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简历:
衣俊卿(19 8- ,男,黑龙江虎林人,黑龙江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7年获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日常生活批判和新马克思主义。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实践派的探索和实践哲学的述评》、《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历史与乌托邦》、《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及译著《日常生活》和《宗教与当代西方文化》等,发表学术论文1 0余篇。主持人话语: 无论在何种意义上,我们都必须承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是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 个重大的事件。这不仅体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对于20世纪人类思想历程和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而且还表现在,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世纪之交已经成为显学。哈贝马斯在《后形而上学思维》中曾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结构主义并列为20世纪的四次重大的哲学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学者理论视野,并逐步成为当代学术的重要论域甚至推动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介性工具,既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变化提供 个重要窗口,又为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理论发展提供某种基础性的方法平台。在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已逐步形成几个有影响的研究中心。2003年10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并举办“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其中,南京大学哲学系经过多年的建设逐步成为 支重要的力量。该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长期禀承已故孙伯钅癸 教授倡导的文本学历史分析传统,致力于经典文本的解读,并出版和发表许多有价值的论著。其中包括孙先生本人的《卢卡奇与马克思》、张 兵教授的《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张亮博士的《“崩溃的逻辑”的历史建构》等等。这些论著对卢卡奇、阿尔都塞、阿多诺等重要代表人物的原著进行了精心解读,厘清他们的理论逻辑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出发澄清了许多重大理论问题。近年来,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解读外,张 兵教授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基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理论思潮的批判主题和论域的相互交织而率先提出关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划界问题,在学术界获得积极的反响,并展开有关“后马克思思潮”、“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晚期马克思主义”等专题的研究。在这里编发的 组稿件即是他们的最新成果之 。我们看到,这些文章既充分反映这 团队文本分析的总体风格,又在细节上各具个性。其中,张 兵以其逻辑拆解功夫和细读策略重组了齐泽克《意识形态崇高对象》的引论,他以超出原文 半以上的篇幅“解构”了这位在当代西方理论界具有重大影响的“解构”式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逻辑,定位了后马克思思潮之“不可能性”政治立场。胡大平博士则坚持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内在关联这 基本立场,阐明了拉克劳和墨菲之后马克思主义“激进民主”政治规划的实际底蕴,在第二国际以来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指出当代左派通过语言学进行伦理突围这 特征,并从其在“对抗性”逻辑上对马克思的背叛出发进 步指证了它们的困境。刘怀玉教授则把列斐伏尔作为 “后马克思哲学思潮”的不自觉推动者,通过对其 手文本的精心解读详证了后马克思思潮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分法、消费与生产的关系、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 系列问题上的潜在来源,从而为重新审视后马克思思潮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关系提供了 个具有参照意义的研究案例。
衣俊卿(19 8- ,男,黑龙江虎林人,黑龙江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7年获贝尔格莱德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日常生活批判和新马克思主义。先后出版学术著作《实践派的探索和实践哲学的述评》、《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历史与乌托邦》、《回归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及译著《日常生活》和《宗教与当代西方文化》等,发表学术论文1 0余篇。主持人话语: 无论在何种意义上,我们都必须承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兴起是20世纪人类思想史上 个重大的事件。这不仅体现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对于20世纪人类思想历程和历史进程的重要影响,而且还表现在,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在世纪之交已经成为显学。哈贝马斯在《后形而上学思维》中曾把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分析哲学、现象学和结构主义并列为20世纪的四次重大的哲学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初,西方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学者理论视野,并逐步成为当代学术的重要论域甚至推动我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中介性工具,既为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变化提供 个重要窗口,又为人文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理论发展提供某种基础性的方法平台。在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已逐步形成几个有影响的研究中心。2003年10月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与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并举办“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其中,南京大学哲学系经过多年的建设逐步成为 支重要的力量。该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长期禀承已故孙伯钅癸 教授倡导的文本学历史分析传统,致力于经典文本的解读,并出版和发表许多有价值的论著。其中包括孙先生本人的《卢卡奇与马克思》、张 兵教授的《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张亮博士的《“崩溃的逻辑”的历史建构》等等。这些论著对卢卡奇、阿尔都塞、阿多诺等重要代表人物的原著进行了精心解读,厘清他们的理论逻辑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出发澄清了许多重大理论问题。近年来,除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解读外,张 兵教授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基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理论思潮的批判主题和论域的相互交织而率先提出关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的划界问题,在学术界获得积极的反响,并展开有关“后马克思思潮”、“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晚期马克思主义”等专题的研究。在这里编发的 组稿件即是他们的最新成果之 。我们看到,这些文章既充分反映这 团队文本分析的总体风格,又在细节上各具个性。其中,张 兵以其逻辑拆解功夫和细读策略重组了齐泽克《意识形态崇高对象》的引论,他以超出原文 半以上的篇幅“解构”了这位在当代西方理论界具有重大影响的“解构”式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逻辑,定位了后马克思思潮之“不可能性”政治立场。胡大平博士则坚持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内在关联这 基本立场,阐明了拉克劳和墨菲之后马克思主义“激进民主”政治规划的实际底蕴,在第二国际以来的非正统马克思主义语境中指出当代左派通过语言学进行伦理突围这 特征,并从其在“对抗性”逻辑上对马克思的背叛出发进 步指证了它们的困境。刘怀玉教授则把列斐伏尔作为 “后马克思哲学思潮”的不自觉推动者,通过对其 手文本的精心解读详证了后马克思思潮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分法、消费与生产的关系、语言与现实的关系等 系列问题上的潜在来源,从而为重新审视后马克思思潮与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关系提供了 个具有参照意义的研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