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语差比式的历史层次

来源 :励耘语言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yr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闽语差比式具有"缺少标记型"、"基准后置型"和"基准前置型"三种类型。缺少标记型的"S-A-St"是闽语的存古层次,其源头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的"S-A-St";基准后置型中除"S-A-过-St"外均属闽语的创新层次;"基准前置型"以及基准后置型中的"S-A-过-St"属于外来层次,前者源于官话和书面语模式的扩散,后者是粤语差比式模式的渗入。
其他文献
中国传统语言学旧称“小学”,研究领域划分为文字、音韵、训诂三块,著述也相应分作形书、音书、义书三类。这种三分法的依据,是构字的三要素——形、音、义。形音义三者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