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气指数:★★★★
创新指数:★★★
观赏指数:★★★★
参考指数:★★★☆
代表作品:控股豫园商城
“在所有的商人中,李嘉诚是我最推崇的,他没有什么专业,投资就是他的专业,他靠的就是专业的眼光和判断力,每一步都走得很稳。而且李嘉诚是可以学习的,因为商业机会永远存在。”
——郭广昌
和柳传志一样骑自行车创业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词来形容郭广昌和他领导的复星所进行的资本运作,我们只能选择“异端”这个词。复星现已拥有5家相互关联的上市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星系”,但即便是一些股市老炒家,谈起复星系,至今仍会有些惊愕的感觉,“有这样一个系吗?”这是郭的高明之处。郭做资本运作,从来不像唐氏的德隆一样,仰氏的华晨一样,张海们的凯地一样,事情还没做就制造出万般动静,最终因为动静过大,导致万众瞩目,舆论哗然,从而成为监管部门的重要目标。郭广昌,可算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真正的机会主义者。所谓机会主义者,即潜伏深渊,静待时机者也,要么不出,出则一剑封喉,一刀断魂。
郭在资本市场上的老练与他的年龄不相称。郭出生于1967年,今年不过34岁,是《科学投资》10大资本运作高手里最年轻的一位。郭出生于浙江东阳农家,后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1992年,毕业留校在复旦做学生工作的郭,因为利用学校的信封寄送其私人搞的市场调查问卷,受到学校批评,郭是否因此一气下海不得而知。郭的第一家公司名叫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是郭与当年同在复旦校团委工作的梁信军合作创办的。广信之名即由郭广昌名字中的“广”、梁信军名字中的“信”联合而成。广信成立时的10万元资本金中,有3.8万据说是郭原来积攒准备用来出国留学的钱,郭为留学将人民币换成美元,为办公司又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倒来倒去中间还小赚了一笔。
1992年11月,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成立,主营业务市场调查和咨询,对此郭可谓是轻车熟路。与如今名满天下的柳传志创业之初骑着自行车满北京城跑项目搞推销一样,郭起初也是整天骑着自行车在上海城找项目。与柳不同的是,郭的工作一开始就卓有成效,太阳神、乐凯胶卷、天使冰王等诸多品牌都曾是郭的客户。广信科技成立仅10个月,就赚到了第一个100万元。
和唐万里一样,赚到第一个100万元的郭,起初也曾搞过一段时间的多种经营,彩色火焰蜡烛、咕咚健身糖,婴儿尿湿报警器都曾是他们的经营项目,和唐万里一样,这些多种经营项目均不成功。随后郭开始为别人搞房产推销,赚到了第一个1000万元。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复星“五剑客”中的汪群斌、谈剑、范伟也在这时陆续加入。后来搞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为复星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时为1995年。
不动声色打造复星系
1998年,改制后的复星实业上市,一次即募集资金3.5亿元。郭由此认识到资本市场魅力无穷,开始思索如何将产业与资本对接。
郭为复星确定的资本运作方式是以产业来嫁接资本市场。自那时起,复星不断地以参股或控股方式投资于企业这个“产品”,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公告,越来越多的与各地国有企业合作的仪式,都在说明一件事情:以整合者面目出现的复星,开始加速实施其多元化扩张战略。
收购豫园商城(600655)可以看作是复星借用资本链条进行产业扩张的一个典型。2001年8月,复星集团与豫园商城第一大股东上海豫园旅游服务公司草签股权转让、托管协议,11月22日该协议中止。6天之后,即2001年11月28日,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复星投资与豫园商城签署了控股权转让托管,转让价为3.8元/股,转让总金额为2.34亿元,复星投资成为豫园商城新的第一大股东,持有豫园商城6166万股,占总股本的13.25%。豫园商城虽是上海的老商业股,但在两年前已涉足生物医药领域,并拥有上海童涵春制药厂53.33%的股权。通过收购豫园商城,复星投资间接控制了童涵春。总资产6亿元的复星投资似乎是专为此次收购而成立。在复星,这是收购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复星副总梁信军表示,在复星集团,公司往往就是一种手段,是一个项目投资的工具。这样易形成投资的单一化,资产方面比较独立,产权清楚,方便今后进行更大的资本运作。
郭以几乎如出一辙的手法运作了对友谊股份(600827)的收购:先和友谊股份大股东友谊集团出资4亿元合组上海友谊复星(控股)有限公司,友谊集团占新公司的52%,复星集团占48%,随后,友谊复星与友谊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受让友谊集团部分股份,占总股本的29.98%,友谊复星成为友谊股份第一大股东。友谊股份持有上海联华超市51%股权,友谊复星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联华超市的股东,2001年,复星集团将友谊复星股份转让给复星实业,复星实业遂成为友谊股份第一大股东,对友谊股份运作至此宣告完成。与对豫园商城的运作一样,同样达到了一石二鸟的目的。
复星产业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巧的资本运作。复星做产业扩张有一个特点,即能买的不租,能租的不建。复星现有20多家药厂,只有一家是由复星自己投资建设的,其余均为合资拥有。这样做的好处是,兼并成本不高,却能产生很大的协同作用。复星做产业扩张还有另一个特点,即看上的企业一定要有行业领先的位置,同时有一支合适的管理团队,否则,复星就会坚决退出。复星旗下曾有一家中药厂,注册资本金600万,复星占60%,每年税后利润300多万,连续5年都在分红,但复星还是力图提高它的销售额,5年换了三任总经理,教授、卖药大王、跨国公司的营销总监都有,始终未能奏效,复星就将它卖给了一个做保健品的企业。
郭用这样的手法做“加法”或“乘法”,使复星的版图越来越大。但看起来郭真正的兴趣其实并不在产业,复星的产业运作是为资本运作服务的,一为资本运作提供概念和载体,二为资本运作提供所需现金流。复星的人有一个说法:一个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是很有限的,比如说一个企业100元赚20元,净资产回报率是20%,但如果你每年稀释20%的股份去融资,而市盈率是20倍的话,那么可以融到80元,再加上原来的利润,就是100元。复星有关人士表示,复星旗下企业今后都会争取去上市,已经上市的也要争取配股或发新股。复星目前正在运作上市的有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复地和以钢铁产业为主营业务的唐山建龙,上市的目标地是香港。还有一些正运作在中国A股或者美国纽约主板上市的企业。复星人的说法:复星向资本市场交答卷,资本市场就应该给复星加分数。
以李嘉诚为榜样但愿真像李嘉诚
1992年以10万元起家的广信演变成今天的复星,已经发展成为一只企业恐龙。2001年,复星集团及其资产关联企业总销售额达303亿元,总资产198亿元,净资产87亿元,纳税总额8亿元,已形成以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为主导,房地产业、信息产业共同发展的企业格局,并以战略投资作为多元化产业扩张的主要手段。目前与复星有资产关联的上市公司已经有5家,分别是复星实业、豫园商城、天药股份、羚锐制药和友谊股份。
郭的偶像是李嘉诚。李创造的财富神话一直在激励着郭。郭认为李嘉诚做企业的模式可供复星学习。“李嘉诚是地产大王、码头大王、信息产业大王,产业做得很成功,而这为他在资本市场建立了很好的声誉。”郭认为60年代的香港造就了李嘉诚,而现在的上海与60年代的香港颇有相似之处。精明的郭,大概是不会错过这个大好时机的。
创新指数:★★★
观赏指数:★★★★
参考指数:★★★☆
代表作品:控股豫园商城
“在所有的商人中,李嘉诚是我最推崇的,他没有什么专业,投资就是他的专业,他靠的就是专业的眼光和判断力,每一步都走得很稳。而且李嘉诚是可以学习的,因为商业机会永远存在。”
——郭广昌
和柳传志一样骑自行车创业
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词来形容郭广昌和他领导的复星所进行的资本运作,我们只能选择“异端”这个词。复星现已拥有5家相互关联的上市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星系”,但即便是一些股市老炒家,谈起复星系,至今仍会有些惊愕的感觉,“有这样一个系吗?”这是郭的高明之处。郭做资本运作,从来不像唐氏的德隆一样,仰氏的华晨一样,张海们的凯地一样,事情还没做就制造出万般动静,最终因为动静过大,导致万众瞩目,舆论哗然,从而成为监管部门的重要目标。郭广昌,可算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真正的机会主义者。所谓机会主义者,即潜伏深渊,静待时机者也,要么不出,出则一剑封喉,一刀断魂。
郭在资本市场上的老练与他的年龄不相称。郭出生于1967年,今年不过34岁,是《科学投资》10大资本运作高手里最年轻的一位。郭出生于浙江东阳农家,后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1992年,毕业留校在复旦做学生工作的郭,因为利用学校的信封寄送其私人搞的市场调查问卷,受到学校批评,郭是否因此一气下海不得而知。郭的第一家公司名叫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是郭与当年同在复旦校团委工作的梁信军合作创办的。广信之名即由郭广昌名字中的“广”、梁信军名字中的“信”联合而成。广信成立时的10万元资本金中,有3.8万据说是郭原来积攒准备用来出国留学的钱,郭为留学将人民币换成美元,为办公司又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倒来倒去中间还小赚了一笔。
1992年11月,广信科技咨询公司成立,主营业务市场调查和咨询,对此郭可谓是轻车熟路。与如今名满天下的柳传志创业之初骑着自行车满北京城跑项目搞推销一样,郭起初也是整天骑着自行车在上海城找项目。与柳不同的是,郭的工作一开始就卓有成效,太阳神、乐凯胶卷、天使冰王等诸多品牌都曾是郭的客户。广信科技成立仅10个月,就赚到了第一个100万元。
和唐万里一样,赚到第一个100万元的郭,起初也曾搞过一段时间的多种经营,彩色火焰蜡烛、咕咚健身糖,婴儿尿湿报警器都曾是他们的经营项目,和唐万里一样,这些多种经营项目均不成功。随后郭开始为别人搞房产推销,赚到了第一个1000万元。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复星“五剑客”中的汪群斌、谈剑、范伟也在这时陆续加入。后来搞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为复星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时为1995年。
不动声色打造复星系
1998年,改制后的复星实业上市,一次即募集资金3.5亿元。郭由此认识到资本市场魅力无穷,开始思索如何将产业与资本对接。
郭为复星确定的资本运作方式是以产业来嫁接资本市场。自那时起,复星不断地以参股或控股方式投资于企业这个“产品”,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公告,越来越多的与各地国有企业合作的仪式,都在说明一件事情:以整合者面目出现的复星,开始加速实施其多元化扩张战略。
收购豫园商城(600655)可以看作是复星借用资本链条进行产业扩张的一个典型。2001年8月,复星集团与豫园商城第一大股东上海豫园旅游服务公司草签股权转让、托管协议,11月22日该协议中止。6天之后,即2001年11月28日,刚刚成立不到一个月的复星投资与豫园商城签署了控股权转让托管,转让价为3.8元/股,转让总金额为2.34亿元,复星投资成为豫园商城新的第一大股东,持有豫园商城6166万股,占总股本的13.25%。豫园商城虽是上海的老商业股,但在两年前已涉足生物医药领域,并拥有上海童涵春制药厂53.33%的股权。通过收购豫园商城,复星投资间接控制了童涵春。总资产6亿元的复星投资似乎是专为此次收购而成立。在复星,这是收购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复星副总梁信军表示,在复星集团,公司往往就是一种手段,是一个项目投资的工具。这样易形成投资的单一化,资产方面比较独立,产权清楚,方便今后进行更大的资本运作。
郭以几乎如出一辙的手法运作了对友谊股份(600827)的收购:先和友谊股份大股东友谊集团出资4亿元合组上海友谊复星(控股)有限公司,友谊集团占新公司的52%,复星集团占48%,随后,友谊复星与友谊集团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受让友谊集团部分股份,占总股本的29.98%,友谊复星成为友谊股份第一大股东。友谊股份持有上海联华超市51%股权,友谊复星也就顺理成章成为联华超市的股东,2001年,复星集团将友谊复星股份转让给复星实业,复星实业遂成为友谊股份第一大股东,对友谊股份运作至此宣告完成。与对豫园商城的运作一样,同样达到了一石二鸟的目的。
复星产业扩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精巧的资本运作。复星做产业扩张有一个特点,即能买的不租,能租的不建。复星现有20多家药厂,只有一家是由复星自己投资建设的,其余均为合资拥有。这样做的好处是,兼并成本不高,却能产生很大的协同作用。复星做产业扩张还有另一个特点,即看上的企业一定要有行业领先的位置,同时有一支合适的管理团队,否则,复星就会坚决退出。复星旗下曾有一家中药厂,注册资本金600万,复星占60%,每年税后利润300多万,连续5年都在分红,但复星还是力图提高它的销售额,5年换了三任总经理,教授、卖药大王、跨国公司的营销总监都有,始终未能奏效,复星就将它卖给了一个做保健品的企业。
郭用这样的手法做“加法”或“乘法”,使复星的版图越来越大。但看起来郭真正的兴趣其实并不在产业,复星的产业运作是为资本运作服务的,一为资本运作提供概念和载体,二为资本运作提供所需现金流。复星的人有一个说法:一个企业的净资产回报率是很有限的,比如说一个企业100元赚20元,净资产回报率是20%,但如果你每年稀释20%的股份去融资,而市盈率是20倍的话,那么可以融到80元,再加上原来的利润,就是100元。复星有关人士表示,复星旗下企业今后都会争取去上市,已经上市的也要争取配股或发新股。复星目前正在运作上市的有以房地产为主营业务的复地和以钢铁产业为主营业务的唐山建龙,上市的目标地是香港。还有一些正运作在中国A股或者美国纽约主板上市的企业。复星人的说法:复星向资本市场交答卷,资本市场就应该给复星加分数。
以李嘉诚为榜样但愿真像李嘉诚
1992年以10万元起家的广信演变成今天的复星,已经发展成为一只企业恐龙。2001年,复星集团及其资产关联企业总销售额达303亿元,总资产198亿元,净资产87亿元,纳税总额8亿元,已形成以现代生物与医药产业为主导,房地产业、信息产业共同发展的企业格局,并以战略投资作为多元化产业扩张的主要手段。目前与复星有资产关联的上市公司已经有5家,分别是复星实业、豫园商城、天药股份、羚锐制药和友谊股份。
郭的偶像是李嘉诚。李创造的财富神话一直在激励着郭。郭认为李嘉诚做企业的模式可供复星学习。“李嘉诚是地产大王、码头大王、信息产业大王,产业做得很成功,而这为他在资本市场建立了很好的声誉。”郭认为60年代的香港造就了李嘉诚,而现在的上海与60年代的香港颇有相似之处。精明的郭,大概是不会错过这个大好时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