狗屎狗屎臭签签无油通煮豆签豆签涩涩尻川摄摄
还有一些歌谣是童谣,歌词简洁流畅,而又意味深长,具有教育功能。比如:
《人插花》
依插花,伊插草。/侬抱婴,伊抱狗。/侬坐轿,伊坐粪斗。/侬困眠床,伊困屎礐仔口。
廖汉臣认为:“这是首讥讽日本人的生活习俗的童谣。‘人,是指我们中国人,‘伊’是指日本人。大意是说:人家头发上簪插花蕊,而日本人却插草叶;人家怀中抱的是婴儿,而日本人却抱着狗;人家坐的是轿,而日本人坐的是车斗一翻,状似粪斗的人力车;日本女人在未论及婚嫁,就跟男人私奔;人家睡的是床铺,而日本人却睡在榻榻米的厕所旁。日人侵台,先以高压手段统治,后却以同化政策,然其生活习惯,与我们不同,故作童谣讥笑,使幼苗中都有敌忾心,视日本为夷狄,非我族类。”在闽南谢云声《闽歌甲集》里也收录了这首歌谣。并注明“通行泉州、厦门。”因此,此歌谣源自福建泉州,应属传统歌谣。
台湾的移民祖先有两种:第一种是闽南移民,占总人口的十分之七八,多来自福建漳州、泉州。他们的歌用闽南语创作,称闽南民歌。他们的民歌,一部分是从大陆流传进去的,和福建民谣很相似;另一部分民歌,当地乡土气息浓厚,全为新作,其内容与艺术风格,均有其特色。闽南民歌主要流传地是台湾北部的宜兰,中部的彰化,南部的恒春。黄得时曾按此类歌的形态,分为“七字仔”(又称七字仔调)和“杂念仔”(又称杂念调)两大调类。七字仔又分为山歌调、五更鼓调、十二月调、数目调、名目调、嵌字调、台日调、相褒调。杂念仔又分为十二月调、数目调、问答调、名产调、联锁调、急口令。这两大类民歌,后来演变成所谓台北调、彰化调、恒春调、宜兰调、台南调等各地的新律调。各个行业也有不同的民歌,如农夫的情歌、耕作歌;艺妲酒女的《叹烟花》、《闹五更》;民间仪式所用的《哭调》;道士的《司公调》;诗人的《吟诗调》等。此外还有日常活动时所用的,如饮酒时唱的《酒拳歌》、儿童游乐时唱的《童谣儿歌》等。
第二种移民,是客家移民,约占台湾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多来自广东嘉应州和潮州、惠州。他们“大部分聚居在桃园、新竹、苗栗、屏东等县市,东部的花莲,南部的高雄也不在少数。”他们的歌被称为客家民歌,流传于他们的聚居地。而其产生的中心地则是苗栗。其内容和风格,与闽南民歌不同,多属于《山歌》、《山歌仔》、《采茶歌》之类。大多是采茶劳动时触景生情,即兴而歌,随口而唱,想到什么唱什么,音凋韵律丰富多彩。后来,由“老凋山歌”、“山歌仔”、各种“小调”,发展到最普遍的“平板山歌”,统称为“九腔十八调”。
闽南和客家民歌,都具有中国传统民歌的乡愁、含蓄、达观、凄婉等特质。但两者的风格也不尽相同。连横说:“台湾之人,来自闽粤,风俗既殊,歌谣亦异,闽日南词,泉人尚之;粤日粤讴,以其近山,亦日山歌。南词之曲,文情相生;和以丝竹,其声悠扬,如泣如诉,听之使人意消。而粤讴则较悲越……勾栏所唱,始尚南词,间有小调”。道出了两者音乐特色的不同,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民间及勾栏(也包括妓院等烟花之地。)流传民歌的一些情况。
民间歌谣是庶民口头流传的文学形式,因此起初没有文字记录,只有通过文人整理才形诸文字。 民间歌谣往往被有目的地记录下来,其中出于政治目的的歌谣整理最为常见。周朝有乐官、采诗官的制度,孔子则曾编写《诗经》,其中的“国风”就是民间歌谣。后来有些地方歌谣也不断被一些文人采择,收录在他们的诗文集中。宋元的词、曲有一些即启发自民间歌谣。十九世纪以来,欧洲北部的近代民俗学研究风气日渐盛行,并东渐西传,二十世纪初传到中国。受其影响,中国近现代对于民间歌谣的重视于是生焉。1918年,顾颉刚等人在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开始进行歌谣、故事的调查。后来整理付印的有《吴歌甲集》、《广州儿歌甲集》等。最早的闽南语歌谣集是谢云声的《闽歌甲集》,是一本闽南地区的儿歌集。客家方言最大的民间文学资产是山歌,第一部客家山歌集是丘峻编《情歌唱答》(1928)。
台湾文化人对于台湾民歌比较完整的整理,最早的是郑坤五的《台湾国风》一集(1927)。但只收了情歌32首,后来李献璋《台湾民间文学集》有比较完整的收集,这两部著作可以说是日据时期台湾民间文学调查的集大成者。因为台北是日据时期殖民政府的首府,所以当时的台湾民间文学记录主要在台北地区。
在流行歌曲尚未在台湾发展前,就已经有闽南语民间歌谣在台湾民众生活中流传,这些早期的民间歌谣,有些是来自大陆各地的民间小调,是表达乡愁的原乡歌谣。有些则是在台湾生成,反映农村社会现象和为人处世的道理。早期的歌谣有《牛犁歌》、《饮酒歌》、《天黑黑》、《台东凋》、《劝世歌》、《做人的媳妇》、《丢丢铜仔》、《喔杠杠》、《摇囝仔歌》、《六月茉莉》、《桃花过渡》、《病子歌》、《五更鼓》等。如《天黑黑》:
天乌乌卜落雨阿公仔夯锄头仔卜掘芋/掘啊掘掘啊掘掘着一尾迪鳐鼓/咿呀嘿都真正趣味//天乌乌卜落雨阿公仔夯锄头仔卜掘芋/掘啊掘掘啊掘掘着一尾辿鱼留鼓/咿呀嘿都真正趣味//阿公仔卜煮成阿妈仔卜煮/二个相柏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哇哈哈/阿公仔卜煮成阿妈仔卜煮/二个相拍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哇哈哈/弄破鼎,弄破鼎弄破鼎咿呀嘿都啷当叱当呛//哇哈哈 哇哈哈 哇哈哈 哇哈哈
《天黑黑》(又称《天乌乌》)是台湾北部童谣。原是一种顺口溜的童谣念词,内容诙谐有趣,乡土色彩浓厚。据称发源于终年梅雨的台湾金瓜石一带。歌词是说阿公阿妈为了泥鳅要煮咸还是煮淡而吵得不可开交,甚至打破锅灶,表现了台湾民众丰富的想象力和乐观的性格。以“天黑黑,欲落雨”作为开头句子的歌谣在台湾分布极广,台北地区、彰化、嘉南平原、高雄地区及屏东地区均有,其原始发源地无法考证确定,随着各地习俗文化的变异,所衍生出来的念谣内容也不尽相同。
又如兰阳自然民谣《喔唝》:
十三十四电头鬃 啊喔唝 啊喔唝/阿母仔唔知囝轻重 亲像牡丹花当红啊/喔唝啊 喔唝 喔唝//十五十六转大人啊喔唝 啊喔唝/阿母仔唔知囝轻重 困着会寒 会冻啊/喔唝啊 喔唝 喔唝//十七十八当活动 啊喔唝 啊喔唝/阿母仔唔知囝轻重希望予囝早嫁/喔唝啊 喔唝 喔唝//十九二十半内行啊喔唝 啊喔唝/阿母仔唔知囝轻重亲晟赶紧甲阮放啊/喔唝啊 喔唝 喔唝该歌谣表现了孩子成长的历程和母子亲情。
客家山歌较普遍传唱的有《月光光,秀才娘》:
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前一口塘,放介鲤鱼八尺长。长介拿来炒酒食,短介拿来讨娘。
另如《新织笼》:
新织笼,纺纺花,拗朵花子供鹅嬷,鹅嬷面前一本书,拿奔阿哥去读书,阿哥捡到一条金腰带,拿奔阿嫂绣花鞋,绣到花鞋八九箱,拿奔上街叔婆牵新娘,新娘娘,问你来路有几长,十个长江九个凹,十炉佛子九炉香。
客家山歌纯朴自然,通俗上口,兴之所至,脱口而出。客家山歌的词和曲都非常丰富多彩,它是“客家人最主要、最具特色、也最为吸引人的艺术代表”。客家山歌音乐素有“九腔十八调”之称,形容客家山歌曲调繁多。其中,九腔为:海陆腔、四县腔、饶平腔、陆丰腔、梅县腔、松口腔、广东腔、广南腔、广西腔等。十八调为:平板、山歌仔、老山歌、思恋歌、病子歌、十八摸、初一朝、剪剪花、桃花开、上山采茶、瓜子仁、调五更、送金钗、打海棠、苦力娘、洗手巾、卖酒、桃花过渡、绣香包等。客家山歌传入台湾后,同样也有新的创造,同时也受到闽南歌仔的一些影响。如《渡台悲歌》描述一个客家青年听信了专门揽客偷渡的“客头”之言,来到台湾,备尝艰辛。从内容上看,显然受到闽南长篇走唱歌仔的影响。反之,客家山歌也会影响闽南歌仔。
二、台湾少数民族的歌诗
此时期,台湾南岛语系群族大约有四十万人口,占台湾总人口的百分之二。他们生活较特殊,文化进步较缓慢,但有着多种多样的口承文学类型。史惟亮认为,“山地各族,因为他们仍然过着较少被都市文明侵袭的部落生活,乃能保持了他们民歌的纯;因为他们长期音乐生活的繁衍,乃能使他们的民歌多姿多彩。”这是对当时高山族民歌流传与保存情况的较为正确的估价。
对于台湾南岛语系群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工作,在1885~1887年间开始。台湾鹅鸾鼻灯塔守望人、英国George Taylor是第一个著文介绍原住民神话故事的人。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来台日本人开始采录台湾原住民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主要用日文在东京发表。也编各种选集,如1923年在台北出版的佐山融吉、大西吉寿编《生番传说集》,小川尚义、浅井惠伦的《原语台湾高砂族传说集》、川合真永《台湾笑话集》、片冈严《台湾风俗志》等,但日人资料均不附原文。后来则有李献璋的《台湾民间文学集》和娄子匡、江肖梅等的相关著作。
南岛语系群族有着多样的歌谣音乐类型。如布农族的歌谣,保留着人类最原始的歌唱方式,少有乐器,没有舞蹈,并将自然和谐的美学理念与沉潜内敛的社会观,完全融入音乐;邹族的音乐文化丰富多变,表现为传统生活性音乐和朗诵式歌谣曲风,其中对唱之歌流传最广,如勤勉歌、捉螃蟹歌、滑稽歌等歌谣;排湾族的婚礼歌谣、情歌对唱、祭仪性歌谣、童谣极具特色,其词意生动而富文学、哲学兴味。
南岛语系群族的歌谣音乐与其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如农耕歌、狩猎歌、情歌、捕鱼歌、祈祷丰收歌、战歌、驱魔歌等,不仅用于娱乐、抒情,更有宗教、社会等功能。由于台湾南岛语系群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因此歌谣还有传承历史记忆的功用,如祖灵歌、传说歌等。但以渔猎、农耕为主要生活形态的南岛语系群族,随着生活空间的日渐狭小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其歌谣音乐也逐渐改变了风貌。统治台湾的日本人,常常歧视他们,删改其民谣,逼迫他们改变曲调,并唱日语歌词。如一些阿美族民歌中有了汉族小调的韵味;日本殖民统治使一些阿美族民歌中有了日本小调的风格;西洋传教士所带来的教会音乐,使其歌诗中多了圣乐歌咏的部分,如:
(1)《怜悯吾等》(按:赛夏族旋律,以客家语唱) 求主怜悯捱等,/求主怜悯捱等,/求主怜悯捱等,/主阿,求汝怜悯捱,/基督求汝怜悯捱,/主啊,求汝怜悯捱,/主啊,求汝怜悯捱,/基督,求汝怜悯捱,/主啊,求汝怜悯捱。
(2)《上帝创造天与地》(按:平埔调)
上帝创造天与地,生成万物各项能/功劳极大又极阔,一世称呼永无息
日头发现光满天,日落月出照暗冥/日月星辰拢显明,上帝主宰大权能
土地所生的五谷,花园青翠的树木/水内所有的鱼鳖,拢是上帝作的物
天中所飞的乌只,上帝给伊食够额/以及至细的虫蚪,无出上帝心以外上帝照顾世间人,不论本国与外邦/绘阮各自的米粮,兼有厝宅及衣裳
上帝的恩祷不尽,差遣耶稣救万民/大家着用真实心,给祂感谢诗来吟
(3)《至尊上帝至仁爱》(平埔调)
至尊上帝至仁爱,照顾咱人好款待/天地万物祂创造,咱着诚心来服事
可惜人人心黑暗,携趁魔鬼行恶事/放纵私欲逆天命,雕刻偶像去跪拜
感谢上帝极怜悯,差遣耶稣降落来/显出仁爱给人信,担当咱罪受陷害
今当反悔信靠主,可到天堂好所在/福气满满拢齐备,永远享受无挂碍
(4)《咱人生命无定着》(平埔调)
咱人生命无定着,一寸光阴当宝惜/生前紧紧反悔罪,死后欲改无机会
个人出世空手来,计谋富贵积钱财/到尾过往空手去,家业富贵拢放离
人客一冥宿客馆,天光起身无迟缓/咱站世间如出外,盼望天顶永远住
据台湾民族音乐理论家史惟亮说:台湾光复前最大规模的山地高山族民歌采集工作,是1943年春天在日本音乐家黑泽隆朝氏主持下进行的。那一次的采集成果至为丰硕,他录去了录音片四百面及搜集了许多乐器资料,后来并从这些录音片中选择整理,交给胜利唱片公司出版了26张“台湾民族音乐”唱片;同时还拍了十卷“台湾的艺能”电影记录片。这些材料使黑泽在战后成了研究台湾山地音乐的权威。而这一份材料,迄今尚未整理出版。从清康熙六十一年的无谱歌词,到40年前黑泽以科学工具的大规模采录,其间相距(1721~1943)220余年,但是这些研究,都未对台湾山地音乐起任何刺激或推进的作用。
三、文人创作的闽南语歌谣与流行歌
在各类民间方言歌谣的发展流播的基础上,文人创作的闽南语歌谣以及闽南语流行歌开始在台湾出现。
闽南语文人创作歌谣发轫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台湾非武装抗日运动的方兴未艾的时候。作品有《台湾自治歌》、《咱台湾》及《农民谣》等。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台湾文化协会的外围组织电影放映队“美台团”就曾创作了“团歌”。1924年,蔡培火在狱中写了一首《台湾自治歌》,表达了抗日思想。1924年7月,蔡培火在“新竹台中震灾义捐音乐会”演唱了自己作词作曲的《赈灾慰问歌》。1931年,留日音乐家李金土根据赖和的词,创作了《农民谣》。这些歌曲虽然影响不大,但是却引导了台湾歌仔与现代音乐的结合,以及知识分子歌词创作的新潮流,是闽南语流行歌的萌芽。
日据时期闽南语流行歌的发展,应归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电影和唱片等娱乐工业的兴起。当时的电影尚为默片,每部电影都需要专门人员在一旁解说,是为“辩士”。1932年,上海联华影片公司出品的《桃花泣血记》到台湾放映,片商为了加强宣传,招徕观众,邀请台北著名“辩士”詹天马作词,由王云峰作曲,制作一首宣传歌曲,在乐队游行宣传时吹奏。宣传单上还印上该曲的歌词。作为宣传歌曲的《桃花泣血记》,出乎意料地大受欢迎而流传开来,由此也提升了电影的卖座率。当时台湾“哥伦比亚”唱片公司将《桃花泣血记》灌录成唱片发行,并广纳词曲创作人才,掀起闽南语流行歌曲创作热潮的序幕。而《桃花泣血记》也成为台湾第一首闽南语流行歌。受《桃花泣血记》启发,嗣后来台放映的《忏悔》等电影,也都先制作宣传歌曲,再灌录唱片发行,同样引起轰动。此后,该唱片公司每月都有新歌问世。闽南语流行歌变成了一种时尚、潮流。当时有Columbia(译为“古伦美亚”或“哥伦比亚”)、Victo-ry(胜利)、POLYDOR(宝利多)、TaiHei(太平)、Techibu(帝蓄)等五大唱片公司出版流行歌曲,形成了一股流行歌潮流。接着,文声、博友乐、台湾、日本、东亚及OK等唱片公司相继成立。众多公司的激烈竞争,进一步刺激了闽南语流行歌的发展。1937年,日据当局全面禁用汉文,唱片业遭此打击,纷纷停业,闽南语流行歌进入了低谷。1939年,在“亚洲”唱片公司发行《港边惜别》等歌曲后,闽南语流行歌被禁止发行。在1932年至1939年前后不到八年的时间里,共有五百首以上的闽南语流行歌灌制成唱片。其中重要的作品及其词曲作者有:
作词者:詹天马《桃花泣血记》;李临秋《人道》、《忏悔》、《望春风》、《四季红》、《一个红蛋》、《对花》;陈达儒《农村曲》、《三线路》、《白牡丹》、《心酸酸》、《青春岭》、《满山春色》、《港边惜别》、《阮不知啦》;陈君玉《恋爱列车》、《南风谣》、《月月红》;周添旺《春宵梦》、《春宵吟》、《月夜愁》、《雨夜花》、《碎心花》、《河边春梦》;林清月《老青春》;廖汉臣《琴韵》;黄得时《美丽岛》、《田家乐》。
作曲者:邓雨贤《河边春梦》、《望春风》、《满面春风》、《雨夜花》、《春宵吟》、《四季红》、《碎心花》;苏桐《倡门贤母》、《忏悔》、《农村曲》、《日日春》、《双雁影》;王云峰《桃花泣血记》、《怪绅士》;姚赞福《心酸酸》、《悲恋的酒杯》;陈秋霖《海边风》、《白牡丹》、《满山春色》;吴成家《心茫茫》、《港边惜别》;邱再福《人道》、《笼中鸟》;林绵隆《三线路》、《那无兄》、《心惊惊》;张福兴《路滑滑》。
在日据时期,有的国语(白话)文学作家也写作过方言歌词,从而为方言文学灌注了新文学与新文化的血液。也同时说明了台湾方言的发展与整个台湾现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是一致的,与国语(白话)文学和文言文学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并没有游离于新文化运动的潮流之外。台湾方言文学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支流脉。如,黄得时作词、朱火生作曲的闽南语流行歌《美丽岛》:“你看咧一二三水牛吃草过田岸/鸟秋娘啊来做伴胛脊顶骑咧看高山/美丽岛美丽岛咱台湾”便是国语新文学内容、文言文学形式、方言民间文学的韵律三者完美的结合。
台湾日据时期的民间方言歌谣及其在此基础上得以创作的流行歌,特别是闽南和客家民歌,与大陆的中华祖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肉关联,是中华文化的一利,亚文化形态,它反映了台湾民众的真实声音,起到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献璋,台湾民问文学集[M],台北:台湾文艺协会,1936:240,
[2]海洋岛人,大稻埕童歌抄[J],民俗台湾,1943,3(1):20,
[3]谭达先,论港澳台民间文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4]史惟亮,音乐向历史求证[M],台北:中华书局印刷厂,1974:71,
[5]颜文雄,台湾民谣(二)[M],台北:台湾音乐研究所,1969:6,
[6]陈运栋,客家人[M],台北;联亚出版社,1978:225,
[7]连横,台湾通史(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34-435,
[8]陈耕,闽台民间戏曲的传承与变迁[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89,
[9]赖碧霞,台湾客家山歌[M],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1983:1-2,
[10]汪毅夫,台湾社会与文化[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65,
[11]史惟亮,论民歌[M],台北:幼狮书店,1967:39-40,
[12]许常惠,中国音乐要往哪里去?[M],台北:文星书店,1964:93,
责任编辑 吴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