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法于课内 迁移中创新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395188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要求】
  1.领会本次习作的要求,知道本次习作采用调查访问或直接拜访的形式,走进社会,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
  2.能根据习作要求,写出一篇介绍家乡名人事迹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征文燃热情
  最近几天,同学们都在为一个好消息奔走相告:咱们育才小学东区校要为同学们出书啦!(课件出示学校征稿启事)
  二、指导审题——明确注意点
  1.这次征稿的主题是什么?(家乡的名人)
  2.为了提高稿件的质量,学校还给了同学们贴心的写作提示。大家读一读,看看发现了什么。你知道哪些扬州名人?
  3.指名交流,师相机点评,并请学生板书自己说的名人名字。
  4.小结:
  (1)同学们了解的名人真不少,咱们要写的“名人”分为以下两大方面:一是在咱们扬州家喻户晓的大人物,也就是“历史名人”“社会名流”,如北宋诗人秦观,民族英雄史可法,一代文宗阮元,书画家郑板桥,散文大师朱自清(课件出示)……二是咱们扬州各行各业有一定影响的小“名人”,如扬州好交警徐兆华,模范军嫂陈巧云,扬州电视台评话演员马伟,咱们学校的特级教师(课件出示)……
  (2)如何搜集资料?可采用调查访问、直接拜访或上网查找的形式。
  三、指导习作——课内得方法
  扬州是一座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优美城市。作为扬州的小市民,更应该去了解扬州的名人,宣传扬州的名人。如何才能把你介绍的名人写得生动形象,让组稿的老师一见钟情呢?今天周老师要送大家好作文“八字决”——美目、凤头、猪肚、豹尾(课件出示),能说说意思吗?
  1.探讨活动一:如何练就“美目”?
  (1)过渡:教材中的课文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典范。本学期我们就学过几篇写人的课文,可以从课文中总结方法,运用到我们的习作中,以求“得法于课内,迁移到课外”。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本学期学过的有关写人的课文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课题:《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轮椅上的霍金》《最后的姿势》《小草与大树》《船长》……)
  (2)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就是那熠熠生辉的美丽眼睛。大家看看:这些“眼睛”美在哪儿呢?你能举一个例子说一说吗?
  (3)小结:标题要凝练,体现文章内容,突出文章主题,可以巧用比喻,可以引用人物语言……
  2.探讨活动二:如何充实“猪肚”?
  (1)“猪肚”,是说文章的主体部分要像“猪肚”一样有血有肉,饱满、充实,形象生动。我们来看看第六单元的课文是如何充实“猪肚”的,这几篇课文的“猪肚”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又各有什么不同的写法。
  (2)交流一:《詹天佑》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围绕中心,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来表达?哪些细节特别生动?
  (引导学生交流,结合回答,相机课件出示文章的脉络以及生动的细节。)
  师:(小结) “名人”身上的闪光点很多,故事也很多。那么,怎样表达闪光点呢?就要选取最让你感动的、最吸引你的事情,来凸显名人特点。这就是确定要表达的中心,再紧扣中心选择典型材料写具体,写生动。(板书:紧扣中心、选材典型、细节生动)
  (3)交流二:大家再看看其他几篇写人的文章是如何“紧扣中心、选材典型、细节生动”的(指板书),除此以外,你还从这些写人的文章中学到了哪些妙招?
  在《鞋匠的儿子》中,林肯的演讲是连续的一段话,课文却分三次来写,中间分别穿插了参议员由嘲笑转为赞叹的变化,这是为什么?(板书:对比烘托)回顾《最后的姿势》中的“环境烘托”,《船长》中的“场景描写”。
  (4)小结:写名人的“猪肚”要围绕中心选择具体生动的事例来体现人物精神品质或奋斗历程。
  3.探讨活动三:“凤头”和“豹尾”如何提炼?
  (1)猪肚充实了,“凤头”和“豹尾”该如何提炼呢?
  (2)对比出示《鞋匠的儿子》《钱学森》分别是如何开头和结尾的?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鞋匠的儿子》开头写了什么?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揭示矛盾,为下文演讲做铺垫)出示结尾的另一种版本,加了“批评、讪笑、诽谤的石头,有时是通向潇洒、自信、自由的台阶”,让学生说说书上的结尾为什么更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将感受放在具体的事例描写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更耐人寻味。)
  《钱学森》开头的倒叙有什么作用?结尾又让你学到了什么?
  《詹天佑》的结尾有什么好处?(点明修路意义)又是如何表达怀念的?这样的结尾让你学到了什么?
  (3)师:(小结)温习了这几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老师把它们放在一起,大家再读一读,比较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写名人既要有具体事例的介绍(板书:具体介绍),也要有人物的主要成就的概括介绍(板书:概括介绍)。概括介绍人物的主要成就一般放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但注意不要重复介绍。
  四、范文引路——解读下水文
  1.谈人物确定。
  这次征文,周老师也很感兴趣,可是,咱扬州有那么多的名人,我写谁呢?巴金说,他之所以写作,不是他有才华,而是他有感情。郑板桥是我的兴化老乡,尽管与他时空两隔,依然有着一种特别的亲近感,我想我就写郑板桥板吧!
  2.谈资料搜索和主题确定。
  为了深度了解郑板桥,周老师特地去了板桥纪念馆,还在网上搜了郑板桥的资料。可是,这么多的资料,从哪个角度来写呢?我们学校的校训是“仁爱求真”,周老师从郑板桥怜贫惜弱的故事里也找到了“仁爱”的内涵。在被深深感动的同时,我确定了文章的主题,写下了这样一个题目:《一枝一叶总关情》。
  3.谈文章结构和选材。
  读下水文,交流文章的中心、选材、优点与不足。请大家边听边思考:
  (1)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中心思想?
  (2)选择了哪些素材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3)除了与中心相关的具体事例,还概括介绍了什么?
  (4)结尾又是如何点题的?字里行间如何表达对郑板桥的敬仰之情的?
  (5)你认为哪一部分写得好?哪些部分还需要修改?说说你的理由。
  五、练习写作——迁移中创新
  1.同学们,虽然今天探讨了这么多的写作方法,现在你对自己将要写作的征文有了哪些思考?定下了什么主题,准备组织哪些材料来表现呢?请启动你的智慧,创造性地运用你学到过的方法。还可以与写相同题材的同学一起交流与探讨,列下提纲,再动笔成文。
  2.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这篇习作后,大家再认真修改,我会把大家的习作收集起來,投给我们学校编辑社和《扬州时报》报社,凝聚我们成长的记忆,展示我们的风采!
  【设计意图】
  一、以“学”定教
  六年级学生在面对丰富的写作素材时会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去紧扣中心,选用典型材料和用具体生动的事例来体现人物精神品质或奋斗历程。因此,本课教学重点以课文和下水文为范例,让学生在交流中感悟到以上写作方法,把名人形象写生动,写丰满。
  二、以“情”激情
  本堂课以学校的“征稿要求”贯串教学始终,让学生从编辑选稿的角度去提炼自己习作的“美目、凤头、猪肚和豹尾”,激发学生用心去选择材料,抒发自己对家乡名人的敬仰和爱戴之情。教者在交流下水文时现身说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用“教材”教
  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介绍名人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关注作者的写作方法,充分把握和发掘文本独特的语文价值,找到同一类课文写作方法的相似与不同之处,让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互促进,以达到“得法于课内,迁移中创新”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育才小学东区校)
  责任编辑 张 艳
其他文献
【设计思路】  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题为“中华传统节日”。教材要求学生收集几大传统节日的名称、时间和习俗,学生们照做了,但大多数只停留在泛泛的了解上。本单元导读里写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这样笼统的学习让我觉得遗憾。讲完这一单元课文,时令上恰逢清明节,于是我便设计了这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将清明节的来历、习俗与相关古诗词的教学结合起来,带领学生探究清明节深厚
统编本教材的识字板块以全新的思维与编排特点呈现在大家面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认知特点;内容更接地气,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思维与审美训练,助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更是促进学生学习汉字的重要手段与途径。低年级识字教学,需围绕“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逐步提升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为学生的发展打好扎实的基础。  统编本教材把读书最需要先认识的
绘本是以绘画和文字相结合的读本,绘画的空间占比较大,少量的文字作为阅读辅助,视觉冲击力极强。绘画的色彩丰富靓丽,故事人物灵动可爱、个性鲜明。阅读绘本的过程不仅是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开启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对培养多元智力发展、熏陶朴素纯真童心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绘本教学呈现了当前语文课程的一个崭新面貌,开启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低年级教学的全新模式。绘本阅读可
我们有时在教学过程中会抱怨“课文太多了,课时不够用,根本讲不完”,是否思考过这不够用的课时是因为把教材中每篇课文做了过度解读?曾经听过一节《带刺的朋友》(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在这节课上,呈现了以下环节:  (1)回忆课文写了什么事,小刺猬是怎么偷枣的,请学生按动作顺序说。  (2)读词语,引导学生关注描写环境的词、拟声词,并与去掉了拟声词的段落做比较;把动词按顺序串联起来说说小刺猬偷枣的过程
统编本教材中选编了很多小说题材的作品,如国内、国外许多古典小说等,充分表明了编者对学生初步了解小说特点的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把小说等同于记叙文来教,倾向于教“语言表达”,而有些教师只教小说方面的语文知识,还有一些教师虽然是在教小说,但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零散,使得学生对小说的特点了解比较片面。那么,小学阶段的小说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教呢?  一、关注文中人物,品析小说人物形象  具有鲜明的人物
沈大安老师提出,教师要上好一节阅读课要把握三个关键,一是要对文本有正确深入的解讀,二是要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三是灵活机动的课堂实施。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巧妙设计,引导学生深刻探究作品的言语奥秘,尝试深度解读文本。我在教学中尝试巧妙地处理教材,深挖内涵,使学生找到解读文章的方法,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  一、浸入意境,挖掘内隐价值  在阅读教学中,我不仅挖掘那些学生一看便知的文本外显价值,还深入挖
【教学意图】  统编本教材通过“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提高课外阅读的地位,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容量。群文阅读,也能起到把文本读厚的目的。以下是统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天地人》的教学设计,借助“人”字,通过群文阅读方式进行整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教学选文】  课内:统编本教材一年级上册《天地人》、识字表(课本第115~117页)。  课外:自编儿歌《人字歌》《天字歌
为了将学生的细节描写知识变为运用的能力,在习作教学中,我尽量调动学生自主评价的积极性,多角度评价习作,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在学生写完片段或者一篇完整的习作后,我让学生互相点评优点缺点,再提出各自的修改建议。  如《端午日》这篇阅读选文中有一段场面描写:“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人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
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复述课文是十分重要的。而在现实中,虽然教师常常在教学课文后引导学生完成复述,却没有对复述方法进行点拨,因此学生在复述时更多的只是对课文的背诵,没有真正发挥复述的作用。复述训练要以怎样的方式来进行才是有效的呢?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一样的角度来开展复述,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其中,进而发挥复述对学习的促进作用。  一、基于阅读者视角,让课文复述具有实效性  以阅读者的视角进行复述
2009年9月10日,迎来了中国第25个教师节。广东省庆祝2009年教师节暨表彰优秀教师大会在省委礼堂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上,共表彰了961名南粤优秀教师及110名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其中,来自职教的教师有200多名。  本次大会是为表彰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弘扬他们的高尚师德和奉献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省委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