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娩是妇女的自然生理过程,但往往会构成更大的应激事件,尤其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许多产妇都是初产妇,对于分娩知识并不了解,很容易出现复杂的心理变化。她们极易产生对分娩的疼痛、恐惧,以及对胎儿安全的担忧等,这会对分娩过程产生不良影响。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心身医学也正逐步受到重视,我们不仅要更加重视生理因素,还要重视心理因素对临产妇的影响。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可以使产妇在最佳心理状态下顺利分娩。
【关键词】分娩;产妇;心理护理
一、前言
分娩虽然是自然的生理过程,但一定程度上会对产妇产生精神刺激,产妇分娩的心情非常复杂,有对分娩的担忧,还有即将为人母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所以需要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产道与胎儿相适应的情况下,增强精神因素和产力在分娩中的作用,消除不良因素对产妇的影响,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精力,使产程顺利进行,进而降低剖宫产率和难产率。
二、待产的心理护理过程
妊娠期对孕妇来说是一段艰难的历程,但是临近分娩期的孕妇更渴望新生命的降生。产妇进入待产室时,家属不能入内。产妇对家属的信赖感一旦消失,就会产生莫名的紧张、孤单、焦虑,甚至恐惧,渴望见亲人的心理会油然而生。此时作为助产士应该密切注意待产妇的言语变化,针对产妇的实际动态,做好产前应有的思想准备,以诚待人,热情接待、举止庄重,创制宁静积极和谐的氛围,使产妇对助产士产生亲切感、信任感。
三、第一产程心理护理过程
大多数妇女对产痛会有排斥,所以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兴奋、不安或无助。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和关心,期望尽快顺利结束分娩。第一产程主要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是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3cm的时段,这一时段的特点是宫缩间歇时间长,持续时间短。这期间除了个别产妇感到精神紧张外,一般都能忍受,但极易产生焦虑情绪,期望尽快分娩,这时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解释宫口开全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她们必须耐心等待,在宫缩时可以作深呼吸。提醒产妇要及时小便,以避免膀胱充盈而影响胎头下降。产妇在睡眠时,应适当减少检查的次数,使其得到充分休息,作好体力准备。活跃期指从宫口开3cm至宫口开全。这一时段所需时间短,宫缩长而间歇短,有些产妇会呻吟不止,大喊大叫,产生恐惧心理。助产士应该细心观察并了解产妇的气质、性格以及对产痛的耐受力,并根据情况做出不同的心理护理。
四、第二产程的心理护理过程
宫口开全之后,部分产妇不会应用腹压、信心不足或者对医护人员不放心,助产士需要正确指导产妇屏气用力,并正确使用腹压,如果产妇用力不当,极易疲劳,造成宫缩乏力,进而影响产程进展,造成第二产程延长的后果。适时助产是帮助产妇渡过分娩期的关键。集中思想熟练发挥技术及时做好接生準备,在接生过程中不能谈与接生无关的事情,更不能指责、谩骂、威胁产妇,应鼓励产妇配合完成分娩,安慰产妇以防止产后出血或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五、第三产程的心理护理过程
听到婴儿啼哭声时,产妇常常因为急于了解婴儿性别,担心有无畸形情况,而出现不愉快或者过度兴奋。这两种情况都会直接通过大脑皮质影响子宫收缩的调节,甚至导致宫缩乏力大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分娩时体力的大量消耗,使产妇感到饥饿、口渴,缝合时怕痛,想及早与亲人见面等。助产士应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观念,使产妇心情开朗,避免造成产后出血的不良后果;缝合会阴时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与产妇热情交流,以此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取得配合;增进护患感情;在处理完婴儿脐带后,做好早吸吮,讲述早吸吮和母乳喂养的好处,减少产后出血,增进母子感情,增强新生儿免疫力,指导产妇按需要哺乳以及正确的喂奶姿势,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六、产后的心理护理过程
产妇分娩后需要在产房观察2个小时,并讲解产后需要注意的事项,鼓励产妇及早排尿。产后初期,大部分的产妇虽然身体上感觉疲惫,但是情绪上相当兴奋,如果新生儿的情况稳定,护理人员应立即协助产妇和新生儿开始互动,并鼓励亲子间的皮肤接触和目光交流,鼓励拥抱、触摸新生儿,使其尽快进入母亲角色。护理人员应应该根据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疏导,关心产妇使其家人参与关心,给让其家人提示情绪影响产后康复的问题,使家人保持沉着、安静的态度,给予产妇情感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关心。
七、结束语
分娩是妇女生命中的重要事件,也是一次强烈的心理、生理应激过程。 但是由于分娩过程中存在许多不适和不测,尤其是宫缩时产生的疼痛感使产妇的应激反应加剧,多表现为恐惧和紧张变强,对分娩产生抑郁和焦虑。分娩期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等和、疼痛敏感、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密切相关。所以,助产士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用委婉的谈吐、真诚的微笑去关心产妇,减轻其疼痛,保证母婴安全,使之平安顺利地娩出胎儿。
参考文献:
[1] 李向丽, 王红玲, 李宇燕. 对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J]. 中外医疗, 2010, 7(3): 154 .
[2] 温春霞. 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J]. 中国中医药, 8(6): 116 .
[3] 田玉智, 陈玉兰.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10, 8 (2): 308-309 .
[4] 李云英. 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及应对措施[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7): 205-206 .
[5] 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关键词】分娩;产妇;心理护理
一、前言
分娩虽然是自然的生理过程,但一定程度上会对产妇产生精神刺激,产妇分娩的心情非常复杂,有对分娩的担忧,还有即将为人母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所以需要了解她们的心理状态,加强心理护理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产道与胎儿相适应的情况下,增强精神因素和产力在分娩中的作用,消除不良因素对产妇的影响,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精力,使产程顺利进行,进而降低剖宫产率和难产率。
二、待产的心理护理过程
妊娠期对孕妇来说是一段艰难的历程,但是临近分娩期的孕妇更渴望新生命的降生。产妇进入待产室时,家属不能入内。产妇对家属的信赖感一旦消失,就会产生莫名的紧张、孤单、焦虑,甚至恐惧,渴望见亲人的心理会油然而生。此时作为助产士应该密切注意待产妇的言语变化,针对产妇的实际动态,做好产前应有的思想准备,以诚待人,热情接待、举止庄重,创制宁静积极和谐的氛围,使产妇对助产士产生亲切感、信任感。
三、第一产程心理护理过程
大多数妇女对产痛会有排斥,所以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兴奋、不安或无助。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和关心,期望尽快顺利结束分娩。第一产程主要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是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3cm的时段,这一时段的特点是宫缩间歇时间长,持续时间短。这期间除了个别产妇感到精神紧张外,一般都能忍受,但极易产生焦虑情绪,期望尽快分娩,这时护理人员需要耐心解释宫口开全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她们必须耐心等待,在宫缩时可以作深呼吸。提醒产妇要及时小便,以避免膀胱充盈而影响胎头下降。产妇在睡眠时,应适当减少检查的次数,使其得到充分休息,作好体力准备。活跃期指从宫口开3cm至宫口开全。这一时段所需时间短,宫缩长而间歇短,有些产妇会呻吟不止,大喊大叫,产生恐惧心理。助产士应该细心观察并了解产妇的气质、性格以及对产痛的耐受力,并根据情况做出不同的心理护理。
四、第二产程的心理护理过程
宫口开全之后,部分产妇不会应用腹压、信心不足或者对医护人员不放心,助产士需要正确指导产妇屏气用力,并正确使用腹压,如果产妇用力不当,极易疲劳,造成宫缩乏力,进而影响产程进展,造成第二产程延长的后果。适时助产是帮助产妇渡过分娩期的关键。集中思想熟练发挥技术及时做好接生準备,在接生过程中不能谈与接生无关的事情,更不能指责、谩骂、威胁产妇,应鼓励产妇配合完成分娩,安慰产妇以防止产后出血或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五、第三产程的心理护理过程
听到婴儿啼哭声时,产妇常常因为急于了解婴儿性别,担心有无畸形情况,而出现不愉快或者过度兴奋。这两种情况都会直接通过大脑皮质影响子宫收缩的调节,甚至导致宫缩乏力大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也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分娩时体力的大量消耗,使产妇感到饥饿、口渴,缝合时怕痛,想及早与亲人见面等。助产士应积极宣传男女平等的观念,使产妇心情开朗,避免造成产后出血的不良后果;缝合会阴时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与产妇热情交流,以此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取得配合;增进护患感情;在处理完婴儿脐带后,做好早吸吮,讲述早吸吮和母乳喂养的好处,减少产后出血,增进母子感情,增强新生儿免疫力,指导产妇按需要哺乳以及正确的喂奶姿势,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六、产后的心理护理过程
产妇分娩后需要在产房观察2个小时,并讲解产后需要注意的事项,鼓励产妇及早排尿。产后初期,大部分的产妇虽然身体上感觉疲惫,但是情绪上相当兴奋,如果新生儿的情况稳定,护理人员应立即协助产妇和新生儿开始互动,并鼓励亲子间的皮肤接触和目光交流,鼓励拥抱、触摸新生儿,使其尽快进入母亲角色。护理人员应应该根据产妇的心理状况进行疏导,关心产妇使其家人参与关心,给让其家人提示情绪影响产后康复的问题,使家人保持沉着、安静的态度,给予产妇情感上的支持和生活上的关心。
七、结束语
分娩是妇女生命中的重要事件,也是一次强烈的心理、生理应激过程。 但是由于分娩过程中存在许多不适和不测,尤其是宫缩时产生的疼痛感使产妇的应激反应加剧,多表现为恐惧和紧张变强,对分娩产生抑郁和焦虑。分娩期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如抑郁、焦虑等和、疼痛敏感、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密切相关。所以,助产士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用委婉的谈吐、真诚的微笑去关心产妇,减轻其疼痛,保证母婴安全,使之平安顺利地娩出胎儿。
参考文献:
[1] 李向丽, 王红玲, 李宇燕. 对分娩期产妇的心理护理[J]. 中外医疗, 2010, 7(3): 154 .
[2] 温春霞. 分娩过程中产妇的心理护理[J]. 中国中医药, 8(6): 116 .
[3] 田玉智, 陈玉兰. 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妇分娩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10, 8 (2): 308-309 .
[4] 李云英. 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及应对措施[J]. 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7): 205-206 .
[5] 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