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的一个小插曲,讲宝钗午后去探望宝玉,看到袭人坐在床边手里做针线,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纹,这,就是古代男性内衣的一种:肚兜儿。清朝时候的肚兜儿又叫“抹胸”,通常是菱形,上方有带套在颈项间,富贵人家可能用金链代替绳带,中等家庭亦会用银链,腰间的两条带子用来束在背后,下方呈倒三角形,遮过肚脐小腹,制作素材是丝绸棉布之类,男女通杀。如今几乎没有男性会戴肚兜儿,但贴身小物的选择仍然可以考究细腻,关乎大局。
三角内裤的男士革命
说到三角内裤这种贴身衣物,一切还得自1935年1月19日那天开始讲起。
那一天,在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一家以纪念始创人Samuel Cooper姓氏为商号的纺织品公司,他们最新颖的设计“骑师”内裤开始上架发售。这是全世界首创前幅有Y字形缝线的三角内裤,在西方内衣裤历史中,男子的大腿史无前例地袒露了出来。
研究服装历史的学者认为这个在男性服装史的意义跟女子的胸围地位不相伯仲。在这之前,西方男子内裤是一种叫“long johns”或者“long underwear”的保温长型内裤-也就是之前在国内时尚界闹得沸腾的“秋裤事件”的元凶-在西方社会,并不存在看不起穿保温长型内裤的人。
言归正传,自1月开始骑师三角内裤上架后,首季业绩出乎意料地好,单是在总人口三百余万的芝加哥地区,到3月底结算时已售出逾三万件,差不多每百人便有一个拥有,是零售业空前成功的案例。厂方火速生产送往全国;约莫3年后正式外销至英国,到1948年的奥运会,英国男子代表队全体运动员都获赞助骑师三角内裤;而在发明这种贴身衣物的北美洲,“骑师”一词已逐渐演变成三角内裤的昵称,并成为日后不少品牌生产同类内裤的原型。
骑师三角内裤并非凭空设计出来,单看名字“jockey”就知道是受另一种贴身衣物的启迪。也是在芝加哥,十九世纪后期有家运动用品商Shrop & Smith,看着大家在凹凸不平的碎石路骑单车时颠簸不定大感皱眉,当然也许设计师C.F.Bennett本人深受其害地有着切肤之(蛋) 痛,于是设计了用宽松带做腰围,前幅裁成弧型紧紧承托男子下胯前列腺,后面是两条带紧紧系在臀部的简单衣物,称之为“bike jockey strap”。除了自行车手选用,从事激烈运动的运动员也会戴上,避免意外受伤,当然更激烈的运动如美式足球和冰上曲棍球不但都是必备之物,而且还得配上一个杯状硬物的保护罩,否则球棒球棍如同刀剑不长眼晴,出了什么男人最痛的意外就一生欢爱随时尽毁此期。今时今日的jocktrap设计早已不是独沽一味白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想得出和想不出的颜色都有,而且也未必单只运动时方才佩戴。
平角内裤的拳师身份
从保温长型内裤过渡到现代样式短身内裤之时,当然不止衍生出一种三角内裤,“boxer shorts”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诞生。也就是“四角裤”或者“平脚裤”。
既名拳师,出现的过程当然跟拳击手有关。话说1925年,至今还是世界知名以生产同拳击有关各项运动用品的Everlast首开先河。创办人Jacob Golomb在友人著名重量级拳手Jack Dempsey引导下开始对拳击运动产生兴趣,1925年,他开始改良拳赛中拳手一贯穿着松垮垮单只用条粗皮带绑紧的短裤,以有弹性的松紧带代替皮带,居然立刻大受普罗大众欢迎,由此产生了平角内裤。
可惜刹那光辉不是永恒,十年后就被三角裤所取代。一直到二战后军人复员,因为多年在海外作战,穿惯了军中派发的平角裤,恢复平民身份后亦在商店买来穿着,贪其宽松舒服,凉快没有束缚感,甚至在如卧室宿舍这些私人场合可以当成短裤来穿着,于是拳师裤和三角裤成为了近代主导男性内裤市场的两大主要款式。
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平角裤都被年青人视为落伍老套的象征,直到八十年代中叶,前幅有Y字形缝线的三角内裤广告忽而在英国的电视台被禁播。不过广告业的人脑筋转得快,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找来五官俊俏眼神性感身形如倒三角没有半点多余脂肪赘肉的Nick Kamen为Levis 501牛仔裤演出广告:一家气氛沉闷的老式自助角子洗衣店,原本一众不同年龄女子正目光呆滞木口木面地等洗衣干衣取交,忽然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Nick Kamen推门而入,冷冷地以目光横扫千军,在场所有女性立刻为之倾倒,屏息以待这个俊男下一步行动。然后Nick Kamen好整以暇逐件衣服脱去,众女目瞪口呆之际,这位大少爷连身上的501牛仔裤也干脆剥掉,全身上下只剩下一条白色平角裤,乖乖地坐在一边同众人一样阅读画报等候。
后话是Nick Kamen从此平步青云自男模特儿组别跨界成为唱作歌手,到九十年代初还推出过十来张上榜单曲和大碟,而所有品牌的平角裤亦一夕间咸鱼翻身,销量直线上升。
来看看比基尼
男士内衣之中当然也有比基尼款式,是诞生在七十年代男女平等运动后的产品-通常见于近代时尚界男装的内裤或泳裤,或者是在另外一些场合的类似服饰:舞台上表演脱衣舞或艳舞的男舞者,某些谢绝女宾的俱乐部里工作人员所穿。
别小看这区区丁方见寸的布料,侧边位置一样可以有偏高或偏低的设计讲究。宽度通常窄于1.5 英寸,是专门为设计时尚的紧身休闲裤设计的。这一类贴身的裤子,既不宜穿平角裤也不适合穿三角裤在里头,否则会影响观瞻效果。还有一个场合男士们都得穿上比基尼,那就是在健美比赛中,所有参赛者身上仅有的纺织品就是一件小小的比基尼,其余地方涂油,再摆出各种充满雄风的标准姿势。进行日光浴时很多人避免臀部大面积的深浅颜色逆差,也是穿比基尼;而且不少朋克摇滚乐手在舞台上表演时也穿比基尼。
从比基尼演变出来还有种叫Mankini 的副产品,最经典就是凭演出2006年电影《Boart》获得音乐剧及喜剧类最佳男演员的Sacha Noam BaronS在戏中的造型-套一句网络经常见到的术语:“你懂的。”
性感悬一线的丁字裤
有两样内裤经常被人混淆不清:一种是“丁字裤”;另一种是“G-string”,很多时候都是翻译了恍如没有翻译过一样,称为“G弦裤”。
先讲前者,《Merriam-Webster》称丁字裤的“thong”这个字是灵巧的皮革线的意思-亮点在这个“线”字,重点在于线条狭窄的层面。
在很多地方的文化里,近乎一块裆布形式的丁字裤,都是人类衣服史的最早出现的形式之一,保护外出狩猎的男子全身最脆弱最易受伤害但又悬在身外的私处,英语叫这种裆布做“loincloth”,南太平洋岛屿上居民以至非洲部落犹存此风,作为一种隐藏男性性征的方式。这种宜于温暖的气候的服饰可能早在七万五千年前在现今撒哈拉沙漠地区便已经以最早形式出现。
日本人一直到二战终战后美国文化大举登陆才放弃穿近乎裆布的“六尺裈”。电视剧《坂上云》其中一个镜头,海军军官广濑武夫,在影楼拍照寄给乡下的祖母,本来是一身雄纠纠的军服,忽然兴之所至脱得精光,只剩下包裹下胯的六尺裈,说是要让自幼相依为命的祖母看看孙子如今昂藏的身躯。可见即使明治维新后日本人输入再多的西方文化,骨子里依然在细节上没有放弃传统的承传。除了六尺裈,传统上还有越中裈,多在如今除了相扑比赛看见之外,不少日本传统节庆里年青男子都会裹上裈,平添传统气氛。
男式丁字裤与女式的剪裁显然不同,尤其前幅,需要有空间容纳男性生殖器官,而且丁字裤比其它内裤更能提供较佳的承托,令生殖器不至紧贴大腿,所以传统日本男子较喜欢用长布裹成丁字裤式的六尺裈。
在欧美地区,跳芭蕾舞的男生穿的一种倒三角形类似连腰封的裤子,里头就是丁字裤;举重的大力士穿一件头连身one piece,也是以丁字裤打底;一些美国职棒大联盟球员们一直都有穿丁字裤-不是不普遍,而是没有三角裤那么普遍,内裤生产商一直注重女性的丁字裤市场多于男性,直到近年男色抬头,才多了选择。
至于“G-string”,毫无疑问是丁字裤系列里头的其中一款。这个词语起源待考,目前仅能找到是十九世纪的著作提到的“geestring”,原本是指北美洲原住民将裆布系在腰间的绳状物,再引申到一些窄如绳状的兜裆布。美国作家William Safire在他的文章《Ode on a G-String》提到G-string一词极有可能出错,实际上与音乐乐章乐器上的“G弦”无关,简单地说因为解释不通-这个“G”应该是“Groin”,意思是腹股沟。
性感白汗衣的军旅色彩
所有男生的衣柜里,总会有俗称T-shirt的圆领纯棉白色汗衣吧?
顺带一笔,感谢Marlon Brando和 James Dean的忘我演绎,将这种贴身上衣从内穿的内衣地位摇身一变堂而皇之成为外着的衣物。
T-shirt之所以用这个英文字母“T”,完全是象形文字符号-打横是衣服的袖和肩膊位,那一“竖”当然是衫身-这款已成为文化符号的圆领纯棉白色汗衣,源自十九世纪一种一件头胸前一整排钮扣自内衣领口开至长内裤胯部,名为“union suit”的衣物演化而来;改良后一分为二,上衣的长度足以塞进下面保温长内裤裤头,比一件头的union suit更方便;上面改短了的汗衣,不论领口有无钮扣,成为了十九世纪后期的矿工、码头装卸工人和不少蓝领劳动阶层至为方便的衣着,在北美洲深受欢迎。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因为古巴独立爆发战争,前往圣地牙哥湾歼灭西班牙末代无敌舰队的美国海军已获分配到这种圆领白色汗衣,一种是在制服里面配搭短袖圆领白色纯棉的汗衣,不论在舰艇上工作的水手抑或作战的海军,去到气候炎热的地方时,在没有空调的环境下,即使脱下制服上衣时,仍不至赤身露体地失礼人前。因为方便便宜而且易于清洗,逐渐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主妇为丈夫和儿子添衣时,亦会为他们添置这个作为内衣。
二战结束后,军中将士复员回家,炎炎夏日,总爱穿起军裤配白色汗衣作为休闲装,这样打扮的退伍军人变得颇受欢迎,开始了内衣外穿的穿衣态度。1951年,电影《欲望号街车》里Polak就经常以破破烂烂的汗衫出场,使当年衣着依旧规规矩矩的美国人叹为观止。
1955年,James Dean在《阿飞正传》中穿起一件中短袖圆领白色纯棉的汗衣,外罩一件红色夹克外套,一张俊面永远郁郁寡欢演出的学生Jim Stark,立刻叫当年所有十来二十岁的少年为之醉倒,成为时尚经典潮流,将白汗衣文化推动到高峰。
从白背心到水电工
2005年,杨佑宁凭前一年演出的台湾电影《十七岁的天空》的角色周小天获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演员,电影里头其中一幕,可以将一直以来白背心和大哥哥情意结的传说扣在一起:
某日门铃响,小天开门问道:“你是……?”站在小天面前的,是一个身高与他相若,但混身是健美肌肉,脸孔也相当有个性的汉子,只穿了件白色紧身纯棉质背心和牛仔裤,腰上挂了一些扳手,镙丝起子之类的工具,以磁性的声音答道:“台北,水电工。”
有点花痴兼失魂的小天问:“你要……?”
“修马桶。”水电工说完径自入屋。
小天忙不迭跟在他身后:“可是…… 马桶没坏啊。”
水电工看了小天一眼:“厕所在哪?”
水电工走进厕所,忽然水声大作,大约30秒左右,水电工浑身湿透走了出来。小天注意到水电工白色背心全湿后服贴在他壮硕的身体上,教小天开始胡思乱想。谁知水电工却说:“我湿了,帮我擦干!”说着便脱下背心,一手抓起小天的手腕直往自己身上摸来,小天完全惊呆,任由摆布,对方炙热的肌肤让小天的窒息,小天盯着自己的手,仿佛能看到水电工的体温从自己的指尖传来……
白背心与水电工在今天经过无数外在因素洗礼后,已变成经典的男色魅力。
三角内裤的男士革命
说到三角内裤这种贴身衣物,一切还得自1935年1月19日那天开始讲起。
那一天,在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一家以纪念始创人Samuel Cooper姓氏为商号的纺织品公司,他们最新颖的设计“骑师”内裤开始上架发售。这是全世界首创前幅有Y字形缝线的三角内裤,在西方内衣裤历史中,男子的大腿史无前例地袒露了出来。
研究服装历史的学者认为这个在男性服装史的意义跟女子的胸围地位不相伯仲。在这之前,西方男子内裤是一种叫“long johns”或者“long underwear”的保温长型内裤-也就是之前在国内时尚界闹得沸腾的“秋裤事件”的元凶-在西方社会,并不存在看不起穿保温长型内裤的人。
言归正传,自1月开始骑师三角内裤上架后,首季业绩出乎意料地好,单是在总人口三百余万的芝加哥地区,到3月底结算时已售出逾三万件,差不多每百人便有一个拥有,是零售业空前成功的案例。厂方火速生产送往全国;约莫3年后正式外销至英国,到1948年的奥运会,英国男子代表队全体运动员都获赞助骑师三角内裤;而在发明这种贴身衣物的北美洲,“骑师”一词已逐渐演变成三角内裤的昵称,并成为日后不少品牌生产同类内裤的原型。
骑师三角内裤并非凭空设计出来,单看名字“jockey”就知道是受另一种贴身衣物的启迪。也是在芝加哥,十九世纪后期有家运动用品商Shrop & Smith,看着大家在凹凸不平的碎石路骑单车时颠簸不定大感皱眉,当然也许设计师C.F.Bennett本人深受其害地有着切肤之(蛋) 痛,于是设计了用宽松带做腰围,前幅裁成弧型紧紧承托男子下胯前列腺,后面是两条带紧紧系在臀部的简单衣物,称之为“bike jockey strap”。除了自行车手选用,从事激烈运动的运动员也会戴上,避免意外受伤,当然更激烈的运动如美式足球和冰上曲棍球不但都是必备之物,而且还得配上一个杯状硬物的保护罩,否则球棒球棍如同刀剑不长眼晴,出了什么男人最痛的意外就一生欢爱随时尽毁此期。今时今日的jocktrap设计早已不是独沽一味白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各种想得出和想不出的颜色都有,而且也未必单只运动时方才佩戴。
平角内裤的拳师身份
从保温长型内裤过渡到现代样式短身内裤之时,当然不止衍生出一种三角内裤,“boxer shorts”也在上世纪二十年代诞生。也就是“四角裤”或者“平脚裤”。
既名拳师,出现的过程当然跟拳击手有关。话说1925年,至今还是世界知名以生产同拳击有关各项运动用品的Everlast首开先河。创办人Jacob Golomb在友人著名重量级拳手Jack Dempsey引导下开始对拳击运动产生兴趣,1925年,他开始改良拳赛中拳手一贯穿着松垮垮单只用条粗皮带绑紧的短裤,以有弹性的松紧带代替皮带,居然立刻大受普罗大众欢迎,由此产生了平角内裤。
可惜刹那光辉不是永恒,十年后就被三角裤所取代。一直到二战后军人复员,因为多年在海外作战,穿惯了军中派发的平角裤,恢复平民身份后亦在商店买来穿着,贪其宽松舒服,凉快没有束缚感,甚至在如卧室宿舍这些私人场合可以当成短裤来穿着,于是拳师裤和三角裤成为了近代主导男性内裤市场的两大主要款式。
其实有很长一段时间,平角裤都被年青人视为落伍老套的象征,直到八十年代中叶,前幅有Y字形缝线的三角内裤广告忽而在英国的电视台被禁播。不过广告业的人脑筋转得快,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找来五官俊俏眼神性感身形如倒三角没有半点多余脂肪赘肉的Nick Kamen为Levis 501牛仔裤演出广告:一家气氛沉闷的老式自助角子洗衣店,原本一众不同年龄女子正目光呆滞木口木面地等洗衣干衣取交,忽然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Nick Kamen推门而入,冷冷地以目光横扫千军,在场所有女性立刻为之倾倒,屏息以待这个俊男下一步行动。然后Nick Kamen好整以暇逐件衣服脱去,众女目瞪口呆之际,这位大少爷连身上的501牛仔裤也干脆剥掉,全身上下只剩下一条白色平角裤,乖乖地坐在一边同众人一样阅读画报等候。
后话是Nick Kamen从此平步青云自男模特儿组别跨界成为唱作歌手,到九十年代初还推出过十来张上榜单曲和大碟,而所有品牌的平角裤亦一夕间咸鱼翻身,销量直线上升。
来看看比基尼
男士内衣之中当然也有比基尼款式,是诞生在七十年代男女平等运动后的产品-通常见于近代时尚界男装的内裤或泳裤,或者是在另外一些场合的类似服饰:舞台上表演脱衣舞或艳舞的男舞者,某些谢绝女宾的俱乐部里工作人员所穿。
别小看这区区丁方见寸的布料,侧边位置一样可以有偏高或偏低的设计讲究。宽度通常窄于1.5 英寸,是专门为设计时尚的紧身休闲裤设计的。这一类贴身的裤子,既不宜穿平角裤也不适合穿三角裤在里头,否则会影响观瞻效果。还有一个场合男士们都得穿上比基尼,那就是在健美比赛中,所有参赛者身上仅有的纺织品就是一件小小的比基尼,其余地方涂油,再摆出各种充满雄风的标准姿势。进行日光浴时很多人避免臀部大面积的深浅颜色逆差,也是穿比基尼;而且不少朋克摇滚乐手在舞台上表演时也穿比基尼。
从比基尼演变出来还有种叫Mankini 的副产品,最经典就是凭演出2006年电影《Boart》获得音乐剧及喜剧类最佳男演员的Sacha Noam BaronS在戏中的造型-套一句网络经常见到的术语:“你懂的。”
性感悬一线的丁字裤
有两样内裤经常被人混淆不清:一种是“丁字裤”;另一种是“G-string”,很多时候都是翻译了恍如没有翻译过一样,称为“G弦裤”。
先讲前者,《Merriam-Webster》称丁字裤的“thong”这个字是灵巧的皮革线的意思-亮点在这个“线”字,重点在于线条狭窄的层面。
在很多地方的文化里,近乎一块裆布形式的丁字裤,都是人类衣服史的最早出现的形式之一,保护外出狩猎的男子全身最脆弱最易受伤害但又悬在身外的私处,英语叫这种裆布做“loincloth”,南太平洋岛屿上居民以至非洲部落犹存此风,作为一种隐藏男性性征的方式。这种宜于温暖的气候的服饰可能早在七万五千年前在现今撒哈拉沙漠地区便已经以最早形式出现。
日本人一直到二战终战后美国文化大举登陆才放弃穿近乎裆布的“六尺裈”。电视剧《坂上云》其中一个镜头,海军军官广濑武夫,在影楼拍照寄给乡下的祖母,本来是一身雄纠纠的军服,忽然兴之所至脱得精光,只剩下包裹下胯的六尺裈,说是要让自幼相依为命的祖母看看孙子如今昂藏的身躯。可见即使明治维新后日本人输入再多的西方文化,骨子里依然在细节上没有放弃传统的承传。除了六尺裈,传统上还有越中裈,多在如今除了相扑比赛看见之外,不少日本传统节庆里年青男子都会裹上裈,平添传统气氛。
男式丁字裤与女式的剪裁显然不同,尤其前幅,需要有空间容纳男性生殖器官,而且丁字裤比其它内裤更能提供较佳的承托,令生殖器不至紧贴大腿,所以传统日本男子较喜欢用长布裹成丁字裤式的六尺裈。
在欧美地区,跳芭蕾舞的男生穿的一种倒三角形类似连腰封的裤子,里头就是丁字裤;举重的大力士穿一件头连身one piece,也是以丁字裤打底;一些美国职棒大联盟球员们一直都有穿丁字裤-不是不普遍,而是没有三角裤那么普遍,内裤生产商一直注重女性的丁字裤市场多于男性,直到近年男色抬头,才多了选择。
至于“G-string”,毫无疑问是丁字裤系列里头的其中一款。这个词语起源待考,目前仅能找到是十九世纪的著作提到的“geestring”,原本是指北美洲原住民将裆布系在腰间的绳状物,再引申到一些窄如绳状的兜裆布。美国作家William Safire在他的文章《Ode on a G-String》提到G-string一词极有可能出错,实际上与音乐乐章乐器上的“G弦”无关,简单地说因为解释不通-这个“G”应该是“Groin”,意思是腹股沟。
性感白汗衣的军旅色彩
所有男生的衣柜里,总会有俗称T-shirt的圆领纯棉白色汗衣吧?
顺带一笔,感谢Marlon Brando和 James Dean的忘我演绎,将这种贴身上衣从内穿的内衣地位摇身一变堂而皇之成为外着的衣物。
T-shirt之所以用这个英文字母“T”,完全是象形文字符号-打横是衣服的袖和肩膊位,那一“竖”当然是衫身-这款已成为文化符号的圆领纯棉白色汗衣,源自十九世纪一种一件头胸前一整排钮扣自内衣领口开至长内裤胯部,名为“union suit”的衣物演化而来;改良后一分为二,上衣的长度足以塞进下面保温长内裤裤头,比一件头的union suit更方便;上面改短了的汗衣,不论领口有无钮扣,成为了十九世纪后期的矿工、码头装卸工人和不少蓝领劳动阶层至为方便的衣着,在北美洲深受欢迎。1898年,美国与西班牙因为古巴独立爆发战争,前往圣地牙哥湾歼灭西班牙末代无敌舰队的美国海军已获分配到这种圆领白色汗衣,一种是在制服里面配搭短袖圆领白色纯棉的汗衣,不论在舰艇上工作的水手抑或作战的海军,去到气候炎热的地方时,在没有空调的环境下,即使脱下制服上衣时,仍不至赤身露体地失礼人前。因为方便便宜而且易于清洗,逐渐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主妇为丈夫和儿子添衣时,亦会为他们添置这个作为内衣。
二战结束后,军中将士复员回家,炎炎夏日,总爱穿起军裤配白色汗衣作为休闲装,这样打扮的退伍军人变得颇受欢迎,开始了内衣外穿的穿衣态度。1951年,电影《欲望号街车》里Polak就经常以破破烂烂的汗衫出场,使当年衣着依旧规规矩矩的美国人叹为观止。
1955年,James Dean在《阿飞正传》中穿起一件中短袖圆领白色纯棉的汗衣,外罩一件红色夹克外套,一张俊面永远郁郁寡欢演出的学生Jim Stark,立刻叫当年所有十来二十岁的少年为之醉倒,成为时尚经典潮流,将白汗衣文化推动到高峰。
从白背心到水电工
2005年,杨佑宁凭前一年演出的台湾电影《十七岁的天空》的角色周小天获第4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演员,电影里头其中一幕,可以将一直以来白背心和大哥哥情意结的传说扣在一起:
某日门铃响,小天开门问道:“你是……?”站在小天面前的,是一个身高与他相若,但混身是健美肌肉,脸孔也相当有个性的汉子,只穿了件白色紧身纯棉质背心和牛仔裤,腰上挂了一些扳手,镙丝起子之类的工具,以磁性的声音答道:“台北,水电工。”
有点花痴兼失魂的小天问:“你要……?”
“修马桶。”水电工说完径自入屋。
小天忙不迭跟在他身后:“可是…… 马桶没坏啊。”
水电工看了小天一眼:“厕所在哪?”
水电工走进厕所,忽然水声大作,大约30秒左右,水电工浑身湿透走了出来。小天注意到水电工白色背心全湿后服贴在他壮硕的身体上,教小天开始胡思乱想。谁知水电工却说:“我湿了,帮我擦干!”说着便脱下背心,一手抓起小天的手腕直往自己身上摸来,小天完全惊呆,任由摆布,对方炙热的肌肤让小天的窒息,小天盯着自己的手,仿佛能看到水电工的体温从自己的指尖传来……
白背心与水电工在今天经过无数外在因素洗礼后,已变成经典的男色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