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游览十三陵的人除了观览长陵、定陵,渐渐把目光投向了一座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古城堡——大明德陵古堡。明崇祯年间,守护德陵的八旗兵终生居住在这座长150米、宽150米、高4米的城堡内。数百年风雨沧桑弹指一挥间,守陵将士的子子孙孙世代居住在保存完整的城堡内,那里不仅成为十三陵唯一一座完整的古堡建筑遗产,也成为昌平区民俗旅游的一个样板村。日前,笔者走进德陵古堡村,感受到了一阕有着启迪意味的——
民俗游未起步时,德陵村是该地区有名的“上访村”,实现“农家乐”之后,邻里、婆媳更加和睦了,干群关系也和睦了。一个小山村尽管仅仅是社会一角,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上说,旅游市场的强劲,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多年研究社会心理学和哲学的邓之教授在他的《情感社会的分量》一书中,剖析了人与物的自然感悟和人与人的和谐沟通,指出“一个集体或是一个人,一旦有了美好的憧憬,一旦有了向上的追求,往往能发现身边的美,珍爱身边的美,巧妙地利用身边的美,因为,世间的美感,是通向璀璨世界的桥梁”。德陵村的村民当兴致勃勃地踏上这座乡村游的金桥时,对事物便有了新的审视;对是与非的辨析也更为准确;对价值观也有了新的见解。
昔日的门墙伤痕累累,今日的古迹众人珍爱
北京天寿山下,坐落着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十三陵。在曲水环绕、群峰耸峙的明皇陵中,既简朴又小巧的德陵说来并不出众,葬在德陵中的明熹宗朱由校也不过是一个只珍爱木工技艺,不理会江山得失的昏君。德陵渐渐受人瞩目,只因德陵南面有一座十三陵现存的、唯一一座较为完整的古堡,现已成为长陵镇的一个行政村,当年护守皇陵将士的后裔们,在新世纪初便热火朝天地搞起了民俗旅游接待,村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家搞起了“农家乐”,1/3的庄户人家都被北京市旅游局、市农委挂上“民俗旅游接待户”的认可标志,已成为北京市昌平区民俗游的样板村,“北京大明德陵古堡村”由此便成为游人们向往的休闲所在。
从京城坐公交车,半路仅换乘一次,便会很方便地行驶到“德陵村”一站。笔者从公交车走下,一眼就看到了“德陵古堡村”那既厚重坚实、饱含着沧桑感的古堡木门。这座古门已然经历了近400年,尽管伤痕累累,却依然能开关自如,遮挡风雨。负责古堡村旅游管理的田主任告诉笔者,在抗战时期,几个日本兵想砸开木门,冲进村内洗劫,终因木门坚实牢固而悻悻离去,它见证了那段血雨腥风、壮怀激烈的抗战史。笔者在村委会获知,德陵古堡村开拓旅游市场之前,村民们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对文物不珍惜,孩童摽着木门悠荡,甚至淘气时,随意削砍木门表层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2000年之后,全村的民俗游市场日益高涨。中外游客在古门前叹赏不已、争相合影的情形深深感染了古堡村的村民。他们一致认为,老祖宗留下的每个物件都是国家的文化遗珍,都是不可再生的宝物。有了这些,才能吸引中外游客前来消费,才能改变农村贫穷的旧貌。于是,每位村民,都开始保护文物、珍爱古迹,别说毁损木门,就是有人晃动木门,马上就会遭到古堡村村民的劝止。
笔者发现,古堡呈“回”字形建制,有的人家建筑新墙,很认真地避开古墙。田主任指着堆在墙根处的古砖说,未搞民俗旅游村之前,有些村民见到某处古堡墙砖处有些松动,便抽取几块城砖砌自家猪圈或小房,劝阻也很难见效。现今,村民只要发现古砖脱落,马上捡起堆在墙下,并及时告知村委会。德陵村成立“大明德陵古堡旅游接待村”后,村民们不仅倍加珍爱文物,还抽空查阅明史资料,向老人请教古文化方面的知识,以便向游人讲述。
“昔日知名上访户”今日知名民俗游接待户
德陵村委会王书记向笔者介绍了村中的两位老人。德陵村在1999年时,因村里的
庄户人家生活不富裕以及其他原因,成为当时昌平县有名的“上访村”。严重时,有时聚集在县政府内外多达百余人,常常在半夜被县政府的车送回。C老太太的身影,每次都活跃在上访人群中。
这位老太太是位心直口快的老人。常常用犀利的口吻批评村委会的过失,在当地很有些名头。2001年,当古堡村的3家民俗旅游接待户开始经营后,爱说爱笑的老人沉默了几日,经过认真思考,终于下了决心,自己当“主帅”,与儿子、儿媳一同办起了民俗旅游。
现今,一年十几万元的纯收入让C老太太心花怒放。往日的牢骚不见了,一家子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旅游接待上,已成为德陵村民俗游接待户的佼佼者。王书记告诉笔者,这位老人如今已经“让贤”,交给子女们放手经营“农家乐”,自己安享清福了。老人逢人便说,现在,家庭比从前更加和睦,接待工作配合得很好,也没有时间到村中说长道短。是村领导打造了民俗游的“金饭碗”,是党的富民政策好,才有了今日舒心的日子。村民们说起这段往事,都认为民俗旅游不仅富了一方民众,同时也营造了社会、家庭的和谐。
从古堡走进,沿着东侧深入到古堡东南端,就会看到一个既醒目又诙谐的民俗游接待户的广告灯箱,上写:“吃住在农家,请找宗十八”。笔者在门前,问起住在那里的游人,无不跷指赞叹,说那里的饭菜与C老太太家一样做得地道,待人也如亲人一样。
王书记说,村中民俗游的序幕刚一拉开时,许多农户不理解,只有3户报名参加,其中就有“宗十八”家。“宗十八”的来历说来也简单:旅游局为他家颁发“民俗旅游接待户”标牌时,恰好是18号。宗家就说,这数字吉利,今后我们就用“宗十八”作广告。
王书记介绍的第二位老人,就是户主“宗十八”的母亲。这家的老人年近七旬,负责民俗接待中的主食。老人的农家饭做得好,儿子又当过饭店的厨师,所以这家饭菜相当可口。曾荣获过“民俗游巧手杯”大奖。有些游人只要觉得主食好吃,老人毫不犹豫地多做些,免费送给游人。今年,几位西班牙留学生在归国前入住她家,深深感到了“像到了自家一样亲切。”毕业回国后,特地把合影寄来,在感谢信中表述:“老人像母亲一样对待客人,我们远在数万里之外,仍常常想念这位充满爱心的老人。”今年年初,老人因病住院,在病榻上,依然念叨着家中的游客。病情刚一好转,就立即赶到家,为慕名而来的城里客人服务。
民俗游接待促发了学习风气,民俗游的产品五彩缤纷
在开展民俗旅游之前,村民们在空闲时无非打打麻将、甩甩纸牌。闲论他人是与非。在民俗游日益火爆的今天,德陵村的村民开始倍加珍惜时光了。为拓展“农家乐”的市场空间,他们开始探索更为广阔的就业之路。譬如,他们积极参加区妇联、镇政府合办的民俗游技巧培训班。学外语、学历史、学纺织、学钩绣、学编织……已成为德陵村的时尚。而今,德陵村的旅游商品店里大多数商品是德陵村村民的佳作。全方位展现乡村的特色已喜见成效,村民的收入较未搞旅游之前,增加了数十倍。
笔者在离开德陵古堡村之前,见到村口的古槐下,有拿着书在背诵外语的村民,有利用业余时间苦练编织的村民。采访他们时,听到的话大致相同:“不学习外语就跟不上奥运的脚步,就很难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沟通。民俗游的纪念品和接待形式必须常见常新,所以我们必须多学技巧,吸引更多的游人。”
笔者从村委会了解到,德陵村眼下既有篝火晚会娱乐场地、足球场、篮球场、林间茶座,也有可供观赏的民间花会、经典老影片放映场地等。王书记说,他们会不断创新,让古老的德陵村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民俗游未起步时,德陵村是该地区有名的“上访村”,实现“农家乐”之后,邻里、婆媳更加和睦了,干群关系也和睦了。一个小山村尽管仅仅是社会一角,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上说,旅游市场的强劲,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多年研究社会心理学和哲学的邓之教授在他的《情感社会的分量》一书中,剖析了人与物的自然感悟和人与人的和谐沟通,指出“一个集体或是一个人,一旦有了美好的憧憬,一旦有了向上的追求,往往能发现身边的美,珍爱身边的美,巧妙地利用身边的美,因为,世间的美感,是通向璀璨世界的桥梁”。德陵村的村民当兴致勃勃地踏上这座乡村游的金桥时,对事物便有了新的审视;对是与非的辨析也更为准确;对价值观也有了新的见解。
昔日的门墙伤痕累累,今日的古迹众人珍爱
北京天寿山下,坐落着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十三陵。在曲水环绕、群峰耸峙的明皇陵中,既简朴又小巧的德陵说来并不出众,葬在德陵中的明熹宗朱由校也不过是一个只珍爱木工技艺,不理会江山得失的昏君。德陵渐渐受人瞩目,只因德陵南面有一座十三陵现存的、唯一一座较为完整的古堡,现已成为长陵镇的一个行政村,当年护守皇陵将士的后裔们,在新世纪初便热火朝天地搞起了民俗旅游接待,村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家搞起了“农家乐”,1/3的庄户人家都被北京市旅游局、市农委挂上“民俗旅游接待户”的认可标志,已成为北京市昌平区民俗游的样板村,“北京大明德陵古堡村”由此便成为游人们向往的休闲所在。
从京城坐公交车,半路仅换乘一次,便会很方便地行驶到“德陵村”一站。笔者从公交车走下,一眼就看到了“德陵古堡村”那既厚重坚实、饱含着沧桑感的古堡木门。这座古门已然经历了近400年,尽管伤痕累累,却依然能开关自如,遮挡风雨。负责古堡村旅游管理的田主任告诉笔者,在抗战时期,几个日本兵想砸开木门,冲进村内洗劫,终因木门坚实牢固而悻悻离去,它见证了那段血雨腥风、壮怀激烈的抗战史。笔者在村委会获知,德陵古堡村开拓旅游市场之前,村民们缺乏文物保护意识,对文物不珍惜,孩童摽着木门悠荡,甚至淘气时,随意削砍木门表层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2000年之后,全村的民俗游市场日益高涨。中外游客在古门前叹赏不已、争相合影的情形深深感染了古堡村的村民。他们一致认为,老祖宗留下的每个物件都是国家的文化遗珍,都是不可再生的宝物。有了这些,才能吸引中外游客前来消费,才能改变农村贫穷的旧貌。于是,每位村民,都开始保护文物、珍爱古迹,别说毁损木门,就是有人晃动木门,马上就会遭到古堡村村民的劝止。
笔者发现,古堡呈“回”字形建制,有的人家建筑新墙,很认真地避开古墙。田主任指着堆在墙根处的古砖说,未搞民俗旅游村之前,有些村民见到某处古堡墙砖处有些松动,便抽取几块城砖砌自家猪圈或小房,劝阻也很难见效。现今,村民只要发现古砖脱落,马上捡起堆在墙下,并及时告知村委会。德陵村成立“大明德陵古堡旅游接待村”后,村民们不仅倍加珍爱文物,还抽空查阅明史资料,向老人请教古文化方面的知识,以便向游人讲述。
“昔日知名上访户”今日知名民俗游接待户
德陵村委会王书记向笔者介绍了村中的两位老人。德陵村在1999年时,因村里的
庄户人家生活不富裕以及其他原因,成为当时昌平县有名的“上访村”。严重时,有时聚集在县政府内外多达百余人,常常在半夜被县政府的车送回。C老太太的身影,每次都活跃在上访人群中。
这位老太太是位心直口快的老人。常常用犀利的口吻批评村委会的过失,在当地很有些名头。2001年,当古堡村的3家民俗旅游接待户开始经营后,爱说爱笑的老人沉默了几日,经过认真思考,终于下了决心,自己当“主帅”,与儿子、儿媳一同办起了民俗旅游。
现今,一年十几万元的纯收入让C老太太心花怒放。往日的牢骚不见了,一家子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旅游接待上,已成为德陵村民俗游接待户的佼佼者。王书记告诉笔者,这位老人如今已经“让贤”,交给子女们放手经营“农家乐”,自己安享清福了。老人逢人便说,现在,家庭比从前更加和睦,接待工作配合得很好,也没有时间到村中说长道短。是村领导打造了民俗游的“金饭碗”,是党的富民政策好,才有了今日舒心的日子。村民们说起这段往事,都认为民俗旅游不仅富了一方民众,同时也营造了社会、家庭的和谐。
从古堡走进,沿着东侧深入到古堡东南端,就会看到一个既醒目又诙谐的民俗游接待户的广告灯箱,上写:“吃住在农家,请找宗十八”。笔者在门前,问起住在那里的游人,无不跷指赞叹,说那里的饭菜与C老太太家一样做得地道,待人也如亲人一样。
王书记说,村中民俗游的序幕刚一拉开时,许多农户不理解,只有3户报名参加,其中就有“宗十八”家。“宗十八”的来历说来也简单:旅游局为他家颁发“民俗旅游接待户”标牌时,恰好是18号。宗家就说,这数字吉利,今后我们就用“宗十八”作广告。
王书记介绍的第二位老人,就是户主“宗十八”的母亲。这家的老人年近七旬,负责民俗接待中的主食。老人的农家饭做得好,儿子又当过饭店的厨师,所以这家饭菜相当可口。曾荣获过“民俗游巧手杯”大奖。有些游人只要觉得主食好吃,老人毫不犹豫地多做些,免费送给游人。今年,几位西班牙留学生在归国前入住她家,深深感到了“像到了自家一样亲切。”毕业回国后,特地把合影寄来,在感谢信中表述:“老人像母亲一样对待客人,我们远在数万里之外,仍常常想念这位充满爱心的老人。”今年年初,老人因病住院,在病榻上,依然念叨着家中的游客。病情刚一好转,就立即赶到家,为慕名而来的城里客人服务。
民俗游接待促发了学习风气,民俗游的产品五彩缤纷
在开展民俗旅游之前,村民们在空闲时无非打打麻将、甩甩纸牌。闲论他人是与非。在民俗游日益火爆的今天,德陵村的村民开始倍加珍惜时光了。为拓展“农家乐”的市场空间,他们开始探索更为广阔的就业之路。譬如,他们积极参加区妇联、镇政府合办的民俗游技巧培训班。学外语、学历史、学纺织、学钩绣、学编织……已成为德陵村的时尚。而今,德陵村的旅游商品店里大多数商品是德陵村村民的佳作。全方位展现乡村的特色已喜见成效,村民的收入较未搞旅游之前,增加了数十倍。
笔者在离开德陵古堡村之前,见到村口的古槐下,有拿着书在背诵外语的村民,有利用业余时间苦练编织的村民。采访他们时,听到的话大致相同:“不学习外语就跟不上奥运的脚步,就很难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沟通。民俗游的纪念品和接待形式必须常见常新,所以我们必须多学技巧,吸引更多的游人。”
笔者从村委会了解到,德陵村眼下既有篝火晚会娱乐场地、足球场、篮球场、林间茶座,也有可供观赏的民间花会、经典老影片放映场地等。王书记说,他们会不断创新,让古老的德陵村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