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设计与民族精神关系初探

来源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ksn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爱好和平和勤劳勇敢,但其内在的本质则是儒释道精神的融合。中国的艺术设计作为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其本质也是儒释道三家精神的艺术表现。因此,民族精神和艺术设计的哲学渊源具有惊人的一致性。
  【关键词】民族精神 艺术设计 儒、释、道精神
  【中图分类号】I2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经过数千年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民族特色,它决定了该民族的文化价值取向,也决定了该民族的审美情趣。每一个艺术家在其成长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的打上本民族精神的烙印,从个人的道德品质、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创作风格等各个方面都会体现出本民族精神的特质。而艺术设计是艺术家的个人或集体创作活动,它也不可避免的会打上艺术家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烙印。因此,艺术设计与民族精神总会融合在一起,艺术设计体现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决定着艺术设计的价值取向。
  
  1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涵界定有很多研究论文,但是多属于表象分析,即仅仅从中华民族的行为方式和处事风格中去理解中华民族精神。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拥有其独特的东方智慧方式。中国的智慧主要表现在儒、释、道的思想当中。儒家主张“和而不同”的中庸思想和“仁爱天下”的政治理想。因此,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爱好和平正是儒家精神的表现。与儒家不同,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它认为文明压制了人的天性,正如老子所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知有慈孝,国家混乱有忠臣。”因此,道家的回归自然、让人的天性得到自由发展的思想,其实正是我们民族精神中的热爱自然、崇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论根源。佛教宣扬苦修顿悟,就是要求人们通过心灵的觉悟获得慈悲和智慧大乘佛教所具有的菩萨情怀不仅渡己,而且渡人。作为外来的文化,佛教为何会在中国生根开花?其实,佛教的苦修顿悟与儒家的内省慎独的修身方式和道家的崇尚虚静是具有很大的相通性的。唐宋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都行走在儒、释、道之间,他们的思想也影响了一般大众的生活、思维和言行,从而陶冶了中华民族的气质、性格和精神。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精神的根本就是儒家的仁爱天下、道家的道法自然和佛家的苦修顿悟,它们使中华民族不仅不同于西方民族,也不同于东方的其他民族。因此,对中国艺术设计产生影响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是儒、释、道三家精神。
  
  2 中国艺术设计中的民族精神
  2.1 设计观上的“天人合一”的精神
  在设计学范畴中,寓天人合一积极生命理念的、形神兼具的、有很强表现力的符号图形多数是源于儒家的中庸思想。“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个为古老中国的存在、稳定、发展、繁荣发挥着伟大作用的思想——“中庸”,它集聚中国文化深层结构的核心,千百年来,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生死存亡、民族审美等。中庸在英文中译为“golden”,意为黄金分割平衡原理,是指对人与事物的一种最佳权衡处理优化方法。中庸思想在工艺设计理念中表现为“制度阴阳,大制有六度:天为绳,地为准,春为规,夏为衡,秋为矩,冬为权”。《淮南子·时则》的天地时和合观认为,“古之为度量轻重,生乎天道。黄钟之律修九寸,物以三生,三九二十七,故幅广二尺七寸。音以八相生,故人修八尺,寻自倍,故八尺而为寻。有形则有声,音之数五,以五乘八,五八四十,故四丈而为匹。匹者,中人之度也,一匹而为制”。对于这种可以与天地并立,化育万物的天人合一设计观,正是艺术设计在哲学高度上的整合。
  根植东方文化土壤的我国园林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现代环境艺术设计在完成人的功能需求基础上,更加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和生存需求,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演绎到现代环境艺术设计风格的生态文化、绿色文化、自然观等设计理念,说明了现代环境艺术风格发展和文化一样具有很强的继承性,现代环境艺术风格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的支撑。
  天人合一的设计观使得中国现代园林设计体现了和谐之美。它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建筑之间的协调、动与静的统一。中国现代园林设计所体现的和谐之美更多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它推崇淡泊平和、清新幽远的境界。它强调园林与自然的亲和关系,“注重和谐与中庸”。表现在造型上,中国传统园林犹如天地的缩影,有着各种各样自然景色的缩样。中国园林在营造布局、配置建筑、山水、植物上,竭力追求顺应自然,着力显示纯自然的天成之美。由此模山范水成为中国造园艺术的最大特点之一。
  透过这些园林设计中的恬静淡泊,也能看出高雅自然的仪态。我们可以从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领略到人和天地万物联系的是那么的紧密。因为它们把天与人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认为天是万物的起源,天与自然的发展变化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脚步。在人与自然的交往中,人们就形成了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在认识、把握、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
  传统园林的空间除了首先要考虑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外,同时也考虑古人讲的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应当十分和谐。这种精神在中国独树一帜的自然式山水园林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天人合一”成为园林艺术追求的最高境界。由此。在这种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的文化渗透中,历代的造园大师们以神州大地千姿百态的山川林泉的造园风格,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统一,也使得中国园林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园林之母。
  2.2 设计理念上的“道法自然”的精神
  中国的艺术设计崇尚自然,重实用而戒奢華的设计理念源于道家思想。体现在设计作品中就成了反对豪华的装饰,重视简朴实用。在形式上设计单纯简洁的图形,设计色彩上崇尚红色、白色和灰色。另外,中国文人对于黑墨同样有着近乎偏执的崇尚,根源于先秦阴阳五行学说上逐渐形成的一种包罗万象的世界观体系。《易经》中记有“天玄地黄”,《道德经》中有“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些都是一种出于对黑暗神秘宇宙的敬畏和对幽美虚空、飘渺不可知的一种逍遥式“道”的顶礼膜拜。这种单纯的老庄式逍遥游水墨元素承载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在传统设计作品有广泛的应用。器物的设计上使用简洁的装饰图案、园林建筑的粉墙黛瓦。这些都体现了道法自然的设计理念。
  从设计形式上,中国园林以自然为蓝本,摄取了自然美的精华,又注入了富有文化素养的人的审美情趣,采取建筑空间构图的手法,使自然美典型化,变成园林美。其中所包含的情趣,就是诗情画意;所采用的空间构图手法,就是自由灵活、运动流畅的序列设计。中国园林讲究“巧于因借,精在体宜”,重视成景和得景的精微推求,以组织丰富 的观赏画面。同时,还模拟自然山水,创造出叠山理水的特殊技艺,无论土山石山,或山水相连,都能使诗情画意更加深浓,趣味隽永。
  首先,中国古典园林的园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其次,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但是,中国古典园林又突破空间局限,用划分景区和空间、以及“借景”的办法,把围墙外的风景借入园中。如北京颐和园的设计中,西山的峰峦、两堤的烟柳、玉泉山的塔影,都自然地结合成一体,成为园中的景色,园的空间范围无形中扩大了,景物也更加丰富了。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以万寿山佛香阁为近景、两堤和玉泉山为中景、西山群峰为远景的锦绣湖山诗境画卷。
  从设计色彩上,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房屋的主体部分、也即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 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再加上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并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在华北平原秋高气爽、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它的色彩效果是无比动人的。当然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北方的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严酷的。在那样的自然环境中,这种鲜明的色彩就为建筑物带来活泼和生趣。基于相同原因,在山明水秀、四季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中国的传统美德中的温良敦厚、博大胸襟、崇尚自然而有所倾向。
  2.3 设计审美上的“以大为美”的精神
  研究中国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及其中国艺术设计所呈现的精神思想,就必须要把这些问题存放在中国的文化结构背景下来考察,以商代末期的青铜鼎为例,整个青铜鼎形象庞大、浑厚、规整,纹样以饕餮纹(兽面纹)为主,整个纹样给人以恐怖、狰狞之美,震慑人心。在古代建筑上,我国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帝王为了满足其驕奢淫逸的生活和维护其统治的威严,往往大兴土木,营建各种宫室殿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兴建的阿房宫,就已达到惊人的规模。西汉初年修建的未央宫,宫城周围达8900米。汉高祖刘邦曾因见到这座宫殿建筑的奢华而动怒,主持这一工程规划的萧何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无以重威。”这说明统治阶级已经认识到,规模宏大的宫殿建筑也可以作为巩固其政权的一种工具。另外,即使是精巧玲珑的明清园林、建筑,造园者也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叠石、引水、植树、栽花、修建亭馆廊轩、改变地势起伏,化整为零地分割空间,在曲径通幽中,创造丰富耐看的空间,并通过多种设计手法的综合应用,使得有限的空间环境变得更为广大和丰富。
  我国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民族精神集儒、释、道之大成,博大精深,并对周围国家和地区的思想观念影响极大。我们的艺术设计讲究审美主体与客体的默契和形式内容的和谐,重人情、重感受、重表现、重意境,以美为最高准则,怡情于志,强调美、善的结合。在艺术设计中,除了考虑设计师个人审美理想外,还必须要考虑到我们的民族精神,有意识地从中吸取精粹,合理应用在艺术设计的思维之中,这样才能设计出具有浓郁民族精神的、意境深邃的设计作品,才能形成具有本土特色和旺盛艺术生命力的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 贡宇.城市滨水景观塑造中的文化再生——德阳市族湖滨水景观规划设计构思[J].中国园林,2003 年第7期.
  [2] 李岚.文化的表达与挖掘——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文倾向性分析[J].规划师,2001 年第6 期.
  [3] 张琦.从“礼”与“道”论中国现代园林的设计思想[J].装饰,2006 年第8期.
  [4] 李泽厚.美的历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 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 陈晓华.工艺与设计之间——20世纪中国艺术设计的现代性历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几年的声乐学习,想把自己的亲身体会从歌唱的基本要素一呼吸,发声,共鸣,语言和歌唱的艺术表现这两个大的方面着手,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经验和对声乐学习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基本要素;歌唱的共鸣;歌唱的语言;艺术表现  声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东西一要靠天生的嗓子和声乐的领悟,二还要看后天的努力程度,在几年的声乐学习中,自己也遇到很多疑问和迷惑,在米凯拉大师和贾老师的传授讲解下,使自己对自己的发声器
期刊
目的:采用磁共振示踪法模拟药物在脑细胞外间隙中的扩散、分布与清除过程,将获得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其分布相关参数进行拟合求解.方法:将示踪剂钆喷酸葡胺(gadolinium-die
临床分析发现肺癌伴肺部感染主要表现为咳嗽、咳黏液脓性痰、气短或呼吸困难,而发热并不常见,对临床诊断无特异性,且由于患者化疗等因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多不升高,易误认为
不管怎么看,生命总是很奇特.例如,我们都是由极其相同的物质组成,是整个宇宙中最聪明、最有创造力、最高贵的生命形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构成我们的原子物质与构成这
去过北京颐和园的人们都会看到,在昆明湖畔矗立着一头奋蹄欲起的“镇水铜牛”.根据历史记载,这是乾隆皇帝令工匠铸造的,意在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而牛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数字内容正在向游戏、动漫、电影、综艺等各大领域广泛地融入。数字内容的创作不仅提升了文化内容的整体质量,现已成为我国文化内容的发展方向。目前的数字技术可以将创作者的想象力完美地展现给观众。但无论数字技术如何发展,最后吸引观众的终究还是故事,所以现代人疯狂追逐技术上的革新,但终究还是会回到如何叙事的原点。动画数字技术代表着当下最尖端的产物,而动画叙事代表着过去最珍贵的遗物,正
摘要:随着我国的教育模式从应试教育逐渐发展为素质教育,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德育课程的音乐教育对提高音乐素养和陶冶情操有着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而创新教育的运用则能更加有效的实现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因此,发挥创新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是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文章将针对创新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开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创新教育  针对小学生的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