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研究

来源 :音乐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a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效推动了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族音乐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艺术。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包含了较多的艺术类别,与流行音乐等音乐形式有所不同的是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彰显了云南少数民族的艺术特色,其中包含了云南少数民族对生命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等。
  尽管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起源于民间,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的表现手法、表现形式都受到影响。云南省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当地民风淳朴,拥有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所以云南当地原生态民族音乐极具当地特色,也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

一、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中的民族特质


  (一)云南原生态音乐中的民族歌调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极具特色,任何一个少数民族都有着其特有的原生态音乐,其歌唱形式、表现手法与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包含了民族特色文化,所以追溯原生态音乐的“根”,终究是离不开民族文化的支撑。以云南地区为例,云南省一共有25个少数民族,以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等为主。根据云南当地的原生态音乐的演唱手法,并且深入分析可以得知当地的原生态音乐大致分为戏曲唱腔演唱手法、少数民族歌调演唱手法和曲艺演唱手法等,这些歌调体现着云南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族特质。如今,在云南当地占据主要演唱歌调地位的当数少数民族歌调演唱手法,现行的少数民族歌调演唱手法是对传统演唱手法的包装与升级。
  (二)云南原生态音乐体现了民族精神
  云南原生态音乐是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云南地区有25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精神与民族的原生态音乐互相渗透。以云南当地的乡土歌舞《云南映像》(《云南印象》)为例,此歌舞中集结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精神,并且由于这首歌舞中的表演艺术家大多来自于民间,其身上的质朴的精神带动了歌舞的感染力,所以在表演过程中将“以人体动态保存和展现民族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表演过程中唤醒了人们对民族的认同感,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增强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了民族的协调发展,实现了共同进步。
  (三)原生态音乐形式体现了对传统音乐的扬弃
  历经千百年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在近年来,原生态音乐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冲击,并且经过人口迁徙、生活方式的改变,云南原生态音乐的社会基础也有所改变。从表面现象而言,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包含了许多戏曲、曲艺等形式的精华,即使如此,云南原生态音乐仍然延续了古老的传统形式,同时也结合了地区性的发展特色,形成了众多音乐风格当中独树一帜的特色。从整体方面而言,云南原生态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戏曲的唱法,但又在不断创新,具有时代的代表性,受到各个年龄段听众的喜爱。

二、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艺术特色


  (一)体现了对大自然和生命的敬畏
  回首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云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域优势在我国农耕民族地区形成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线,所以这也意味着云南少数民族非常尊重大自然环境和对生命存在敬畏之心。云南少数民族在日常的生活、生产当中,对大自然景观、人文环境与社会环境有着崇敬之心,尊崇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尊重大自然与人类行为的和谐共处,所以原生态音乐应运而生。云南原生态音乐的出现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也是当地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对于生活的信念。
  (二)表现内容极具生活化
  云南原生态音乐充分表现了当地人们的体力活动,将人们日常劳动进行生动表现,同时将劳动过程中的情感进行彰显,所以云南原生态音乐在表现内容中极具生活化,能够引起表演者和听众之间的共鸣。以云南少数民族的“罗作舞”为例,“罗作舞”讲述了劳动者日常生产劳作内容。我们对少数民族的印象通常是能歌善舞,歌曲、舞蹈已经成为少数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以云南原生态音乐为例,在特定的节日或者环境下,都会有其民族代表性歌曲。除此之外,云南省彝族的歌唱活动不仅传递了彝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更反映了彝族的习俗。不同的歌曲有着不同的曲调,以“滚山珠”为例,其音乐特点是在进行舞蹈表演过程中,表演人员手持芦笙,与舞蹈进行紧密地协调与融合。“滚山珠”用于伴奏的芦笙曲调高度不同,但是持续完美,随着伴奏音量的增强,听众仍能够听到旋律,更能被观众所接受。芦笙属于云南原生态音乐的传统民族配乐器具,也是“滚山珠”舞蹈过程中的主要表演器具。
  (三) 云南原生态音乐艺术特性
  1.仪式化
  纵观我国的音乐发展史,对于云南地区而言,音乐是当地少数民族仪式,仪式音乐中含有大量丰富的宗教情感,能够加强当地人民对宗教的信仰。站在整体的角度而言,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在发展方面具有悠久的历史,对于当地的生活、生产劳作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歌词特点
  经过笔者的研究发现,云南原生态音乐的歌词中主要包含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民族节气和婚恋习俗,以谢维耕所著的《大苗山》为例,《大苗山》中的“芦空”、“木鼓”、“吊脚楼”将苗族人民的乐器和居住文化进行了详尽的记叙。除此之外云南原生态音乐的歌词中描绘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例如吴伯昌所作的《寻找太阳升起的地方》中将汹涌的“金沙水”和“乌蒙山”进行描绘,将祖国的秀丽风光通过歌词的形式加以展现。

三、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功能
  音乐能够将人的情感進行表达,当今社会人们在社会中生存会面临各种压力,对于云南地区而言,原生态音乐能够让人感受到温暖,欢快的曲调会带动听者的情绪。并且在现行的原生态音乐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会将“太阳”、“阳光”、“祖国”等美好的词汇融入其中,让人感受到云南地区人民的质朴。以《云南印象》为例,《云南印象》对生命的信息、真谛的探索让人们更容易接受,产生温馨感。原生态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已经与民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   (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云南原生态音乐是云南地区特色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中饱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因此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层面而言,保护云南原生态音乐就是保护我国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据分析,云南原生态音乐的创作与当地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从其中的唱腔、表现手法能够体现广大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将歌曲与人们的生活相结合能够引导年轻人对当代生活和民族文化有新的认知。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民众通过原生态音乐能够统一民众行动,振奋民族精神,表达内心情感,是民族文化表达方式的主要渠道。
  (三)有利于当代民族音乐发展和创新
  经过笔者对当今世界音乐的了解发现,当今时代更为人们所知晓的是西方美声唱法或者国际流行音乐唱法,原生态音乐所占据的比重较少。但是为了将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向世界传播,就应该注重探究和发掘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在新时期的大环境之下,艺术领域形式繁多,站在发扬民族音乐文化层面,我们需要站在世界的角度上,以创新的手法推动民族艺术的发展。

四、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传承措施


  (一)当代云南原生態民族音乐传承现状及问题
  当今云南原生态音乐面临两大危机。一是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入,二是商业元素的融入。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入破坏了原生态音乐的“原始性”,造成了对原生态音乐的破坏,以现代化的歌舞编排和大量的舞台灯光设计,导致原生态音乐失去了本真。商业元素的融入将资本与歌曲相结合,通过华丽的舞美、灯光等效果对云南原生态音乐进行渲染,并且在商业因素的影响之下,云南原生态音乐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在传承过程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
  (二)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传承措施
  在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应当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定位。云南原生态音乐进行商业化包装过程中,应从当地文化和当地民众的立场出发,保留云南原生态音乐的本质和其文化特征。除此之外,在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中注重建立适当的标准和要求,切忌将“原生态”作为音乐评判的标准,所以在新时代下,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出发,运用合理的科学思维看待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所以在发展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的道路上,需要积极结合云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将原生态音乐与旅游资源相结合,建立民俗旅游景点,促进当地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也成为原生态音乐文化的见证者和发扬者。

总结:


  云南原生态音乐是我国民族艺术文化的表现,具有较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传承与发扬的道路上彰显着我泱泱大国的民族精神。自改革开放后,艺术的可塑性和开放性逐渐加强,原生态音乐仍应该秉承着文化传承的信念,在社会中发挥重要的文化传承职能,推动社会积极向上。云南原生态音乐面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商业元素的冲击,传承者应该积极制定保护政策,为原生态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保驾护航,这不仅是云南地区人民的任务,更是全世界各个民族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胡东冶:《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声乐发展构想——弘扬原生态民族音乐》,《音乐生活》2007年第3期。
  [2]李冬梅:《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中的生态意识——评〈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研究〉》,《环境工程》2021年第39期。
  [3]董安汝:《民族音乐学“双视角”视野下红河州哈尼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践行者李元庆》2020年。
  [4]周砚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评和云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一书》,《大众文艺》2015年第17期。
  [5]毛美娜:《“原生态”艺术创作的“三态”——评〈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研究〉》,《中国教育学刊》2014年第5期。
  [6]陈旭:《留住民族音乐的根——读〈云南原生态民歌选集〉有感》,《民族音乐》2011年第6期。
  [7]杨民康:《论原生态民歌展示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兼谈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几种文化保护与传承模式》,《音乐探索》2011年第3期。
  欧阳丽梅 云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一级演员
其他文献
统编教材对于每篇课文如何对接单元语文要求的学习目标,通常采用课后练习加以细化。也就是说,课后练习题比较全面地将语文要素整合在识字写字、阅读理解、表达积累等多领域的学习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读课后练习题,挖掘设计方法、過程以及态度等内容,设计多种支架,指导学生经历思考和实践,达成学习目标。一、设计学习支架  统编教材编者通过课后练习题的设置体现编者意图,因而课后练习题的内容决定了一篇课文教
期刊
低年级语文学习是从识字写字开始的,但从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角度看,词是最小的语言单位,足见识字写字教学是为学习词语服务的。而字词学习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统编教材在低年级也是以字词学习为中心安排教学目标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解读文本,把握编者意图,在组织学生学习字词的各种实践活动中,除了课文中出现的联系上下文、比较等常用方法外,还要不断探索提高学生词语学习效果的方法和路径。一、探寻词语的本真  
期刊
统编教材在中高年级段编选了大量具有想象意识的经典文本,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想象的故事,探索想象的秘密,最终形成想象的能力。依托统编教材的想象类文本,教师应该挖掘哪些有价值的想象资源,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一、把握特点  对于学生的想象,很多教师一直都鼓励学生自由自在、大胆创新,这本身并没有错,想象的特质就在于大胆与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想象就可以无拘无束。遗憾的是,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发现没有经过教
期刊
学生看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有感而发,把具体的感想记录下来,就是读后感。在指导学生写读后感时,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情,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表达方法,写出能够体现学生真情实感的读后感。一、找到感想的源头  虽然说学生每读一篇课文或一本书,或多或少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一些想法,但这些想法是零星的、难以留下印记的东西,与真正意义上的读后感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要想在读后能够产生值得记
期刊
《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呈现了前期创造社对变态性心理、病态性爱及情感错位等情感扭曲形态的强烈关注甚至着迷.在这些情感的扭曲形态背后,有着西方唯美主义思潮的影响,也可看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子,并与当时的社会语境息息相关;它们展现了人物最深层的心理状态,折射出中国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时期所经历的失重感及在这种失重感中的彷徨迷失,并彰显了前期创造社“为内心要求写作”的困惑与走向.
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构成了西方隐喻研究的两条主要路径.能否在这两条路径之外探索出一条新的研究路径,一直是国内外语言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从孙毅提出的“集体/个体性、映射方向性、系统性、本体与喻体的相似性、命题性/意象性意义、蓄意性、感受性及语境依赖性”八个维度,对隐喻概率云模型这一最新的隐喻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全面论证.本文认为,隐喻概率云模型是我国学者在开拓隐喻研究新路径上做出的大胆尝试,为今后的隐喻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更加包容的方案.
彼得·海斯勒书写中国的“创意非虚构”作品在中国图书市场获得巨大成功,但这一体裁的文体要素还不为国内读者所熟知.借助美国“创意非虚构教父”古特金德的写作教程分析海斯勒的文本,可以发现他的作品是典型的美式学院派创意非虚构作品,文体特色主要体现为基于浸入式采访的真实内容、基于场景与细节信息的情节描写、立体多面的人物塑造(包括一个讨喜的叙述者的声音)与精致的结构线等等.作为一个以读者为导向的非虚构文学门类,创意非虚构拥有独特与成熟的美学内涵,实现了既鼓励个人风格又严格遵循真实、优美的原则二者之间的平衡.
近年来我国剧院建设如火如荼,已成为城市经济与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然而,许多剧院也面临着运营成本高昂、入不敷出、专业管理体系缺失及利用率低等问题。如何扩大剧院市场,对剧院进行有效管理,以实现后续更好的发展?本文从剧院演艺市场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剧院的主要经营管理模式,并以保利剧院院线为主例,探讨新时代剧院管理运营与发展新思路。一、我國剧院演艺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剧院存在地域及数量分布不均衡的状况。从
期刊
卢托斯瓦夫斯基创作的音乐作品富于探索精神和独创性,其早期作品深受匈牙利作曲家巴尔托克的影响,有明显的传统色彩.《十二首民间曲调》用现代技法展现了波兰的民族音乐,运用了半音化的和声进行和音列之间的对立.本文主要以其中的第一首《我的强尼》(Ach,Jasienko)和第五首《苹果树上的苹果》(Na jabloni jablko wisi)为例,就其和声曲式及艺术特征进行描述.
期刊
自从贝内特·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第一次提出“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后,越来越多的人展开对于音乐教育以及美育的讨论,音乐的美育功能也被人们广泛地承认。本文将从美育的基本概念入手,通过对音乐的本质及特殊性以及音乐实践活动功能的研究,来探讨音乐的美育功能。一、美育概述  美育即是审美教育。对于审美而言,审是人们对一切事物的美丑做出评判的过程;关于什么是美,目前为止并没有定论。随着美学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