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血管外肺水、容量参数等多因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撤机失败的风险.方法 纳入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需上呼吸机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均在PiCCO监测下治疗,达到撤机标准后循序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撤机和拔管,根据48 h内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记录两组撤机前后各时间点(TO:撤机前;T1:撤机后1/2 h;T2:拔管后1/2 h)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
【机 构】
:
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急危重症医学部,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急危重症医学部,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急危重症医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管外肺水、容量参数等多因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撤机失败的风险.方法 纳入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需上呼吸机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均在PiCCO监测下治疗,达到撤机标准后循序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撤机和拔管,根据48 h内撤机结局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记录两组撤机前后各时间点(TO:撤机前;T1:撤机后1/2 h;T2:拔管后1/2 h)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肺血管渗透性指数(PVPI)、全心舒张末容积(GEDI),以及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用成组t检验和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撤机进程中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别,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各因素对感染性休克撤机失败的风险.结果 在T1、T2时两组的LG (ITBI)、LG (GEDI)和EVLWI均呈现增高趋势,相对撤机成功组,撤机失败组的LG (ITBI)、LG (GEDI)和EVLWI随撤机进程增加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VLWI和ITBI是本组感染性休克患者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0.89和6.65).结论 EVLWI、ITBI的变化与感染性休克患者撤离呼吸机结果的关系紧密,撤机过程中高水平的EVLWI、ITBI增加了撤机失败的风险。
其他文献
结核性肺毁损是指肺叶或一侧全肺有广泛的干酪病变、空洞、纤维化和支气管狭窄或扩张,肺功能已基本丧失,药物治疗难以奏效,且成为感染源,反复发生化脓菌或霉菌感染[1].手术切除不可逆的毁损肺组织,是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是由于毁损肺黏连严重,分离创面广,加上患者长期慢性消耗,体质较差,内科抗结核治疗所致肝功能异常,造成潜在凝血机制障碍,使手术术中、术后出血量大,手术风险极大[2-4].特别目前临床用血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常见病.AKI多继发于严重感染、大手术或休克,也有少部分继发于肾毒性药物.仅有30%的AKI患者具有基础肾脏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逆转AKI,但早期诊断难度较大.当常用的肾功能指标如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明显升高时,AKI已进展至晚期.近年来早期诊
降钙素原(PCT)是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由甲状腺C细胞生成,健康人血浆中含量极微(0.1μg/L),半衰期为25~30 h[1],在一般的情况下PCT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可通过特异蛋白裂解为降钙素及其产物[2].而在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和败血症时,PCT受细菌毒素和炎性细胞因子的诱导刺激,除去甲状腺以外的部位也可产生,但部位不明确,包括各种器官(例如肝脏)中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都可能成为PCT
目的 对9231例院间转诊患儿的准备时间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我国院间转诊模式是否及时、快速、有效,以便进一步针对影响准备时间的因素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收集9231例院间转诊患儿的性别、年龄、接电话时间、准备时间等基本资料,采用SPSS 18.0进行频数分析、x2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 本次研究的9231例院间转诊患儿的男女
目的 揭示叶黄素(lutein)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及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以L-蛋氨酸灌胃构建Wistar大鼠HHcy模型并用lutein行干预处理.检测HHcy大鼠及lutein干预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及调控抗氧化蛋白基因表达的转录激活因子Nrf2的基因表达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134.32±12.65) U/mL相比,HHcy
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病死率较高的临床综合征,主要有肾前性、药物性和感染中毒性肾损伤等几种类型[1].尽管对AKI已经进行了几十年的研究,但现在仍缺乏一种有效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microRNAs (miRNAs)是一种长度为19 ~ 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2].最近几年研究发现miRNAs不仅参与哺乳动物正常组织的生理活动,更能在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如肿瘤、心
患者,男,18岁,因“头部外伤3个月余,反复鼻出血4d”急诊转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月前头部外伤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颅底骨折、右侧视神经损伤”.查体:神志清,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3.5mm,直接光反射迟钝,左侧3.0mm,直接光反射灵敏,右眼视力下降,约2m处辨指,颈抵抗(-),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5级,双侧病理征阴性。
患者女,73岁,因“口服吡虫啉大半袋5个多小时”来诊.5h前患者口服大半袋吡虫啉(10g/袋,有效成份含量10%)后于当地医院催吐、洗胃后被送入急诊科.查体:T36.5℃,P 69次/min,R31次/min,BP 167/69mmHg (1 mmHg=0.133 kPa),浅昏迷(E2M4V4=GCS10),双瞳等大圆,直径约1 mm,光反射迟钝,口角有白沫,呼吸急促,心音正常,律齐,心脏各瓣膜
目的 比较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患者,并将脓毒症组进行亚组分析,探讨低磷血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按年份分层随机抽取脓毒症组患者312例与非脓毒症组患者300例,脓毒症组患者中革兰阴性菌(G-菌)感染170例,革兰阳性菌(G+菌)感染142例,均包括4种不同细菌的感染.收集、整理各组患者的血磷值,比较各组间的低血磷发生率、平均血磷浓度和相对危险度(RR).结果 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比较,低血磷发生率差异
野外医学是一个有着长远历史的多面性学科.谈到它的定义时我们必须考虑:获得医院内医疗处理的距离和所需的时间,受伤或患病的人员所参与的活动,受到持续性环境暴露的可能,医疗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救援人员和医护人员所要面对的风险.在野外医学中,一个灵活的计划、患者评估和撤离的方案是必须的.Howard D.Backer教授,“野外医学协会”前主席,极具说服力地对野外医学在其偏远性、生理特性、现场灵活处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