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经济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但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业,除了利润率不高外(更多的是以量取胜),还对各种实体资源存在较大的依赖,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做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为此,2003年11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十年过去,转型升级未有实质性突破。
认清五大误区
因此,“十二五”仍要补“十五”落下的课。但在补课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厘清一些认识和行动误区。
—窝蜂的跟风唱高调。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地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但基于保增长的压力,我们要防止个别地方口号上的转型升级调门较高,实际行动却比较迟缓或找不着北。
一厢情愿的靠外资促转型。一说到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人想到的就是引进外资,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行业。实际情况是,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国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似乎更“科技”了,但我们自己还是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跨国公司出于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会在华布局一些研发机构,进行一些产品升级,但产品的升级换代不能全部替代产业升级,无论生产服装玩具还是笔记本电脑,如果只停留在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掀起高科技的“盖头”,其效益增长方式都是用人口红利换取低廉的加工费。外商看中的就是我们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和简单加工装配能力,我们不能将宏观的区域整体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寄希望于跨国公司微观的企业升级。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和稀土行业“以资源换技术”的前车之鉴都表明——技术是换不来的。
一哄而上的追逐新兴产业。有些人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要淘汰传统产业等夕阳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从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初稿看,作为调结构的抓手,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园、风能发电、物联网等都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各地产业布局重复现象严重,内向性竞争态势明显。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能够抓住行业本质,减少前导时间达到快速反应,盈利能力甚至强于火爆的“苹果”。相反,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已经给现实敲了一记警钟,产业技术看似升级了,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所以说传统产业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新兴产业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
一刀切的三产超二产。三产超二产不是转型升级的唯一标准。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也都是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象先前的西班牙和英国那样衰落的原因。美国制造业在最疲软的时候也贡献了13%的GDP,超过零售业、金融业等,而中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也为13%。国家如此,城市同样如此。比如在长三角,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选择上,就是上海。上海第三产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长三角其它城市的服务业功能。如果认为长三角的每个城市第三产业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就不合理,那反而不合理了。长三角城市如果一味地只考虑以服务业占比衡量自己的转型升级程度,就是对上海的漠视。
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非朝夕之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占了发展期间的60%以上。美国自1814~1980年约为17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110年,占64.7%;日本1868~1986年约为12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80年,占75%;韩国1960年至1990年为3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0年,占66.7%。如果说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进行工业化进程,从现在开始转型升级,那么我们完成结构调整的时间大约需要十年,虽然随着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转型升级的过程将有所缩短,但绝不会是一年半载之功,那种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是不现实的。
如何正确进行产业结构转型
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来源的“类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
转行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未必转型,转了型未必转行,只有效益类型改变的转行才是转型。产业升级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产业之间的升级。即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包括: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二是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是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产业结构升级。
但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业,除了利润率不高外(更多的是以量取胜),还对各种实体资源存在较大的依赖,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做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为此,2003年11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十年过去,转型升级未有实质性突破。
认清五大误区
因此,“十二五”仍要补“十五”落下的课。但在补课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厘清一些认识和行动误区。
—窝蜂的跟风唱高调。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地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但基于保增长的压力,我们要防止个别地方口号上的转型升级调门较高,实际行动却比较迟缓或找不着北。
一厢情愿的靠外资促转型。一说到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人想到的就是引进外资,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行业。实际情况是,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国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似乎更“科技”了,但我们自己还是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跨国公司出于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会在华布局一些研发机构,进行一些产品升级,但产品的升级换代不能全部替代产业升级,无论生产服装玩具还是笔记本电脑,如果只停留在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掀起高科技的“盖头”,其效益增长方式都是用人口红利换取低廉的加工费。外商看中的就是我们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和简单加工装配能力,我们不能将宏观的区域整体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寄希望于跨国公司微观的企业升级。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和稀土行业“以资源换技术”的前车之鉴都表明——技术是换不来的。
一哄而上的追逐新兴产业。有些人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要淘汰传统产业等夕阳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从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初稿看,作为调结构的抓手,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园、风能发电、物联网等都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各地产业布局重复现象严重,内向性竞争态势明显。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能够抓住行业本质,减少前导时间达到快速反应,盈利能力甚至强于火爆的“苹果”。相反,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已经给现实敲了一记警钟,产业技术看似升级了,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所以说传统产业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新兴产业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
一刀切的三产超二产。三产超二产不是转型升级的唯一标准。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也都是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象先前的西班牙和英国那样衰落的原因。美国制造业在最疲软的时候也贡献了13%的GDP,超过零售业、金融业等,而中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也为13%。国家如此,城市同样如此。比如在长三角,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选择上,就是上海。上海第三产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长三角其它城市的服务业功能。如果认为长三角的每个城市第三产业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就不合理,那反而不合理了。长三角城市如果一味地只考虑以服务业占比衡量自己的转型升级程度,就是对上海的漠视。
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非朝夕之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占了发展期间的60%以上。美国自1814~1980年约为17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110年,占64.7%;日本1868~1986年约为12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80年,占75%;韩国1960年至1990年为3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0年,占66.7%。如果说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进行工业化进程,从现在开始转型升级,那么我们完成结构调整的时间大约需要十年,虽然随着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转型升级的过程将有所缩短,但绝不会是一年半载之功,那种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是不现实的。
如何正确进行产业结构转型
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来源的“类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
转行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未必转型,转了型未必转行,只有效益类型改变的转行才是转型。产业升级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产业之间的升级。即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包括: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二是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是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