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病毒HBx蛋白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

来源 :中华肝脏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prit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x蛋白对阿霉素诱导的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adr亚型HBx基因片段定向插入绿色荧光蛋白(GFP)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构建重组体pGFP-HBx.将pEGFP-C1、pGFP-HBx转染HepG2细胞,采用G418筛选抗性克隆、荧光显微镜观察及RT-PCR检测HBx基因表达情况以建立稳定表达细胞株HepG2/GFP、HepG2/GFP-HBx.用阿霉素(2.5μg/ml)分别处理HepG2、HepG2/GFP、HepG2/GFP-HBx细胞,处理后不同时间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用锥虫蓝染色计数死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阿霉素处理36 h后细胞凋亡率.结果 HepG2/GFP、HepG2/GFP-HBx细胞传70代后,仍表达强的GFP;RT-PCR检测显示在HepG2/GFP-HBx细胞有HBx基因转录表达.锥虫蓝染色检测表明阿霉素处理的HepG2、HepG2/GFP细胞发生了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细胞死亡,而在HepG2/GFP-HBx和对照组细胞未见明显细胞死亡;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阿霉素处理36 h后,HepG2/GFP-HBx细胞凋亡率为3.94%,明显低于HepG2(59.03%)、HepG2/GFP细胞(61.38%)(P《0.01),而与未处理对照组细胞凋亡率(2.12%,2.78%,2.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成功建立了稳定表达GFP,GFP-HBx的HepG2细胞株;HBx能够抑制阿霉素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围绕我国2020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的客观条件、实现路径等进行了讨论,阐述了在传播阻断前、中、后3个时期的防治策略、监测与响应、
目的 探讨老年转子间骨折治疗失败后髋关节置换的方式及效果. 方法 2004 -2009年收治老年转子间骨折治疗失败患者10例,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68~84岁,平均75.7岁.骨折初次治疗包
目的 探讨面部除皱术中应用颞浅筋膜瓣转移覆盖眼轮匝肌治疗鱼尾纹的效果,并对手术操作经验进行总结.方法 在面部除皱术中,颞部处理按常规操作,首先在皮下组织层分离至颞线、
目的 观察同期或分期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30例合并严重颈动脉狭窄(
1例55岁男性患者因急性脑梗塞、2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而住院治疗。每天睡前,口服辛伐他汀40 mg。10天后,患者出现全身肌肉酸痛、肌酸激酶和转氨酶显著升高,尿色加深,尿潜血(+)
目的 探讨单胸弯及单腰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女性患者的躯体生长发育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包括339例AIS女性患者和3914位同龄健康女
目的 研究制备针对骨髓基质抗原蛋白2(BST2)的TMBs造影剂(BST2-TMBs),通过超声分子成像技术对小鼠肿瘤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检测,为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
结核分枝杆菌(Mtb)是人类一种较难克服的致病菌.巨噬细胞(Mφ)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抵抗外来病原微生物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被研究者
目的:研究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叶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柳叶蜡梅叶中的化学成分,采用理化性质和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
目的 研究硫化氢(H2S)在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60只,月龄3~4个月,体质量180 ~220 g,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对照组(Ⅰ组)、脓毒症组(Ⅱ组)、脓毒症+ 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