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一个没有兴趣做导引的课堂教学是谈不上不成功的,作文教学尤其如此。要想让学生写出好的作文来,首先就要必须要激发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把握时机调整课堂,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我们的教材有固定的编排顺序,但教材的编排顺序与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常会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作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机动,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近在眼前的一切,是最容易激发起孩子们的习作兴趣的。
比如:有一次,我的一节作文讲评课正准备开始,窗外阴沉沉的天空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天而降。本来事先我是听了天气预报的,知道当天会有大雪。说实话,那天准备课时我还在想,如果这场雪能在我的下一节作文课时下就好了,因为我的下一篇作文教学正好是一篇写景的作文。但如果在当天的作文课时能下雪,我就提前开始下一篇习作指导课,并就此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果然,这场雪真的就在我的作文讲评课上下起来了。此时的孩子们已经无心听课了,他们靠窗子的趴在窗台上,不靠窗子的站起来踮着脚尖儿,兴奋地望着外面雪的世界。孩子们的这种状态,正是激发他们学习写景作文的天赐良机。于是,我临时更换了教学内容,提前开始了下一节写景作文的指导课。借着学生的情绪,我开始顺势激发学生的写文兴趣。我说:“哎,孩子们,外面下大雪了,真美呀,这可是咱们北方最美的景色呀,咱们出去感受一下怎么样?”孩子们听了,欢呼雀跃、兴趣高涨。这时,我才提醒他们:“别忘了拿上你的笔和本,一会儿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美都记录下来!看谁的记录又形象又细致!”教室马上忙碌了起来。孩子们动作迅速,很快就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带着笔和本,快步下了楼,来到了教学楼前。大概是真的被这纷纷扬扬飘下的雪花给吸引住了,孩子们竟然出奇的安静,他们或蹲或站,认真的观察起这场漫天的大雪来,有几个孩子还走进操场的雪中,细细地盯着雪花落到树叶上、枯草上的样子。半节课后,周围的景物都已经被雪掩白了。我带孩子们回到教室,抓重点指导他们理解好写景作文的习作要求后,让孩子们把刚才观察到的雪景按要求写下来。这次,孩子们没有了平时写作文时的皱眉和叹气,也没有了偷偷摸摸翻看资料的举动,而是一个个埋下头奋笔疾书,很快作文就完成得差不多了。批改时,我发现孩子们这次的写景习作比以往生动多了,甚至平日里拿起笔写作文就犯愁的孩子,这次也能写得比较完整。而这都得益于我把握时机,及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借助天时的优势,激发起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才使得这次较有难度的写景作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试想,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都只是完全刻板的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按步就班的习作。就可能会错失很多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好机会。
二、以身试水,创造轻松环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喜欢那些和他们在一起平等相处,即使是课堂上也能成为他们的朋友、和他们同思同想的老师。所以,教师如果能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进入状态,一起经历写文的过程,往往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比如,在教学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篇作文《童年的回忆》中,我在课前导入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入了这样的环节:“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事儿,老师也是一样,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小时候一件很好玩的趣事?”这句话对好奇心强、特别想了解老师小时侯的孩子们来说,就象是一剂兴奋药,孩子们立即来了兴致,统统瞪圆了眼睛,等着等老师讲自己的童年趣事。我见学生在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就马上趁热打铁说:“听老师的 ‘隐私’可不能白听,等老师讲完了,你们也得把你们的趣事讲给我听,怎么样?”孩子们马上异口同声的答应,于是,我用自己一段简短的童年往事,激发起孩子们讲的兴趣和欲望。
三、降低起点、放宽要求,让学生在敢写的情况下激发起他们的习作兴趣
作文应该是文由心生的。学生敢写、想写,有了表达的兴趣,作文自然会水到渠成。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写话,写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我们在作文教学实际中,常会因为教材中的习作要求过高,不能符合所有学生的学习实际,而扼杀了孩子们对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惧怕作文、甚至是厌恶作文的情绪。这种情况下,激发学生写作文兴趣的最好办法莫过于:降低起点、放宽要求,先培养起学生写文的自信心,在学生敢写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目前,我们学校的学生,来源差距很大。既有来自城市里的、也有来自偏远山区的。悬殊的生活环境,使孩子们的经历相差甚远。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所有学生都提出同样的作文要求,显然是无法实现教学目的的。为了激发孩子们的习作兴趣,我经常会是对一些写作文有困难的孩子降低习作起点,放宽对他们的要求,鼓励孩子们放开胆子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身边观察到的景、发生过的事、看过的动画片、玩过的游戏、读过的故事书、哪怕是一段淘气的经历,只要是他们有兴趣的生活内容都可以写。等他们写出了内容、有了兴趣,再引导他们按要求修改习作。我还在作文教学中帮孩子们结成对子,让作文好的同学帮助作文有困难的同学,使得学生能够在作文课上一起努力、一起前进,都能有收获。这也更有利于激发起所有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教师擅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是上好习作指导课的关键。作为作文教师,要善于总结这方面的经验,随时提炼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不同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才可能在作文教学中调动好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因为喜欢作文课而写出好的作文来。
一、把握时机调整课堂,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我们的教材有固定的编排顺序,但教材的编排顺序与学生所处的实际生活环境常会存在差异。这就要求作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机动,善于抓住有利时机,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近在眼前的一切,是最容易激发起孩子们的习作兴趣的。
比如:有一次,我的一节作文讲评课正准备开始,窗外阴沉沉的天空突然下起了鹅毛大雪,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天而降。本来事先我是听了天气预报的,知道当天会有大雪。说实话,那天准备课时我还在想,如果这场雪能在我的下一节作文课时下就好了,因为我的下一篇作文教学正好是一篇写景的作文。但如果在当天的作文课时能下雪,我就提前开始下一篇习作指导课,并就此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果然,这场雪真的就在我的作文讲评课上下起来了。此时的孩子们已经无心听课了,他们靠窗子的趴在窗台上,不靠窗子的站起来踮着脚尖儿,兴奋地望着外面雪的世界。孩子们的这种状态,正是激发他们学习写景作文的天赐良机。于是,我临时更换了教学内容,提前开始了下一节写景作文的指导课。借着学生的情绪,我开始顺势激发学生的写文兴趣。我说:“哎,孩子们,外面下大雪了,真美呀,这可是咱们北方最美的景色呀,咱们出去感受一下怎么样?”孩子们听了,欢呼雀跃、兴趣高涨。这时,我才提醒他们:“别忘了拿上你的笔和本,一会儿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美都记录下来!看谁的记录又形象又细致!”教室马上忙碌了起来。孩子们动作迅速,很快就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的带着笔和本,快步下了楼,来到了教学楼前。大概是真的被这纷纷扬扬飘下的雪花给吸引住了,孩子们竟然出奇的安静,他们或蹲或站,认真的观察起这场漫天的大雪来,有几个孩子还走进操场的雪中,细细地盯着雪花落到树叶上、枯草上的样子。半节课后,周围的景物都已经被雪掩白了。我带孩子们回到教室,抓重点指导他们理解好写景作文的习作要求后,让孩子们把刚才观察到的雪景按要求写下来。这次,孩子们没有了平时写作文时的皱眉和叹气,也没有了偷偷摸摸翻看资料的举动,而是一个个埋下头奋笔疾书,很快作文就完成得差不多了。批改时,我发现孩子们这次的写景习作比以往生动多了,甚至平日里拿起笔写作文就犯愁的孩子,这次也能写得比较完整。而这都得益于我把握时机,及时调整了教学内容,借助天时的优势,激发起了学生的习作兴趣,才使得这次较有难度的写景作文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试想,如果我们的作文教学,都只是完全刻板的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按步就班的习作。就可能会错失很多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好机会。
二、以身试水,创造轻松环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更喜欢那些和他们在一起平等相处,即使是课堂上也能成为他们的朋友、和他们同思同想的老师。所以,教师如果能放下身段,和孩子一起进入状态,一起经历写文的过程,往往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比如,在教学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篇作文《童年的回忆》中,我在课前导入时,为了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入了这样的环节:“每个人的童年都会有好多好多有趣的事儿,老师也是一样,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小时候一件很好玩的趣事?”这句话对好奇心强、特别想了解老师小时侯的孩子们来说,就象是一剂兴奋药,孩子们立即来了兴致,统统瞪圆了眼睛,等着等老师讲自己的童年趣事。我见学生在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就马上趁热打铁说:“听老师的 ‘隐私’可不能白听,等老师讲完了,你们也得把你们的趣事讲给我听,怎么样?”孩子们马上异口同声的答应,于是,我用自己一段简短的童年往事,激发起孩子们讲的兴趣和欲望。
三、降低起点、放宽要求,让学生在敢写的情况下激发起他们的习作兴趣
作文应该是文由心生的。学生敢写、想写,有了表达的兴趣,作文自然会水到渠成。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写话,写自己心里想说的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我们在作文教学实际中,常会因为教材中的习作要求过高,不能符合所有学生的学习实际,而扼杀了孩子们对习作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惧怕作文、甚至是厌恶作文的情绪。这种情况下,激发学生写作文兴趣的最好办法莫过于:降低起点、放宽要求,先培养起学生写文的自信心,在学生敢写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目前,我们学校的学生,来源差距很大。既有来自城市里的、也有来自偏远山区的。悬殊的生活环境,使孩子们的经历相差甚远。这种情况下,如果对所有学生都提出同样的作文要求,显然是无法实现教学目的的。为了激发孩子们的习作兴趣,我经常会是对一些写作文有困难的孩子降低习作起点,放宽对他们的要求,鼓励孩子们放开胆子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身边观察到的景、发生过的事、看过的动画片、玩过的游戏、读过的故事书、哪怕是一段淘气的经历,只要是他们有兴趣的生活内容都可以写。等他们写出了内容、有了兴趣,再引导他们按要求修改习作。我还在作文教学中帮孩子们结成对子,让作文好的同学帮助作文有困难的同学,使得学生能够在作文课上一起努力、一起前进,都能有收获。这也更有利于激发起所有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教师擅于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是上好习作指导课的关键。作为作文教师,要善于总结这方面的经验,随时提炼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不同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才可能在作文教学中调动好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因为喜欢作文课而写出好的作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