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人文学科国学教育现状与教学模式调查与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0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学教育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领域的关注热点,而理工类院校在国学课程的设置与国学教育的开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对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国学教育现状进行调查与综合分析,有助于提升理工院校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为丰富国学教育教学内容和改进方式方法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建议。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国学教育的现实情况为国学相关课程开课率高、学校与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效果不理想。造成此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师资力量薄弱、学生学习意愿不强烈、教学内容有待丰富、教育教学方式尚未多元化等。理工类院校国学教育应从构建课程体系、加大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国学文化氛围等几方面加以发展。
  【关键词】理工类院校 国学教育 调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06-02
  随着国人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和中国综合国力与人民自信力的提升,国学教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领域的关注热点。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9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进一步激发了教育界对国学教育的讨论和尝试。众多综合性大学及文科专业院校纷纷乘借东风创办国学院、开设国学课程。不过,与之相比,理工类院校在国学课程的设置与国学教育的开展上存在着差距和问题。就此,我们选取有效研究对象,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对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国学教育现状进行综合分析。目的在于希望通过相关研究提升理工院校对国学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为丰富国学教育教学内容和改进方式方法提供些许有价值的建议。
  一、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国学教育现状
  为深入认识和全面把握当前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国学教育基本情况,我们对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等理工类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 324 份,其中理工科专业学生257人,经管文史类专业学生67人,男性问卷填写人 229 人,女性问卷填写人 95人。调查结果显示当前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国学教育现状有如下特点。
  (一)国学课程开课率高
  根据表1所示,目前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大部分都开设了国学相关课程,课程设置率高达78.40﹪。课程形式主要分两种:其一,为必修课所占比率较低;其二,为选修课,比率相对较高。根据统计数据可知,黑龙江理工类院校已有计划地将国学课程纳入到教学系统当中,但超过半数都是以选修形式开设,且课程设置形式比较单一。
  (二)学校与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分析黑龙江省某开设国学课程的理工类院校工科专业学生课表(表2),无论是课程内容上还是课时安排上专业课程所占比重极大,而提升人文素养、传承国学的只有晚间上课的“评剧艺术赏析”一门课程。由此可见,目前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对国学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
  据表3所示,学生作为课程学习主体,对国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亦不够。“中华传统思维”、“国学概论”、“中国经典诗文鉴赏”三门选修课均未达到100%的出席率,“国学概论”课程的学生出席率竟低至50%。据表4所示,可见学生上国学课,大部分是为了修学分,而不是出于自身的学习愿望和成长需要。
  (三)教学效果不理想
  据表5所示,可见学习过国学课程后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价并不高,各校开设的国学课程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目前,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国学教育现状并不乐观,虽然较高的开课率表现出各大院校对国学教育的关注,也体现出了国学课程成为课程体系之重要部分的必然趋势,但实际上国学课程形式单一,尚没有形成一个成熟完整的高校国学教育体系,学校与学生的重视程度均不够,并且没有达到基本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理工类院校国学教育现状成因分析
  通过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国学教育现状,大致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资力量薄弱
  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虽多数开设了国学类课程,但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既无法与专业课相提并论,亦不能与“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公共基础课程比肩。教师数量和水平的制约下,教育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
  我们随机选取了10位理工类院校国学课程任课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学历及专业情况列表分析(表6),如其所示,师资配备情况不理想。学历方面,博士所占比例低于硕士学历教师人数,不利于以科研带动教学,提升课程质量、交流高水平学术前沿信息;专业方面,专业不对口问题十分严峻。因受专业培养人数、工作待遇、学科设置等因素制约,高水平国学专业人才难引进、难留下,而古典文献专业人才亦数量不多,因此出现了教国学者不通国学的的窘况。
  (二)学生学习意愿不强烈
  理工类院校国学教育发展相对缓慢,除教学主体在重视程度、投入力度等方面尚有欠缺外,受教育者的学习意愿不强烈、态度不积极也是一个重要诱因。   据表7所示,近76%的学生没有接受国学教育的强烈意愿,近半数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另有近四分之一完全持排斥态度。这种情况的产生既与学生薄弱的国学文化基础有关,亦与专业化教育导向及理工类院校的文化氛围有关,更直接的因素是学生认为国学教育无关乎未来的生存发展,所以对其颇为轻视。这种学习态度和心理,对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影响十分消极,学生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对提升人文素养、增强文化底蕴、培养思维方式的国学教育的正确认识和恰当评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工类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有待丰富
  调查显示,目前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国学课程讲授的内容差异性较大,或将传统文化作为国学,转换和模糊概念;或单论十三经,将国学讲成学术史;或大谈唐诗宋词,将国学等同于古代文学作品鉴赏,很少能全面地讲解国学。这在于没有从根本上理解国学的含义。近现代关于国学的界定和论述颇多,无法达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但“若就其大致相同的方面而言,可以说‘国学’即中国固有的学术,以及研究中国传统的典籍、学术与文化的学问。”只有掌握“国学”真意,从典籍、学术、文化三大部分进行综合性的讲授,才能体现国学的精髓和广博内涵,也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因此,理工类院校国学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另外,理工类院校的国学课程亦应有其特殊性和针对性,将“自然国学”理念引入教学,介绍中国传统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技术方法,将物化在中国传统科技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学术挖掘出来,进而探究“自然国学”在提升理工类院校学生专业素质与文化素养方面的作用。
  (四)教育教学方式尚未多元化
  目前,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的国学教育方式主要是课堂讲授,即传统的课堂式教学,而实践活动式、网络互动式等诸多已经比较成熟的教育教学方法却没有得到很好的运用。教育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在很大程度上会消减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课程的吸引力,特别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知识结构逻辑严谨的理工类专业学生来说,单向性的课堂教学很难有效激发他们对一门新课程的学习热情,也无法快速地形成较强的国学学习氛围。
  三、理工类院校国学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国学教育,不单单是国学知识的传授,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文化理念的传承,更是中华精神的接续和发扬。我们以上述两方面内容为研究基础,尝试对理工类院校国学教育发展路径提出几点构想。
  (一)构建课程体系
  深入开展国学教育,必须要建立一个系统的国学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因此,国学课程体系的建立主要关涉到以下问题:其一,确立课程目标,课程的设立的最终目的是人才的培养,因此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人的发展为根本,是国学教育的初衷亦是核心目标;其二,优化课程结构,改变重专业轻素养、中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的失衡现象,协调好专业课与公共基础课、选修课和必修课、理论课和实践课等各方面的关系;其三,整合课程内容,注重国学基础知识的讲解,同时有侧重地进行与专业相关的传统学术理念、文化精神与具体知识的传授,亦要关注学界前沿信息,将国学课程建设成动态的、有前沿性的活的课程。
  (二)加大支持力度
  全面开展国学教育是历史的选择,也是时代的呼唤,但目前黑龙江省理工类院校对国学教育的投入和关注还不够,这就需要从师资人才储备、资金设备投入等方面加强支持力度。如积极引进优秀国学教育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专业性;为国学课程任课教师创造更多的进修机会,以提升其素养。又如,增加国学课程建设的资金投入,从教学设备、实践环境、典籍资料等几方面进一步便利国学教育教学活动。理工科院校开展国学教育面对的大多是实用科学、技术导向的学生,相较之于文科学生,更强调学以致用,这很显然增加了国学教学的难度,而支持力度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学教育是声势日盛还是渐趋式微。
  (三)创造良好的国学文化氛围
  理工类院校的人文气韵普遍不足,而创造良好的国学文化氛围,对于国学精神的传承与国学知识的传授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建立实体和网络交流平台,成立国学教育专项小组,由相关专业老师带领,吸收各专业对国学有兴趣的学生为小组成员,充分利用校报、校宣传栏、校广播站箱等平台进行纵向的双向国学交流;建立国学互动网络平台,让学生和老师充分利用媒体技术,快速地进行国学问题探讨和信息反馈。又如,建设“国学校园”,组织国学知识竞赛,开办国学讲座,推进国学经典全校阅读,并通过校校合作,扩大辐射范围,从而增强影响力。使国学渗透到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令学生在自主、自由、融洽、活泼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国学的魅力。
  作者简介:
  杨栋(1982—),男,山东郓城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先秦两汉文学与文献。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2]王骏飞.高校质量工程管理效能提升的策略[J].价值工程,2016(18).
  [3]王骏飞.教研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价值工程,2016(19).
其他文献
学位
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而民族地区的中职法制教育相比较之下又具有更重要的实践意义,因而如何做好民族地区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越来越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对生长、分化、发育和保持代谢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业已证明,TH这种作用是通过结合甲状腺激素受体(thyroid hormone receptor,THR)来调控mic
【摘要】充分认识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和学风建设中的意义,贯彻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有序的学科竞赛机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  【关键词】学科竞赛 高校学风 创新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广西本科高校学生学风综合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5JGA23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姜堰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境内南部为长江三角洲,河流属长江水系;北部为里下河平原,河流属淮河水系。南北虽然都河网较多,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但在地势高低、土壤性质、水系环境等差别明显。这种地理环境造成姜堰南北生产及风俗相似而又不同。目前,这里内河水系环境持续富营养化并有沼泽化的趋势,河道清淤是治理的迫切任务。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 里下河平原 地势 粘土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
学位
【摘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自觉反映无产阶级根本经济、政治利益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上的一种思想上层建筑。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涵界定、功能研究、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进行综述,分析得出研究应在内容的丰富性、研究领域的关联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方面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社会主义 意识形态 内涵 功能  【课题项目】本文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传统治疗包括美法仑+泼尼松(MP)、卡氮芥+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美法仑+泼尼松(M2)、长春新碱+阿霉素+地塞米松(VAD)、长春新碱+卡氮芥+阿
【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按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院校,强调“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模式是围绕职业技能这个核心来确定的。根据上述特点,高职院校内外多方参与的质量评价制度的建立,突出了高职特色。  【关键词】高职教育 多方参与 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09-01  高等职业技术
本文作者主要就招标标文件的编制及加强工程招投标报价控制措施进行了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