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改革来说,其改革目标是设置更加切合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顺利就业的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烹饪专业为例,对该专业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前景和方向做出思考,并提出一些課堂教学改革的建议。
高等职业教育 课堂教学 烹饪专业
一、突破高等职业教育烹饪专业的课堂教学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烹饪专业的教学通常都遵循着理论教学为主、菜品制作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然而烹饪是一门需要丰富实践机会的技术型学科,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对烹饪专业的学生提出的动手能力的要求,正如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提出的: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学生观看的场所,而是师生积极互动交往的场所,要坚持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第一目标,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打通一条通向未来生活的道路。因此,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的课堂教学模式亟待改革。
1.突破教材中心,创新教学内容
今天的烹饪行业需要的人才除了需具备扎实的烹饪知识和技能,爱岗敬业的精神之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情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别具一格的烹饪思维和工艺等素养,这些都是教材无法给予和培养的。
2.突破教师中心,优化教学方法
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要善于使用信息时代的便利,使学生在广袤的知识海洋中汲取丰富多样的知识和技能,并充分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留出思维任意驰骋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3.突破成绩本位,注重综合素养
应当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考察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考核体系,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考核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平时考核,以学生在平时的表现为考核依据;二是综合性考核,包括衡量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学科考试及衡量综合素质的综合性考核。
二、烹饪专业教育改革的目标
我国最新颁布的《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烹饪专业来说,其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烹饪技能的人员,即中计烹调师、面点师等。具体的培养目标是: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掌握烹饪专业必须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职业技能。
3.具有继续学习深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应变力。
4.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创新创造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创业立业的能力。
5.身心健康,具备基本的欣赏美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商业部对烹饪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为中大型宾馆、饭店等从事烹饪技术工作以及在中专、技校、职中等部门从事烹饪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实施教育的基地是课堂,因此改革教育的起点站也是课堂,课堂教学跟不上,教育改革最终是句空口号。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就是保障课堂教学的效率。这里所谈论的“效率”不同于传统课堂参考的“效率”,以往认为只要一堂课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实施,并且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则可视作这堂课是高效率的。然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只是提高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数量的课,能算是一堂高效的课么?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培养优秀人才,课堂教学应当以此为目标,如果做不到“有用”,那么“有效”也无从谈起。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改革须坚持保障课堂效率的原则,使课堂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率的课堂,才是能够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课堂。
四、高等职业教育烹饪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
1.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即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结构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包含四个主要因素:教学目标、理论基础、实施程序、实施条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要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模式一:“学案导学”模式
学案导学,即以学案为基础展开教学过程,其基本教学方法是导学法,即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案导学模式并非适用于烹饪教学的全过程,它只适用于以学科基本知识为主的烹饪课程,如烹饪理论、烹饪卫生等理论性的课程。到学案导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在前,教师的教学在后,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后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因此,在使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学时,首要的一步是精心设计有助于学生自学的学案,只有学生在学的环节有收获,有疑问,教师的导才能有落脚点,有针对性。
模式二:“边教边学边做”模式
边教边学边做,顾名思义,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做同时进行,互相促进。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模式有教学顺序可循:首先,是教师为学生讲授知识点和学科理论;其次,是介绍项目细目及要求;再次,是学生亲自演练,将第一步学习的知识运用到这一步当中。
2.重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打破了传统“三段式”,即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国鼎立的课程体系,它倡导建立“三以一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即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课程本位,以鼓励学生进行职业化实践为主线,以参与专业相关的项目课程为主体并使其趋向模块化。“三以一化”的课程体系是对传统学科体系的革命性创新。
3.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高等职业教育的烹饪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从事烹饪教学的教师应当既具备丰富的烹饪理论知识,又精通烹饪实践操作,这是烹饪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烹饪教师还应当是一名职业道德崇高的导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高尚的厨德。另外,由于烹饪是一门边缘性学科,烹饪教师要让自己的知识武装与时俱进,熟知各种菜系的烹调手法并能轻松驾驭,不仅是中餐,而且西餐的烹调也能操作自如,只有做一个多面手式的烹调教师,才能教出技能高超的学生,才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邵万宽.烹饪专业课程改革与重构的探索[M].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高等职业教育 课堂教学 烹饪专业
一、突破高等职业教育烹饪专业的课堂教学现状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烹饪专业的教学通常都遵循着理论教学为主、菜品制作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联系并不十分紧密,然而烹饪是一门需要丰富实践机会的技术型学科,纸上谈兵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社会对烹饪专业的学生提出的动手能力的要求,正如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提出的:课堂不再是教师表演学生观看的场所,而是师生积极互动交往的场所,要坚持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第一目标,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学生打通一条通向未来生活的道路。因此,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的课堂教学模式亟待改革。
1.突破教材中心,创新教学内容
今天的烹饪行业需要的人才除了需具备扎实的烹饪知识和技能,爱岗敬业的精神之外,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情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别具一格的烹饪思维和工艺等素养,这些都是教材无法给予和培养的。
2.突破教师中心,优化教学方法
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要善于使用信息时代的便利,使学生在广袤的知识海洋中汲取丰富多样的知识和技能,并充分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留出思维任意驰骋的空间,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
3.突破成绩本位,注重综合素养
应当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考察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考核体系,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考核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平时考核,以学生在平时的表现为考核依据;二是综合性考核,包括衡量学科知识掌握程度的学科考试及衡量综合素质的综合性考核。
二、烹饪专业教育改革的目标
我国最新颁布的《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烹饪专业来说,其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烹饪技能的人员,即中计烹调师、面点师等。具体的培养目标是: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2.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掌握烹饪专业必须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职业技能。
3.具有继续学习深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应变力。
4.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创新创造精神、动手实践能力和创业立业的能力。
5.身心健康,具备基本的欣赏美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商业部对烹饪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为中大型宾馆、饭店等从事烹饪技术工作以及在中专、技校、职中等部门从事烹饪教学的应用型人才。
三、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
实施教育的基地是课堂,因此改革教育的起点站也是课堂,课堂教学跟不上,教育改革最终是句空口号。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原则就是保障课堂教学的效率。这里所谈论的“效率”不同于传统课堂参考的“效率”,以往认为只要一堂课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实施,并且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则可视作这堂课是高效率的。然而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只是提高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数量的课,能算是一堂高效的课么?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培养优秀人才,课堂教学应当以此为目标,如果做不到“有用”,那么“有效”也无从谈起。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改革须坚持保障课堂效率的原则,使课堂教学活动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率的课堂,才是能够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课堂。
四、高等职业教育烹饪专业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
1.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即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结构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包含四个主要因素:教学目标、理论基础、实施程序、实施条件。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此,要建立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模式一:“学案导学”模式
学案导学,即以学案为基础展开教学过程,其基本教学方法是导学法,即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学案导学模式并非适用于烹饪教学的全过程,它只适用于以学科基本知识为主的烹饪课程,如烹饪理论、烹饪卫生等理论性的课程。到学案导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在前,教师的教学在后,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后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因此,在使用这一模式进行教学时,首要的一步是精心设计有助于学生自学的学案,只有学生在学的环节有收获,有疑问,教师的导才能有落脚点,有针对性。
模式二:“边教边学边做”模式
边教边学边做,顾名思义,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做同时进行,互相促进。边教边学边做的教学模式有教学顺序可循:首先,是教师为学生讲授知识点和学科理论;其次,是介绍项目细目及要求;再次,是学生亲自演练,将第一步学习的知识运用到这一步当中。
2.重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打破了传统“三段式”,即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国鼎立的课程体系,它倡导建立“三以一化”的新型课程体系,即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课程本位,以鼓励学生进行职业化实践为主线,以参与专业相关的项目课程为主体并使其趋向模块化。“三以一化”的课程体系是对传统学科体系的革命性创新。
3.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高等职业教育的烹饪专业课堂教学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从事烹饪教学的教师应当既具备丰富的烹饪理论知识,又精通烹饪实践操作,这是烹饪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烹饪教师还应当是一名职业道德崇高的导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需要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高尚的厨德。另外,由于烹饪是一门边缘性学科,烹饪教师要让自己的知识武装与时俱进,熟知各种菜系的烹调手法并能轻松驾驭,不仅是中餐,而且西餐的烹调也能操作自如,只有做一个多面手式的烹调教师,才能教出技能高超的学生,才能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邵万宽.烹饪专业课程改革与重构的探索[M].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2]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