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心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诚的爱心是一个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品质,在《语文课程标准》里把爱心教育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爱心表现形式有很多,如,对集体的热爱之心、对人的敬爱之心、对朋友的友爱之心、对弱者的怜爱之心等。真诚的爱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应该从小培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心。
  一、利用课文的内容优势,培養学生对集体的热爱之心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作品,内容涉及到人应该有怎样的对集体的爱心,怎样建立这种爱心、对人生的影响等,这是培养学生对集体有爱心的重要课程资源。
  笔者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明白集体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在的班级、学校是一个小集体,而这个小集体却是包容在家乡、祖国这个大集体之中的;其次让学生明白对集体有一颗热爱之心是非常有必要的。自古以来,很多名人就是因为抱有一颗对集体的热爱之心,在这颗心鞭策下发奋图强,最终取得成就而名垂千古。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从小就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这雄心其实就是对集体的热爱之心。要培养学生对集体的热爱之心,还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领略到祖国的大好河山:长城、故宫和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观、秦兵马俑的伟大、桂林山水的秀丽……然后激发他们对集体的热爱之心。在教学《小英雄雨来》时,笔者引导学生:为什么雨来在日本鬼子威逼利诱的情况下也不说出交通员李大叔的藏身处?甚至日本鬼子要枪毙他了也不说?表面看来是因为雨来爱大叔,从深一层分析,是因为雨来怀着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才会那么勇敢、机智地与日本鬼子斗争。这样一来,热爱集体、时刻为集体争光的种子就会无形中深深地扎根在学生幼小的心田里。他们会逐渐懂得热爱集体应该从一些细小的地方做起,从小做起。
  二、利用教材的榜样力量,培养学生对人的敬爱之心
  一个人会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对于教师,绝大多数学生都懂得尊重,可是对家人或其他人,却是不懂得尊重,特别是对家人,相当部分学生经常是冷眼相对。为了让学生形成对别人的敬爱,特别是对家长的孝顺、尊敬之心。
  在语文教材里,也有这方面的榜样力量,例如,笔者教学《秋天的怀念》时,问学生:面对作者的无理粗暴,他母亲的态度怎样?为什么作者的母亲都快去世了,作者还不知道她的病情?之后,笔者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能表达母亲情深的句子细读、品味、感悟,把自己的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从中领会亲人间的深情。然后联系实际,让学生谈谈对家长应该持怎样的态度?通过对比,让学生深深懂得孝顺、尊敬家长的重要。对家长需要如此,对其他人也要一样。让学生明白尊敬别人要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久而久之,学生对人的敬爱之心就会自然而然形成。教育学生对人要有敬爱之心的课文还很多,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
  三、文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相对照,培养学生对朋友的友爱之心
  在学校,经常会有一些学生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吵架;在社会,很多年轻人脾气暴躁,常因为斤斤计较一点小事就爆发“战争”……由此可见,在讲究“和谐”的今天,人与人之间友爱相处显得非常重要。语文教材给学生提供了大量正面教育内容:同学间和睦相处、互相帮助、富于爱心等。所以,笔者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强、模仿心理,结合教材的榜样人事,培养学生对朋友的友爱之心。
  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笔者先让学生吃透课文:课文讲的是在战争时期,孤儿阮恒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阮恒多朴实啊!接着我引导学生理解:阮恒误认为献了血自己就会死去,但他为什么还献血?因为他待人真诚、无私助人,因为他有友爱之心。然后引申:阮恒误认为献了血自己就会死去,但为了“她”能活下去,仍然坚持献血,并且医生问他时,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了“她是我的朋友”。对一个尚且不能叫出名字的“她”,阮恒也能伸出友谊之手,我们做人不也应该如此吗?
  四、回想教材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培养学生对弱者的怜爱之心
  现在社会进步了,人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所以很多学生平时都大手大脚,可是,到了要他们伸出援助之手时,他们却很不乐意,就算肯伸出援助之手的绝大多数是应付,这就说明他们对弱者的同情心非常冷漠。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反映人物悲惨命运的素材,为了培养学生对弱者的怜爱之心,我让学生回想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唤起学生的良知,产生对人类的无私爱心。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笔者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的内容后,布置了一篇作文《假如我遇到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学生尽情发挥。很多学生都能写出同情的话语和怎样帮助卖火柴的小女孩。然后我语重深长地教育学生:对于弱者,我们应该有怜爱之心,要毫不吝啬地伸出援助之手,要为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尽一份力。
  总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善于利用教材,对学生渗透爱心教育,让学生从小培养真诚的爱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他文献
本報综合消息 1月9日上午,广东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大会在广州召开,会上颁发了广东改革开放40周年优秀调研报告荣誉证书。广东省教育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汤贞敏研究员主持撰写,孙丽昕、王志强、陈小娟、张伟民、谭健欣等共同参与完成的《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与来自其他单位的37篇调研报告一起获此殊荣。  该报告系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委托项目的研究成果。课题组于2014年4月-20
中山小学坚持以学生为本,秉承“习惯引领发展,性格影响未来”的办学理念,用高雅文化引领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大力打造以“习性教育”为导向的和谐高雅校园。今年该校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大比拼,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并在各科组举办了校内青年教师基本功初赛,通过专业评委缜密的考察、考核,对各科组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进行综合评定、优中择优,共推选13名获胜者参加坪山区“新教育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他们
【摘要】语言有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语音是学好语言的基础,标准规范的语音更能实现有效的口语交际。新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音教学得到了更多重视,但囿于师资条件,农村学生的口语发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因此,语音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它的研究探索,仍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语言;语音教学;策略  语音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正确地发音,使其逐步实现表情达意和人际交流。从教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对于小学教育而言,除了要传授学生们文化知识以外,还要通过道德教育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本文就小学教育中道德教育的途径做了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教育;途径  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而言,道德教育是尤为重要的。通过
【摘要】生命是幸福生活的载体,失去了生命也就没有幸福可言;生命也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因为所有的财富都可以失而复得,而唯有生命只有一次。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一定要把生命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入手,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挫折教育、感恩教育使学生竖立正确的生命观,从而提高其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生命教育;安全意识;
【摘要】从小学生认知规律来看,其认知结构是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经验之间的同化和顺应的相互作用——活动而实现的,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的能力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我校利用在本社区开展的“治理污水,还河水清澈”的社会体验实践活动,深入社区,增强学生环保、爱家乡的意识。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了四个步骤进行:激发动机阶段、实践感受阶段、体验内化阶段、反馈外化阶段,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形成了认识自然、适应自然与社会的
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功,首推朗读。学生若要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就必须建立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之上,使其情感受到熏陶,从而进一步领略文章的美感以及节奏感,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充分发挥,而且在课堂上,学生的朗读时间要得到保证,并在朗读方法上不因循守旧,要有所创新,学生的朗读兴趣与欲望得到激发,达到提升阅读与审美水平的目的。通过实践,不同形式的朗读可以
【摘要】河源市紫金县苏区镇是东江革命的根据地之一,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将苏区镇独有的红色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既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事业改革的迫切需求,更是培育优秀学子的有效保障。现如今,大多数初中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影响,导致他们集体意识较差,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认知更是微乎其微。因此,这些学生需要沉淀自己的思想、提升自己的素养,不断学习红色文化。学校也应该把红色文化融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堪称典范的。特别是文章中的语言,既规范又精美,更是中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范本。那么,面对一篇文章,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品味语言的方法呢?  一、高屋建瓴览文章,由此入彼品语言  要品味一篇文章的语言,我们应当指导学生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体裁、感情、风格等跟语言千丝万缕的关系,指导学生从这些关系上入手来品味语言,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从文章的体裁与语言的关系上
【摘要】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中提出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亦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语文是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的课程,语文教育具有强烈的人文色彩。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素养;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