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通过斑贴试验研究面部皮炎的病因与诊断。方法:对临床诊断为面部皮炎的41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斑贴试验(瑞典产标准接触变应原系列)。结果:两次判读结果阳性率分别为78.05%、68.29%,统计学显示有显著性差异(ρ<0.05)。阳性率居前的分别是硫酸镍(31.71%)、重铬酸钾(26.83%)、对苯类(19.51%)、芳香混合物(14.63%)、甲醛(12.20%)。出现强阳性反应最多的是硫酸镍(19.51%)。结论:面部皮炎患者应常规行斑贴试验,金属制品、化妆品、染料、建材等在引发面部皮炎中起重要作用。斑贴试验阴性者可能与刺激、光照、Ⅰ型变态反应等有关,应综合分析。两次判读法可减少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面部皮炎;斑贴试验;变应原;硫酸镍;接触性皮炎
[中图分类号]R75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6)12-1392-02
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病学科开放课题资助项目(编号:WK0631135-03)
通讯作者:毕志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E-mail:eltonbi@21cn.com
面部皮炎作为接触性皮炎的一种,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疾病,多由于无法确定过敏原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最简单的方法,其确定外源性过敏原的可靠性已得到充分证明。为了对面部皮炎的病因与诊断进一步研究,我们对临床诊断为面部皮炎的41例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41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经临床诊断为面部皮炎,其中男14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39.6岁(21~70岁);病程1个月~18年,其中1年以内14例,1~3年13例,3年以上14例。11例自诉对金属物过敏,4例对染发剂过敏,15例对洗护用品或化妆品过敏,2例对胶布过敏,9例呈季节性发作,1例曾有药疹发作,10例无可疑过敏原。
病例剔除标准:①疾病急性发作期;②背部贴敷区有丘疹、破损者;③2周内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周内使用免疫抑制剂,3天内使用抗组胺药物(长效抗组胺药物3周内);④4周内日光曝晒。
1.2 方法
1.2.1 斑贴试验方法:使用由瑞典化学诊断技术公司生产的标准接触变应原系列(20种),预先将变应原放入试验小室中存放于冰箱(液体变应原使用时加入),试验时将斑试器贴敷于患者上背部,作好标记。贴敷后48h将斑试器除去,以棉签清除皮肤残留试剂(注意避免试剂混合)。
1.2.2 判读标准:采用两次判读法,取下斑试器30min后第一次判读结果,48h后再次判读结果。判读方法遵循ICDRG推荐的分类方法:(一),阴性反应,皮肤无改变;(?+),可疑反应,仅有轻度红斑;(+),弱阳性,红斑、浸润、少量丘疹;(++),强阳性,红斑、浸润、丘疹、水疱;(+++),极强阳性,红斑、浸润明显,出现水疱及大疱。斑试结果判读由专人进行,注意区别变态反应与刺激反应。如为阴性反应,则存10天后随访以观察有无迟发反应。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完成最后试验,未出现爆发反应或全身反应等并发症。有2例(占4.88%)患者出现原有皮炎复发或轻度加重,未见迟发反应。具体结果见表1。
第一次判读结果为阳性而第二次为阴性的有7例,其阳性均为可疑阳性;第一次判读结果为阴性第二次为阳性的有3例,其阳性为弱阳性。两次判读结果X2=4.604,ρ<0.05,统计学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两次判读结果有差异。第二次结果阳性反应中,出现强阳性反应最多的是硫酸镍,8例(19.51%),其次是对苯类3例(7.32%)、甲醛2例(4.88%)。
3 讨论
面部皮炎指主要发生于面部的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根据病因、发病机制等分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刺激性接触性皮炎、速发型接触性皮炎、光敏感接触性皮炎等。李林峰等的研究显示ACD斑贴试验的阳性率高达98%,而面部皮炎中仅有33%被证实为ACD。本实验并不甚高的阳性率也证明了这点一并非所有的接触性皮炎都是由Ⅳ型变态反应引起的。斑贴试验阴性者除可能为特殊物质引起外,也可能与刺激、光照、Ⅰ型变态反应等有关。因此临床医生的综合分析与其他检查方法的配合也相当重要。
目前国内的标准接触变应原系列,使用较多的是北京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各自根据北美与欧洲标准研制的产品,其测试系统为圆形铝制小室。我们使用的来源于欧洲标准,其测试系统为方形的IQ芯室,由惰性聚乙烯塑料制成。无论是与同类变应原系列报告结果(69.32%)相比,还是与其他系列报告(71.9%)相比,本试验结果阳性率(68.29%)均非常接近。证实了接触性皮炎中约有66%以上的患者可以通过斑贴试验寻找到过敏原因。
在20种变应原中,阳性率居前的依次为硫酸镍、重铬酸钾、对苯类、芳香混合物、甲醛,与国内任小丽、周怡新等的报道基本一致。显示了金属、化妆品、染料、建材等在引发面部皮炎中的作用,应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注意。随着人们美发护肤要求的提高、工业污染的增加、化工原料的普遍使用,面部皮炎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更好地减少发病,寻找过敏原是根本,因此面部皮炎患者均应常规行斑贴试验。硫酸镍在阳性率和强阳性率上均为首位,是由于合金电镀产品如皮带扣、首饰、手表、眼镜等的广泛使用,应予以重视。
斑贴试验的判读国内多使用一次判读法,国外则推荐两次判读法。我们使用两次判读法对贴敷后30min、48h的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两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部分第一次为可疑阳性的病例48h后转为阴性,应考虑是刺激反应引起的假阳性。而第一次为阴性,48h后转为弱阳性的病例,则应考虑为时间不足。所以我们倾向于两次法,既可减少假阳性的发生,也可减少假阴性的发生,判断更为准确。随着病例数量的不断累积,我们将作进一步研究。
[收稿日期]2006-11-09 [修回日期]2006-12-01
编辑/李阳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面部皮炎;斑贴试验;变应原;硫酸镍;接触性皮炎
[中图分类号]R75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6)12-1392-02
基金项目: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病学科开放课题资助项目(编号:WK0631135-03)
通讯作者:毕志刚,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E-mail:eltonbi@21cn.com
面部皮炎作为接触性皮炎的一种,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疾病,多由于无法确定过敏原导致疾病的反复发作。斑贴试验是诊断接触性皮炎最简单的方法,其确定外源性过敏原的可靠性已得到充分证明。为了对面部皮炎的病因与诊断进一步研究,我们对临床诊断为面部皮炎的41例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41例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经临床诊断为面部皮炎,其中男14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39.6岁(21~70岁);病程1个月~18年,其中1年以内14例,1~3年13例,3年以上14例。11例自诉对金属物过敏,4例对染发剂过敏,15例对洗护用品或化妆品过敏,2例对胶布过敏,9例呈季节性发作,1例曾有药疹发作,10例无可疑过敏原。
病例剔除标准:①疾病急性发作期;②背部贴敷区有丘疹、破损者;③2周内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1周内使用免疫抑制剂,3天内使用抗组胺药物(长效抗组胺药物3周内);④4周内日光曝晒。
1.2 方法
1.2.1 斑贴试验方法:使用由瑞典化学诊断技术公司生产的标准接触变应原系列(20种),预先将变应原放入试验小室中存放于冰箱(液体变应原使用时加入),试验时将斑试器贴敷于患者上背部,作好标记。贴敷后48h将斑试器除去,以棉签清除皮肤残留试剂(注意避免试剂混合)。
1.2.2 判读标准:采用两次判读法,取下斑试器30min后第一次判读结果,48h后再次判读结果。判读方法遵循ICDRG推荐的分类方法:(一),阴性反应,皮肤无改变;(?+),可疑反应,仅有轻度红斑;(+),弱阳性,红斑、浸润、少量丘疹;(++),强阳性,红斑、浸润、丘疹、水疱;(+++),极强阳性,红斑、浸润明显,出现水疱及大疱。斑试结果判读由专人进行,注意区别变态反应与刺激反应。如为阴性反应,则存10天后随访以观察有无迟发反应。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完成最后试验,未出现爆发反应或全身反应等并发症。有2例(占4.88%)患者出现原有皮炎复发或轻度加重,未见迟发反应。具体结果见表1。
第一次判读结果为阳性而第二次为阴性的有7例,其阳性均为可疑阳性;第一次判读结果为阴性第二次为阳性的有3例,其阳性为弱阳性。两次判读结果X2=4.604,ρ<0.05,统计学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两次判读结果有差异。第二次结果阳性反应中,出现强阳性反应最多的是硫酸镍,8例(19.51%),其次是对苯类3例(7.32%)、甲醛2例(4.88%)。
3 讨论
面部皮炎指主要发生于面部的接触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根据病因、发病机制等分为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刺激性接触性皮炎、速发型接触性皮炎、光敏感接触性皮炎等。李林峰等的研究显示ACD斑贴试验的阳性率高达98%,而面部皮炎中仅有33%被证实为ACD。本实验并不甚高的阳性率也证明了这点一并非所有的接触性皮炎都是由Ⅳ型变态反应引起的。斑贴试验阴性者除可能为特殊物质引起外,也可能与刺激、光照、Ⅰ型变态反应等有关。因此临床医生的综合分析与其他检查方法的配合也相当重要。
目前国内的标准接触变应原系列,使用较多的是北京医科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各自根据北美与欧洲标准研制的产品,其测试系统为圆形铝制小室。我们使用的来源于欧洲标准,其测试系统为方形的IQ芯室,由惰性聚乙烯塑料制成。无论是与同类变应原系列报告结果(69.32%)相比,还是与其他系列报告(71.9%)相比,本试验结果阳性率(68.29%)均非常接近。证实了接触性皮炎中约有66%以上的患者可以通过斑贴试验寻找到过敏原因。
在20种变应原中,阳性率居前的依次为硫酸镍、重铬酸钾、对苯类、芳香混合物、甲醛,与国内任小丽、周怡新等的报道基本一致。显示了金属、化妆品、染料、建材等在引发面部皮炎中的作用,应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注意。随着人们美发护肤要求的提高、工业污染的增加、化工原料的普遍使用,面部皮炎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如何更好地减少发病,寻找过敏原是根本,因此面部皮炎患者均应常规行斑贴试验。硫酸镍在阳性率和强阳性率上均为首位,是由于合金电镀产品如皮带扣、首饰、手表、眼镜等的广泛使用,应予以重视。
斑贴试验的判读国内多使用一次判读法,国外则推荐两次判读法。我们使用两次判读法对贴敷后30min、48h的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两次结果有显著性差异。部分第一次为可疑阳性的病例48h后转为阴性,应考虑是刺激反应引起的假阳性。而第一次为阴性,48h后转为弱阳性的病例,则应考虑为时间不足。所以我们倾向于两次法,既可减少假阳性的发生,也可减少假阴性的发生,判断更为准确。随着病例数量的不断累积,我们将作进一步研究。
[收稿日期]2006-11-09 [修回日期]2006-12-01
编辑/李阳利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