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戏言,如果是“巨人”史玉柱抱上了防静电陶瓷砖这样一个金娃娃,谁能想象现在的建筑陶瓷市场会是什么样子?
当市场上传出统一陶瓷筹资1000万元进军“超薄型”防静电陶瓷砖的消息时,业界很多人士认为,统一陶瓷在制造新闻——要知道,这距离统一陶瓷获得国家“防静电复古生态砖”专利、成为“防静电陶瓷砖国家强制性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仅有一年时间。
制造新闻
普遍的疑问是,2006年统一陶瓷研制出“防静电陶瓷砖”,2008年获得国家专利,同年通过山东省科技鉴定,在科技成果落地并不充分、市场上尚无直接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统一陶瓷似乎并没有大举投资新科技的必要。另外,在圈内,统一陶瓷掌门人袁国梁也一直被视为“擅长制造新闻的人”,其防静电陶瓷砖铺满“神七”飞船装配中心的三层楼房后,他一度高调约见记者,在媒体上频频露面,被媒体誉为“把泥巴玩上天的人”。
但在当地人眼里,在助力“神七”飞天的辉煌之后,这家地处北方瓷都淄博的民营建陶企业似乎已经“一切皆有可能”。“市政府已经把统一陶瓷列为了高新科技的标杆企业”,本地媒体的一位记者表示,“在市长的批示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对统一陶瓷的报道铺天盖地。”
2008年9月,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完成了太空行走。而在“神七”的光环下,统一陶瓷自主研发的高新科技防静电陶瓷砖也因为进驻飞船控制装配中心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
借“神七”东风,原本寂寂无名的统一陶瓷声名鹊起,几乎一夜间一跃成为建筑陶瓷业的新贵,被誉为行业里最大的一匹黑马。
有专家评论,“防静电”这张科技含金量极高的“质量和安全”牌,真正成就了统一陶瓷。
防静电陶瓷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从1960年代起,美国、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防静电陶瓷,但陶瓷是绝缘体,要防静电必须改变陶瓷的物理特性,这个难题困扰了陶瓷界半个世纪。资料显示,静电导致电子工业年损失达上百亿美元。日常生活中,在医院、家居环境产生的静电会吸附大量灰尘,使办公用具、家具很快变脏,空气质量变坏。
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防静电装备分会秘书长孙廷林评价,有了“防静电陶瓷砖技术”,在统一陶瓷目前生产能力满足的情况下,中国每年可减少静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多亿元,节约12万吨钢材。
科技优势
填补了国际科技空白——这就是统一陶瓷缔造“神话”的根本原因。
科技空白意味着市场空白。有人评价,防静电瓷砖对于袁国梁和他的统一陶瓷来说,等同于“抱上了金娃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抓住市场机遇、做大做强是企业的本能之举。作为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拥有防静电陶瓷砖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没有直接竞争对手的统一陶瓷面前是一个超级巨大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市场蛋糕,似乎最值得考虑的问题只在于:如何吃?如何更有效率地吃?
由此带来的疑问就是,“防静电陶瓷砖”国家专利真正市场化仅仅一年,抱着金娃娃的统一陶瓷何以就急于投资1000万元向“超薄型”防静电瓷砖进军?如果这些钱用于扩大规模、开拓市场是不是对于统一陶瓷的长期发展更为有利?
有经济观察家认为,如果刨除新闻噱头因素,“筹资1000万进军超薄型防静电陶瓷砖是暗示统一陶瓷有引进资金的需要”,因为相对来说,“超薄型”陶瓷砖已经不再是难以逾越的科技课题。早在2006年,蒙娜丽莎陶瓷就已经研制出超薄型陶瓷板,最小厚度为0.3cm。
1000万元究竟是不是烟雾弹?对于业界的种种猜测,袁国梁对《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表示,“只是为了继续抢占科技制高点,这是企业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需要,以使企业走上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之路”。袁认为“超薄型防静电陶瓷砖”和“超薄型陶瓷板”并不一样,“防静电陶瓷砖比陶瓷板要稍厚一些,厚度大约压缩30%,不过同样也能大大降低产品成本”。
在袁国梁的战略构想中,统一陶瓷应该有一个从“做强”到“做大”的过程,先是做强,然后才是做大。袁描绘的“近景”是要在今年把企业负债率降到20%以下,产值提高到3亿元;“远景”!是造福于民,用5到10年时间,把防静电陶瓷砖从海内外的高端领域扩展到普通民用领域。
但对于成立不到6年、尚显年轻的统一陶瓷来说,无论是做强还是做大都面临不小的考验。业内有专家表示,“统一陶瓷短短几年时间跨越式地进入了一流企业的行列,现在关键是要有与之匹配的抓住机遇拓展市场的能力。”
就目前的市场情况而言,和诺贝尔、马可波罗、蒙娜丽莎等一线品牌相比,无论是规模、产能,还是市场营销、品牌运作方面,统一陶瓷都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在淄博双杨镇建陶工业园,每天,一辆辆满载防静电陶瓷砖的大货车驶出统一陶瓷的大门,其中大部分漂洋过海出口海外。作为世界上唯一生产防静电瓷砖的企业,统一陶瓷已经逐渐打开了欧美日韩及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并掌控着价格的话语权。但从数据来看,今年1—5月份,统一陶瓷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60%,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作为有垄断优势的产品,统一陶瓷这样的成绩还不能称为优秀。
商业理想
换句话说,统一陶瓷在超常规的发展中市场需要和企业产能的矛盾、产品实际影响力和品牌价值不对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截至目前,袁国梁和他的团队已基本完成了从华北到华南再到东北,涵盖航天航空、国防军事、石油化工、医疗制药、纺织印刷、电子科技的市场布局,但统一陶瓷大部分产品仍然出口海外。
显然,袁国梁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除了花重金聘请一流的营销团队、引进人才外,4月份他旗下的占地112亩的新厂——山东瓦伦蒂诺有限公司也已经点火投产。
不过,和所有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一样,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资金上远非得心应手,他并不讳言2004年的银行信贷紧缩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两次迫使他进行战略调整。但袁并不承认“筹资1000万元进军超薄型陶瓷砖”就是为了寻找资金,“如果想吸引民间资本,我会更直接一些”。实际上,袁国梁对于他的防静电陶瓷砖颇为自信,他认为在中国的建筑陶瓷业,其防静电陶瓷技术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地位超然,“前无阻截,后无追兵”。
“普通瓷砖一块卖20元左右,成本差不多十七八元,而我的防静电瓷砖售价都是普通瓷砖的2倍以上。”袁国梁说。他没有说出来的是,防静电陶瓷砖在当前市场上利润惊人且供小于求。但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规模和市场迅速扩张的冲动。几年来,袁在资金运作上主要依靠银行——他在当地有着广泛而良好的人脉。
这也使得他并没有在引进资金问题上显得过于迫切。袁国梁说在“大干快上”和“稳扎稳打”中,他更倾向于后者——他认为,他并没有把防静电陶瓷砖像金娃娃一样紧紧抱在怀里,他更愿意喻之为金矿——并且“像发展党员一样发展旗下的细分品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这种相对保守的战略对于统一陶瓷的后续影响还很难判断。有人戏言,如果是“巨人”史玉柱抱上了防静电陶瓷砖这样一个金娃娃,谁能想象现在的建筑陶瓷市场会是什么样子?
这样的假想很有趣。但袁国粱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商业思想。
宣称要“把品牌塑造成名牌,潜力转化为实力”的袁有时不像一个商人,倒像一位理想主义者。他甚至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拉低自己生产的防静电瓷砖的价格,目的就是“让防静电陶瓷砖走进千家万户,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
“实话说吧,我筹资1000万元攻关超薄型防静电陶瓷砖,就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几年以后,瓷砖就不会卖得像现在这么贵了,也只有这样,防静电陶瓷砖才真正有走进千家万户的可能。”38岁的袁国梁自称“把钱看得很淡”。
客观审视,这只能是几年之后的事情。“研制防静电陶瓷砖他投入了1500万元,现在又筹资1000万研制超薄型防静电陶瓷砖,中间的资金衔接至关重要。在规模不够大、成本摊得不够薄的情况下,防静电陶瓷砖的价格短期内不可能大幅下降。”山东理工大学一位长期关注袁国梁和统一陶瓷的经济学家表示。
当市场上传出统一陶瓷筹资1000万元进军“超薄型”防静电陶瓷砖的消息时,业界很多人士认为,统一陶瓷在制造新闻——要知道,这距离统一陶瓷获得国家“防静电复古生态砖”专利、成为“防静电陶瓷砖国家强制性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仅有一年时间。
制造新闻
普遍的疑问是,2006年统一陶瓷研制出“防静电陶瓷砖”,2008年获得国家专利,同年通过山东省科技鉴定,在科技成果落地并不充分、市场上尚无直接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统一陶瓷似乎并没有大举投资新科技的必要。另外,在圈内,统一陶瓷掌门人袁国梁也一直被视为“擅长制造新闻的人”,其防静电陶瓷砖铺满“神七”飞船装配中心的三层楼房后,他一度高调约见记者,在媒体上频频露面,被媒体誉为“把泥巴玩上天的人”。
但在当地人眼里,在助力“神七”飞天的辉煌之后,这家地处北方瓷都淄博的民营建陶企业似乎已经“一切皆有可能”。“市政府已经把统一陶瓷列为了高新科技的标杆企业”,本地媒体的一位记者表示,“在市长的批示下,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对统一陶瓷的报道铺天盖地。”
2008年9月,中国航天事业经历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人首次完成了太空行走。而在“神七”的光环下,统一陶瓷自主研发的高新科技防静电陶瓷砖也因为进驻飞船控制装配中心迅速进入人们的视野。
借“神七”东风,原本寂寂无名的统一陶瓷声名鹊起,几乎一夜间一跃成为建筑陶瓷业的新贵,被誉为行业里最大的一匹黑马。
有专家评论,“防静电”这张科技含金量极高的“质量和安全”牌,真正成就了统一陶瓷。
防静电陶瓷是世界性的技术难题,从1960年代起,美国、英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防静电陶瓷,但陶瓷是绝缘体,要防静电必须改变陶瓷的物理特性,这个难题困扰了陶瓷界半个世纪。资料显示,静电导致电子工业年损失达上百亿美元。日常生活中,在医院、家居环境产生的静电会吸附大量灰尘,使办公用具、家具很快变脏,空气质量变坏。
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防静电装备分会秘书长孙廷林评价,有了“防静电陶瓷砖技术”,在统一陶瓷目前生产能力满足的情况下,中国每年可减少静电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多亿元,节约12万吨钢材。
科技优势
填补了国际科技空白——这就是统一陶瓷缔造“神话”的根本原因。
科技空白意味着市场空白。有人评价,防静电瓷砖对于袁国梁和他的统一陶瓷来说,等同于“抱上了金娃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抓住市场机遇、做大做强是企业的本能之举。作为目前全球唯一一家拥有防静电陶瓷砖核心专利技术的企业,没有直接竞争对手的统一陶瓷面前是一个超级巨大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市场蛋糕,似乎最值得考虑的问题只在于:如何吃?如何更有效率地吃?
由此带来的疑问就是,“防静电陶瓷砖”国家专利真正市场化仅仅一年,抱着金娃娃的统一陶瓷何以就急于投资1000万元向“超薄型”防静电瓷砖进军?如果这些钱用于扩大规模、开拓市场是不是对于统一陶瓷的长期发展更为有利?
有经济观察家认为,如果刨除新闻噱头因素,“筹资1000万进军超薄型防静电陶瓷砖是暗示统一陶瓷有引进资金的需要”,因为相对来说,“超薄型”陶瓷砖已经不再是难以逾越的科技课题。早在2006年,蒙娜丽莎陶瓷就已经研制出超薄型陶瓷板,最小厚度为0.3cm。
1000万元究竟是不是烟雾弹?对于业界的种种猜测,袁国梁对《中国质量万里行》记者表示,“只是为了继续抢占科技制高点,这是企业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需要,以使企业走上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之路”。袁认为“超薄型防静电陶瓷砖”和“超薄型陶瓷板”并不一样,“防静电陶瓷砖比陶瓷板要稍厚一些,厚度大约压缩30%,不过同样也能大大降低产品成本”。
在袁国梁的战略构想中,统一陶瓷应该有一个从“做强”到“做大”的过程,先是做强,然后才是做大。袁描绘的“近景”是要在今年把企业负债率降到20%以下,产值提高到3亿元;“远景”!是造福于民,用5到10年时间,把防静电陶瓷砖从海内外的高端领域扩展到普通民用领域。
但对于成立不到6年、尚显年轻的统一陶瓷来说,无论是做强还是做大都面临不小的考验。业内有专家表示,“统一陶瓷短短几年时间跨越式地进入了一流企业的行列,现在关键是要有与之匹配的抓住机遇拓展市场的能力。”
就目前的市场情况而言,和诺贝尔、马可波罗、蒙娜丽莎等一线品牌相比,无论是规模、产能,还是市场营销、品牌运作方面,统一陶瓷都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在淄博双杨镇建陶工业园,每天,一辆辆满载防静电陶瓷砖的大货车驶出统一陶瓷的大门,其中大部分漂洋过海出口海外。作为世界上唯一生产防静电瓷砖的企业,统一陶瓷已经逐渐打开了欧美日韩及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并掌控着价格的话语权。但从数据来看,今年1—5月份,统一陶瓷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60%,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作为有垄断优势的产品,统一陶瓷这样的成绩还不能称为优秀。
商业理想
换句话说,统一陶瓷在超常规的发展中市场需要和企业产能的矛盾、产品实际影响力和品牌价值不对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截至目前,袁国梁和他的团队已基本完成了从华北到华南再到东北,涵盖航天航空、国防军事、石油化工、医疗制药、纺织印刷、电子科技的市场布局,但统一陶瓷大部分产品仍然出口海外。
显然,袁国梁早已认识到了这一点,除了花重金聘请一流的营销团队、引进人才外,4月份他旗下的占地112亩的新厂——山东瓦伦蒂诺有限公司也已经点火投产。
不过,和所有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一样,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资金上远非得心应手,他并不讳言2004年的银行信贷紧缩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两次迫使他进行战略调整。但袁并不承认“筹资1000万元进军超薄型陶瓷砖”就是为了寻找资金,“如果想吸引民间资本,我会更直接一些”。实际上,袁国梁对于他的防静电陶瓷砖颇为自信,他认为在中国的建筑陶瓷业,其防静电陶瓷技术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地位超然,“前无阻截,后无追兵”。
“普通瓷砖一块卖20元左右,成本差不多十七八元,而我的防静电瓷砖售价都是普通瓷砖的2倍以上。”袁国梁说。他没有说出来的是,防静电陶瓷砖在当前市场上利润惊人且供小于求。但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规模和市场迅速扩张的冲动。几年来,袁在资金运作上主要依靠银行——他在当地有着广泛而良好的人脉。
这也使得他并没有在引进资金问题上显得过于迫切。袁国梁说在“大干快上”和“稳扎稳打”中,他更倾向于后者——他认为,他并没有把防静电陶瓷砖像金娃娃一样紧紧抱在怀里,他更愿意喻之为金矿——并且“像发展党员一样发展旗下的细分品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这种相对保守的战略对于统一陶瓷的后续影响还很难判断。有人戏言,如果是“巨人”史玉柱抱上了防静电陶瓷砖这样一个金娃娃,谁能想象现在的建筑陶瓷市场会是什么样子?
这样的假想很有趣。但袁国粱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商业思想。
宣称要“把品牌塑造成名牌,潜力转化为实力”的袁有时不像一个商人,倒像一位理想主义者。他甚至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拉低自己生产的防静电瓷砖的价格,目的就是“让防静电陶瓷砖走进千家万户,提高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
“实话说吧,我筹资1000万元攻关超薄型防静电陶瓷砖,就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这样几年以后,瓷砖就不会卖得像现在这么贵了,也只有这样,防静电陶瓷砖才真正有走进千家万户的可能。”38岁的袁国梁自称“把钱看得很淡”。
客观审视,这只能是几年之后的事情。“研制防静电陶瓷砖他投入了1500万元,现在又筹资1000万研制超薄型防静电陶瓷砖,中间的资金衔接至关重要。在规模不够大、成本摊得不够薄的情况下,防静电陶瓷砖的价格短期内不可能大幅下降。”山东理工大学一位长期关注袁国梁和统一陶瓷的经济学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