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体育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走向繁荣,但是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许多的问题,问题主要集中在体育产业相关人才培养。高校作为体育产业人才的孵化地,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革,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运动人才,推动我国体育运动事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体育人才培养 高校 改革 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是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之一,在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之下,对于体育运动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因此完善高校的体育人才培养,有助于为体育产业提供更多优秀的体育运动人才,并且解决现今体育产业的专业人员质量参差不齐和数量不足的问题。然而,目前高校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的问题,对于应对现今体育产业人才需求还不能很好的适应,作者在实践调查之后,针对高校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相应改革意见,希望能够推动高校输出更多优秀体育人才。
1.阶段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现状
在新时期我国体育产业迅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從2008年开始我国教育部提出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针对社会需求的类型,将相关人才培养划分为健身指导型、教学科研型、组织管理型等等,这些划分贴近高校对于体育专业学科的划分,为高校培养体育人才提供了学科建设指导。而高校也在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的潮流当中,加强对体育专业进行改革,针对大学生的体育政策进行适当调整,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高校的体育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教学模式固化、课程设置不合理、激励政策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
2.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改革新措施
2.1加强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措施不断进行,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高校体育改革的主要问题在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缺失。体育人才是为体育产业注入新鲜血夜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许多高等院校当中,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缺乏科学的体育发展规划和体育教学模式,造成了部分高校只是强调生产线式教学,未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体育发展空间和运动激励措施。因此需要加强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突出体育人才培养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贴近社会全民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更多符合社会体育产业需要的教学模式,并激励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资格考核中,为现今体育产业的发展培育更多的体育人才。
2.2设置多维度的体育教学课程
现有的体育教学课程主要采用学分制,当学生完成课程的相关固定考核,即可获得成绩与学生,这种课程的设置存在固化和死板的问题,未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当中,学生更多地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勉强参与,这种课程设置应进行适度地调整。因此,高校应合理地对现有的体育教学课程的设置,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和手段,采用多维度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班级中的参与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运动细胞,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且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现今激烈就业竞争需要多元人才,而体育运动不仅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更是未来就业中一项重要竞争力。
2.3合理调整课程内容和时间
体育运动项目对于运动员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体育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而多数体育产业对于体育人才的要求也是十分苛刻的,因此,运动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锻炼自己的运动项目,才能适应新时代体育产业的基本要求。但是对于部分高校而言,体育课程的时间设置与内容都未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实践机会,并且也未能更好地与相关的体育企业或者学校进行对接学习,使得学生对于专业定位、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在作者的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十分闲暇,到了大二则是十分迷茫,而到了大三大四则显得手忙假乱地应付各种工作面试或者考研,因此学生也未能充分地认识体育项目的重要性,更无法深入了解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
2.4培养学生对体育专业的热爱与专研精神
体育产业对于体育人才的要求严格,对于即将踏入体育产业的大学生而言,需要他充分地认识到体育专业的应有基本素养和职业道德,而这些都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对于体育专业的热爱程度以及专研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
3.结语
在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改革不断深入以及体育产业面临着急速升级增长的情况下,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也成为了体育产业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如今社会就业竞争激烈,但体育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高校作为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孵化地,需要承担起培养具备高素质、高能力、高效率的体育人才的责任,主动地高校体育就业难题进行调查,改变落后的体育教学模式,完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项目当中,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以此响应我国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号召以及推动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韩志超,林琳.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结构性改革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8,34(08):47-51.
【2】韩璐.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体育学刊,2018,25(04):110-115.
人才的战略探究[J].才智,2017(28):58.
【3】白艳黎,陈林会.“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建设:问题与思路[J].贵州体育科技,2017(03):1-5+9.
【4】戴平.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基本设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08):21-26+47.
【5】金宗强,姜卫芬,马斌虎,李会超.新时期我国职业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宏观对策[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04):10-15.
【6】郭红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6):115-116.
【7】冯宏伟.论体育产业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7(15):138-139.
【8】安萍. 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其支持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9】宋昱.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优化与融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02):6-9+48.
【10】杨立群.体育产业化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J].运动,2017(07):142-143.
【关键词】:体育人才培养 高校 改革 体育产业
体育产业是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之一,在体育产业高速发展的情况之下,对于体育运动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因此完善高校的体育人才培养,有助于为体育产业提供更多优秀的体育运动人才,并且解决现今体育产业的专业人员质量参差不齐和数量不足的问题。然而,目前高校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的问题,对于应对现今体育产业人才需求还不能很好的适应,作者在实践调查之后,针对高校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相应改革意见,希望能够推动高校输出更多优秀体育人才。
1.阶段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现状
在新时期我国体育产业迅速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体育人才培养目标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從2008年开始我国教育部提出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针对社会需求的类型,将相关人才培养划分为健身指导型、教学科研型、组织管理型等等,这些划分贴近高校对于体育专业学科的划分,为高校培养体育人才提供了学科建设指导。而高校也在新时期素质教育改革的潮流当中,加强对体育专业进行改革,针对大学生的体育政策进行适当调整,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当中,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高校的体育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教学模式固化、课程设置不合理、激励政策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
2.体育产业人才培养改革新措施
2.1加强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改革措施不断进行,然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在高校体育改革的主要问题在于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缺失。体育人才是为体育产业注入新鲜血夜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许多高等院校当中,对于体育人才的培养缺乏科学的体育发展规划和体育教学模式,造成了部分高校只是强调生产线式教学,未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体育发展空间和运动激励措施。因此需要加强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突出体育人才培养在高校教学中的地位,贴近社会全民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更多符合社会体育产业需要的教学模式,并激励鼓励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资格考核中,为现今体育产业的发展培育更多的体育人才。
2.2设置多维度的体育教学课程
现有的体育教学课程主要采用学分制,当学生完成课程的相关固定考核,即可获得成绩与学生,这种课程的设置存在固化和死板的问题,未能更好地推动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当中,学生更多地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勉强参与,这种课程设置应进行适度地调整。因此,高校应合理地对现有的体育教学课程的设置,采用灵活的考核方式和手段,采用多维度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班级中的参与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运动细胞,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并且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现今激烈就业竞争需要多元人才,而体育运动不仅是锻炼身体的一种手段,更是未来就业中一项重要竞争力。
2.3合理调整课程内容和时间
体育运动项目对于运动员有着严格的要求,需要运动员具备较高的体育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而多数体育产业对于体育人才的要求也是十分苛刻的,因此,运动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锻炼自己的运动项目,才能适应新时代体育产业的基本要求。但是对于部分高校而言,体育课程的时间设置与内容都未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实践机会,并且也未能更好地与相关的体育企业或者学校进行对接学习,使得学生对于专业定位、企业、社会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在作者的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十分闲暇,到了大二则是十分迷茫,而到了大三大四则显得手忙假乱地应付各种工作面试或者考研,因此学生也未能充分地认识体育项目的重要性,更无法深入了解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
2.4培养学生对体育专业的热爱与专研精神
体育产业对于体育人才的要求严格,对于即将踏入体育产业的大学生而言,需要他充分地认识到体育专业的应有基本素养和职业道德,而这些都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对于体育专业的热爱程度以及专研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
3.结语
在现阶段我国的体育改革不断深入以及体育产业面临着急速升级增长的情况下,社会对于体育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培养更多的体育人才也成为了体育产业需要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如今社会就业竞争激烈,但体育人才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高校作为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孵化地,需要承担起培养具备高素质、高能力、高效率的体育人才的责任,主动地高校体育就业难题进行调查,改变落后的体育教学模式,完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项目当中,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以此响应我国对体育事业发展的号召以及推动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做出应有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韩志超,林琳.中国休闲体育产业结构性改革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8,34(08):47-51.
【2】韩璐.广东省高职院校体育类专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体育学刊,2018,25(04):110-115.
人才的战略探究[J].才智,2017(28):58.
【3】白艳黎,陈林会.“十三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建设:问题与思路[J].贵州体育科技,2017(03):1-5+9.
【4】戴平.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基本设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08):21-26+47.
【5】金宗强,姜卫芬,马斌虎,李会超.新时期我国职业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宏观对策[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7,31(04):10-15.
【6】郭红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06):115-116.
【7】冯宏伟.论体育产业化背景下的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J].经济研究导刊,2017(15):138-139.
【8】安萍. 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发展现状及其支持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9】宋昱.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优化与融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02):6-9+48.
【10】杨立群.体育产业化与高校体育人才培养[J].运动,2017(07):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