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色似黄金香似桂,抱子怀胎藏大异。莫问秋去谁来采,农家笑看山峦翠。”这是大别山人民对油茶的生动描述。8月20日,记者来到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只见油茶长得郁郁葱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茶籽可榨油供食用,故名油茶。
以前,大别山区的穷苦百姓为解决吃油问题,常在山上种一些油茶树。那时由于榨油工艺落后,无法提取杂质,导致茶油苦涩难吃,只能勉强作为食用油。而且,长期以来,油茶种植存在着“人种天养、广种薄收”现象,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不高,使得这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好东西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产工艺的改进,茶油的功效不断被认知,茶油的口感越来越好。
如今,茶油号称“东方橄榄油”。油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具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丰产期长达80余年。茶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除食用外也可以作为护肤品涂在皮肤上。大力开发茶油等木本油料,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解决食用油严重不足问题的主要渠道。
早在2011年,光山县委、县政府就把油茶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富民产业纳入全县“双十工程”,投入油茶专项资金,加大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油茶产业集聚区,确立了油茶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时强调,种油茶绿色环保,一亩茶树百斤油,这是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的一条好路子。
光山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力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把发展油茶作为富民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产业来抓,积极引导群众认识油茶、发展油茶,把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走出了油茶产业高质量复兴之路。
光山县政府运用政策性银行融资贷款和涉农整合资金大力支持油茶产业发展。2019年12月,光山县扶贫开发公司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融资4.26亿元,用于支持5年新增油茶种植面积10万亩的种植户,每亩补助资金1100元。2020年已拨付14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农户种植油茶的积极性。
家住槐店乡晏岗村余洼组的64岁村民黄有德,提起油茶心怀感激,满脸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枚饱满的油茶果,闪着油亮的光彩。“油茶好啊,虽然见效慢,但是金贵啊!一年栽树,百年受益。国家政策又支持,大家赶快种吧!”黄老汉逢人就爱念叨几句。他家得以致富,离不开河南省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从2009年开始,在家务农的黄有德夫妇经常到公司茶园打零工,除草、剪枝、移栽。庄稼人不怕吃苦,只要茶园有活,夫妇俩就随叫随到,尽心尽力把茶园的活当作自家的活来干。长期跟油茶打交道,夫妻二人对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想尝试种植油茶。公司领导知道后,鼓励他们大胆干,不仅无偿提供油茶苗和技术指导,还高价回收油茶籽,帮助解决销路问题。
2011年起,黄有德陆续开挖了30多亩荒山荒地种植油茶。2019年,黄有德被河南省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吸纳为正式员工,每年固定工资收入近4万元,种植的30亩油茶每年收入3万余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话语,光山县干部群众始终牢记在心。为做大做优油茶产业,让更多农户从中受益,光山县把“改造存量、提升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为此,他们不断培育本地优良品种,改造低产林,推广高效实用技术,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推动油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油茶产业复兴壮大。
近年来,光山县实施“油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油茶真正成为群众的“摇钱树”“幸福果”。实施“油茶+土地流转”,带动2.38万户农民实现以地增收;实行“油茶+劳务用工”,带动2.3万名群众就近就业、就地增收;把“油茶+入股分红”与农户的利益挂钩,吸引200余户农民以土地参与入股,实现财产性收入,600余户农民以贷款入股分红,每年每户稳定收益4000元左右;采取“油茶+生态护林”,将油茶栽植工作纳入对全县生态护林员的考核,600多户农民实现护林增收。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油茶-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结合的立体循环产业模式。如今,南向店乡在油茶基地套种中药材,文殊乡蓝天油茶基地套养跑山鸡、麻鸭等,槐店德睿油茶基地套种花生、西瓜,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真正实现了一业多赢。
在光山县诚信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展厅内,有位漂亮的农村媳妇正在给前来考察的客户介绍茶油的功效,她就是文殊乡猪山圈村村民常玲。说起常玲的致富路,要从2015年她与油茶结缘开始。那一年,常玲的公公患了胃癌,婆婆一人照顾不了,只好把正在打工的常玲召回帮忙。公公的重病,让这个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常玲来到光山县以油茶种植、开发为主的诚信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打工。她勤劳能干,肯吃苦,非常珍惜这份工作,总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她利用空余时间大量收集、学习油茶相关知识,无论是种植管理还是功效用途,都了如指掌。公司看她勤学肯干,特意派她外出学习电商,熟练掌握电脑操作。在公司的帮助下,常玲通过扶贫贷款承包了村民组200多亩土地,开展特色种养殖,并成立了祥玲家庭农场。5年过去了,常玲住上了新房子,开上了小汽车,过上了连做梦都不敢想的生活。
“2019年,我作为一名脱贫户很荣幸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他告诉我们不仅要‘输血’还要‘造血’,现在我种植有30多亩油茶,还有80亩水产养殖、120亩水稻和1个小型养猪场,带动我们村20多户贫困户一起致富。”这位朴实又爱笑的农村媳妇,言语之间很有感染力,透着自信和果敢。
“国家政策好,看到种油茶赚钱,大家都想在房前屋后种点,周围村民每家每户多多少少都种有油茶。我家种的30多亩油茶,4年前就开始挂果,每年采摘的油茶果都送到诚信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卖,不愁销路。”文殊乡猪山圈村甘洼组村民黄光华笑着说。
为补齐油茶加工短板,在现有年产2000吨油茶籽加工厂的基础上,河南省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20年1月投资1.2亿元,建成了年加工3万吨油茶籽、年产8000吨茶油的产业园。“我们是豫南唯一的年产3万吨油茶籽综合加工厂,实现了油茶产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一体化。车间流水线上油茶籽在经历除尘、刮板、称重、清洗、剥壳、色选、提质等几十道工序后,由工人们进行灌装,销往全国各地。”公司基地负责人陈柱介绍说。
目前,光山县油茶种植面积发展到27.1万亩,全县有油茶企业、合作社56家,种植大户218户,4.8萬户群众参与油茶经营。注册了“司马光”“联兴”“全家福”3个油茶品牌,通过电商畅通网上销售渠道,热销包括油茶在内的“光山十宝”系列农产品,建立线上销售网点100多个,实现了多平台全网销售。光山县先后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国家油茶标准化示范县”“国家油茶科研示范基地”“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
“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作为生态树的油茶,已经成为光山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成为开启乡村振兴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茶籽可榨油供食用,故名油茶。
以前,大别山区的穷苦百姓为解决吃油问题,常在山上种一些油茶树。那时由于榨油工艺落后,无法提取杂质,导致茶油苦涩难吃,只能勉强作为食用油。而且,长期以来,油茶种植存在着“人种天养、广种薄收”现象,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不高,使得这种“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好东西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生产工艺的改进,茶油的功效不断被认知,茶油的口感越来越好。
如今,茶油号称“东方橄榄油”。油茶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树种,具有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丰产期长达80余年。茶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营养元素,除食用外也可以作为护肤品涂在皮肤上。大力开发茶油等木本油料,已经成为许多国家解决食用油严重不足问题的主要渠道。
早在2011年,光山县委、县政府就把油茶产业作为一项新兴的富民产业纳入全县“双十工程”,投入油茶专项资金,加大财政、税收政策的扶持力度,着力打造油茶产业集聚区,确立了油茶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光山县司马光油茶园时强调,种油茶绿色环保,一亩茶树百斤油,这是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良好的一条好路子。
光山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力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把发展油茶作为富民产业、生态产业、旅游产业来抓,积极引导群众认识油茶、发展油茶,把油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走出了油茶产业高质量复兴之路。
光山县政府运用政策性银行融资贷款和涉农整合资金大力支持油茶产业发展。2019年12月,光山县扶贫开发公司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融资4.26亿元,用于支持5年新增油茶种植面积10万亩的种植户,每亩补助资金1100元。2020年已拨付1400万元,极大地促进了农户种植油茶的积极性。
家住槐店乡晏岗村余洼组的64岁村民黄有德,提起油茶心怀感激,满脸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枚饱满的油茶果,闪着油亮的光彩。“油茶好啊,虽然见效慢,但是金贵啊!一年栽树,百年受益。国家政策又支持,大家赶快种吧!”黄老汉逢人就爱念叨几句。他家得以致富,离不开河南省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从2009年开始,在家务农的黄有德夫妇经常到公司茶园打零工,除草、剪枝、移栽。庄稼人不怕吃苦,只要茶园有活,夫妇俩就随叫随到,尽心尽力把茶园的活当作自家的活来干。长期跟油茶打交道,夫妻二人对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想尝试种植油茶。公司领导知道后,鼓励他们大胆干,不仅无偿提供油茶苗和技术指导,还高价回收油茶籽,帮助解决销路问题。
2011年起,黄有德陆续开挖了30多亩荒山荒地种植油茶。2019年,黄有德被河南省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吸纳为正式员工,每年固定工资收入近4万元,种植的30亩油茶每年收入3万余元,日子越过越红火。
“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话语,光山县干部群众始终牢记在心。为做大做优油茶产业,让更多农户从中受益,光山县把“改造存量、提升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为此,他们不断培育本地优良品种,改造低产林,推广高效实用技术,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推动油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油茶产业复兴壮大。
近年来,光山县实施“油茶+”,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油茶真正成为群众的“摇钱树”“幸福果”。实施“油茶+土地流转”,带动2.38万户农民实现以地增收;实行“油茶+劳务用工”,带动2.3万名群众就近就业、就地增收;把“油茶+入股分红”与农户的利益挂钩,吸引200余户农民以土地参与入股,实现财产性收入,600余户农民以贷款入股分红,每年每户稳定收益4000元左右;采取“油茶+生态护林”,将油茶栽植工作纳入对全县生态护林员的考核,600多户农民实现护林增收。不仅如此,他们还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打造“油茶-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结合的立体循环产业模式。如今,南向店乡在油茶基地套种中药材,文殊乡蓝天油茶基地套养跑山鸡、麻鸭等,槐店德睿油茶基地套种花生、西瓜,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真正实现了一业多赢。
在光山县诚信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展厅内,有位漂亮的农村媳妇正在给前来考察的客户介绍茶油的功效,她就是文殊乡猪山圈村村民常玲。说起常玲的致富路,要从2015年她与油茶结缘开始。那一年,常玲的公公患了胃癌,婆婆一人照顾不了,只好把正在打工的常玲召回帮忙。公公的重病,让这个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为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常玲来到光山县以油茶种植、开发为主的诚信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打工。她勤劳能干,肯吃苦,非常珍惜这份工作,总是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她利用空余时间大量收集、学习油茶相关知识,无论是种植管理还是功效用途,都了如指掌。公司看她勤学肯干,特意派她外出学习电商,熟练掌握电脑操作。在公司的帮助下,常玲通过扶贫贷款承包了村民组200多亩土地,开展特色种养殖,并成立了祥玲家庭农场。5年过去了,常玲住上了新房子,开上了小汽车,过上了连做梦都不敢想的生活。
“2019年,我作为一名脱贫户很荣幸见到了习近平总书记,他告诉我们不仅要‘输血’还要‘造血’,现在我种植有30多亩油茶,还有80亩水产养殖、120亩水稻和1个小型养猪场,带动我们村20多户贫困户一起致富。”这位朴实又爱笑的农村媳妇,言语之间很有感染力,透着自信和果敢。
“国家政策好,看到种油茶赚钱,大家都想在房前屋后种点,周围村民每家每户多多少少都种有油茶。我家种的30多亩油茶,4年前就开始挂果,每年采摘的油茶果都送到诚信实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卖,不愁销路。”文殊乡猪山圈村甘洼组村民黄光华笑着说。
为补齐油茶加工短板,在现有年产2000吨油茶籽加工厂的基础上,河南省联兴油茶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于2020年1月投资1.2亿元,建成了年加工3万吨油茶籽、年产8000吨茶油的产业园。“我们是豫南唯一的年产3万吨油茶籽综合加工厂,实现了油茶产业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一体化。车间流水线上油茶籽在经历除尘、刮板、称重、清洗、剥壳、色选、提质等几十道工序后,由工人们进行灌装,销往全国各地。”公司基地负责人陈柱介绍说。
目前,光山县油茶种植面积发展到27.1万亩,全县有油茶企业、合作社56家,种植大户218户,4.8萬户群众参与油茶经营。注册了“司马光”“联兴”“全家福”3个油茶品牌,通过电商畅通网上销售渠道,热销包括油茶在内的“光山十宝”系列农产品,建立线上销售网点100多个,实现了多平台全网销售。光山县先后被授予“中国油茶之乡”“国家油茶标准化示范县”“国家油茶科研示范基地”“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
“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作为生态树的油茶,已经成为光山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成为开启乡村振兴致富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