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糖尿病;保健指导;糖尿病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40-01
1 本研究的背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也是终身性疾病。其治疗也是终身性,糖尿病家庭应加强家庭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效的控制血糖,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维生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早期无症状,发展到症状期,可出现多尿、多食以及疲乏和消瘦等症状群。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之一。糖尿病的病因尚未阐明,作为一种多因性疾病,其发病原因相当复杂,既有非常明显的生物学原因,又有十分突出的心理社会原因。在生物学方面有遗传、肥胖、胰腺损伤和衰老等多种因素。在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心理应激、情绪紧张等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相关,这已被许多研究资料所证实。如在不愉快的负性生活事件作用下,在长期的心理应激与情绪紧张状态中,对于具有糖尿病素质的人可加速糖尿病发生;对轻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引起血糖的大幅度波动、升高,甚至可促使其体内酮体的出现和增高。至于心理应激、情绪紧张能否造成一个正常人发生糖尿病,还不能确定。
但心理应激与情绪紧张状态能使正常人出现和糖尿病人相类似的某些表现,如多尿、血糖升高、尿中含糖量增高已成事实;还会出现类似糖尿病样的葡萄糖耐量曲线,甚至能使血中和尿中的酮体增加。不过与糖尿病患者不同的是,正常人在消除心理应激与紧张情绪以后,很快就恢复正常,而糖尿病人就很难做到。据研究表明,由于对心理应激的反映,导致已经脆弱的胰腺细患有糖尿病的中老年朋友,首先要考虑如何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消除由于疾病所造成的消极情绪反应。由于病程的长期迁延,病情的反复波动以及时刻担心有可能出现的比糖尿病本身还要严重的并发症,这就使病人忍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心情十分焦虑、恐惧、沮丧、忧郁和痛苦。总之疾病会使病人经常陷入到那种难以自拔的消极情绪状态之中。而反过来,这种消极情绪状态,又往往成为病情反复和持续恶化的根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糖尿病的朋友进行心理治疗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帮助患者从这个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学会对消极情绪状态进行自我调控和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运用生物反馈训练和其他放松训练措施,使患者学会使用放松的方法去对抗平时可能出现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还可接受医生的解释、说理、疏导、安慰和心理支持等一般性的心理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消除各种消极情绪反应,确立积极的情绪状态,以便打破恶性循环,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研究糖尿病患者特点,提供更好的护理。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糖尿病人的心理特点,提出更好健康指导。
3 文献回顾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和遗传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症;高血糖为这一综合症的共同标志。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的作用障碍,即胰岛素抵抗,引起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它是危害健康且伴随终身的常见病,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包括眼、肾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皮肤、肌肉等。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可以通过积极干预控制病情,但目前尚不能治愈。因此,患者必须接受和获取防治的健康知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恰当的治疗。
自我管理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针对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方法。它是指在医疗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定的预防性和治疗性保健、治疗任务,在自我管理技能指导下进行自我保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好坏。糖尿病的危害在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导致心脑血管、神经、肾脏、眼及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怎样有效、安全地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危害因素是糖尿病防治及康复的关键。上述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饮食、运动、血糖自我监测和服药等方面的社区护理干预。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血脂、血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社区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率和控制血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 家庭支持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的患者,47%的患者的发生,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及疾病转归缺乏了解。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糖尿病的治疗不仅局限于控制血糖水平,好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的五项基本措施(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治疗、体育锻炼、药物治疗、自我检测)决定了家庭支持的重要地位,研究发现家庭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血糖控制和治疗依从性都有积极的作用,家庭支持越多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就越高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就越好,对待疾病的态度也越积极,疾病的控制就越好。通过家庭教育,可以改善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同时家人可以监督患者适宜饮食,使其建立合理膳食平衡营养,获得理想的饮食控制,提高自我饮食的水平。良好的家庭支持能促进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使各项措施如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正确服药、自我检测和定期复查等保证落实到位,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1]。家庭作为环境中基本的社会网络,通过提供支持和信息反馈来缓冲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时间是在家中进行治疗,因此社会、家庭对其的支持程度也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及治疗效果。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感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温暖以及人格的尊重与关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同时强调家属参与监督,改变家庭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控制发病危险因素,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参考文献
[1] 韩淑芬.冠心病危险因素调查.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2001,9(9):232.
[2] 马占洁.急性心肌梗塞后胸痛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347.
[3] 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3,9(1):49.
[4] 梅静,李淑荣,常青.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指导临床观察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
[5]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5-111.
[6]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405-408.
[7] 周瑾.老年糖尿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2-14.
[8] 张素珍.糖尿病患者不良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8):46-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940-01
1 本研究的背景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也是终身性疾病。其治疗也是终身性,糖尿病家庭应加强家庭支持。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效的控制血糖,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基本的病理生理改变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脂肪、蛋白质和继发的维生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早期无症状,发展到症状期,可出现多尿、多食以及疲乏和消瘦等症状群。严重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之一。糖尿病的病因尚未阐明,作为一种多因性疾病,其发病原因相当复杂,既有非常明显的生物学原因,又有十分突出的心理社会原因。在生物学方面有遗传、肥胖、胰腺损伤和衰老等多种因素。在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心理应激、情绪紧张等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相关,这已被许多研究资料所证实。如在不愉快的负性生活事件作用下,在长期的心理应激与情绪紧张状态中,对于具有糖尿病素质的人可加速糖尿病发生;对轻型糖尿病患者可以引起血糖的大幅度波动、升高,甚至可促使其体内酮体的出现和增高。至于心理应激、情绪紧张能否造成一个正常人发生糖尿病,还不能确定。
但心理应激与情绪紧张状态能使正常人出现和糖尿病人相类似的某些表现,如多尿、血糖升高、尿中含糖量增高已成事实;还会出现类似糖尿病样的葡萄糖耐量曲线,甚至能使血中和尿中的酮体增加。不过与糖尿病患者不同的是,正常人在消除心理应激与紧张情绪以后,很快就恢复正常,而糖尿病人就很难做到。据研究表明,由于对心理应激的反映,导致已经脆弱的胰腺细患有糖尿病的中老年朋友,首先要考虑如何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消除由于疾病所造成的消极情绪反应。由于病程的长期迁延,病情的反复波动以及时刻担心有可能出现的比糖尿病本身还要严重的并发症,这就使病人忍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心情十分焦虑、恐惧、沮丧、忧郁和痛苦。总之疾病会使病人经常陷入到那种难以自拔的消极情绪状态之中。而反过来,这种消极情绪状态,又往往成为病情反复和持续恶化的根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对糖尿病的朋友进行心理治疗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帮助患者从这个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患者学会对消极情绪状态进行自我调控和保持情绪稳定的方法;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运用生物反馈训练和其他放松训练措施,使患者学会使用放松的方法去对抗平时可能出现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还可接受医生的解释、说理、疏导、安慰和心理支持等一般性的心理治疗措施,帮助患者消除各种消极情绪反应,确立积极的情绪状态,以便打破恶性循环,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 本研究的目的和目标
研究糖尿病患者特点,提供更好的护理。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糖尿病人的心理特点,提出更好健康指导。
3 文献回顾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和遗传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综合症;高血糖为这一综合症的共同标志。患者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的作用障碍,即胰岛素抵抗,引起糖类、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的代谢紊乱。它是危害健康且伴随终身的常见病,可影响全身各个脏器,包括眼、肾脏、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皮肤、肌肉等。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可以通过积极干预控制病情,但目前尚不能治愈。因此,患者必须接受和获取防治的健康知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恰当的治疗。
自我管理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针对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及管理方法。它是指在医疗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定的预防性和治疗性保健、治疗任务,在自我管理技能指导下进行自我保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好坏。糖尿病的危害在于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导致心脑血管、神经、肾脏、眼及感染等多种并发症,致残率和病死率极高。怎样有效、安全地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的危害因素是糖尿病防治及康复的关键。上述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心理、社会、饮食、运动、血糖自我监测和服药等方面的社区护理干预。实验组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血脂、血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社区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率和控制血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4 家庭支持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研究发现不同性别、不同职业和文化程度的患者,47%的患者的发生,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及疾病转归缺乏了解。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糖尿病的治疗不仅局限于控制血糖水平,好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的五项基本措施(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治疗、体育锻炼、药物治疗、自我检测)决定了家庭支持的重要地位,研究发现家庭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血糖控制和治疗依从性都有积极的作用,家庭支持越多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就越高对疾病治疗的依从性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就越好,对待疾病的态度也越积极,疾病的控制就越好。通过家庭教育,可以改善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同时家人可以监督患者适宜饮食,使其建立合理膳食平衡营养,获得理想的饮食控制,提高自我饮食的水平。良好的家庭支持能促进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使各项措施如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正确服药、自我检测和定期复查等保证落实到位,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1]。家庭作为环境中基本的社会网络,通过提供支持和信息反馈来缓冲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时间是在家中进行治疗,因此社会、家庭对其的支持程度也影响着患者的康复及治疗效果。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感受到社会和家庭的温暖以及人格的尊重与关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同时强调家属参与监督,改变家庭的不良生活方式,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控制发病危险因素,有助于疾病的康复,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参考文献
[1] 韩淑芬.冠心病危险因素调查.中国慢性病预防控制,2001,9(9):232.
[2] 马占洁.急性心肌梗塞后胸痛的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347.
[3] 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实用护理杂志,2003,9(1):49.
[4] 梅静,李淑荣,常青.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指导临床观察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
[5]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15-111.
[6]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405-408.
[7] 周瑾.老年糖尿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2-14.
[8] 张素珍.糖尿病患者不良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8):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