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折的天才棋士——小岸壮二

来源 :棋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tu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小岸壮二”的名字应该如何发音,日本棋界在很长时间里与社会上一般的对他的称谓是不同的。但这丝毫也不影响小岸壮二对于围棋界的影响。
  小岸壮二于明治三十一年出生于大阪,从年龄上来讲属于铃木为次郎、濑越宪作两位先生的后一代棋手。小岸壮二十一岁时进京成为本因坊秀哉的内家弟子。于大正四年入段,大正十年成为五段棋手。
  在这段时间内,从大正六年至大正九年,由时事新报主办了“围棋新手合”棋赛,小岸壮二在该项比赛中战胜了三十二名棋手,凭借在该项赛事中的优异表现,小岸壮二一跃成为新围棋时代的宠儿,极受棋界推崇。但时间不长之后,这位棋手便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小岸壮二自十多岁时开始就自号为“秀立”,以此激励自己成为像秀哉那样的优秀棋手,成为秀哉的接班人。然而这一梦想却因其早夭而破灭了。大正十二年,他患肠道伤寒倒在了病床上,翌年即大正十三年春天不治身亡,时年他才仅仅二十六岁。
  他曾为日本棋界的大团圆和创立日本棋院而劳碌奔走,可能就是因为劳累过度,病魔才乘隙而入的。


  参考谱一:大正八年,万朝报举办的一次棋赛中小岸四段执白对加藤信四段。这盘棋小岸以二目胜出。万朝报的棋赛与时事新服的棋赛并立,是当时新闻棋战的两大主流棋战。
  针对 ,白1这手棋十分扎实,又防止了黑棋或A或B两点的攻击。接下来黑2、4占领实地的时候,白棋以5、7巩固自己的势力,追求厚实棋形是小岸壮二行棋的风格。
  这种形势下,白棋似乎不如黑棋行动迅速。但是白棋已经瞄准了远端 以下的一片黑棋。
  


  参考谱二:大正七年时事新报棋赛中的一局棋。与小岸壮二对垒的是小野田千代太郎三段,当时小岸是三段棋手,这盘棋他执白中盘获胜。
   的存在似乎使白棋不得不在下边进行防御作战了。白1、3似乎是一时慌恐之中的下法,或许小岸也在等待着黑4的出现,在黑4果然打入时,小岸预期的局面似乎发生了。
  白5以下舍弃二子的“大头鬼”在现在似乎已经是常识性的处理手法了。而在当时,这种处理手法是否是常识我们却不太清楚。
  


  参考谱三是局势发展下去的局面。争劫过程显然于白棋有利,所以小岸很早便确立了胜势。
  我们注意到小岸壮二的棋往往极为耗时,据福井正明八段讲,岩本薰先生曾评价说小岸壮二的棋风“与现在的桥本昌二的棋比较相似”。我们可以想象是一种追求厚实,比较耗时的棋风。
  接下来我们选取的一局棋是与岩本先生的一盘棋。
  


  谱一:1-100 在大正十年,万朝报举办的“坊社对抗战”中,岩本三段对小岸五段的比赛,结果执白的小岸以2目胜。所谓“坊社”是指本田坊和方圆社的意思。
  右下角处的大斜定式于黑棋不利。想来现在谁也不会选择这种定式,在秀策的一个时期里曾下出过黑15选择16的变化,但在明治以后,这一布局又开始复活,虽然有2目左右的损失,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棋形自有它坚实之处。
  
  


  图一:对于黑棋来说,如果想弈出另一个变化来的话,黑1是选择之一,以下也有诸多变化,图一所示之其后变化也不过是其中一种。
  黑25是否可做29之选呢?黑29如选择左上角的A点可能稍显平凡。另外,黑37也有B和C点可供选择。
  白52和白54是白棋早已想好的手段。接下来的白56是补棋的好点。
  黑57补断的方式优劣难断,其优劣完全取决于以后双方的运用。
  虽然黑65的处理颇为顽强,如果选择黑66似乎是安全得多的办法,而白66至白88的一系列手段颇为巧妙,这种步步为营十分扎实的处理手法在小岸壮二的棋局中颇为多见。
  我们在图二中选择了黑65至白76的变化局面,黑9(也就是实战中的73)为黑棋以后谋利埋下了伏笔,如下出黑10而白9则有些兴味索然了,但如单从黑9这手棋来考虑的话,A点亦是可选之点。行棋至此,已不可否认形成了白棋有望获胜的局面。
  


  谱二:1-106(即201-206)以下不明 黑11多少有些沦为俗手之嫌,黑17选择A点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此后黑棋与白棋有2目左右的差距,白棋牢牢地掌握着局面不让黑棋有翻盘的机会。
  小岸壮二与他所战胜的田中不二男、铃木圭三那种华丽的围棋风格截然不同,他行棋稳健、扎实,具有相当的功力。如果他能够活得时间长的话,也难说会不会让吴清源占到便宜。
  另外,我们还是要再说一说他那异乎寻常的长考棋。
  在没有时间限制的时代,一般一局棋也就是以一天结束为基本原则的,再延长也不过是第二天结束,如果第二天白天难以结束,那么彻夜战至第三天已是极限了。但是小岸壮二一盘棋下四天五天的事情并不罕见。以至于濑越等人也对此颇有微词:“我们一点儿也不惧怕小岸的棋,可是这么长的时间却吃不消失。”
  看来采用限时制度还是有其必要性的。
其他文献
韩国是近十年来世界围棋的霸主。在知识经济风起云涌的现在,韩国人不仅将围棋当作一项竞技文化,更看作了一种产业,他们为围棋设计的种种未来超前得令人有些瞠目。  当然,在对围棋网络文化前景充满信心时,业内人士也承认其中有一定的盲目和泡沫之嫌。在此特将韩国《围棋》的一篇专题文章摘录如下,以资同样对网络围棋充满期待的中国同行借鉴之用。    新视点:韩国围棋界刮起“网络飓风”    在新世纪,韩国围棋再一次
期刊
第55届本因坊战(由每日新闻主办、富士通公司赞助)的第六局比赛于七月十七日、十八日两天在青森县八户市的八户酒店进行,结果,挑战者王铭琬九段执黑先行,以10目半的巨大优势战胜了赵善津本因坊,从而以四胜二负的总成绩获得了自己围棋生涯的第一个顶级比赛的冠军。从昭和16年(1941年)的关山利一以来,王铭琬是第12个在本因坊得主名录上留下自己名字的棋手。这盘最终胜负一目了然的对局,黑棋始终占据着主导优势,
期刊
“回天津!”  昭和十年,我21岁。  这一年的5月,西园寺公毅先生患癌症去世。记得前一年的年末,公毅先生曾对我说过,他想让我“得道”。“得道”,是指将先生倡导的宗教之秘诀传与我。无论哪一种宗教,仅仅是信仰,就只能称之为门外汉而已。惟有积多年之修行后,才能得授予那种宗教精髓的入门键。这个入门键,即各宗教之秘密,或称为秘诀。  公毅先生逝世后,其子公直先生继掌山门。不过他与公毅先生的修行方法大
期刊
隋唐时,围棋还只是在宫廷、士大夫中流行,到了北宋,大都市中已有了“棋会”,棋艺爱好者可以自由到场参观对局。有志此技者还可通过“荐补”和“补试”去选拔棋待诏。虽然棋待诏的待遇是“各别院以廪之”,只是供给饭食和必要的生活费用,但在爱好者眼里已是神圣的殿堂了。并且由于其所处的特殊位置,使得他必须搜集古代和当代的对局谱、理论著作,还要刻苦钻研,提高理论和实践水平,所以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围棋的发展。刘仲甫
期刊
黑方:邱峻 六段 出六目半  白方:金万树 四段  时间过得好快啊,第五届三星杯又和大家见面了。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三星杯预选赛中邱峻执黑棋战胜韩国棋手金万树的对局。三星杯的预选赛要进行四轮,这是第三轮的比赛,邱峻这盘棋获胜后再接再励拿下了最后一盘,获得了在八月底参加本赛的资格。与其他赛事不同的是,这次比赛黑棋要贴还白棋六目半,而不是大多数比赛的五目半。    第一谱 1-50    黑3后再5位占
期刊
黑方:曹薰铉 九段 白方:常昊 九段  第十三届富士通杯决赛8月12日在日本东京落子。由中国的常昊迎战韩国的“围棋皇帝”曹薰铉。  赛前,中国舆论普遍看好常昊。原因有三,其一,常昊和曹薰铉之间的交战记录虽然是3∶3战平(附双方交战记录表),但是最近的三盘棋却是常昊2∶1领先。常昊并不惧怕曹薰铉。  1995.8.16 中韩团体对抗赛 曹薰铉黑中盘胜  1997.8.13 三星杯世界比赛 常昊白中盘
期刊
黑方 周鹤洋 八段 出5目半  白方  常昊 九段  第一谱 1-50    棋圣战决赛是七番胜负制,本局是第四局。在这之前周鹤洋已连胜三局,这一战绩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在人们的心目中,常昊和周鹤洋都是年轻力壮的大高手,而声誉之隆常昊似乎更加响亮一些,至于两人之间过去的成绩则是常昊大大领先。棋圣战的三连胜表明了周鹤洋的棋艺在2000年确有突飞猛进。棋圣战是国内规模最、奖金最高的比赛,“棋圣”这个
期刊
在代代木的秀行事务所除了做不动产的中介外,还进行着好几种与围棋相关的工作。东京十二频道(现在的“电视东京”)所举办的快棋冠军赛也是其中之一。    电视新时代    是的,在名人战后,我预想到真正的电视时代即将到来。于是我就想,如果能让围棋在电视上娱乐观众就好了。因此,及早着手在民间电视台举办围棋快棋赛。为了举办快棋冠军赛,我从计划、到与赞助商及代理店通电以及与12频道的交涉,几乎全权操办。  但
期刊
实际上本因坊预选赛好歹还是坚持到了最后,岩本熏七段成为挑战者。第三期本因坊挑战局在桥本本因坊与岩本七段之间争夺。第一局是昭和二十年(1945)七月二十四日始在广岛市内进行,公证人由濑越先生担当。第二局也预定在同一场地,从八月四日始到六日止进行。由于来自官方的严重警告说:万分危险,不许对局!所以,只得仓皇将对局场移到郊外的十日叮。正当对局的第三天即八月六日,已然临近终局之刻,广岛市被原子弹投中,顷刻
期刊
人才和天才是有区别的,人才做大家做不好的事情,天才做大家做不到的事情。  在围棋领域,拿了冠军并不代表你就是天才,有时时势造英雄。有这么三个年轻人,如果考虑到时间是钻研围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英雄出少年”这句话恐怕就无法解释这三个年轻人的成就了。这三个正在棋坛上形成一种力量,影响着未来的年轻人就是日本的山下敬吾、韩国的李世石和中国的孔杰。毫无疑问,这三个人都是天才。他们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长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