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大鲁很操心凡·高的生活,他把自己所能给凡·高的,都在画布上作了安排——女人、朋友以及一个中国式的婚礼……他想让孤苦的凡·高少些遗憾。这一切自说自话的后面,是两双眼跨越百年的真诚对视,是两颗心不期而遇后的彼此取暖。
我在采访时数次忍泪,事实上,杨大鲁先生并未提及任何与悲伤有关的事。他只是指着那幅《欢乐挽歌》轻轻地说:“我送给他一堆女人,我在后面给他提着鞋,拿着衣服。”全世界都在讨论凡·高的价值,赞叹他的色彩、感慨他的遭际,却少有人懂他、爱他本人。狂人离世一百多年后,杨大鲁来到他身边,坐在他脚前、伏在他膝头,乐意和他一起骑车、住院、狂欢,一起画画、播种甚至自杀。在《吃土豆的人》里,杨大鲁把主人公换成了凡·高、死神和自己。正如画中所示,生活本身,尤其艺术之路很可能要面对饥饿、孤独与死亡。这些,许多年前父亲就告诉过杨大鲁了。
1986年,杨大鲁被山东艺术学院破格录取。有趣的是,老师后来拿来了杨大鲁中专时的速写让他临摹。直到现在,杨大鲁扎实的速写功底依然为人称道,只是当初父亲带他去火车站,让他画不完50张不许回家时,他也曾非常抵触。“父亲说,画画要付上代价,更要耐得住贫困和寂寞。”
父辈的话,少年人当时未能领悟。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杨大鲁所付的代价已不仅是那每天的50张速写,不仅是虽然专业拔尖却连年“攻坚”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现在的中国美院)而不得的遗憾,以及大学时期翻窗夜画的辛劳,与他相伴的还有后来23年远居鼓浪屿的隔离感,连语言功能都几近退化,每每一个人带酒雇船出行后大醉方归的孤独。这孤独囚禁了他,也养育了他;压榨着他,也垂炼了他。
55岁的杨大鲁坐在山东美术馆的咖啡厅里,不喝咖啡,偶饮白茶,一双单纯的大眼几乎眨也不眨地看着面前的人,不躲闪也不逼视,表明他和岁月之间纯属经过,并未沾染。配上天生的卷发,杨大鲁像极了他的另一位“老友”埃贡·席勒。
杨大鲁有一张照片经常在画册上使用,故意摆出一副很不服、很厉害的样子,了解他的人看了会笑,因为真人版的他温文尔雅、轻声慢语,饭都吃得少。其实杨大鲁觉得自己蛮分裂的,冰与火都是他。
熟识杨大鲁的人,常常津津乐道于他放弃山东艺术学院本科、连续五年考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总是专业第一而未被录取这件事,因为他英语不行。最后一次本来已十拿九稳,却又阴差阳错。杨大鲁永远忘不了考前那一夜的狂欢以及第二天命运的痛击——在中央美术学院附近的地下室里,他睡过头了,错过了入场时间。
细细梳理,每一个始料未及都顺理成章,杨大鲁就在各种各样的意外转折中被打磨成了精金美玉,他越发努力,也越发安静,因为心存感恩。
“到现在我都没有到中央美术学院上过学,教书的时候也曾争取去进修,但是没有成功。”“不遗憾。这只是一个情结,年轻时总想去最好的艺术院校。其实我现在反而画出了自己。”
1980年,他的中国画《新犊》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这件喜事后来被杨大鲁论断为“侥幸”。在展览中,观众都驻足罗中立的《父亲》前面,而杨大鲁上下跑了好几遍,才在一根柱子后面找到自己的画,“太平淡了,缺乏内涵,缺乏冲击力”。大受刺激的杨大鲁从此立下志向:“要么不画,要么就付上代价好好画,画外的东西更重要。”杨大鲁坦承自己在艺术上是走极端的,追求用线表达强烈的情绪。“要么哭,要么笑。”这个人沉静的面孔下有颗狂野的心。有的人之所以沉静,是因为能量都找到了适合的出口,杨大鲁的油画里,有他岩浆般炽热的灵魂,奔跑、呼喊、十字架……每一个符号都是我们身上的一枚碎片,某日碎片合一,人就立在了那里。
杨大鲁深受西方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的影响,希望穿过外形直透灵魂,而扎实的写实功底让他在驾驭画面时更加游刃有余。在艺术氛围浓郁的山东艺术学院,他如鱼得水。“我们和现在的很多艺考生不一样,我们是出于真心的热爱,不是被父母逼迫,也不是找跳板、寻出路。”那时校领导明令教学楼晚上要锁好,并派人把守,防止有些学生夜里进去通宵画画而太过劳累,“杨大鲁们”选择了翻窗而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艺术生,他们曾经共度了一段多么难忘的追梦时光。
在最初苦攻速写时,曾经有人管杨大鲁叫“杨采尔”,因为他模仿门采尔达到了十分相似的地步。后来他转换绘画语言,又完成了与席勒的不谋而和。广州美术学院的范博先生曾把杨大鲁和席勒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然而“太像了”这件事让杨大鲁有些不舒服,他在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学时,也更多地鼓励学生追求个性——艺术不是克隆,你和我不一样。“如果一个学生很像我,那我就太失败了。”杨大鲁说。
杨大鲁上学时没有学过油画,所以更能天马行空、不受约束。其实之前,西方艺术的种子已深埋心中,所以他既有储存,又有眼界。既有基础,又有自由,抬笔就画。他的第一幅油画画在了包装布上,第二块画布是拼起来的旧窗帘,绷在一个大窗框上,没想到作品入选了中国首届油画学会展,这事儿连他自己都震惊。和《新犊》的待遇不同,这幅《大辫子》摆在展厅里第二好的位置上。《大辫子》是对一个淳朴时代的缅怀,“我的姐姐就扎这样的辫子,现在看不到了。”
从1994年到2014年,杨大鲁的油画和漆画作品先后入选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有时甚至三幅作品同时入选,其他国家级重大展事他也从未间断地参加着。
2007年春节刚过,一次煤气闪爆点燃了杨大鲁的居所,门窗震碎、物品熔化,他的头发瞬间被烧光,但他没有立即逃走,只顾用手扑打油画上的火焰,试图挽救“孩子们”的性命。如今,头发已恢复茂盛,手上的伤痕依然清晰,有些幸存的作品被美术馆收藏,上面还带着烧灼的痕迹。也就在那时,他开始在画中与凡·高同行,创作了《病友》等一系列作品——爱凡·高,也出于慰藉同病的自己。
“我们现在已经不同于凡·高的时代了,我很想把他所没有的都给他。”《欢乐挽歌》就这样诞生了,正如本文开头所提,凡·高被女人簇拥,杨大鲁甘愿给他提着鞋和衣服。事情发生在傍晚的田野,类似电影《苔丝》中的场景。杨大鲁在画中的一回首令人吃惊——他的目光很复杂,他和凡·高真的都满足了吗?
他还给凡·高操办了婚礼,轿中的新娘竟然怀抱小孩。凡·高穿着陕北农民的衣服,胸带红花,斜倚花轿,偷偷地看着自己的良人。“他已经很满足了”,杨大鲁说。
他把毕加索、凡·高、席勒、达利这帮疯疯癫癫的画家——当然还有他自己,放在凡·高的《囚徒》里。社会往往禁锢艺术家,但心不是囚徒,杨大鲁向往蒙克的那种呐喊,像《铁皮鼓》中奥斯卡一样呐喊,喊碎这个世界,喊醒沉睡的灵魂。在人海中,在黑夜里,在空无一人的旷野上,我们听见自己喊痛、喊饿、喊一息尚存的快乐,我们展示伤痛,从此不再惧怕伤痛。
《病友之二》是楊大鲁很重要的代表作:割耳后的凡·高和烧伤的他同处一病室,疗伤的药液是调色油。手枪和子弹散落一床,凡·高怀抱象征死亡的骷髅笔筒,他们各怀心事,却有一种同生同死的悲怆,仿佛一切都很阴郁。但是何不看看两床之间,向日葵正盛开呢。
如今的杨大鲁,已经从福州大学回到山东美术馆。看他的中国画,人们很容易怀疑:这和那个画油画的是同一个人吗?就像画家梁文博所说,他把小时候干的坏事儿都坦白了。往事不可追,初心莫相忘,用油画哭,用中国画笑,一生哪怕再困窘,至少还有许多欢乐可翻阅。凡·高、席勒、门采尔、德加在这里和中国民俗相见欢,油画、中国画合为一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杨大鲁。
我在采访时数次忍泪,事实上,杨大鲁先生并未提及任何与悲伤有关的事。他只是指着那幅《欢乐挽歌》轻轻地说:“我送给他一堆女人,我在后面给他提着鞋,拿着衣服。”全世界都在讨论凡·高的价值,赞叹他的色彩、感慨他的遭际,却少有人懂他、爱他本人。狂人离世一百多年后,杨大鲁来到他身边,坐在他脚前、伏在他膝头,乐意和他一起骑车、住院、狂欢,一起画画、播种甚至自杀。在《吃土豆的人》里,杨大鲁把主人公换成了凡·高、死神和自己。正如画中所示,生活本身,尤其艺术之路很可能要面对饥饿、孤独与死亡。这些,许多年前父亲就告诉过杨大鲁了。
1986年,杨大鲁被山东艺术学院破格录取。有趣的是,老师后来拿来了杨大鲁中专时的速写让他临摹。直到现在,杨大鲁扎实的速写功底依然为人称道,只是当初父亲带他去火车站,让他画不完50张不许回家时,他也曾非常抵触。“父亲说,画画要付上代价,更要耐得住贫困和寂寞。”
父辈的话,少年人当时未能领悟。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杨大鲁所付的代价已不仅是那每天的50张速写,不仅是虽然专业拔尖却连年“攻坚”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现在的中国美院)而不得的遗憾,以及大学时期翻窗夜画的辛劳,与他相伴的还有后来23年远居鼓浪屿的隔离感,连语言功能都几近退化,每每一个人带酒雇船出行后大醉方归的孤独。这孤独囚禁了他,也养育了他;压榨着他,也垂炼了他。
55岁的杨大鲁坐在山东美术馆的咖啡厅里,不喝咖啡,偶饮白茶,一双单纯的大眼几乎眨也不眨地看着面前的人,不躲闪也不逼视,表明他和岁月之间纯属经过,并未沾染。配上天生的卷发,杨大鲁像极了他的另一位“老友”埃贡·席勒。
杨大鲁有一张照片经常在画册上使用,故意摆出一副很不服、很厉害的样子,了解他的人看了会笑,因为真人版的他温文尔雅、轻声慢语,饭都吃得少。其实杨大鲁觉得自己蛮分裂的,冰与火都是他。
熟识杨大鲁的人,常常津津乐道于他放弃山东艺术学院本科、连续五年考中央美术学院和浙江美术学院,总是专业第一而未被录取这件事,因为他英语不行。最后一次本来已十拿九稳,却又阴差阳错。杨大鲁永远忘不了考前那一夜的狂欢以及第二天命运的痛击——在中央美术学院附近的地下室里,他睡过头了,错过了入场时间。
细细梳理,每一个始料未及都顺理成章,杨大鲁就在各种各样的意外转折中被打磨成了精金美玉,他越发努力,也越发安静,因为心存感恩。
“到现在我都没有到中央美术学院上过学,教书的时候也曾争取去进修,但是没有成功。”“不遗憾。这只是一个情结,年轻时总想去最好的艺术院校。其实我现在反而画出了自己。”
1980年,他的中国画《新犊》入选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这件喜事后来被杨大鲁论断为“侥幸”。在展览中,观众都驻足罗中立的《父亲》前面,而杨大鲁上下跑了好几遍,才在一根柱子后面找到自己的画,“太平淡了,缺乏内涵,缺乏冲击力”。大受刺激的杨大鲁从此立下志向:“要么不画,要么就付上代价好好画,画外的东西更重要。”杨大鲁坦承自己在艺术上是走极端的,追求用线表达强烈的情绪。“要么哭,要么笑。”这个人沉静的面孔下有颗狂野的心。有的人之所以沉静,是因为能量都找到了适合的出口,杨大鲁的油画里,有他岩浆般炽热的灵魂,奔跑、呼喊、十字架……每一个符号都是我们身上的一枚碎片,某日碎片合一,人就立在了那里。
杨大鲁深受西方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的影响,希望穿过外形直透灵魂,而扎实的写实功底让他在驾驭画面时更加游刃有余。在艺术氛围浓郁的山东艺术学院,他如鱼得水。“我们和现在的很多艺考生不一样,我们是出于真心的热爱,不是被父母逼迫,也不是找跳板、寻出路。”那时校领导明令教学楼晚上要锁好,并派人把守,防止有些学生夜里进去通宵画画而太过劳累,“杨大鲁们”选择了翻窗而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艺术生,他们曾经共度了一段多么难忘的追梦时光。
在最初苦攻速写时,曾经有人管杨大鲁叫“杨采尔”,因为他模仿门采尔达到了十分相似的地步。后来他转换绘画语言,又完成了与席勒的不谋而和。广州美术学院的范博先生曾把杨大鲁和席勒的作品放在一起比较,然而“太像了”这件事让杨大鲁有些不舒服,他在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教学时,也更多地鼓励学生追求个性——艺术不是克隆,你和我不一样。“如果一个学生很像我,那我就太失败了。”杨大鲁说。
杨大鲁上学时没有学过油画,所以更能天马行空、不受约束。其实之前,西方艺术的种子已深埋心中,所以他既有储存,又有眼界。既有基础,又有自由,抬笔就画。他的第一幅油画画在了包装布上,第二块画布是拼起来的旧窗帘,绷在一个大窗框上,没想到作品入选了中国首届油画学会展,这事儿连他自己都震惊。和《新犊》的待遇不同,这幅《大辫子》摆在展厅里第二好的位置上。《大辫子》是对一个淳朴时代的缅怀,“我的姐姐就扎这样的辫子,现在看不到了。”
从1994年到2014年,杨大鲁的油画和漆画作品先后入选第八届、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有时甚至三幅作品同时入选,其他国家级重大展事他也从未间断地参加着。
2007年春节刚过,一次煤气闪爆点燃了杨大鲁的居所,门窗震碎、物品熔化,他的头发瞬间被烧光,但他没有立即逃走,只顾用手扑打油画上的火焰,试图挽救“孩子们”的性命。如今,头发已恢复茂盛,手上的伤痕依然清晰,有些幸存的作品被美术馆收藏,上面还带着烧灼的痕迹。也就在那时,他开始在画中与凡·高同行,创作了《病友》等一系列作品——爱凡·高,也出于慰藉同病的自己。
“我们现在已经不同于凡·高的时代了,我很想把他所没有的都给他。”《欢乐挽歌》就这样诞生了,正如本文开头所提,凡·高被女人簇拥,杨大鲁甘愿给他提着鞋和衣服。事情发生在傍晚的田野,类似电影《苔丝》中的场景。杨大鲁在画中的一回首令人吃惊——他的目光很复杂,他和凡·高真的都满足了吗?
他还给凡·高操办了婚礼,轿中的新娘竟然怀抱小孩。凡·高穿着陕北农民的衣服,胸带红花,斜倚花轿,偷偷地看着自己的良人。“他已经很满足了”,杨大鲁说。
他把毕加索、凡·高、席勒、达利这帮疯疯癫癫的画家——当然还有他自己,放在凡·高的《囚徒》里。社会往往禁锢艺术家,但心不是囚徒,杨大鲁向往蒙克的那种呐喊,像《铁皮鼓》中奥斯卡一样呐喊,喊碎这个世界,喊醒沉睡的灵魂。在人海中,在黑夜里,在空无一人的旷野上,我们听见自己喊痛、喊饿、喊一息尚存的快乐,我们展示伤痛,从此不再惧怕伤痛。
《病友之二》是楊大鲁很重要的代表作:割耳后的凡·高和烧伤的他同处一病室,疗伤的药液是调色油。手枪和子弹散落一床,凡·高怀抱象征死亡的骷髅笔筒,他们各怀心事,却有一种同生同死的悲怆,仿佛一切都很阴郁。但是何不看看两床之间,向日葵正盛开呢。
如今的杨大鲁,已经从福州大学回到山东美术馆。看他的中国画,人们很容易怀疑:这和那个画油画的是同一个人吗?就像画家梁文博所说,他把小时候干的坏事儿都坦白了。往事不可追,初心莫相忘,用油画哭,用中国画笑,一生哪怕再困窘,至少还有许多欢乐可翻阅。凡·高、席勒、门采尔、德加在这里和中国民俗相见欢,油画、中国画合为一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杨大鲁。